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艺生活-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爆炸啊,追车啊什么的戏码糊弄不住他们了。”

    经过一个月的放映,《真实的谎言》的票房已经突破了八千万。

    可以预见,票房破亿只是时间的问题。

    虽然大家有心理预期,但真看到结果还是感慨不已。

    像冯晓刚这么想的导演不少,以后国内的观众不好忽悠了。

    有的导演坚持艺术片的道路不动摇,有的导演则琢磨着借鉴好莱坞的套路,加快影片的节奏,加入娱乐性的内容。

    国产电影的改变正在悄然开始。

    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林子轩一行人下了飞机,前来接机的是个美国人,叫做科瑞亚。

    他是一家美国电影公司的制片人,负责《不见不散》剧组在洛杉矶的拍摄工作。

    当初拍《京城人在纽约》的时候,林子轩他们是一路摸索过来的,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后来发现应该和美国当地的影视公司合作。

    虽然需要付钱给对方,可做事就简单多了,还能节省时间。

    再说了,拍电影和拍电视剧有很大不同,需要更大的场面,要和洛杉矶当地的部门打交道,这些事情由美国的影视公司出面会更为顺利。

    当然,以好梦公司的实力还没机会和好莱坞的大公司合作,人家看不上他们。

    科瑞亚所在的公司只是洛杉矶无数电影公司中的一个,规模一般,是熟人介绍来的。

    这人本身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制片人,已经给剧组安排了住处,明天会带人看外景,这就是地头蛇的作用,物有所值。

    林子轩和美国的影视公司合作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不见不散》能在北美地区发行,把版权卖出去,收回点投资。

    一部电影光靠国内那点票房说实在的赚不到多少钱,尤其是在票房这么低迷的情况下。

    国产电影在国内票房分账的方式是制片方拿百分之三十五,华影公司拿百分之六十五。

    想要赚钱,还是要走全球化的路子,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光是出售欧洲市场的版权就收回了成本,还赚了不少。

    张亿谋花300万美金拍摄《活着》,人家根本不在乎国内的票房,只要海外版权卖得好就行了,只是国内的绝大多数电影根本走不出国门。

    林子轩倒没有幻想着《不见不散》的海外版权能卖出多少钱,那不现实。

    这只是一次尝试,他想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有什么条件和流程,以后拍片子就要朝着这个目标靠拢,也就是全球化市场。

    科瑞亚是第一次和华国的电影摄制组合作,他更多的是抱着好奇的态度。

    好莱坞的大电影公司纷纷进军华国的电影市场并不是什么秘密,他们这种小公司也想有所作为,这次接待《不见不散》的剧组同样是一次尝试。

    林子轩想让电影进入美国市场,美国人则想着进入华国市场。

    科瑞亚不知道冯晓刚是谁,对这个剧组还需要观察,大家才刚刚接触。

    谁也没有想到,第二天就出现了问题,冯晓刚看了美国同行选择的外景地,表示很不满意,或许是来之前没有交流好,也可能是美国人误解了。

    拍摄《京城人在纽约》的时候,纽约的高楼大厦给冯晓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以为美国的大城市应该都一个模样。

    只是洛杉矶属于美国西部,纽约是美国东部,两地的差距不小。

    “我怎么知道洛杉矶是这个模样,没什么高楼,都是大空场,太平坦了,没有起伏,弄的给农村似的,好多设想的镜头都没法拍啊。”冯晓刚抱怨道。

    随后,冯晓刚就跑去旧金山看外景了。

    旧金山的环境倒是和纽约相似,都是些老房子,上坡下坡很多,拍起来效果不错。

    只是这样一来,他们在洛杉矶的前期准备就要泡汤了,再说这是一个发生在洛杉矶的故事,搬到旧金山总有点别扭。

    他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回洛杉矶拍摄。

    接下来是葛尤的问题,洛杉矶日光充足,非常炎热,为了和剧中人物接近,葛尤准备在拍摄前晒日光浴,让自己的皮肤变黑一点,是那种更健康的颜色。

    谁知道在他们抵达洛杉矶后,一直都是阴云密布的天气,葛尤想要晒黑都没有机会。

    在给葛尤做造型的时候,又出了问题,葛尤的这个形象和京城的环境很搭调,可走在洛杉矶街头就有点不那么协调了。

    他扮演的是一个在洛杉矶混迹多年,个性很洒脱的角色。

    “要不葛老师把头发理掉试试?”化妆师提议道。

    “那你能保证还能长的出来么?”葛尤不乐意道。

    这时候葛尤还是有头发的,只是前面秃了,两边还留着,正因为如此,他特别爱惜自己的头发,不怎么愿意剪掉。

    不过他这个发型和国外的环境有点不搭,显得不够利落。

    “试试呗,肯定能长得出来。”大家都劝着。

    “你们啊,就使坏吧,我长点头发容易么?非要剪掉,你们真不够意思。”葛尤埋怨道。

    葛尤倒不是一个固执的人,为了拍电影还是愿意做出牺牲的,最后理掉了头发。

    大家一看这新造型,光头,精神多了,还带着点玩世不恭的味道,整个人的气质就对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勤俭传统

