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首富巨星-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疯狂扩张的模式下,东娱集团的总资产在去年年底时已经突破了四百亿!

    去年的东娱集团总的收入更是超过了一百二十亿,且增长势头极为迅猛!

    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不出三年,东娱的年收入就能突破三百亿,成为无出其右的亚洲NO。1。

    虽然东娱的纯盈利还不是很丰厚,一直是在负债经营,但就这个体量,普通人奋斗十辈子也不一定能做到!

    张启阳要从零开始做公司,张启媛就算再帮他,他也做不到东娱的这种规模啊!

    反正在张启媛看来,张启阳要自立门户从零开始有点太固执了,没必要把关系搞的这么僵。

    张启媛非常清楚,东娱是他们老爸要补偿张启阳的“遗产”。

    东娱一直在疯狂扩张,这不是别人在背后指使,正是张振华本人下的命令。

    张启阳就算再不孝,也是他的儿子啊!

    况且他的所作所为,有些伤害到张启阳母子,对张启阳,首富是有着愧疚的。

    他要怎么补偿张启阳呢?就只能靠东娱来补偿张启阳了。

    张振华是做千亿级大生意的人,东娱在他眼里最初就是一个小包子。

    用这么一个小包子补偿张启阳,他于心能忍么?肯定不能忍啊!

    于是他就下令,五年之内,必须把东娱吃成世界上最大的娱乐集团!

    中国崛起了,作为中国的首富,张振华就是有这样的霸气!

    他才不管吃成巨胖对东娱本身好不好,他就要是送给张启阳一个巨大的包子,让张启阳去吃一辈子,甚至吃几辈子。

    在这背后,有没有李筱筱吹枕边风使坏,不得而知。

    但张振华这么做,纯粹是出于一个父亲的好意。

    现在张启阳却不领这个情,这让张启媛十分无奈。

    她又没法明说东娱是老爹钦点要给张启阳的,她要说了,张启阳肯定更不要了。

    她只能盼着张启阳能慢慢回心转意了。

    “我要真失败了,肯定回来接手东娱。”张启阳自信的讲:“但我觉得我失败不了。姐,你就瞧好吧,我成立工作室后,一定会让这个世界大开眼界!”

    “你还是踏实点做事吧,不管做什么,脚踏实地都是最重要的。就凭你现在这个浮躁的心态,我实话讲,不太看好你能自己干出什么名堂。”很多时候,张启媛说话都是很耿直的。

    “好吧,我现在说什么都没用,等回头我建了工作室,会用成绩来说话的。姐,到时候你一定要支持我啊。我要想从东娱调些人过来帮我,你一定要帮我促成这件事。”

    “这有什么难的,我觉得你就算自己成立了工作室,最后也会被东娱收购,东娱调过去那些人等于还在东娱旗下。”

    “晕……”张启阳被张启媛的耿直莫名的打击到了。

    “不管干什么,你心里一定有数。其实借着成立工作室的这个机会,你倒是可以培养一支自己的团队,这样不管以后你是回到东娱,还是别的什么结果,对你的发展都会很有好处。”

    “我明白,我就是要成立一个精锐团队,能打硬仗的。”张启阳转开话题问张启媛:“东方院线是不是不属于东娱旗下啊?”

    “东方院线的建设和经营,隶属于东方广场的商业开发部,是总集团直属管辖的。”张启媛反问张启阳:“怎么,你看上东方院线了?”

    “这才是真正的优质资源啊。”张启阳直言:“李筱筱对这种优质资源攥的真够紧的。”

    “其实我也觉得该把东方院线的经营和管理权拆进东娱,这样东娱才能形成影视业的全产业链整合与运作。回头我去和爸再聊一聊这个事吧,总集团拿着东方院线,并没有太大意义。”

    “现在中国票房呈爆棚式的增长,院线越来越赚钱了,这是一块金饽饽,李筱筱不可能放手给别人做,你还是别搀和了。我和你说东方院线,不是我要把它弄进东娱,就算把它弄进东娱了,和我也没什么关系。东娱我不会接的。要做,未来我就做我自己的院线自己的品牌,我不接受李筱筱的施舍。”

    张启阳这话让张启媛觉得十分的孩子气,不由有些无奈,她关起门来给张启阳讲道理:“什么叫接受李筱筱的施舍?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咱们家的,是爸爸一手缔造的,这怎么能算施舍呢?”

    “好吧,我说错了,咱别争这个了,这话题咱们就此打住,不说了,省的咱俩闹别扭。我跟你说东方院线这个事,是因为我最近看了一部非常好看的国产电影——《贤良》,你应该还没时间去看吧?”

