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能工业帝国-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就在这个车间的角落,有着一个百多平米的空间被玻璃给隔离了起来,里面有着几个穿白大褂的也不知道是工人还是研究人员的人,在里面查看着一些跟国外进口的数控加工中心以及九一重工装配车间里面那些加装了护罩的数控铣床很像的机床。

    “那边就是在进行重载荷切削试验的加工中心!”云非本来不打算带这些人进入那个被玻璃隔开的恒温车间里面。

    一种数控机床的设计,必须要进行很多种类型是试验,单单是切削试验,就有很多种。

    重载荷切削试验主要就是用来检验机床的刚性。

    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数控加工行业中,估计没有多少公司舍得用花费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数控加工中心进行毛坯的粗加工,就连欣凯兴,那些加工中心加工的产品,很多都是在普通铣床或者其他设备上面把需要加工的余量去掉绝大部分,只留很少的余量在加工中心上面进行粗加工。

    这一切,都因为中国想要得到数控机床太难!

    很多时候。尤其是一些三维立体曲面的加工,用普通设备进行粗加工留的余量不均匀,很有可能让刀具在切削过程中损毁。要知道,这个年代中国的数控机床使用的合金刀具绝大部分都是进口!一枚刀片都是上百块钱,一把合金刀具都是数百美元!

    等到台湾数控机床厂在大陆建立的组装厂陆续向中国市场提供加工中心之后,国内的加工中心保有量持续提升,一些比较大的公司,因为无法招到足够多的熟练技术工人的时候,不得不咬着牙把一些精度不太好的加工中心用来进行零件的粗加工。知道那个时候,他们才会发现。数控机床,其实也跟普通机床一样,对于刚性有着很高的要求的。

    云非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他深深地明白,在未来竞争惨烈无比的中国数控机床市场上面,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让这些娇贵的数控机床保证质量。

    在进入二十一世界之后,机械加工行业,尤其是模具加工行业,很多都是单件小批量的生产。这就使得这些产品不可能像那些大批量的零件的加工那样把工序细分成很多工步。

    加工复杂的单件小批量的零件的时候,直接在加工中心上面实现车、铣、钳甚至刻字这些工序的加工,才能更加效率,更加节省成本。如果数控机床刚性太差。对产品零件进行开粗都需要跟普通机床差不多的时间,那花费高昂的价格购买这些加工中心还有什么用?一旦加工时间太长,单间小批量生产的产品的加工成本就可能直接成倍的增长。

    “能不能让咱们进去看看?”同样是那个肩膀上扛着两颗金星的家伙,很是好奇为什么这个车间里面还有着一块被玻璃给隔起来的区域。

    在他们了解的情况来看。数控机床并不需要什么无尘车间或者恒温车间。

    云非很想拒绝他们的要求,但是看到老人家也是一脸的向往,只能点点头带着众人向着玻璃屋的大门走去。

    在即将打开门的时候。孙麟吩咐旁边的一个女工去库房里面取来了数十副耳塞递给众人之后,示意众人带上之后才打开了玻璃大门。

    门一打开,里面关着的各种刺耳的声音就才穿了出来,如果不带耳塞,甚至很有可能听得牙齿都能酸掉。幸好这个车间的顶部没有封闭起来,否则,这屋子里面的声音就会更大。

    “这里面的这些加工中心,就可以算得上是完全的成品。不过这只是我们用来进行试验的成品,这里面的这些设备,都是用来进行重载荷切削试验的,等试验结束,这里面的这些设备基本上也就报废了……”孙麟几乎用吼的声音对着众人解释着,至于这些人能不能明白什么叫做重载荷切削,他也懒得解释。

    这些东西太基础了,不懂的人,即使知道了也么有用。需要知道的人,不需要他的解释也能够明白。

    “什么叫着重载荷切削试验,你们可以上前看看就能够明白。”云非见到不少人都非常好奇,不好奇的人,也都是一脸的迷茫,这事情要想给不懂的人解释,太难了……

    玻璃房内的大多数都是从九一重工的机械加工车间里面的生产工人调来的操作工人,研究人员只是隔一段时间来收集数据就行了的。毕竟这个试验,只是为了验证机床的一些设计,尤其是机床主轴以及传动元件方面在重载荷加工过程中的使用寿命。