    为了拍摄需要,剧组花了一万美金买了一辆二手房车。

    车里面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就是车不怎么样,还能开得起来,但跑不远,容易熄火。

    否则不会这么便宜,反正就是一个拍摄道具,也不指望真的开着房车去旅行。

    房车对国内的人来说还比较新鲜,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产业,不是说美国人买不起房子要住在车上,而是一种移动着的生活方式。

    有些房车相当豪华,和别墅差不多。

    “这车在京城要是敢进三环,铁定被交警给扣下来,国内改装车不让上路。”葛尤玩笑道,“我先在里面住上两天,适应适应。”

    “算了,车里的空调坏了,这大热天的就别折腾了,等拍的时候还得想办法降降温,要不然就只能在早上和晚上拍了。”林子轩阻止道。

    “你们也太能凑合了吧,好歹加个风扇也行啊。”徐繁无奈道。

    “勤俭节约是咱们的传统美德,就这拍完了戏还要卖出去呢,我问了那老板,只要没有太大破损,他愿意半价回收。”冯晓刚得意道。

    冯晓刚和国内其他导演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会为投资方着想。

    其他导演总想着把片子拍的完美,总感觉资金不够用,姜闻就是这类人的代表。

    冯晓刚则是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的拍出想要的效果来,有人批评《甲方乙方》拍的太粗糙,不够精致,这牵扯到成本问题。

    如果让张亿谋用250万人民币拍出来的片子说不定还不如冯晓刚呢。

    张亿谋能拍出精致的文艺片,但成本肯定很高,相对来说,冯晓刚用低成本电影赢得高票房,他的性价比更高。

    《不见不散》正式开机,除了刚开始外景地的选择出问题外,其他倒还顺利。

    大家的打算是速战速决。

    这不是拍长篇电视剧,需要那么多的戏份,一部电影剪辑完成也就120分钟,真正用于拍摄的时间不多,大多数时间都用在找场地,布置场景上了。

    好在这次有美方的工作人员协助,他们熟悉洛杉矶。

    这儿最多的就是各大影城,在国内应该叫做影视基地,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旗下都有自己的影城,既可以让自己公司的剧组拍戏,也可以租给其他剧组。

    不过,价格肯定不便宜。

    比如在《不见不散》中,葛尤和徐繁第一次相遇的时候,徐繁刚来洛杉矶,正帮人看房子,在剧本中这房子应该是一座豪宅。

    在洛杉矶有专门用来拍戏的豪宅,这是真正的豪宅,不是平常的别墅。

    一天的租金是三千美金,两天就是六千美金。

    为了节省资金,冯晓刚打算用一天的时间把豪宅内的戏份全部拍完,他先做了周详的计划,进入豪宅后每个人要做什么工作都分配好。

    一帮人为此准备了好几天,等到了日子,大家摩拳擦掌的在豪宅外边站着。

    房东刚打开门,他们就冲了进去,按照方案各干各的活,有条不紊。

    这边刚布置好场景,葛尤和徐繁就进入了状态。

    两人是老搭档了,彼此熟悉,准备的相当充分,拍完这一段,化妆师上前补妆,其他工作人员迅速的转换场景,拍下一段的戏份。

    整个过程看似忙碌,其实很有条理,展现了训练有素的军事化作风。

    负责开门的老外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他在好莱坞算是见多识广了,可从来没见过这么高效率的剧组,简直是分秒必争啊。

