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能工业帝国-第4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只能找他们先的顶头上司去谈谈这个事情了。

    不然自己被这样的日子烦死,自己还得被倪黎霜等人给烦死!

    “袁局长,我这实在没有办法了,要是一直这样下去,我这日子可就这没法过了……”云非一到省公安厅,就对着徐青跟杨俊两人现在的直属领导大倒苦水,直接把两个保镖给气得直翻白眼。

    “云总,咱们能不能忍着点?毕竟,你的安全重要……”袁林也没有办法。

    虽然这些保镖属于他们蓉城市公安局管,但是这些人,毕竟是上面的大领导派给云非的。

    这些家伙属于云非的私人保镖,却又有着正式的编制,现在出现这样的问题,袁林这个直属领导也没有办法。

    要是他让徐青跟杨俊两人按照云非的意思来,先不说他们两人听不听,云非出了什么问题,他可负不起这个责任!(未完待续。。)



625 三坐标

    “不能!”要是这样的事情都得一直忍着,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云非坚决地回答着袁林的话。

    “那我也只能向上级请示……”袁林被云非给气得直翻白眼,这小子,怎么就能够这么实诚呢?

    无奈之下,云非也只能先行离开。

    这样的事情,即使袁林是他们的直属领导,也没有办法,只能向上请示,毕竟这些保镖不是普通的保镖,而是从某南海里面出来的!

    “小六子,咱们先去蓉城光电研究所!”云非现在可不管两个保镖面色难看,自己按照自己天马行空的思想改变了行程。

    蓉城光电研究所,是中科院下属的西南地区最大的研究所,主要从事光电探测与信号、光电传感、光电精密测量、自适应光学等等技术的研究。

    在检测与测量技术方面,跟九一研究院有着非常广泛的合作。

    九一重工生产的数控设备的光栅尺等测量零部件,都是从光电研究所下属的制造工厂采购的。

    “云总,你过来,怎么没有先打个招呼,你看我们这里一点准备都没有……”云非到了光电研究所之后,并没有找他们的管理系统的人员接洽,而是直接到了光电所科研二处的地盘,这让科研二处处长罗刚很是诧异。

    “没事,就是过来看看你们这边的激光定位检测方面的技术研究得怎么样了。罗处长,貌似咱们当时签订的合同上面的时间快到了吧?”光电所虽然属于中科院。大部分的研究经费都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但是任何一个研究所,实际需要的研究经费都会比国家财政拨款更多。

    尤其是光电研究所被132厂的黄乔松个忽悠到加入了他们的最新型战斗机研究项目中,这就有了更大的研究资金的缺口……

    激光检测定位装置在高档的数控设备上使用得非常广泛,尤其是大型的数控设备,加工时间太长,如果没有办法进行自动检测,就必须等到一个工序干完之后才能在设备运转停止之后进行人工手动检测。

    这样非常影响加工效率,同时,大型设备加工的高精度重型零件的测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会有着很大的测量误差。

    当然,这项技术,还是一种高档数控设备的关键技术——数控三坐标测量设备!

    对于各种高精度的零件检测,只有三坐标才能准确无误地测量出加工出来的一些只能靠着数控程序或者按照理论尺寸计算的数据。这样的设备。同样是国外对中国禁止出口的技术与设备。

    还在九一重工刚刚建立的时候。云非就跟蓉城光电研究所达成了协议,由九一重工负责出研发资金,光电所负责提供技术以及研究。共同开发激光检测技术,最终成果各占百分之五十。

    合同规定,光电研究所研究出激光检测技术之后,云非的九一重工可以免费使用这项技术,而对于其他厂家进行授权说产生的收益,云非跟光电研究所各占一半。

    也就是说,九一集团这个投资方,得到的收益远远不止百分之五十。

    为了这个技术,云非的九一重工已经累计向光电技术研究所投入了接近两千万的研究经费。

    “云总放心,既然咱们当初签订了合同,我们既然在敢签字,肯定就会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技术成果来,不然,谁还敢跟我们光电所合作?”罗刚一副你放心的模样,让云非很是不放心。

    “要不咱们现在到研究室去看看?”只有在现场看到进度,才能放心。

    激光检测他们合作的虽然是民用领域,云非最怕的就是光电所把他们九一重工的研究资金投入到激光检测在军事技术方面的研究,比如直升机上面的激光瞄准器、激光定位仪等等技术……

    “当然!”

