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错穿三国-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懿借口要去布局,行礼告辞,退了出来。

一出皇宫,他才发现,大冷的天,他竟被吓得内衣全被汗湿了。

看样子曹丕手里还没有证据,只是在猜疑。联想着前些年的伏氏事件,司马懿满嘴苦涩:曹丕是知道黄硕的存在的。

“他怎么会知道黄硕的呢?”坐在马车内,他摸着头冥思苦想,差点抓破了头。

回到家里,阿绿见他忧心忡忡,两条眉毛都快打成一个黑疙瘩了,一边替他更衣,一边问道:“夫君,碰上什么烦心事了?”

“我怀疑曹丕知道妹妹的存在。”阿绿是他最坚定的同盟者。他的很多事,阿绿都是知情滴。这件事他也不想有所隐瞒。

阿绿仔细听完事情的原委,沉思片刻,突然惊道:“会不会是荀大人告诉他的?”

经她这么一提醒,司马懿豁然开朗。在许昌的时候,荀恽是见过黄硕的。

他还曾经派家里的打手追捕过黄硕呢。

“真是这样就好了。”紧绷着的心弦刹那间松懈下来,司马懿忍不住低头亲了阿绿一下,嘻笑道,“还是老婆厉害,一下子就说到了重点。”

门外传来仆妇的通报:“老爷,夫人,姑娘到。”

“没个正形。”阿绿娇嗔的横了他一眼,“女儿来了。”

司马懿大爽,哈哈大笑。

当天晚上,曹丕宵夜时,品了一口酒,龙颜大悦,指着精美的青铜酒壶对垂手侍立在身边的刘宦者说:“这酒不错。去,你带人骑快马把这壶酒立刻给山阳公送去。”刘协禅位后,被他封为山阳公,皇恩浩荡,出入、吃穿均享受天子待遇。

这里离山阳公家还有上百里路呢。天都黑了,城门早就关闭了,就这么巴巴的送一壶酒过去!刘宦者高度怀疑自己是重听了。

不料,曹丕很不耐烦的操起酒壶,一把塞进他的怀里,带着三分醉意咆哮道:“快去。带着朕的金牌速去。”

“喏。”刘宦者抱着酒壶立马小跑出去。

很快,已经落锁的宫门打开了,刘宦者抱着一壶酒,和一个全副武装的御前侍卫,从皇宫里打马狂奔而出。

一柱香后,他们用皇帝的金牌叫开了紧闭的东大门:“我等奉皇帝口谕去山阳办差,快点开门。”

守城的将士哪敢耽搁,慌忙打开了城门,放他出城。

看着两人绝尘而去,一个守卫忍不住问道:“伍长,您说这是去办什么差啊,还带着一把铜壶?”

大胡子伍长毫不客气的拍了他一巴掌,喝道:“乱说什么呢?嫌命长啊!”一个宦官和一个御前侍卫半夜三更的奉了皇帝的命令带着一个酒壶去山阳还能有什么好事!只怕是山阳的那条乌龙大限到了。

第二天天明的时候,刘宦者等人终于赶到了山阳公的府上。

刘协和曹节还没起呢。闻天子使臣至,他们吓得一骨碌从被窝里爬了起来。

“夫君!”看到刘协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惊出了一脑门子豆大的冷汗,曹节心疼的用亵衣袖子替他擦汗。

刘协却轻轻握过她的双手,苦笑道:“这一天是躲不过的。能娶到你,我这一生,知足了。”对他来说,曹操这一辈子对他最大的恩惠就是把曹节嫁给了他。

曹节虽然是曹操的嫡女,却打骨子里看不惯曹氏父子的行径。为了他,不惜和父亲、兄长决裂。

禅位时,曹丕亲自来许都皇宫讨要传国玉玺。曹节气愤不过,狠狠的把传国玉玺扔到他的脚下,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你会有报应的!”