    “邓老,这所谓的重载荷试验,就是这些机床的切削加工都采用我们机床设计的时候能够达到的最大吃到深度,最快切削速度以及机床主轴能够达到的最高转速。有时候,试验进行半个小时都有可能让主轴报废。”云非对着老人家大声地解释着。

    房间里面很吵,尤其的加工中心在高速运转的时候进行大吃刀量的高速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一般的人根本就无法忍受,数控机床主轴上面的刀具在高速运转的时候,就会产生各种各样非常刚性的声音。而且这声音根据吃刀深度的不同,材料的不同,也会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不管哪种声音,都会让人心里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在这个房间里面参观很快,即使带着耳塞,但是这里面的声音,还是能够传到人的耳朵里面去。

    “简直就是败家子!数十上百万的设备,居然这样用来这样搞!”一出来摘掉耳塞,那个中将就咬牙切齿地对着云非说道。

    这简直就是浪费!

    国家每年购买这些设备,在花费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可九一重工这个败家的年轻老板倒好,居然能够每天报废数根甚至十数根的主轴!

    一根主轴多少钱?

    五万!

    在这个人均工资不到三百的年代,九一重工一天就有数十万就这样被浪费掉了。

    可他哪里知道,如果天天这样搞,哪怕是世界首富也伤不起。

    九一重工这个车间里面,一个月开工的时间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三十个小时,每个月报废的主轴总价值也不会超过二十万。况且这些都是九一重自己生产的,除了材料,其他成本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计,要不然,九一重工每个月上千万的利润,根本都还不够这个实验室塞牙缝的。

    云非会告诉他们自己九一重工生产的精密主轴成本仅仅只有八千块钱么?

    孙麟会告诉他们么?

    会。

    可惜,孙麟不管生产,不管采购,也不管财务。他唯一知道的就是,生产这样一根主轴,需要经过四十多道的工序,光是热处理,就得进行六次!

    “小曹,别动不动就骂别人败家子,我最开始就说过,来参观,就老老实实地闭着嘴参观就行了。多看,多听,少说!小云,我这老头子也很好奇,为什么会花费这么大的成本进行这样看起来除了败家,没有什么其他作用的试验?”虽然训斥了中将,但是老人对于这个也很好奇。

    “邓老,是这样的,进行这样的实验,不仅仅是为了检验机床的性能,也是为了对我们的设计以及加工工艺甚至材料进行验证。这些数控机床,出厂之后的使用寿命都会很长,而主轴,是一台数控机床的核心机械部件,一台加工中心,重量不到整个机床百分之一,价格却占据了整个机床的八分之一。如果老是容易出问题,我们的口碑在客户面前就会变得很差的。以后谁还敢来买我们的产品?”云非对着老人解释着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试验。

    “同时,也只有经过这样的实验,我们设计的主轴才能承受长时间更高转速的运转,那样我们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产品的主轴转速,从而研究出高速机来。国外的加工中心,转速已经能够达到一万八千转,而我们的,才刚刚突破八千!”

    云非的话,让老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搞研究的,就不能太小家子气。投入得越多,才能有着越大的回报,尤其是高科技的行业来说。(未完待续。。)



395 邓老,国家何时不再垄断人才?

    对于这样是试验,任何一家生产数控机床主轴的企业都不想搞。

    但是却有不得不搞。

    设计出来非常强大的理论,如果不经过实际的检测,根本就不可能向着更高的地步进行试验。

    主轴,是一台数控机床的重中之重,切削的主运动,都是靠主轴上面旋转的刀具来进行。否则,一台数控机床任由它的定位精度再高,都无法把毛坯不经过主切削运动变成需要的各种高级精密的复杂零件,那样的设备,要来干什么?

    “你们的四轴研究到什么地步了?”老人在来之前,做了不少的功课。

    九一重工最开始起家的时候,就是靠着在三轴加工中心上面加装pmc模块驱动的简易回转工作台起步的。当初还是经过老人的许诺,才得到云非想要的专利专营权。要不然,也不可能用这个项目从军方手中换来濒临破产的9327。军工厂,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可能允许私人沾染!

    但是云非却得到了。

    并且还在9327的基础上,建立了九一重工。

    现在九一重工的三轴加工中心已经研究出来,如果说四轴加工中心还没有开始着手,没有人相信。

    不要以为老头子的年龄大了,记忆力就不好了。尤其是对他关注的人和事情。军方最开始提供的那些研究简易四轴回转工作台的工程师,现在可依然在云非的九一重工。

    赵兴邦那老货代表军方出面要了好几次,都被云非以项目尚未完成给拒绝了。

    当初军方跟云非通过孙麟以及司徒贺云两个老家伙牵线搭桥成功勾搭上并签订秘密协议的时候,可是有着明确的规定,军方借给云非的那些研究人员,需要经过云非同意才会回归军方系统。现在那些军方的科研人员,可是拿着军方的工资给云非这个私人老板搞研究!

