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了不起的张志强-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张志明家,这会儿也是吃完饭。家里的老人,李江,做的饭。李江三个儿子,大儿子张旭光在家里,三儿子张旭阳出去打工。

  在张旭阳家,留下老母亲李江和儿子张志明一起生活。读初中的张志明,跟着老奶奶一起生活,算是典型的留守儿童。他长得瘦,却不小。可能是处在长身体的时候,总是吃的多,却不见涨多少肉。小伙子,学西也不错,在学校里面,和所有的男生一样,偏科。英语,不怎么好。其它的理科成绩,都还是不错的。张志明,今年的目标,就是得意个奖状回家。为什么,因为他经常受到哥哥张志强的打击。

  “你大伯,今天上午还过来,问你回来了没有。”老人家坐在椅子上,对坐在旁边的孙子说道。

  屋里的电视开着,电视上,这会儿放的是广告。张志明:“噢,是不是让我到地里干活儿。”

  “应该是吧。这两天,你大伯家忙。地里,还有一块儿麦子,没有收。”李江说道。奶奶手里拿了一个馍,不小。她说话的语速,并不是很快。对于眼前的这个孙子,她也是百般疼爱。

  张志明:“我吃完饭,去他们看看。看看明天,是不是要收割小麦。”

  屋子里的氛围,像平常一样,没有什么一样。坐在屋里的奶孙俩,在吃完饭。老人家做的饭,在这个季节,很合张志明的胃口。夏季里,炒菜的时候,放些蒜末,对提升口感,有一丁的帮助。今天晚上在做饭的时候,就是奶孙俩,一起搭档的。在家里,张志明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时间,有些时日了。老人家的年龄,张志明到不怎么注意。日常的一些家里琐事,张志明倒是做了不少。一来是奶奶让做的事情,二来就是张志明看老人家做起来不麻利的事情。年少的张志明,十二三岁,真是有力气的时候。家里的活儿,现在也正式他干的时候。晚饭做饭的时候,张志明在堂屋里剥蒜,摘葱。饭好了时候,老人家铲菜盛饭,张志明从厨房里端饭。夏季里,晚上的时候,做饭,还是做米汤好。米汤,在晚饭的时候,一是省事,二是大米饭和米汤合奶孙俩的胃口。

  吃过晚饭后,张志明骑车去大伯家。

  张志明家,交通工具放的不少。屋里面,能够让张志明使用的交通工具,也就一个自行车。其它的东西,他也不会。在堂屋里,放了一个摩托车,还放了一个拖拉机。拖拉机上周的时候,大伯就过来收拾了一番。张志明看到大伯收拾拖拉机,就知道又到干活儿的时候。夏季里,随着天气的改变,需要做的时候,也随之改变。夏收的时候,张志明其实早就知道了。每个星期的周五下午,他骑着自行车从学校里面放学。到了周日的下午,他又骑着自行车,从家里去学校。一个礼拜,两个来回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中间。在路上,看到田地里的麦子,一天改变一个样子,作为农民家庭的张志明,心中怎会不知到了该干什么的时候。家里的活儿,他从小就见过,不用别人去讲,他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到了收获的季节,村子里的人们,都忙碌了起来。田野里和村中的道路上,车辆换成了农用机械的主战场。收获的步伐,在夏季,会赶在6月初结束。

  从张志明家到大伯张旭光家,用不了五分钟,骑自行车。


第三章:张家的6月 下


  第三章:张家的6月下

  晚饭

  “张志明过来了,吃饭没有。”大伯张旭光,看到侄子过来后,热情地说道。

  脸上带着笑容的张志明,一边向屋里走一边说道:“我奶说,你们这两天割麦。要不要帮忙……吃过饭了。”

  在一边的杨岚,接着话茬说道:“那可好。你伯儿,刚还在说,一会儿去你们喊你明天早上帮忙里!”

  张志明:“看来,我来的很及时。”

  长辈笑了笑,说道:“是。及时,晚上啥饭?”

  瘦瘦的张志明,站在屋里,没有找个椅子坐。这个季节,天气热,坐着和站着的区别并不是很大。张志明:“我奶,炒里豆角。给你们一样,简单。”

  张旭光:“没吃饱了,再吃点。”

  穿着一件棉质T恤的张志明,皱了下眉头,说道:“不吃了,不吃了。俺们饭,跟你们一样。”

  杨岚站起,端着碗向厨房走去。一边走一边说:“张志明,星期几天?”