    冯晓刚当兵出身,把我军的优良作风带到了美国。

    剧组拍了一天一夜,等第二天老外过来的时候,不仅戏拍完了,连房间都给打扫干净了。

    一个国内的剧组来到好莱坞拍戏,对于洛杉矶当地的华人来说非常稀奇,还引起了当地华人报纸和电视台的关注。

    这对林子轩来说是个好消息,他需要找一些华人群众演员。

    在《不见不散》中,葛尤和朋友办了家旅游公司,专门接待国内的游客来美国旅游,一个旅游团怎么着也要几十名群众演员。

    最好是国内在洛杉矶的留学生,能说流利的普通话或者方言,这才是国内的旅游团。

    他和几个留学生团体联系了一下,大家比较热情,国内的剧组来好莱坞拍戏的还不多见,其中不少人在国内学的就是影视专业。

    有的甚至是京城广播学院毕业的学生,是他的校友。

    三年前,《京城人在纽约》的播出展现了华人在美国真实的生活状态,让那些盲目跟风的出国者冷静下来,却没有减弱国内民众对于出国的热情。

    在美国生活或许很艰苦,却也充满了各种机遇。

    电视剧的播出让国内的人前往美国更有目的性,留学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占据了多数。

    对于这些国内艺术院校毕业的留学生,林子轩非常欢迎。

    不仅是群演的问题,剧组还需要翻译人员,冯晓刚虽说是第二次来美国,可他的英语水平有限,和美国工作人员交流都是用单词拼凑在一起。

    葛尤和徐繁的英语更不行了,别看徐繁毕业于京城戏剧学院,她的英语口语并不好。

    这和国内的英语教育有关,教的是哑巴英语,做题的时候不错,一说话就不利索了。

    再说了,剧组里的翻译和普通的翻译不同,拍电影有不少的专业术语,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懂这个,大家容易交流。

    当然,如果这些留学生愿意免费在剧组做翻译那就更好了。

    为了激发这帮留学生的爱国心,林子轩邀请他们到剧组驻地参观,见识一下剧组的艰苦生活,让他们看看从国内来到好莱坞拍电影是多么的不容易。

    说实话,倒是谈不上艰苦,还没有以前拍《京城人在纽约》那会条件困难。

    不过总有些实际的难题,可以让他们体验一下大热天在没有空调的房车里生活的滋味。

    到了约好的日子,林子轩开车去接这帮留学生,一共有十一个人,八男三女,都是国内影视相关专业在洛杉矶的留学生。

    其中有个女孩子叫做俞菲鸿。
………………………………

第二百六十六章 惊鸿

    俞菲鸿是南方杭城人,家境优渥,父母毕业于名牌大学,只是不从事文艺工作。

    她六岁开始学习舞蹈,八岁参与了电影演出,十六岁就成了一部电影的女主角,后来考上了京城电影学院表演系。

    四年后毕业,因为成绩优异留校任教,那一年是1993年。

    京城电影学院是华国电影行业的最高学府,毕业后能留校任教的要么是有后台,要么是学霸级人物,俞菲鸿明显是后者。

    她的人生非常的顺利,没有任何的波折。

    不过她在电影学院只教了一年书,便辞掉了工作,前往洛杉矶留学。

    “我没有经验缺少生活,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老师教给我的那些,最多是做传话筒。加上想学英语,就去了美国留学。”俞菲鸿如此说道。

    在其他人看来,这是个非常任性的选择。

    在国内,大学老师这个职业既受人尊敬又收入不菲,她就这么说放弃就放弃了。

    1994年,俞菲鸿来到了洛杉矶,她没有学习熟悉的影视专业,而是学习了英语课程。

    在洛杉矶,国内的留学生有着各种小圈子,大家互相照应。

    她听朋友说有国内的剧组来到好莱坞拍戏,便跟着过来看看,她对林子轩并不熟悉。

    俞菲鸿离开国内的时候,林子轩在电影圈子里还没什么名气,那时候《活着》被禁映,《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没有拿奖,《甲方乙方》才刚刚开拍。

    双方没什么交集。

    林子轩把这帮人带到剧组的所在地,这儿并不是白人居住区,周围住的都是少数族裔,旁边是墨西哥人和黑人。

    然后再带他们去看剧组拍戏,这些留学生其他人可能不认识,但肯定认识葛尤。

    葛尤的脾气很好,在拍戏的间隙会和他们聊聊天,交流一下。

    到了晚上,林子轩请他们吃了顿饭,也不是什么太好的地方,就是附近的中餐厅。

    主要是为了让这帮人放心,咱们不是骗子,而是货真价实的剧组,他特意提到了剧组面临的语言交流困难,希望留学生们能伸出援助之手。

    大多数人找理由婉拒了,也有人因为好奇或者其他原因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剧组收获了几名工资极低的翻译人员。

    不能真的不给工资,林子轩还没有那么抠门,大家在异国他乡生活都不容易。

    在冯晓刚的安排下,这些人很快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