这么多年,是曹节把阳光带进了他的傀儡生活。如果没有她的陪伴,他早就忧郁而亡了。

曹节忍不住低声啜泣,暗自打定主意不会独活。

刘宦者骑了大半夜的马,又累又困,一心想着早点办完差事去驿馆开间房补觉,在大厅急得搓手跺脚,一连催了好几次。

罢了,反正是一死。刘协谢绝了曹节要亲自帮他更衣的请求,就穿了亵衣到大厅领旨。

曹节自然顾不得更衣,穿着亵衣陪他出来。

刘宦者一见夫妻俩这是刚从暖和、舒适的被窝里爬出来,心里很不平衡,故意含糊的拖着长音大声说道:“山阳公接旨——”

山阳公无可奈何的跪了下来。

见曹节傲然的站在一旁,刘宦者不慌不忙的掏出金牌,再次叫道:“山阳公接旨。”

曹节恨恨的跪了下来。

刘宦者这才阴阳怪气的说道:“皇帝口谕,朕尝着这酒不错,赐与山阳公尝尝。”

赐毒酒!曹节惶惶然的抬起头,这才发现几案上多了一把精美的青铜酒壶。

“谢主隆恩。”刘协早就看到了这个酒壶,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苦笑不已。按照古礼,处死天子是不能见血的,所以一般都是用白绫饺死。看来这个大舅子还是很念亲戚情份滴,毒酒总比白绫来的舒服些。

“不!”曹节猛的爬起来,抱着酒壶仰头就乱灌一气。

所有人不由惊呼。

刘协反应过来,第一个冲了过去。

可惜,为时已晚,一壶酒已经见底了。

“当啷”一声,空酒壶掉到了地上。曹节面带桃红,醉眼朦胧的指着刘宦者骂道:“狗奴才,回去告诉你家主子,我替夫君去死。他,呃,若是念在兄妹一场的情份上,就放过我家夫君。不许……”话没说完,她两眼一翻,摇晃着倒在了刘协的怀里。

“汉丰(曹节的字),你这是何苦!”刘协抱紧了她,失声痛哭。他迟早都是一个死字,曹节这么做也无济于事,白白搭上了一条性命。

闻讯赶来的四个儿子见状,齐齐围着圈跪在了他们身边,掩口悲呼:“娘,娘。”

虐成这样,也差不多了。刘宦者叹道:“曹美人(曹丕当上皇帝后,气恼妹妹胳膊肘往外拐,没有封曹节为山阳公夫人的语命,而是恶心的封了她一个‘美人’的称号。),也太心急了。再好的美酒也不能这般牛饮啊!”

最小的刘敦才不到四岁,一边擦着眼泪,一边稚声稚气的叫道:“啊,难道这里面装的不是毒酒?”

“呸呸呸,小公子胡说什么呢?”刘宦者一连往地上吐了几口唾沫,“陛下可是您嫡亲的大舅舅。您这样说可是大不孝。让人听去了,可不得了。”

不是毒酒!刘协大悲之后逢大喜,神经不够粗壮受不住,竟也晕倒了。

玩笑好象开大了。刘宦者一边逃离作案现场,一边尖声叫道:“太医,快传太医!”

四个儿子面面相觑:这里哪有什么太医啊!

刘协当的是傀儡皇帝,平常没事做就爱研究医学药典。十几二十年下来,居然让他无师自通。出宫之后,他就是家里的郎中。大伙有个什么头痛脑胀的,都是找他讨剂药吃。

老大看出父母无大碍,破涕而笑,招呼兄弟三个把父母扶到内室去休息。

刘宦者很自觉,差事办成这样,没脸去补觉了。他老老实实的又赶回了洛阳,跟曹丕叩头认错。

曹丕听了后,哈哈大笑:“这差事办得不错,赏!”

刘宦者趴在地上,以为自己又重听了。陛下真的就这么不待见一母同胞的妹妹啊!