    张启媛摇了摇头,肯定没看过这部电影,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这是一部良心之作,市场反应却很冷淡,各大院线给这片子的排片都很烂,要再这么发展下去,这片子就要偃旗息鼓了。一部片子折了没什么,但要是一部接一部的良心电影都折了,那中国电影离崩盘就不远了。我不知道你最近有没有去电影院看过国产电影?或者在家里有没有过这两年的国产电影?”

    “我还真没有太多的时间看电影,你知道的,我闲下来的时候喜欢看书,写生画画,偶尔听听音乐,要不就去陪老爸打打高尔夫,我不是很迷电影。”

    “那还好,你要迷电影你就会知道,最近几年国产电影的质量那真是每况愈下!别看中国票房一年比一年高,各种记录各种创,但那都不是靠片子本身的质量撑起来的。而是靠疯狂的院线基建,疯狂增加的屏幕数撑起来的票房。现在正是培养普通观众进电影消费的关键阶段,大家也愿意花钱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什么烂片营销做好了都能赚个盆满钵盈。但观众可不是傻子,去电影院他们要总看烂片,或者看到那种不及他们预期的电影,失望而归,那以后就没人愿意去电影院看电影了。你院线建的再好,没人去光顾,也是白搭。”

 第233章 姐弟争执

    张启媛被张启阳说的有点懵,他不是一心要当摇滚巨星吗?怎么现在突然关心起中国电影了?

    喝了口茶,张启媛简单的同张启阳聊:“现在中国电影环境就是这样,热钱流进来的太多,很多人都是抱着捞一笔就走的心态在投资电影,所以肯定是哪类电影赚钱,哪类电影就更吸引投资;怎么做营销赚钱,大家就怎么去做营销。这有点吹泡沫的意思,但在泡沫破掉之前,这个现状不太容易改变。而且我相信,中国电影的泡沫就算碎了,中国电影依旧有重振旗鼓的能力。集团之前有考证过,中国电影不管道路走的多么曲折,前途一定是光明的,所以院线的建设是一本万利的投资,这个不用担心会白建或者垮掉,回收成本只是时间的问题,在未来十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经营院线一定是赚钱的。”

    张启阳讲:“你这是从经营院线的角度在看这件事,你换个角度看,从电影人的角度去看,像《贤良》这样的良心电影,得不到院线的支持,你不觉得这太让电影人寒心么?”

    张启媛认真和张启阳探讨:“我不主管院线的经营,对这些事并不是很了解。但我知道,一部电影如果能给院线挣钱,院线不可能不支持这部电影。每个档期都有很多电影同期在上,为什么有的电影排片高,有的电影排片低,这里面除了宣传地推的影响外,影片本身的质量、受众度,这都是院线重要考量的标准。我之前有听说,有些电影在上映前,会组织大量的地推团队,去主流城市的各大影院去找院方谈判,影院给他们多少排片,他们就给影院到多少点扣。这样的电影就算初期排片很高,观众如果不买账,影院挣不到钱,只拿那点回扣,他们还是不会支持这样的电影。咱们在商言商,这里面的帐很好算的,院线肯定是支持那些更能给他们赚钱的电影。不赚钱的电影,你就算做的再良心,院线也没有支持的理由啊。”

    “是,你说的没错,院线肯定更照顾那些上座率高更能给他们赚钱的电影。但有些电影,没经过大规模的市场检验,就已经被院线淘汰了,这就有点不公平了。就像《贤良》吧,片方就是没钱宣传,如果他们有钱能大规模的宣传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部电影,这电影的吸金力不一定比那些主流的商业片差。”

    张启媛道:“一部电影没钱宣传,它为什么没钱宣传?你有想过这个问题吗?就我所知,目前中国电影的投资环境非常火,随便一个项目就能扎到不少钱。对于《贤良》这种已经确定能够上映的电影了,片方如果想大规模宣传的话,我想他们一定能找到钱,再不济去借钱对赌嘛,总之他们有的是办法在宣传这块做足工夫。但他们为什么不做?这有没有可能是片方本身对电影的前途就不是那么有信心呢?或者说,是周围的投资人对这部电影的盈利能力没有信心,所以大家才不愿意掏钱给这片子做宣发。这样的电影不在少数,每个月国内院线都会上马很多新片,这里面称得上大宣传大制作的电影只是少数,大部分电影在电影院上映都是走一个过场而已。这些电影看中的不是票房,他们可能已经从其他的渠道收回成本了,也可能是做这个项目就是故意赔钱在做,不计回报,或者洗钱,或者有其他的什么目的。这类电影往往都不会做什么宣传,也根本不在乎上映后的票房。对于这样的电影,院线为什么要给他们加排片支持他们呢?院线不是冤大头,哪个影院的经理要是给这样的电影增加排片,那我觉得他离被辞也就不远了。”

