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妹妹是偶像-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在学生会长得主持下,公开考试已经开始了。

    第一个上台的是个矮个男生,估计那男生还是第一次能演奏d-274三角钢琴,显得相当激动,只差拍照留念了,但他似乎并没有什么紧张感。

    矮个男生先向观众鞠躬,调整了一下凳子,深吸一口气开始演奏。

    他第一首弹得贝多芬的热情第三乐章。

    《热情》第三章是整首乐曲的**部分,采用f小调,2/4拍和不过分的快板,这一章是奏鸣曲式的。在曲子的开头以进军式的战斗号角作为引子,令人瞩目的是这首曲子采用连续的减七和弦,这样给人一种强烈的激烈、紧张以及不安的情绪感觉,而贝多芬在曲目中并没有不采取相应的解决技术,这样人们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鼓舞,那种昏昏欲睡的感觉瞬间被激烈的乐曲带走。

    《热情》奏鸣曲第三章是充满积极高亢精神的钢琴曲目。不仅是听众在倾听的过程中得到情绪上的洗礼,弹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作者创作时的心情。正因为如此,这首曲目对弹奏者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这首曲子弹得好了,拿来考研究生考演奏学位都可以。弹得不好了,9-10级的小朋友也可以混的过去。

    但显然这一位考生的演奏,相当不错。整个曲子最重要的就是抓紧速度,快不快都是次要的。(速度分快慢,是针对已经标记的速度符号的。快也是相对的,但是单独说是没有参照的。)

    他的十指象飓风般在琴键上掠过,他的手像海燕在键盘起伏的浪涛上飞舞——《热情奏鸣曲》暴风雨式的旋律,表现着音乐家壮烈的悲剧主题:一个奋斗的“我”和一个懦弱的“我”在搏斗着、抗争着,发出石迸天裂似的火山爆发,强力的“我”以势不可挡之力向前冲刺,弱小的“我”在不时发出悲怆的呼号声中倒下……人们被音乐的激情所俘虏。

    整个乐曲表现出来的音色也富有激情,各种技巧的运用也比较娴熟。

    因为热情的难度还是很高的,而第一个上台的考生就表现出了比较高的水平,这让抽出时间来看无聊考试的上戏学生们喜出望外,觉得当一场钢琴比赛看也算不错。

 第八十七章 间奏

    因为事关未来,几乎没有人敷衍,所有人都使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力气,进行最后的一搏。

    第一个上台的男生,第二首弹得是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11号。弹奏的也有模有样。

    演奏完成以后,不仅仅考官频频点头,台下的观众也毫不吝啬的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七位考官亮出了打的分数,去掉一个最高85分,去掉一个最低82分,第一位考生最后获得了5分的好成绩。

    学生会长胡兵在台上宣布了分数,又依次介绍了七位考官,其中有副校长刘亚,音乐学院院长金国恒,音乐学院副院长胡芳菲,钢琴系主任李韵伶,钢琴系副主任孔建军,钢琴系教授刘思思,钢琴系教授段仁杰。

    每次介绍都跟随隆重的掌声,做为考官这个阵容实在是堪称豪华,做一场国家级的钢琴比赛的评委都可以说是错错有余的。

    第二个考生上来又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到了复试,似乎所有的人拿出了看家本领,演奏的都是难度很高的曲目。

    也是上戏音乐厅的氛围太好,也许是施坦威的琴太好,也许是上戏的氛围太好,几乎上台考试的学生都表现出了高超的水准。

    何明哲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在看考试慢慢进行,看到这一个个考生仿佛开了挂一样的表现,何明哲暗自偷笑,越是这样越能映衬出程晓羽的水平低下。

    何明哲在考生那两排搜索程晓羽的影子,然而却没有发现程晓羽的踪迹。这让他有些失望,还有点担忧程晓羽是不是吓跑了。

    但只要能让端木林莎看清楚这个胖子真面目,怎么样也都无所谓。

    端木林莎坐在台下跟程晓羽发了短信,叫他快点,下一个上台的就是她,而她后面的人几乎所剩无几,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程晓羽肯定不会来了,只有端木林莎坚信程晓羽一定会出现。

    端木林莎站在音乐厅的侧面幕布后,她第一次考试有点紧张,钢琴比赛她也参加过一些,一般都是商业宣传性质的,专业比赛参加的不多。

    苏虞兮就是横亘在所有钢琴少年面前,无法逾越的大山,任何有苏虞兮参加的比赛,如果分了年龄组,苏虞兮都是毫无疑问的第一,这让端木林莎参加比赛的的**大为降低,已经知道结果的比赛让端木林莎觉得无趣。

