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能工业帝国-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中国的国情,这事情,不说搞得万人空巷。人尽皆知,至少也得中国大部分人民知道吧。

    要不然,人民哪里来的民族自豪感?

    这个月,对于云非来说,不仅仅是独守空房孤寂的一个月,也不仅仅是旧的一年的终结,新的一年开始的一个月,最重要的是,这是繁忙的一个月。

    “老板,明天可是元旦,新的一年的开始,咱们不放假,是不是有点……”

    “有点什么?这是洋鬼子的新的一年的开始,咱们的新年还有一个月呢!难道公司没有按照《劳动法》支付三倍工资?”一听到下面的各个车间主任听说明天不放假,就开始闹腾,吴忠达第一个不高兴了。

    公司不仅工资高,福利待遇好,下面的工人都自愿主动加班,就他们这些管理人员一天闲得蛋痛,天天吵着要休息。

    “诸位,今年公司的任务很重,我知道大家的辛苦,现在已经是最后一个月了。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一下。我在这里跟大家保证,过年的时候,最少都会放一个礼拜的假……”吴忠达的管理,有点粗暴,也有点生硬。

    公司从开工到现在,最多一个月也就休息两天,而这些车间主任以及中层技术人员,基本上一天都没有休息过。

    身为老板的云非也知道,这样的上班方式是不正常的,但是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不仅仅是九一重工,他旗下的任何一家企业,都是这样的。

    这都是缺人闹的。

    缺人,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以及技术人员,在国家没有完全放开高端人才垄断的时候,根本就是一个解不开的魔咒。

    老人南巡讲话之后,很多大学生放弃国家分配,打点行装去了珠三角,去了南方,但是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外企,或者自己创业。

    很少有人选择国内的民营企业。

    毕竟,年轻人,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最求的是理想,而不是金钱。

    这个年代,还是一个纯情的年代。

    九二年年底,九一重工才成立,在九三年的毕业季,成立半年的民营工厂,根本就吸引不到想要凭借着自己学到的知识建立一番事业的天之骄子。

    九三年毕业季,九一重工出现危机,整个公司根本就没有心思建立人才储备库,而旗下各家公司也都是在勉强维持运转。

    以至于使得现在的九一重工根本就没有人才储备,一个车间主任管理好几个车间的事情依然存在着。

    “等到把朝鲜的这批设备交付,咱们的市场就会出现半个月左右的空白期,所以,必须在过年之前。生产出来一些成品,否则,我们向花都精锐厂的赔偿就白白浪费了。随着那些台湾厂的投产时间越来越近,数控机床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现在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客户没有多少选择权的年代了!一天时间,对于长时间没有休息的大家很重要,对于公司,同样重要!”

    云非的话,说得很煽情。

    这语气,几乎是求着这些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了。

    这年头,当老板不容易!

    见到下面的人都不在闹腾。云非心中松了一口气。现在可是关系到九一重工的生死存亡,这个月公司花了巨资研究出来的三轴联动加工中心就会逐渐推向市场,虽然这个时间并不是非常理想,一般在年底,没有多少公司会进行设备采购。

    不过,现在这些数控设备,市场缺口非常大,只要能够买到,就没有人在乎这事情了。

    只有越早把自己的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中。才能让客户能够尽快的了解。等到三月份那些台湾数控机床厂的加工中心或者数控车床上市了,九一重工的加工中心以及高档数控车床已经有了良好的口碑效应了。

    对于现在的九一重工来说,已经是分秒必争,多上一天班。公司的加工中心就能够早一天交到客户手中。

    “这样吧,毕竟明天是阳历新年了,每人发放一百元的过节费,表示一下公司的心意。同时也感谢大家为公司的辛苦付出,如果没有什么事情了,就散会吧。”

    现在。为了让这些疲惫不堪的手下努力干活,只能用钱来砸了。

    九一重工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一边看着手下各个公司的财务报表,一边过着吃食堂或者到朴研姬家中吃面条的日子等着李璐口中说的洛基亚与摩托的人到来。

    反正国外采购团的行程已经定下了,不会有什么变动。

    交付朝鲜的数控机床,自然有着外贸部以及工业部这些部门的人去操心,与云非这个老板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云老板,您好,我是首都科技大学学生处的韩伟,这是我的介绍信……”在还没有等来国外通讯行业的大佬以及国外采购团的到来,甚至,连给朝鲜的数控设备都还没有开始装车,云非却迎来了一个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过的人进了他的办公室。

    这货,拿着国家人事部的介绍信呢!