  “两天,还能几天。”张志明漫不经心的说道,似乎觉得放假的天数不多。暑假快要到来了,在暑假到来前,一个礼拜双休,放两天假,不多也不少。

  厨房里传来大娘的声音,“怎么,觉得少了。”

  张志明:“可不是,就是不多……也没有办法呀!”

  这样的天,在学校里面上课,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教室里面,还好说点。教室里面,有几个电扇,打吊扇。学校里面,上课,尤其是上早学的时候,睡觉是个好时间。早上上课的,上早学的时候,天气凉爽,适宜睡觉。早上睡觉的学生,大多是因为两个原因。或是因为晚上,在教室里面走得晚,早上起来的时候瞌睡。晚上走的晚的学生,是在教室里看书的,或是做题的。现在天热,到宿舍里面早的话,也是睡不早。那些没有在教室里看书的,下了课后,准时的回到宿舍里。回到宿舍里的学生,想要睡个安稳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夏季里,天热是其一,其二是还有蚊子。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早上在课堂上打盹。

  坐在桌子前的张旭光,看了看自己的侄子,说道:“明天儿,可要穿个脏衣裳。”

  张志明,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咋,为啥”大人的思维,孩子们的思维,到底是有些差异的。大人考虑问题,多数情况下,全面。

  张旭光:“下地干活里。穿个净衣服,回来不好洗。”

  听了大伯一句话,张志明一下子就明白了,他接着话茬说道:“知道了。没问题,我把不穿的长袖夏天衬衫穿上。”

  杨岚从厨房里走出来,笑着说道:“真机灵。”

  窗外,傍晚的风,轻轻地吹过。

  夏季里,麦田里泥土的气息,被微风带着,飘荡着。张旭光家门外的道路,经过一天的暴晒,这会儿可以享受下日落活的晚风。道路上,这会儿,行人慢慢地多了起来。这个时候,到了该是吃完饭的时候。地里的庄稼人,手工早的,都已经回到了家中。那些收工晚的人,有的还在地里忙活儿。一个夏季,在收小麦的时候,人们不管是回家的早还是回家的晚,都是在想着早点把粮食弄到家中。

  张志明在大伯家,站了一会儿,就回家了。

  自己在大伯家,帮不上什么忙。傍晚的时候,大伯张旭光家的生意,闲不住。张志明在那里站着的三几分钟,就有两个买馒头的。张志明在那里站着,也没有什么事儿,索性就回家了。夏天的傍晚,太阳落山后,还是好受的。骑着自行车的张志明,从大伯向自己家回的路上,感觉到一丝微风从身旁飘过。张志明瞪着自行车,觉得晚风挺不错的。回到家中,奶奶李江,已经刷过碗了。老人家在门前,门前的空地坐着。

  夏季里,路边,还是有风的。李江看孙子回来了,忙着问了句:“你大伯家,啥时候收割小麦?”

  张志明:“明天。明天早上,清早儿。”

  奶奶看着孙子把自行车推向屋里,说道:“噢……早上好,早上凉快。”

  已经习惯了农活的张志明,接着话茬说道:“是啊。早上,凉快。我也觉的,早上挺不错的。”

  奶奶在门口出坐着,外边也很热。看到孙子回来后,她起身,搬着椅子向屋里走去。

  张志明:“你坐屋里是里,电扇开着。”

  搬着椅子向屋里的李江,应声道:“我也就说,外边热。门前的水泥地,被太阳晒了一天,这会儿还泛着热气。坐在门口出,炕的慌。”

  张志明把自行车扎好后,向里屋走去。他伸手把电风扇打开,自己坐在电扇不远处的椅子上。屋里的电扇,是一个落地扇。张志明家,房间层高不低。这样的农村房子,适合装上一个吊扇。张志明和奶奶两人在屋里,有些事情做起来不方便。张志明的年龄,不大,有些事情做不了。年龄大的奶奶李江,自己又比较节俭。苦日子过的多了,现在逢到好时代,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得到,可是以往节俭的习惯她并没有丢。家里买的这个落地扇,就是这样。老人家买个落地扇,目的也是为了方便来回的搬腾。夏天的时候,谁的日子都不好过。买个落地扇,中午做饭的时候,老人家会把它搬到厨房门口处。下午的时光,通常是闷热的。下午的时候,老人家李江会把落地扇再搬个地方。把屋里的后小门打开,电扇打开,坐在椅子上的李江,时不时的会感慨天气的炎热。孙子在学校里面上学,老人常叮嘱张志明要多喝水。夏天的时候,天气热,小心别生热了。

  奶孙俩,在家里面,生活。遇到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多是张志明的大伯来解决的。作为家中的长子,张旭光对于照顾母亲和侄子,没有什么要说的。家里面,总会有着一个特殊的人存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有着一个承担很多的人,是一个必然。