    赵兴邦很想要强行收回这些科研人员,但是又害怕云非发狂把手中掌握的芯片项目给丢到市场上面。那样一来。军方想要在某些领域多几年的发展时间,赶上或者超过欧美列强的梦想,就会瞬间粉碎。

    这样的后果,不是他一个少将可以承担的。

    “邓老,咱们的四轴研究团队从最开始立项到现在,除了在简易四轴上面的研究有着一些发展,在真正的四轴研究上却一直没有任何重大的突破……”对于老人的问话,孙麟很是落寞。

    四轴联动的加工中心,比三轴联动的加工中心的难度大了起码十倍不止!要知道,四轴机床上面可是有着两个主切削运动。不仅刀具要旋转,工件还得旋转。

    连四轴三联动都无法搞出来,就更加不要说四轴四联动了。

    四轴加工中心,同样已经属于重型加工准备,主要针对一些比较大的零件的全方位的加工,要不然,明明国内有了大量简易四轴联动的加工中心,国家还在大量谋求四轴联动的加工心中。

    从九二年中国第一批搞到三台西德er6可进行立卧转换的四轴加工中心开始,到现在。中国已经通过卡马特进口了大约二十台的这种类型机床,如果不是价格太过昂贵,或许,将会有更大批量的ep6进入中国。这是一种市面上基本上看不到的军用加工中心型号。

    隔壁的航天。都分到了三台。

    九一重工的很多四轴的研究,都是跑到隔壁航天去观摩ep6机床的结构以及设计。

    当然,这可不是免费的。

    ep6如果有除了什么毛病,九一重工得免费地帮着他们解决。同时。九一重工如果研究成功之后,必须以出厂的成本价,向航天系统提供十台九一重工的四轴加工中心。

    德国的德克公司的维修工程师到中国出差。那个价格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来去的机票钱,反而是最微不足道的成本。

    卡马特当初跟德克公司签订采购合同的时候上面就明确的表示,如果中国大陆的生产厂想要德克公司的维修工程师提供售后服务,就必须支付每小时两千美元的劳务费!而这劳务费,从德国工程师踏上飞机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在中国干完活,回到德国下飞机……

    这个价格,航天不是支付不起。

    但是当初合同和明确表示了,中国大陆采购的这些设备,不能用于军事工业。

    同时,这些设备生产的,可都是一些军用保密等级非常高的装备,怎么可能向德国人透露?德国可是西方阵营的国家!虽说跟美英帝国主义不是同盟,但是也跟中国同样不是同盟。德国人知道了,很有可能整个世界都知道了。

    “这个不着急,主要下定决心,早晚有一天都会搞出来的。当年咱们搞原子弹,搞氢弹,不都是在没有多少基础的情况下搞出来的嘛!”老人对着孙麟安慰着。

    中国人的智慧,可不是那些吃生牛肉的欧美人可以媲美的!

    虽然,中国人这些智慧很少用到科研上。

    云非听到老人的话,撇了撇嘴。

    当年国家确实在没有多少基础的情况下用土办法搞出原子弹以及氢弹,那可是耗费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

    九一重工不过是一个民营公司,一切成本都得他这个老板来掏的。

    一个人,一个公司,能够跟国家相比?

    再说了,虽然原子弹跟氢弹威力巨大无比,但是那里面可远远没有数控机床这样对工业基础有着苛刻的要求。

    “小子,你撇什么嘴?”云非的表情,却没能逃脱老爷子那锐利的眼神。

    “邓老,您老人家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呐!当年搞两弹一星,可是集中了整个国家的力量。我九一重工不过一个小小的民营公司,要资金没有资金,要技术人才没有技术人才,就连想要招点人,都得拿着高薪去被的单位勾引人,奔着高薪来的,又有几个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搞研究?”云非的话,让所有人的脸色都巨变,司徒贺云跟孙麟两人不停的给云非使眼色,但是云非却装着没有看到。

    虽然他说的是事实,但是这么多年,可从来没有一个人敢这样在老爷子面前这样说话。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