    云非看到介绍信后面不仅盖着首都科技大学的公章,更加有国字头的公章。

    估计这货也不会是用萝卜头胡乱雕刻的这些公章。即使在这个骗子流行的年代,还真没有人有这样大的胆子敢对国家部委级的部门的公章造假。

    “不知道你有什么事情?”云非疑惑地盯着介绍信后面的两个公章,对于眼前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韩伟问道。

    “云老板,是这样的,从国家教育制度改革之后,我们就开始谋求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对于这个年轻老板并不是很欢迎的态度,韩伟并不是多么的介意。

    “双向选择?你们学校的那些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不是都只是针对国营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吗?这个跟我们九一重工这样的私人企业有什么关系?”原来是学生没有太多的地方分配了,跑到自己这边来找工作岗位了。

    这事情,可能吗?

    从八八年国家实行教育并轨制之后,国家各高等学校扩大了招生规模,不仅有着并轨制的学生,还有着计划内自费学生的招生计划。不过,这些学生中的优秀学生,一般都是有限推荐政府部门的事业单位以及国营企业,然后就是中外合资的合资企业,估计现在要想推荐给九一重工的就是那些各个单位都不要的差等生吧!

    九一重工又不是什么福利单位,怎么可能让这些学习都不认真的人来让云非这个私人老板养着呢?

    况且,这个年代所谓的单位跟学生双向选择,其实并没有什么选择余地。

    各个学校的学生处工作人员在了解到用人单位的需求之后,就按照自己理解的条件向这些单位推荐毕业生。

    也就是说,这个年代的双向选择,单位跟毕业生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根本就不可能面对面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或者适合自己的单位。

    “云老板,您误会了。今天三月份,我们首都科技大学准备筹建一场大型的现场招聘会,让用人单位跟毕业学生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您看,您是否有兴趣?”韩伟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些私人老板的顾虑。

    “现场招聘会?你说的是真的?”云非激动了!

    这的激动了。

    目前看来,国家是真的打算全面放开对人才的垄断了。

    要不然,首都科技大学负责学生工作分配的货手中的介绍信也不会盖着国家人事部的公章了。

    “当然,就是不知道云老板有没有兴趣!不仅有着数量众多的国营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参加,还有不好的外资企业,至于民营企业,也就只有你们一家单位……”韩伟看到云非脸上激动的神色,平静地说道。

    国内这些发展速度快的企业,没有几家不是被人才问题给困扰着。

    为此,劳动部跟社会科学院可是做了不少的社会调查。

    “就我们一家民营单位?”云非听到韩伟的话,脸上的激动瞬间就没有了。

    这是在闹那样?

    “是的,如果不是上级领导打招呼,我们的招聘会是不会面对非集体所有制企业或者事业单位之外的企业的!”韩伟依然一脸的平静。

    “贵方邀请的是我旗下的所有企业,还是仅仅针对九一重工?”云非心中沉思一番,这事情,还是得好好的斟酌一番。

    邀请九一重工跟邀请他是两码事情。

    如果邀请九一重工,这里面能够解读出来一些国家上级部门对于九一重工的政府走向;如果是把他旗下所有企业都看成一个整体,这就只能看出国家在人事方针政策上面的一些走向。(未完待续。。)

    ps:  感谢天海祥云大大的打赏。

    感谢花果山水帘洞大大的两张月票以及评价票。

    当然,更加感谢々逍遥书生々大大的四张继续鞭策葫芦的催更票。虽然今天不一定能够更新一万二,但是葫芦会尽量多更新的。



498 爱你信来凑什么热闹?