    而且对她来说,钢琴的意义也不仅仅是比赛而已,她喜欢钢琴,喜欢沉溺在那些各种音色的符号里。钢琴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等上一个考生的分数出来,掌声过后,端木林莎抚了抚心口,深吸一口气,在炙热的矩阵灯耀眼的光照射下,端木林莎脱下深蓝色的小西装外套,就着白色衬衣和蓝色百折裙,袅袅的走到了音乐厅中央。

    今天的她画了一点点淡妆,却不是为了考试。这样端木林莎在高光里更显得晶莹剔透,尤其是那双纤细的长腿太漂亮了,雪白圆润的小腿纤巧盈瘦合度,走路的姿势也极富韵律,又不矫揉造作,一切看起来那么自然。头发捋在耳后,露出了白皙修长的脖颈,无可挑剔的侧脸让台下所有人都不忍呼吸,这美简直不敢想象。

    这样的极品白菜上台,台下的上戏牲口们,立刻响起了雷鸣的掌声,如果不是在比较严肃的音乐厅,台下还有那么多校领导,估计一群欲求不满的人早就嚎叫起来了。

    端木林莎先是扶着钢琴鞠躬,然后报出了弹奏曲目舒伯特的降b大调第21号钢琴奏鸣曲d960第二乐章。

    听到钢琴曲的名字,台下就一片哗然。

    这首奏鸣曲,降b大调,d960,作于1828年,音乐评论家认为,此曲第一乐章是贝多芬之后的最完美的奏鸣曲,也是舒伯特钢琴曲之冠。

    难度自然可想而知,在大部分考生选择的都是耳熟能详的贝多芬,有极少数选择了莫扎特,舒伯特这还是第一次出现,弹奏的还是个美女,选择的可以说是舒伯特的最终章。

    端木林莎的老师李韵伶也坐在台,她对她这个学生还是很有信心的,虽然不及苏虞兮天才,但也是颗大师的苗子。

    端木林莎先调整好座椅,当手触摸琴键的那一刻,所有的紧张都消散了,只有激动和兴奋。

    台下考官也知道,这个是李韵伶的爱徒,但在公开考试面前,谁都不会留情面,只能手底下见真章。

    当端木林莎第一个音符的音色飘出来的时候,这漂亮的处理就让所有的考官眼前一亮,行家一出手,就只有没有。

    听的出来端木林莎对这首曲子理解很深,李韵伶自然清楚她这个徒弟有多努力,每天五小时只是日常,别的姑娘在追剧,在看小说,在恋爱,在购物,她只有练琴。

    端木林莎的舒伯特是遵从了布伦德尔的理解。

    行板,升c小调,三段体。第一段在柔音踏板声中奏轻快的旋律引出主题,中段为a大调,体现情感起伏,回升到升c小调,第三段重现后,是升c大调尾奏。

    每一段的处理都恰如其份,每一个音符、每一个速度变化无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端木林莎在技术上的扎实、触键的敏锐方面决不像是个高中生,而对作品深度的发掘,对情感的把握更是远远超出。抒发的情怀有开阔,有沉醉、也有升华。

    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与贝多芬的相比有更多的即兴成分,有时还稍嫌琐碎。

    可端木林莎确是在最严密的控制和最周密的思索下获得的最大自由。

    当然,一部伟大的作品,不可能只有一种唯一正确的演奏方式。

    但她却能做到用其优美的旋律,带着所有听众能够飞到一个属于舒伯特的神秘世界。所有人都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有让人潸然泪下的强烈悲剧之美。

    一曲完毕掌声雷动,当然她的弹奏在情感方面的表达可圈可点,但在技巧方面,因为手小的缘故自然有所缺憾。

    但对于一个还没满十七岁的少女来说,除开那些妖孽般的天才,这样的表演已经让考官们很是满意了,更何况这还是一个相貌气质俱佳的女孩子。实在没什么可挑剔的。

    所有考官都给了一个很高的分数90分,甚至有打到92分的。

    只有李韵伶只给了85分。在她看来她的这个徒弟还有不少进步的空间,不能打分过高,让她骄傲自满。

    因为端木林莎所选的曲目较长,有15分钟左右,所有做两首算。

    端木林莎看分数不错是目前的最高分,也没有多在意,鞠躬的时候发现程晓羽还没来,却有点心焦。

    急匆匆的下了台,打算跟程晓羽打电话,她后面只有四个人考试了,程晓羽是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压轴的。

    端木林莎跟程晓羽打电话的时候,程晓羽还在复印店,他接了电话道“马上过来。”

    几家专业的乐谱店都没有这首曲子的谱子卖,让程晓羽万分头大的耽误了不少时间。

    确实这首曲子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人会去练习。无奈之下,程晓羽只能去复印店在网上下载,在打印出来。

    打印店,也经常帮人从网络上拷贝谱子,在打印出来。但程晓羽下载的谱子,却把店员看傻了,忍不住问程晓羽“你确定这是谱子。”