    在罗刚的带领下,云非在更衣室换上白大褂,脱掉鞋子,并且带上帽子经过除尘、去静电等等环节,在进入到他们合作项目的研究实验室的区域。

    实验室里面大部分都是在读研究生,大量的试验都是靠着他们才完成。

    这里面的大部分人都认识云非,不过云非却不认识他们。

    “凌院士,目前进度如何,样品的测量精度达到多少了?”负责主持这个项目的是中科院院士,六十多岁的一个老头——凌飞扬,很严肃的一个老头。

    云非到的时候,这个老头正在严厉地教训两个学生。

    “云总来了?现在还在进行试验,上一次的样品的监测精度只能保证在0。005mm范围之内,离我们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凌飞扬直接告诉了云非实际情况。

    如果是罗刚,云非要是问他,他就会告诉云非说离预期目标不远,很快就能够完成研究什么的鬼话,不会给云非一个准确的数据。

    这就是搞研究的跟搞管理的区别。

    听到凌飞扬的话,云非的眉头皱了起来。

    现在已经是八月下旬了,双方当初的合同可是规定蓉城光电所在1998年一月一号之间向九一重工提供能够稳定检测0。001mm精度的检测技术,以及技术实现手段……

    精度只是五倍的差距,但是这中间的技术难度,却远远不止五倍。

    而现在这样的检测水平对于不是太复杂的高精度零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要做一些要求非常高的航空精密零件,这个精度显然不行。

    而这样的检测技术,九一重工除了用来生产专门用于检测与测量的三坐标之外,主要就是用于已经完成研究的四轴加工中心以及以后的五轴加工中心上面。

    越是高端的设备,对于检测设备的精度要求也就越高。

    要不然,仅仅是一般精度等级的五轴加工中心木工机,价格都得一千多万人民币!

    高精尖端设备,往往都是用各种高精尖端的技术个堆积起来的。

    设备有价,技术无价!

    中国的航空航天无法大规模发展,检测手段的限制就非常明显。而自动检测与自动加工结合的高档数控设备,正是航空航天大量需要的设备。

    可惜,中国买不到。

    中国现在能够买到的四轴加工中心,都是不带自动检测设备的,更加不要提那些利用三轴加工中心加装pmc控制模块驱动的会装工作台而形成的简易四轴加工中心了。

    最早得到德国ep6可进行立卧式转换的四轴加工中心的航天公司,在生产出了大型火箭发动机之后,光是检测,就得很长的时间,还得是那些经验无比丰富的老师傅来检验。

    “云总,其实咱们的技术已经能够达到0。001的检测精度,只不过目前还不是非常稳定……”见到云非皱起了眉头,罗刚担心云非在这次合作之后不再继续提供其他的研究资金,要是这样的话,他们这样的私立项目可就断了资金研究资金了。

    “现在还有四个月的时间,我需要在四个月之类看到稳定的技术!否则,以后的合作,我们就得另行考虑……”云非要的只是最终的结果。

    “云总放心,我们肯定会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让您满意的技术……”罗刚拍着胸脯向着云非保证到。

    云非点了点头:“这样最好。我也不希望在研究的中途换新的合作对象,现在,西北光电研究所、华中光电研究所对这个项目都有着很大的兴趣……”

    不给点压力,这些家伙就没有动力。

    西北跟华中这些光电研究所的技术实力,比起蓉城光电研究所,也没有什么优势,如果不是蓉城光电研究所跟九一集团同在一个城市,很容易监控到研究进展。

    “云总放心,我们一定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交代的……”罗刚冷汗都冒出来了。

    虽然都是中科院下属研究所,但是每年的研究经费都是固定的,只有拿出了成绩的研究所,才能得到更多的研究经费。现在竞争对手盯着他们的研究项目,他们如何能够不紧张?

    这可是列入了国家863计划的关键技术项目。

    要是没有了这个项目,直升机激光瞄准技术、激光定位技术等研究项目,他们都将失去!

    到那时候,没有研究项目,他们这些人还能干吗?难道回老家种地去?

