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成的教材,教本科生没问题,你只要负责给在职民警培训。”
经侦业务培训不是经常搞的,一学期最多一两次。
让“小师弟”军训结束之后当助教,替自己给本科生上课,意味着这一学期可以“偷懒”,意味着有更多时间去干别的事。真怀疑那位文质彬彬、看上去有些瘦弱的“小师弟”,是导师考虑到自己太忙而特意招的。
韩博正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手机突然响了,一看来电显示,竟然是极少打电话的老宁!
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相大白
“小韩,给你通报一个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4。19案顺利告破,凶手已落网,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死亡二人的大案,我们两家终于打了一个翻身仗……”
老宁兴高采烈,语气抑制不住的激动。
总时不时想起4。19案,总不放心程文明,案件告破,凶手落网,韩博反而愣住了,精神恍惚好一会儿才将信将疑问:“死亡二人,另一个被害人是谁,宁局,到底怎么回事?”
他不知道大水冲出一具尸骨的事。
宁益安笑看着聚集在分局会议室里的乔局、秦大、陈兴国、王解放和程文明等人,兴奋地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尸骨是男性,尸长与小程查到的那个耿国庆身高不相符,我们一开始怀疑是邹某。为确定死者身份,我们让小程带着一小块骨骼,去703与之前收集到的生物检材进行比对。
703的专家鉴定死者DNA与我们以前采集到检材不相符,当时你指挥勘察的,采集到不少毛发、皮屑,不可能全是别人的,其中肯定有属于邹某的。一个都比对不上,说明死者极可能既不是耿国庆也不是邹某。”
老朋友老同事在自己影响下开始采用科技手段,韩博很高兴,朝陈主任、王教授歉意的笑了笑,摁下扬声器,用普通话追问道:“后来呢?”
老宁意识到他身边估计有领导,连忙改口说普通话。
“这个结果让我们意识到之前的侦查方向可能有问题,再次召集专案组成员开案情分析会,总结出两个疑点:第一,凶手抛尸用的编织袋,也就是棉花包,我们柳下河地区农民使用比较多,手工缝制的,底用粗布加厚,其它地方很少。而且这个东西虽然不值钱,家家户户还舍不得丢,卖茧卖棉花有大用。”
“确实如此,人去弹棉花,不可能用那么大包装棉絮,更不可能把包送给弹棉花的。”
“一个包可能是巧合,两个包就不一定是了。”
老宁从王解放手中接过香烟,低头点上,接着道:“第二个疑点,第个棉花包中虽然没被害人身份证,但鞋、裤腰带和上衣没腐烂,鞋是很普通的球鞋,裤腰带也很普通,这个上衣却我们柳下前年比较流行的一款夹克衫。”
韩博脱口而出道:“第二个被害人极可能是本地人?”
“是的,考虑到有这个可能性,我们再次组织民警进行摸排,重点排查案发之后两个分局辖区内的失踪失联人员。排查发现,柳下镇丁庄村三组有一个名叫林宝连的青年,在案发前后外出打工,之后一直杳无音讯,他母亲证实其有一件这样的夹克衫。
他在县铸铁厂上班期间,曾骚扰过女学生,被城南派出所处理过,有前科。发现水漂尸体,我们两家联合侦查时大摸排,他是重点人员,我们有排查记录。从他母亲及当时的排查记录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大疑点。”
这个老宁,居然卖起关子。
韩博再次歉意的跟导师笑了笑,问道:“什么疑点?”
“他母亲说他打算跟同村的高华平一起去江南打工,整天跟高华平混在一块儿,我们的民警当时去询问过高华平,高华平说他本来打算一起去的,后来改主意,没去。说林宝连一个人去了江南,他在省道收费站把林宝连送上车的。”
“出外打工不可能不带行李,不可能不跟家人打招呼,高华平这番话漏洞百出!”
老宁岂能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立马解释道:“现在看来我们的民警有一定责任,粗心大意,工作不够细致,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铸铁厂倒闭之后,林宝连游手好闲,整天不着家。
他父亲在你们良庄建筑站当小工,常年在外,年头出去、年尾回来,管不到他。母亲老实巴交,说了他不听,管不住他。干什么事,要去哪儿,从来不跟家人说。并且在倒闭的铸铁厂有宿舍,要去哪儿用不着回家收拾行李。”
“再然后呢?”
