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代巨擘-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
  眼下,在线服务市场根本没有什么活力,美国在线却能专注于这个市场,也难怪日后能够成功!
  随后,李则天转头看向芒果电脑公司CEO,咨询了一下32位个人电脑的开发情况。
  今年1月1号,Intel公司发布了32位的Intel80386芯片,芒果电脑公司就开始开发32位个人计算机,历时11月之久,想必也快开发成功了。
  32位个人电脑一出,势必会碾压16位个人电脑,成为当下主流,前世的康柏电脑公司就是因为第一个吃螃蟹而成为行业巨头!
  “开发进度完成了五分之四,明年4月份应该可以在全球发售了!”芒果电脑CEO说道,“操作系统将使用微软公司第三代操作系统Windows3。0。”
  “带我去实验室看一下。”
  “好的,M·Li,请随我来。”
  没过一会儿,李则天等人便来到了一间实验室,也看到了正在开发的32位个人电脑。
  外形方面跟当下主流电脑差不多,看上去比较臃肿。
  李则天仔细看了看,觉得台式电脑之所以臃肿,主要是因为硬盘个头太大。
  眼下,软盘的规格已经降到了3。5英寸,还行,今后也就一直这样了,直到被U盘所取代。而硬盘却是5。25英寸,很大一个,李则天这时才注意到这个问题。
  希捷公司难道没有研究出磁阻技术吗?
  虽然李则天不太懂硬盘,却也知道磁阻技术是硬盘的关键。
  事实上,80年代末,IBo esistive磁阻)技术令磁头灵敏度大大提升,使盘片的储存密度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了数十倍,该技术为硬盘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础。1991年,IBM应用该技术推出了首款3。5英寸的1GB硬盘。之后,IBM又推出GM巨磁阻技术,使磁头灵敏度进一步提升,进而提高了储存密度。之后几乎所有硬盘都使用GM巨磁阻技术。


第290章 DVD发展
  硬盘是非常重要存储设备,不仅应用于个人计算机,还应用于各行各业。
  李则天心想着打算给希捷公司提个醒,让他们开发磁阻磁头技术。早在100多年前就发现了磁阻效益,但是由于材料的磁阻变化率太小,并未获得实际应用。眼下,真空技术改进了材料磁阻材料纯度,获得了更高的磁阻变化率,磁阻效应足以被用于磁芯存储器中,可使硬盘容量提高40%以上!
  李则天参观完芒果电脑公司,便迫不及待的直奔希捷公司。
  希捷公司原先是苹果公司的子公司,由“磁盘之父”阿兰·舒加特坐镇,不过后来公司拆分了,从苹果公司独立出来。
  对于李则天的到来,阿兰·舒加特很是诧异,因为李则天很少来希捷公司。
  早几年在希捷公司开发CD技术的时候,李则天来过一次。
  阿兰·舒加特将李则天请到办公室,两人坐定之后,阿兰·舒加特说道:“M·Li,您要喝些什么?”
  “一杯水就可以了。”李则天微笑道。
  阿兰·舒加特招呼秘书倒一杯水过来,旋即转头看向李则天,“M·Li,您这次来,想必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吧?”
  “没错!”李则天点点头,道,“阿兰·舒加特,我想知道,希捷公司有没有在研究磁阻磁头技术?”
  阿兰·舒加特摇摇头。
  李则天心想,果然,前世的希捷公司同样虽有“磁盘之父”坐镇,但早期的硬盘领跑者却一直是IBM公司。
  “那就不妨研究一下磁阻磁头M技术!众所知周,基于磁阻效应,其电阻随磁场变化而变化,若是磁阻元件连着一个非常灵敏的放大器,便可测出该微小的电阻变化,而利用电阻值随磁场变化便可读取盘片上的数据,从而可以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
  阿兰·舒加特听完李则天所说,顿时眼睛一亮。
  “我怎么没想到利用磁阻效应呢!!!”阿兰·舒加特看向李则天忍不住说道,“M·Li,您虽然不是硬件的开发人员,但眼光却着实令人震惊,真是让人佩服啊!希捷公司若能开发出磁阻刺头M技术,必能大幅度提高硬盘的储存容量,将硬盘做的更小!”
  李则天淡淡地笑了笑,说:“前几天看过一篇关于磁阻效应的科技文献,就突然想到如果将磁阻效应应用到硬盘上面,应该大有可为!”
  岂止是大有可为,简直是硬盘开发领域的里程碑!!!
  阿兰·舒加特非常明白,若真能开发出磁阻磁头M技术,希捷公司将称霸硬盘市场!
  “对了,阿兰·舒加特,希捷公司还在开发DVD吧?”