    程晓羽看着目光呆滞的店员,点了点头道“当然是。”

    店员也略懂音律,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摇头道“这样的曲子不可能演奏出来的!这一定是有人跟开玩笑,乱传的谱子。”

    程晓羽笑了笑说“谁说没人能弹奏啊!我能啊。”

    店员仿佛听了一个好听的笑话,摇摇头不在做声,毕竟程晓羽是客人,他也不能得罪。

    当倒数第二个考生上台的时候,程晓羽还在上戏门口朝音乐厅赶过去,这个时候他只恨自己不是身轻如燕。

    倒数第二个考生一上台,就引发了不少人的惊呼,这是来自重庆市的一位考生,叫吴迪。

    很多人都在杂志上见过他,被誉为华夏的钢琴神童,和苏虞兮并称为钢琴界的金童玉女。

 第八十八章 华彩

    穿着西装系着领结的吴迪高高瘦瘦,瓜子脸,凤眉秀目,典型的男生女相,是很招女生喜欢的白马王子的形象。

    吴迪比赛参加的太多,国内外的专业钢琴比赛,前几名必有一个华夏名字,不是他就是苏虞兮。总的来说他拿的奖比苏虞兮还要多,因为苏虞兮参加的比赛并不多,一般只参加重量级的。

    而吴迪只要是比赛,不论大小他都会参加,他的家庭条件不允许他挑拣,有奖金就行。因此他也被称为比赛专业户。

    其实中音的钢琴系实力比上戏的要稍强一些,吴迪之所以没有选中音,是因为苏虞兮在sh。

    她的背影是吴迪一生追逐的目标。

    吴迪施施然的朝钢琴走去,举止优雅,唇边带笑。立刻又赢得了不少女生的不可抑止的小声尖叫,如果不是还有点大学生的矜持,估计冲上去要签名的都有了。

    不少考官也都知道这个少年天才,他是没参加初试,直接进入复试的。其实他免试入学都是可以申请的,只是吴迪不耐高中校园的无聊,想早点来sh看看,于是拒绝了申请免试的提议,来参加了考试,对他来说这场考试只是次旅游,只是个游戏而已。

    吴迪鞠躬,调整坐凳,似乎忘记了报所要演奏的曲目名称。

    全场的目光都注视着这位年轻而骄傲的天才,都道这一届的艺考真是藏龙卧虎,20多个考生,可以说没一个是来打酱油的。但精彩的是可以说一山还有一山高,越往后惊喜越多,到考试末尾还来了一个核武器,这让所有人都觉得坐在这里这么久,非常值得。

    当吴迪双手触键的时候整个人的气势都变了,腰弯的很深,几乎快要埋到钢琴里去了。

    本来他只打算随便弹弹,但前面那个演奏舒伯特的女生激发了他的表现**。

    全场观众只见他双手一起用力落下,顿时琴键发出激烈的回响,手掌和小臂的重量被均匀地传递到琴键里,看似微不可察的手腕小动作,却让钢琴发出了如同暗涌般的低沉和弦,从轻到重,从无到有,全无一丝突兀和躁乱,一切显得那么自然自如。

    琴声激荡在上戏音乐大厅,不少人掩嘴防止发出惊呼,大部分懂音乐,懂钢琴的人都分辨出来了,这是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第四首《帕捷玛》,是全球十大高难钢琴曲里面排名第六的炫技型作品。

    吴迪的上半身低埋,表情专注而严肃,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双手在钢琴上翻飞。

    只见他右手,灵活而巧妙的从琴键的低音区迅速飞掠而上,带起一连串带有悲壮色彩的小调音符!左手重重敲击高音区,挤压出一阵悲鸣,让钢琴发出一群奇妙的声调。

    忽然间他右手在钢琴的高音区瞬间发力,两记干脆的和弦如同怒涛拍击岩石的飞沫,是如此清脆而透彻!

    吴迪激烈的弹奏中都能保持如此标准的手型,这让李韵伶很是吃惊,由此可见他的基本功是多么扎实。此刻看到这段比较吃功夫的右手快速琶音,吴迪居然表现得如此完美,所有考官都大为惊叹,显然吴迪的优秀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这首曲子要保证很强的节奏感,又丝毫不乱,基本上没有错音,还要能弹出声部层次和段落强弱的极其对比,最终完整流畅的完成演奏,具有极大的难度。

    吴迪敢在这样的场合弹奏,自然有很强的信心。

    台下的考官也是看得眉飞色舞,很显然对他们来说,这已经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一场华丽的音乐飨宴。

    那些三行并行的乐谱、挤满小节的临时升降号、大量的装饰音,在吴迪手上像是乖巧的精灵,随着他起伏的身体和挥舞的手臂,在音乐大厅里肆意飞扬,所听所看都让全部观众如痴如醉。

    钢琴并不只是声音上的享受,在大师的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