“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在不惊动高华平的前提下,抽取林宝连母亲的血,让程文明同志又去了一趟东海,请703生物物证实验室的专家,用林宝连母亲的血与被害人骨骼中的DNA做亲子鉴定,结果真对上了,第二个死者就是林宝连。”
人命关天,不能大意,韩博沉吟道:“宁局,抛尸手法相似,不等于同4。19案有必然联系。”
“小韩,这一点你大可放心,我们不会轻易下定论,不会因为抛尸手法相似就将两个案子串并。”
老宁弹弹烟灰,不无得意笑道:“搞清楚第二个被害人身份之后,我们以两个棉花包为突破口,秘密询问高华平家的邻居。结果一个村民有印象,指认出装蒋小红尸体的棉花包是高华平家的,有一年卖茧,他借用过。有一处划破了,他媳妇用布缝上还回去的。”
“我们当时做过这项工作!”
“所以说破案有时候真靠运气,我们拿着棉花包走访询问时,有印象的村民正好在外地打工,两口子一起去的。高华平母亲绝对认识,不过他母亲是聋哑人,只能找他认,他当然说没见过。”
“他父亲呢?”
“死了,五年前得癌症死的,他跟他母亲相依为命。”
老宁端起杯子喝了一小口水,继续说道:“一个被害人跟他关系密切,甚至声称被害人是他送上长途车外出打工的;装另一个被害人尸体的棉花包,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他家的,这两起命案怎可能跟他没关系。
死亡两人的命案,必须向市局汇报。我们两个市局刑侦支队领导全来了,再次开案情分析会,一致认为可以传讯嫌疑人,并且帮我们请来两位经验丰富的审讯专家。已经被我们暗中监视近一个月的高华平,被带到我们新庵县局刑警大队不到一小时就招供了。”
“他怎么说的?”
“案情并不复杂,邹某离开我柳下前一天下午,他与林宝连在镇上闲逛,看见去镇上买菜的蒋小红,听口音又是外地人,林宝林色心大起,拉着他一起尾随。蒋小红对这一切浑然不觉,买完菜步行回租住的小店。
经过第一现场南边的丁字路口时,蒋小红尿急。周围没人家,自然不会有厕所,只能外面解手。为避开有可能经过的行人,她沿油菜田边的小路往北走。林宝林认为这是个机会,提议‘玩玩这个漂亮的外地女人’,高华平声称当时不太愿意,不过这个说辞站不住脚。
总之,两个人一路跟踪过去,将蹲在菜地里解小手的蒋小红拖入排水渠实施强奸,一个捂着被害人嘴,一个发泄兽…欲,完了之后发现被害人不挣扎了,好像没有呼吸。林宝林一不做二不休,拔出弹…簧…刀一连捅了被害人腹部几刀。”
时间、地点和下刀位置能对上,应该不会有问题。
韩博若有所思,老宁不无兴奋说:“高华平称当时吓坏了,声称他没想过杀人,尸体在这儿,一大滩血,公安发现怎么办,被公安查到怎么办?杀人偿命,要枪毙的,二人一商量,决定毁尸灭迹。
他们不敢走大路,顺着渠往西走,准备回家拿铁锹过来挖坑掩埋。高华平说他看过一本小说,书里说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林宝林总是惹事,又有前科,指不定哪天被落到公安手里,把这件事交代出来。
为保护自己,他趁林宝林不注意,在第一现场西边大约100米的地方,顺手捡起一块砖头,对着林宝林后脑勺一顿猛砸,然后跟林宝林对待蒋小红一样,用林宝连的弹…簧…刀,也捅了林宝林几刀……”
刀口无法鉴定,林宝林的头骨确实受伤。
更重要的是,根据高华平的交代,城东分局组织人员抽****邻居鱼塘里的水,找到了锈迹斑斑的凶器。
凶手落网,真相大白。
回想整个侦破经过,韩博不禁苦笑道:“宁局,搞到现在才破案,我有责任。我是勘查总指挥,我组织的现场勘查不细致,如果当时再往西走走,一定能发现林宝连的血迹,能发现第二个作案现场。”
新庵县公安局副局长乔兴旺接过手机,哈哈笑道:“小韩,你完全用不着自责,我们当时的侦查方向虽然搞错了,但是我们所做的工作非常有意义。要是没采集邹某的生物检材,要是没查清被害人蒋小红身份,要是没查出有耿国庆这么一个人,我们就不可能采用排除法大胆判定凶手极可能是本地人。
何况当时林宝连的尸体沉在河底,就算我们找到血迹,找到第二个作案现场,一样束手无策,因为没法儿确定被害人身份。总之,案子破了,凶手会受到法律制裁,我们呢也能给被害人亲属一个交代,主要是给蒋小红亲属交代,林宝连本来就不是个什么好东西,死不足惜!”