  李则天问道,自CD开发完成之后,他曾向阿兰·舒加特提过开发DVD。
  “是的,M·Li,希捷公司也正在开发DVD,不过短时间内还无法完成。一要提升视频编码技术,二要提高硬件。”
  “视频编码技术方面出现了MPEG…1,这是为CD光盘介质定制的视频和音频压缩格式,不过DVD和CD一脉相承,自然也能应用于DVD。一张70分钟的CD光盘传输速率大约在1。4Mbps,MPEG…1采用了块方式的运动补偿、离散余弦变换(DCT)、量化等技术,为1。2Mbps传输速率进行了优化。”
  李则天点点头,心下了然,MPEG…1便是被Video CD采用作为核心技术,也就是VCD的核心技术。以当前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制作VCD了。
  “现在要不要开发VCD呢?”
  李则天突然陷入沉思,VCD的分辨率只有约352×240,并且使用固定的比特率,因此在播放快速动作的视频时,由于数据量不足,令压缩时宏区块无法全面调整,结果使视频画面出现模糊的方块。此外,MPEG…1的输出质量大约和传统录像机VC相当,这也是VCD在发达国家未获成功的原因。不过,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就很需要。只不过,现在的中国不太富裕,能够买得起电视的人都是少数,更别说购买VCD呢……
  “还是缓一缓吧!”
  李则天暗暗摇头,旋即抬头看向阿兰·舒加特,说道,“阿兰·舒加特,请继续说。”
  刚才,阿兰·舒加特见李则天陷入沉思便停了下来。
  “好的,M·Li,”阿兰·舒加特接着说道,“MPEG…1音频总共分三层,分别为ye1,ye2以及ye3,并且高层兼容低层,其中第三层协议被称为ye3……”
  阿兰·舒加特非常详细的给李则天介绍了这三层的区别以及主要用途。
  李则天神色一动,MPEG…1的第三层协议不就是n之后,就可以开发MP3取而代之。不过,眼下MPEG…1技术肯定还不够完善。
  “视频编码方面差不多就是这样,硬盘方面,我们的初步设想是,开发单面双层高密度多媒体CD。”
  李则天闻言,微微一愣,单个CD不行,那就数量来凑,这也太敷衍了吧!
  “这样可行吗?”李则天有点不确信的问道。
  “应该可行!”阿兰·舒加特很是自信的说道。
  不过,李则天心里却还是摇头,感觉希捷公司到底还是底蕴不足,尤其是激光技术领域,跟索尼、东芝、松下等日本公司有点差距。
  “阿兰·舒加特,我倒是觉得,运用雷射技术,使相同的记录面积内可容纳更多容量,或许更有发展前景!”李则天建议道。
  阿兰·舒加特认真的考虑了一下,点点头,“您的建议,我们会着重考虑的!”
  “嗯,那就好!”
  李则天喝了一口水,然后站了起来,向阿兰·舒加特告辞了。
  走出希捷公司后,李则天心想,希捷公司看来不能单打独斗了,必须联合其他公司一起制作DVD标准,什么单面双层高密度多媒体CD,听起来就很不让人放心啊……前世最火的可都是蓝光光盘啊,这才是DVD发展的方向!
  上了车之后,李则天对坐在一旁的东方玉琴说道:“让人查一下现在哪家公司在激光领域属于世界顶尖水平!!”
  “好的!”


第291章 造假
  几天之后,东方玉琴给李则天带来了一份资料。
  “M·Li,这是在光学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公司!”东方玉琴将文件递给李则天,说道。
  “嗯。”
  接过资料一看,排在首位的赫然是卡尔蔡司。
  卡尔蔡司是在光学及光电子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一家全球性的国际化公司,为半导体技术,工业光学,生命科学,医疗,眼科和视光学等领域的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
  “果然,卡尔蔡司排在第一位!”
  李则天不由得微微一笑,东方玉琴将资料拿给自己之前,通常都会之前将其排序,让他能够看到最为重要的公司。
  其实,即便东方玉琴不排序,李则天也会对卡尔蔡司极为关注。
  很多人都知道,谈到光学,首推卡尔蔡司,尤其是卡尔蔡司的镜头,全球第一,相机巨头也都纷纷使用卡尔蔡司的镜头,甚至于就连ASML艾司摩尔公司的价值一亿美元以上的巅峰科技之作“EUV极紫外光刻机”都采用卡尔蔡司的镜头!而在进入数码时代,依靠蔡司的鼎力相助,原本是光学外行的索尼,竟然摇身一变,成为消费级数码相机的业界老大之一!
  自二战结束后,德国一分二位:东德和西德。
  卡尔蔡司公司也从此分为东蔡和西蔡两个公司。
  东德依附苏联,早期由于苏联和美国进行军备竞争,所以,“东蔡”得到了苏联的很多军工订单,发展速度很快,但是随着冷战的开始,“东蔡”没落。而“西蔡”的产品主要面向商业市场,反而发展的越来越好。到了1990年,二德合并,东蔡和西蔡也会合二为一。
  李则天对东方玉琴点头微笑道:“嗯,卡尔蔡司确实是一家不错的公司!”