可是,接下来曹丕立马就让他带着太医去给曹美人瞧病。

刘宦者脑筋不够用,打了一个哆嗦,华丽丽的当场晕倒,死机鸟。

曹丕无奈,只好让旁人拿着圣旨去太医院请人。

半夜赐酒,第二天又赐太医。朝里朝外传得沸沸扬扬。许多人的脑海里冒出了无数个问号:莫不是前皇帝昨夜被赐死了,前皇后受不了这个打击,一病不起?

次日早朝,几个顶着熊猫眼的老臣壮着胆子站了出来,说外面传的不象样子,请皇帝张榜澄清辟谣。

曹丕不屑的说道:“笑话!朕赐自家妹夫一壶酒,给自家妹子派个太医过去,也要张榜解释?”

也就是说,那事极有可能是真的!大殿上响起一片吸气声。众臣看向曹丕的眼神甚是复杂。

曹丕懒得理会他们,冲司马懿努努嘴。

司马懿硬着头皮出列,从袖袋里摸出一本奏折,双手顶过头:“启奏陛下,微臣有本。”

“讲!”曹丕坐直了,看着他眼光灼灼。

侍立在旁边的刘宦者碎步过去接了奏折,咚咚咚的折回来,双手呈给了曹丕。

曹丕装模作样的打开竹简卷,一目十行的浏览。

许多人的脖子不由伸长了,恨不得把眼睛飞过去。

“好。爱卿所言甚是。”曹丕哗啦啦的一把卷了竹简,塞给刘宦官,“念!”

众臣一听,原来是谏言皇帝要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杜绝后宫参政。

刘宦者一念完,不等曹丕开腔,臣子们早就悄声议论开了。殿堂上象是飞进来了一大堆苍蝇,嗡声一片。

司马懿隐约听到又有人骂他奸臣,心里抱屈。这明明就是皇帝本人授意的,只不过是借他的口提出来而已,与他何干!

曹丕重重的咳了两句,等众臣安静下来,朗声说道:“众位爱卿有何异议,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在座的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哪能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缩了缩脖子,殿堂内彻底安静下来。

曹丕冷哼:“朕觉得司马爱卿的提议很不错。朕承天命掌管天下,朕才是天下万事的主宰。所以,宦者、后宫妇人均不得参政议政,大臣遇事不得禀报太后,这都是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准!”

他一锤定音,根本就不给大臣们辩驳的机会。

随后,曹丕又找来尚书令大人,命令他领着几个尚书郎把这道奏折好好整理、补充,尽快制成律法大告天下。连律法的名字他都想好了,为《终制》。

敏感的大臣们立刻意识到了,这是皇帝欲独揽大权的一个信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位可比他老爹狠多了。看样子,前皇帝肯定是驾崩了。

散朝后,曹丕毒杀废帝的消息象是插上了翅膀一般,迅速向四面八方传开。

而与益州、东吴接界的那些将士很快就接到了皇帝的密令:隆重的替废帝带孝发丧,规格等同于天子级别。

“曹丕那厮毒杀了天子!”张飞等人立马回报给了刘备。

当着群臣的面,刘备失声痛哭,眼泪与鼻涕齐飞,如丧考妣。

大汉天子死了,连最后的希望也熄灭了。所有人都跟着哭天抹泪。

哭过之后,几个脑瓜子灵泛的大臣哭哭啼啼的向刘备进言,当务之急是要给天子发丧。

刘备从谏如流,立马照办,发丧制服,祭天烧黄表,谥刘协为大汉孝愍皇帝。

折腾了三天,才把所有礼仪办完。

完事后,张飞带头谏言,说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先帝归天了,就得拥立新君。虽然先帝留有四子,但那都是曹家的孽种,自然是做不得数滴。

转了一个大圈,他对着刘备跪下了:“王爷,您是大汉皇叔,是大汉宗室仅存的血脉。大汉的江山传承只能靠您啦。”