    张启阳探讨道:“每年上映的国产电影里,确实有很多这样滥竽充数的片子。但绝不是所有没钱宣传的电影都是这样的烂片。有些良心之作,题材稍微有点偏不是那么主流,或者片子走的是文艺路线,不是赚钱的商业路线。这种电影很难找到大手笔的投资来帮他们做宣传。”

    张启媛讲:“你说的这种文艺片,目前在国内没有太好的市场,他们主要都是走海外路线,去海外卖版权的,他们根本不在乎国内票房的。他们都不在乎了,院线何必帮他们在乎呢?”

    张启阳站在电影人的角度特别无奈的反驳说:“文艺片怎么可能不在乎国内票房?国内票房和国外票房不都是票房吗?哪个拍电影的人会完全不在乎票房啊?他们看起来不在乎国内票房,是因为他们在国内的院线方面根本就得不到任何的支持,只能寄希望于海外。如果这些拍文艺片的有追求的导演,在国内就能得到充分的支持,他们干嘛要辛辛苦苦的跑去海外卖啊?”

    张启媛讲:“你说的这个就要涉及到国内观众的欣赏水平问题了。文艺片在国内它确实不卖钱啊。”

    “也不一定就不卖钱。其实这个不单是咱们国内观众的欣赏水平有待提高,国外也是一样,那些发达国家的电影市场,也都是主流商业片最卖座,除了法国‘变态’一点,艺术片可能在法国更受欢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市场,都是商业片占主流,观众更愿意看能让他们放松和开心的爆米花电影。就这点,咱们国家观众的欣赏水平可能体现的更明显一点。虽然大家都爱看商业片,但我觉得吧,做电影,或者说是经营院线,咱们还是得朝前看,不能一味的给观众灌输单一的商业片。其他片就全都被废了,完全不去支持,排片排的都特少,要不时间段特垃圾。经营院线还是应该更多元化,不要一味追求眼前的利润,更要朝前看,国外发达的电影市场,都有专门的艺术院线,或者艺术影厅,来满足不同观众的欣赏要求。但在咱们国内,好像还没有这样的艺术院线或者艺术影厅吧?有也是很没名气的,一些电影热衷者做的小场,几乎没什么影响力。”

 第234章 喜欢电影

    张启媛大概明白张启阳的意思了,笑着问他:“你的意思是,希望东方院线带头支持一下文艺片?”

    “不光文艺片,所有非主流的良心类型片,我觉得都应该支持一下。其实也不用多了,就在电影氛围比较成熟的这些大中城市的东方影城中,每个影院单开一个小厅,全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去播放文艺片或者其他小众类型片,用行动来支持这些用良心在做电影的人,就能让人很欣慰很受鼓舞了。初期这么经营,这些小厅就算赔钱,赔的也都是小钱,相对整条东方院线的盈利来说,这点小钱不足挂齿,但这么做,不光在业内能赚到名声,得到那些良心电影人的支持,还会在有水准的影迷团体中间树立口碑,这对东方院线的形象将是一次提升。就我所知,东方院线一直被万通院线压着吧?你们要和万通院线抢客人,方法有很多,你们肯定也都研究过,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赔上一个小厅的收益,去赚整个业界的名誉呢?以后肯定有人做这件事,到时候你们再做就晚了,因为历史只会记住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

    张启媛听到这,终于不反驳张启阳了,因为就她对院线经营的见解,她觉得这事好像可行哎!

    张启阳继续讲:“靠着东方广场的成熟商业开发,东方院线在各项硬条件上,都不比万通院线差。但还是抢不走万通院线的观众,这和万通院线的会员制有一定的关系,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东方院线还没做出自己的特色来。东方院线的所有经营策略,一直都在学万通。”

    张启媛解释说:“东方院线的管理团队,就是从万通那边挖过来的,这套院线管理体系就是这些人建立的,所以谈不上是学习万通院线,咱们是要把这套管理体系发展的更为壮大。”

    张启阳道:“不管怎么样,你们现在走的路,都和万通别无二致,万通早很多年建设院线,已经占了很大的先机,东方院线要想按照走万通的老路来超越万通,这事在院线领域好像行不太通。”

    其实东方集团挺无耻的,他们的所有发展路线都是在拷贝万通集团,从商业地产的开发,到后期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基本上都是在拷贝万通。

    万通集团干什么,东方集团简单的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