    “孙老,光电所那边,您还是抽个时间多去盯一下,他们的研究进展太缓慢了。要不然,我们向航空航天系统提供的第一批四轴加工中心根本就无法达到我们当时承诺的技术水平……”云非回到九一集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孙麟,让他负责去盯着光电所那边。

    四轴加工中心的技术已经日益完善,现在国家订单已经开始大批量地进行生产,为了控制生产进度以及生产精度,这批四轴加工中心除了一些简单的电气元部件,哪怕是一颗螺丝钉,都是九一重工自己生产。

    一切,都只是为了打响九一重工的名气,完成云非当初对军方的承诺。(未完待续。。)

    ps:  感谢睛云大大的打赏。



626 日本将向中国出口五轴加工中心?

    当初国家订单的时候,军方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九一重工几十台四轴加工中心的订单,云非为了得到以后更多的订单,同时也是提升整个九一重工四轴加工中心的精度等级,给军方报的标准是这些四轴加工中心都包含有自动检测装置的!

    现在九一重工这些技术已经逐渐成熟的四轴加工中心,生产计划已经排了下去,一些工期长的关键零部件,都已经进行了粗加工,很多甚至已经开始自然时效……

    大批量生产中,自然时效这个对企业的资金积压非常严重。

    即使九一重工这样财大气粗的企业,也不敢这样玩儿。

    越是精密的零部件,自然时效的时间也就越长。

    但是为了尽可能多的消除零件中因为加工过程而产生的加工应力,就必须进行多次的热处理。

    而九一重工为了提高零件的精度以及使用寿命,并且降低生产成本,不仅采用多次热处理,并且对这些零件进行人工状态下的半自然时效。这就是九一重工生产斜床身数控车的导轨以及其他一些精密的数控设备的关键部件采用的时效方法。

    “小云,要是他们那边无法完成研究,咱们是让步接收他们的技术呢,还是……”对于那边的情况,主要负责四轴加工中心项目的孙麟还是清楚情况的。

    他们的四轴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等级也是0。005mm,而检测技术也是这样的精度。已经可以匹配上了。

    云非摇了摇头:“孙老,别的什么咱们可以让步接收,但是在检测上面,绝度不行。就为了这个技术,咱们已经付出了不少的钱,检测精度如果无法高于我们的生产精度,我们产品的生产精度很难提高。一旦现在我们做出了让步,在以后,不知道会做出多少的让步!”

    技术研究上面,不能差不多就行了。

    自己都差不多了。别人更加会差不多。到时候,九一集团会被那些奋起追赶的国内同行给全面超越。

    那样的事情,是云非不愿意看到的。

    “咱们电主轴的技术现在还不成熟,这个暂时还是不要用到上面吧?当时我们给他们的参数是最高转速12000转每分钟。现在咱们的主轴完全能够达到。没有必要非得向着18000转每分钟的转速……”对于云非想要提供给军方更高性能的数控设备的想法。孙麟虽然很是赞同,但是现在自己的技术明显不成熟,如果这样干了。反而会影响整个公司的信誉。

    军方,一直都是九一集团最为重视的客户。

    他们对于军方的重视程度,甚至远远超过对国内的那些民间企业。

    “电主轴的技术不成熟,就不要往上面运用。孙老,现在咱们九一重工的压力很大呀,要是不能在短时间内打响我们四轴加工中心的名气,等到国外的那些数控设备厂往中国出口五轴加工中心之后,咱们的压力将会更大。既然短时间内咱们没法拿出五轴加工中心跟他们竞争,至少,四轴加工中心的市场,我们要占据绝大的市场份额,不然高端市场我们将会全部失去……”

    一旦五轴加工中心进入中国,中国的数控设备将会再一次降低档次。哪怕九一重工生产的这种精度等级在目前的中国属于高档的,百分之百地会降入到中档去。

    他们生产的四轴加工中心,也就面前能够排到高档设备的最低端。

    “司徒跟我预测,很有可能,日本的公司在今年我们国内的国际机床展会上面就会出现五轴加工中心,日本一直在谋求向中国出口,不过一直没有得到政府的批准……”

    整个九一集团的高层都有着这样的担忧。

    中国数控设备的生产技术发展得太快,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日本。

    就像当初一样,九一重工刚搞出两轴的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两轴数控车,日本就开始大规模向中国出口低端的数控车制造技术;当九一重工研究出了三轴两联动的数控铣之后,他们就开始大规模地往中国出口加工中心以及数控铣的生产技术。

    九一重工有了四轴加工中心的生产技术,最惶恐的就是日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