第241章 错错错

哗啦啦,在场的刘备嫡系军官全站了出来,跪了一地,求他看在成千上万大汉子民的面子上,勉为其难的接过先帝的枪。

“您就登基称帝吧。”他们跪伏在地上,死死的乞求刘老大。

很多臣子不由侧目,心生寒意。

人群里有人忍不住,高声提议:“主公,事关重大,不如先请诸葛大人过来商量一下。”

诸葛亮双目失明之后,一直闭门谢客,除了刘备的使臣,谁也不见。这一个多月以来,连同诸葛乔在内的诸葛家人都行事超级低调,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刘备隐约听出了这是马谡的声音,脸色微震:“孔明双目失明,正是需要安心养病的时候,怎么能打扰他?”说实在的,他心里真的是没底,不知道诸葛亮能否支持他称帝。

听他这么一说,包括蒋琬在内的许多荆州派官员均三缄其口,选择了冷眼看戏。

在益州出生的费诗是个性情耿直的人,在诸多益州派官员的期盼下,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王爷,当前最重要的是兴兵讨伐曹逆,替先帝报仇。您怎么能自立呢。可不能犯糊涂啊!”

刘巴站在队伍里,张了张嘴,也准备出列附议。

刘备阴冷的目光象冰刀一样嗖了飞了过来,愠道:“你胡说什么!孤什么时候说不给先帝报仇啦?光天化日的,你居然敢诋毁孤。”一挥手,费诗就从司马贬成了永昌从事。

老大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刘巴握着拳头忍住了。

接着,糜竺等刘备的心腹老臣均站出来劝谏他自立称帝。

刘备见荆州一派并不是很赞同,强按捺住心中的忿恨,再三婉拒。自从关羽战死、孟达叛降之后,魏延等荆州少壮派将领先后崭露头角,在军中颇成气候。没有荆州派点头,他这个皇帝是当不成滴。

张飞、糜竺等人还要再“苦谏”,刘备摆摆手,疲惫的打住了他们:“事关大汉江山社稷,不宜操之过急。今天暂且讨论到这里,明天再论。”

于是,貌似一场自编自演的拥戴闹剧暂且告一段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刘备非常渴望能自立为帝。但是人心没有统一,他不敢逼得太紧,无奈之下,只能暂且搁浅这一话题。

散会后,费诗准备去跟窝在家里养病的诸葛亮说道说道这事。在半道上,刘巴悄悄拦住了他:“费大人,走,上我家喝两杯去。”

这个时候,费诗哪有心情喝酒。他正欲拒绝,却见刘巴目光闪烁,心中一动,便点头应允了。见四下无人,他跳上刘巴的马车。

刘巴放下车帘,叹道:“老兄,你刚刚实在是太性急了些。就算你不跳出来反对,主公今天也当不了皇帝。”

费诗懊恼的指着自己的胸口说道:“我这里难受!”

“有什么好难受的。”刘巴撇撇嘴,“他走到这一步,是迟早的事。”

“所以,兄长当初才不肯扶佐他!”费诗瞪着眼睛,恍然大悟,“既然早就看出了他的不臣之心,兄长怎么还……”

“是主公托我好好替他照看益州数百万民众。”刘巴脸色黯然,“反正,主公倒台了,不是刘备上台,益州也总会迎来新主。主公说,他无德无能,丢掉益州是迟早的事。便他不忍心陷子民们于战乱之中。所以,当时,他才弃守成都,归降刘备。”

费诗明白,在刘巴的心里,永远都只有一个主公,那就是刘璋。

他和刘巴一样,不禁眼睛润湿了。刘璋虽不是明主,但他至少不会作模作样摆虚伪,不会苛刻子民,至始至终都是汉臣。

这一夜,费诗没有去找诸葛亮。他和刘巴二人喝得烂醉如泥,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