    “云总,我们是真诚邀请您参加我们的现场招聘会,至于您是为九一重工招聘呢,还是为您旗下所有的企业招聘,这都是您个人的事情!我们首都科技大学虽然无法比华清大学以及首都大学,但是在专业的覆盖面上面,还是非常广泛的……”

    韩伟模棱两可地回答着云非的问题。

    反正这事情,上面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交代,要是他回答只是邀请云非代表九一重工参加现场招聘会,很有可能云非这个中国最年轻的亿万富豪会拒绝参加招聘会,这样他就无法完成上级交代给学校的任务。

    要是回答云非邀请他旗下所有的企业参加招聘会,但是上级却有没有明确说明。

    并且,学校很希望邀请云非这个中国最年轻的民营企业家去他们学校给学生做一个专题讲座。

    毕竟,现在不愿意要学校分配的工作岗位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想要像云非这个中国突然崛起的年轻亿万富豪一样,成立一家能够对整个国家有着深远影响的公司。

    这个年代的学生,很多都是非常务实的。

    也没有国家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那个时代的学生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

    这个时代的学生,太单纯了,不会天真地想要不付出,就得到丰厚的回报。

    七零后,是奋斗的一代!

    “要是我想单独搞个招聘会,如何?”韩伟这样的回答,也算是解了云非心中的惑了。

    现场招聘会,能够跟毕业生互动的机会同样不多,毕竟时间不长,根本就容不得双方做太详细的介绍以及深入地沟通与了解。

    而专场招聘会则不同,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企业,让那些学生对企业有个详细的了解。然后他们再考虑公司是否适合他们的发展。

    只有这样的招聘,才能够让这些在一开始就选择公司的人能够长时间留下来。

    当然,也有不少的人,肯定会把第一个工作的企业作为跳板,在企业里面学到更加专业的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之后要么创业,要么,去别的同类型的企业谋求更好的位置或者更高的年薪。

    云非最不愿意地就是帮着其他企业培养中高层,这可是给自己竞争对手培养人才。

    有道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这些从自己旗下出去的人。进入自己的竞争对手之后,凭借着他们对于公司的了解,绝对会让自己的这些企业更加困难。

    “云老板,这个……”听到云非的话,韩伟还顿时就为难了。

    学校里面还从来没有专场招聘会这样的事情出现。

    “我手下九一研究院、九一重工、九一材料、九一航空、小麦手机以及欣凯兴,都有着大量的人才缺口,尤其是各种有着专业基础的人才,跟其他企业一起参加现场招聘会,估计很难满足我们的需求。同时。也很难短时间内向即将毕业的学生们详细介绍我们旗下的企业……”云非认真地对着眼前的韩伟说道。

    他旗下这么多的企业,早就应该组建集团公司,只有集团公司才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这些企业相互关联的企业。

    云非早就有了这个想法,但是。却因为一直没有足够的人手。

    现在国家还没有宣布放弃对高端人才垄断的政策,既然首都科技大学邀请,他如何能够不想要尽可能多地招聘一些刚刚走出学校的毕业生来作为公司的人才储备?

    对于国内最好的首都大学已经华清大学,这些天之骄子或许根本就看不上九一重工这样的民营企业。

    况且。即使有机会到中国这两所最好的学校里面进行招聘,云非也不会把集团公司的管理交到他们的手中,中国最好的学府出来的人才。最能够发挥作用的岗位,是技术岗位,而不是管理岗位。

    “云老板,这事情,我得回学校去向上级领导请示,不知道贵公司需要那些专业,大概需要多少名……”私人企业想要举行专场招聘会,这个事情韩伟根本就做不了主。

    甚至,他们学校的校长也无法做得了主。

    在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的时候,这些事情,也只能一层层上报。

    “机械、电子工程、材料、管理、销售、无线电通讯、计算机等等专业大类,我们都需要,至于人数,现在还不好确定,这个需要做一个明确的统计才行。这样说吧,仅仅是计算机一项,我们都至少有着两百名的需求!”云非的话把韩伟给吓到了。

    “云老板,你们不是搞机床的吗?即使计算机跟你们的业务有着很强的关联,但是也要不了这么多人吧?”

    整个首都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才两个班八十多号人呢!

    这可是超级热门的专业,每年毕业生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会被各个用人单位给哄抢一空。

    九一重工居然有这样大的胃口,难道他们现在涉足这么多行业还不够?居然想要涉足计算机行业!

    “用不用得了,这个就不需要你操心了。如果有了结果,请尽快通知我们,否则一旦我们在珠三角的人才招聘计划一启动,就不会参加你们的校园招聘会了。相比于刚刚从学校出来,没有丝毫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