  东方玉琴说道:“眼下,卡尔蔡司分为东西两蔡,正好让我们有机可乘!像这类的科学尖端企业,一旦合并,必定会受到德国政府的极大重视,到时候,想要收购恐怕不太容易!特别是眼下的东德卡尔蔡司由于失去了苏联的订单,转型不易,正处在艰难时刻,倘若我们去收购它,成功率应该很高!拿下东德卡尔蔡司之后,再去谋划西德卡尔蔡司,那就容易多了!”
  李则天点点头,觉得东方玉琴说的很有道理。
  “嗯,就按你说的做!”
  说完,李则天继续看资料。
  第二家公司竟然还是德国企业,看来,德国企业在光学以及工业领域确实属于世界一流水平。
  “德国通快集团创立于1923年,起初是一家机械厂,如今已经发展为工业用机床、激光技术和电子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企业!目前,公司拥有 1500 名员工,创造出近3亿德国马克的年销售额……”李则天不缓不急的念道。
  “M·Li,这家公司很有发展潜力,特别是将激光应用于工业制造,所生产的激光器世界一流!只不过因为当前的激光市场不大,所以销售数据看上去,并不多。”东方玉琴说道。
  现在才是1985年,激光市场自然不大,李则天很能理解。
  现在收购德国通快集团,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德国通快集团很不错,不光有激光器,还有机床和数控系统,非常好!正好可以壮大进化者机器人公司!”李则天说道,“这家公司也列为被收购名单当中!”
  “好的!”
  李则天接着又随便看了几眼,就将文件资料放在桌子上。
  “贪多嚼不烂,就先搞定这两家公司。等会儿快中午了吧,午餐过后,你和我去一趟美国在线公司。对了,美国在线公司,你调查的怎么样了?”
  东方玉琴展颜一笑,说道:“美国在线公司是一家规模很小的企业,原先叫做控制视频公司,这家公司能通过电话线将游戏软件传到电脑上,提供在线服务。不过,由于业绩不佳,倒闭了。首席执行官吉姆·金赛在原公司的基础上,和史蒂夫·凯斯联手重新创业。这才有了现在的美国在线公司。另外,我也按照您的吩咐,特别调查了一下史蒂夫·凯斯,发现这人的确与众不同!”
  李则天笑着问道:“怎么与众不同了?”
  由于自身的精力有限,李则天一直在考虑是收购美国在线,还是自己单独创建一家类似的公司。公司如果创建了,自然需要人去打理,然而,一将难求。史蒂夫·凯斯在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既然能将美国在线发展壮大,自然有其过人之处。若是让他帮助自己打理公司,倒是省心不少。
  东方玉琴说道:“初出茅庐的史蒂夫·凯斯其实对市场行情并不知道多少,对电脑技术更是外行。但他有一句口头禅:’和用户保持联系’,这也是他奉为准则的商业哲学。美国在线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客户叫做’康多摩’。说来您可能不相信,史蒂夫·凯斯每个星期都要驱车前往康多摩,以稳固与这家公司的关系。”顿了顿,东方玉琴笑道,“至于史蒂夫·凯斯的毅力,想必芒果电脑公司的CEO深有体会……”
  “呃,你是说他天天被史蒂夫·凯斯骚扰吧?”李则天也不由得笑了起来,“不过,也看得出来,此人非常重视客户,注重用户体验,也难怪……”说到这,李则天停了下来,意识到自己不能将未来的事情说出来。
  东方玉琴眨了眨研究,露出疑惑之色。
  “M·Li,也难怪什么?”
  “没什么!”
  李则天挥挥手,不做解释,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找借口说道:“肚子饿了,吃饭了!”
  “哦……”
  东方玉琴应了一声,跟在他身后。
  ……
  ……
  为了公司的发展,美国在线将公司总部搬到了加州洛杉矶。
  “大家都请注意了,今天下午,Chonos·Li会亲自来我们公司考察,我希望你们装的像一样!!!”
  “放心吧,凯斯先生,我们都是非常专业的演员,你就放心吧!”
  “扮演公司员工是我们的拿手好戏,你就等着瞧吧!”
  “……”
  宽敞明亮的办公大厅内,五十多个“白领”模样的人纷纷向史蒂夫·凯斯保证。
  尽管如此,史蒂夫·凯斯心里还是很紧张。
  万一被识破了,合作也就吹了。
  美国在线的规模很小,员工不到15人,就连这个“总部”也是临时租的。
  吉姆·金赛也很无奈,对史蒂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