………
案子破了,韩博一样高兴。
可是高兴之余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邹某去哪儿了,耿国庆为何到现在仍杳无音讯。这个谜团萦绕在脑海里,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想也是白想。
老宁说得对,破案有时候真靠运气,如果没那场大水,林宝连的尸骨估计要很多年之后被发现,甚至永远发现不了,这个案子或许真会成为一起悬案。
第二百九十九章 学成归来!
从地图上看,南港距东海很近,所以这坐江畔城市被人们称之为“北东海”。
经济技术开发区那边正在修建高速公路和长江大桥,江南已经有了通往东海的高速公路,现在从“不算新家的新家”去思岗老家需要两个小时,去东海的家需要三个小时,等高速公路和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大概只需要一个小时。
这是一个很适宜生活的城市,新家自然环境更无可挑剔。
后面是琅山风景区,南面是长江,东面是由一栋豪华综合会所和28栋风格迥异的**别墅组成的五星级酒店。
酒店纯度假风格,与新家只隔着一个围墙。站在二楼窗口,能看见各种类型的别墅,散落在巨大的花园里,透着老洋房的感觉。有“迷你”的高尔夫场地,大片大片的草坪,恍然间置身于英伦乡村一般。
通过窗帘缝隙往南放眼,便可看到波澜壮阔的江面,让人顿有人生豪迈之感。
晚饭后沿长江堤岸走走,昏黄的路灯散发着温柔的光晕,江风吹在脸上,尽管有一点冷,但很惬意。大口的呼吸,是那种远离都市喧嚣的空气,沁人心脾。
过去三年,一有时间便来小住几天。每次寄情于这座小城的山水之间,每次都是思绪梳理的心灵沉淀之旅。
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次来就不走了。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在这里工作生活,要做一个南港人,要做一个真正的警嫂,甚至要在这里孕育一个小宝宝。
手机发出一阵嗡嗡的震动声,这是昨晚设定的闹钟。
李晓蕾缓过神,“哗”一声把撩起一点缝隙的床帘一把拉开,大片光线从窗外涌入,下意识抬手挡住眼睛,过了半晌,才把手慢慢移开。
“老婆,几点了?”
韩博揉揉惺忪的双眼,只见窗外一轮旭日已从东方升起,灿烂而瑰丽,穿着洁白色睡衣的妻子静静站在窗前,笑盈盈看着自己,一动不动地沐浴在清晨的阳光里。
“6点45。”
李晓蕾轻轻甩动一下秀发,细密柔顺的长发便如波浪般在肩头流动,信手撩拨着挺直的秀发,五根白皙如玉的手指从秀发中抽出一缕,轻轻在指尖缠绕着。
一双明眸含情脉脉的看着他,靠在窗边跟秘书一样笑道:“十五分钟洗漱,十五分钟吃饭,7点20出发,7点40到单位,第一天正式上班,提前点比较好。”
“起这么早。”第一上班,不能迟到,韩博猛地爬起身。
“起来做饭,不然你吃什么。”
李晓蕾跟到洗手间外,兴高采烈说:“老公,咱家内装修还行,外装修太土,不好看。我打算重新设计,让咱爸安排几个工人过来,把外面装成隔壁酒店那种样式。”
丝绸集团BJ分公司经理辞了,现在是集团进出口公司的业务经理。
有业务是经理,没业务就是“家庭主妇”,不需要再负责什么日常事务。更重要的是已经做三年多外贸,手上有不少客户,不需要再出去跑,有什么事发电子邮件或打电话,总之,从现在开始她有的是时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谁赚钱多谁有发言权。
大家庭的大事小事韩总说了算,小家庭的事务她作主。做了三年多“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估计还得接着做下去。
韩博已习惯“老婆当家”,头笑道:“行,不过得先跟物业和邻居打招呼,要征得人家同意和谅解。这里建成四五年,不是刚交钥匙的小区,动静搞太大会影响别人的。”
“放心,我知道怎么做。好亲不如近邻,等会儿先串串门,挨家拜访一下,看她们什么时候有时间,约定个时间吃顿饭,好好聚聚。”
三年前能买这里房子的全有钱人,现在房价涨了一倍,一般的有钱人真买不起。
前几次来认识几位,不是民营企业老板就是外资企业高管,全有钱有身份有地位的成功人士,韩博没什么不放心的,同意道:“你看着办,约好哪天跟我说一声。”
李晓蕾扑哧笑道:“你是户主,不能不参加,当然要跟你说,别到时候没时间。”
新家很大,上下三层。
楼上有一个客厅、一个客房和两间办公室,两口子一人一间,各忙各的,互不干扰;二楼是两间大卧室、一个小客厅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