第四章:火车上 上


  第四章:火车上上

  列车启动

  张志强的假期,并不是很长。

  这个假期,是他在深圳工作间,请的假期,和其它时候不一样。深圳的天,和家乡的天,是不一样的。家乡的天,家乡的天和学校里的天,也是不一样的。张志强走到那里,都会自然不自然的对比一下。家乡的环境,张志强还没有回去,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请的假期,是在工厂里面请的。因为涉及到毕业,需要到学校里面,到学校里面进行毕业手续,所以要半个月的时间。张志强有半个月的时间,去进行自己的毕业手续。从学校回家的这次,他不用再回到学校里了。学校里面的事情,他自己的也不用去考虑了。他有一个毕业证,而证书,已经在他的手里了。

  凌晨一点的时候,张志强做火车。火车的情景,他再熟知不过了。对于火车上的感受,他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火车上的舒适感,比汽车要好受点。列车启动,月台是一个独特的情景。关于月台,张志强看到很多文字上有叙述。关于车站的站台。车站的站台,是一个离别的代名词。一说到月台,人们就想到了离别。是的,车站的月台,常常是人们送别的最后一个地方。张志强这次回家,从焦作回到自己的家中,没有人送。张志强是一个人回去的,不用其它人送,是他这几年来一贯的作风。张志强自从进入到大学,身上养成了许多好的习惯。独来独往就是其中一个习惯,坐火车回家是这样。从家里到学校,也是这样,一个人往返于家乡和学校之间。张志强以前,不是这样的。进入到大学以后,他才变成是这样的。这样,也是一个不错的样子。在张志强看来,自己是这个样子,无论是对于自己来说,还是对于家里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对于自己来说,张志强不用去担心别人的阳光,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的,方便。对于家里人来说,张志强这样做,家里人不用费事。如果说家里有一丝丝的担心,那是正常的一件事情。担心,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牵挂,家人之间彼此的一份牵挂,也是一份微微的担心。张志强在家里,父母有一份牵挂,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张志强在大学里面,早早地去实习了。在实习过程中,张志强还给了家里一些钱儿。无论怎么说,张志强在家里人眼中,都是一个省事的孩子。这次从焦作回家,对于张志强来说,是一次别离。焦作这里的大学,焦作大学,张志强在这里毕业了。三年的时光,转眼即逝。在这三年时光里,张志强看到了自己成长,同样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如今坐上火车,离开这个地方,张志强的心中有些杂乱。张志强的心中,不能平静,他想到更多的是校园生活。现在张志强离开了学校,对于校园生活,他更多的是回忆,回忆自己的校园生活。列车,缓缓的启动。站台上,忙碌的情景,渐渐归于平静。

  车站的生活,是一种规律性的生活。

  车站的检验人员,大多是一些中年女人。这些女人,穿着制服,带着贝雷帽。张志强经过车站,对于车站的检验人员,多没有很深的印象。那些手里拿着牙钳子,在进站口和出站口的女人,张志强不怎么去留意。张志强更多留意的,是车站的年轻工作人员。那些穿着制服,带走青春活力的年轻男女,一颗火热的心脏,在扑腾扑腾的跳动。脸上带着一丝书生气息,身上张扬着年轻活力的这些车站工作人员,大多是从铁路院校或是警校里面毕业的。从学校毕业,直接到车站工作的人,运气挺好。张志对于那些刚从学校毕业,就进入到工作场地的人来说,都觉得运气挺好。张志强觉得运气挺好的原因,跟多的是,自己也在没有毕业就进入工作岗位。张志强没有从学校毕业,就进入工厂实习。实习之后,他就留在了工作培训。现在刚刚拿到毕业证,可以休息个三几天。但是过不了多久,他就要返回工厂继续上班。行程被安排的满满。正规的地方,工作和生活,大都是有规律的。这点张志强,是这样认知的。车站的工作,张志强没有干过。张志强去过几次车站,在自己想象中,他觉得车站工作就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张志强印象深刻的是,另外的一些人。每当列车停靠在月台,首先下车的人,是那些维持上下车纪律的人。那些穿着制服,维持上下车的乘务人员,张志强印象深刻。印象深刻的原因,跟多的是和挤火车有关系。

  在读大学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讲了一个挤火车车次的故事。老师在上面讲,学生们在下面听。众多的学生当中,张志强就是其中的一位。老师也不是有意给学生们讲的,而是适逢放假,需要讲一下安全的事情。需要讲一些安全的事情,老师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