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艺生活-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外的出版社会认真研究读者的消费心理,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营销方案。

    《小雪的大冒险》第一册在国内出版的时候是十五万字,翻译后压缩到十万字,一个原因是中文和英文不同,同时也是为了增加销量。

    再说,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并非是直译,而是意译。

    翻译者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翻译故事。

    比如故事里林子轩重点介绍了位于东方的昆仑山和其中的术士,这一段对老外来说既难翻译也难理解,翻译者直接用一个叫做“昆仑”的神秘之地来代替。

    大大缩减了在昆仑山的篇幅,着重介绍发生在伦敦的故事。

    主要是为了迎合英国读者的口味。

    林子轩看了翻译的版本,除了一些缩减外,基本上忠于《小雪的大冒险》,没有过多的偏离,否则他不会同意出版。

    这是一次尝试,只有书籍在英美等国畅销,才能进行后续的计划。

    这些事情不用林子轩操心,他在英国找了一位声誉不错的代理人,帮他处理各种琐事。

    在签署的代理协议上,包括《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小雪的大冒险》三本书籍的海外版权,以及林子轩后续的作品。

    那位代理人对林子轩颇为重视,毕竟林子轩拿过意大利的文学大奖,算是著名作家。

    他为林子轩制定了一系列在国际文坛提高知名度的计划,比如到欧美等国的著名大学演讲,参加国际文坛的各种会议。

    甚至是到瑞典的文学院进行文化交流,这个文学院负责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工作。

    他建议林子轩走文学家路线,而不是畅销书作者,畅销书作者或许能获得名利,但文学家才能够在文学史上留名。

    如果他能成为著名文学家的经纪人,对他来说同样是一种荣誉。

    在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故事。

    一位大文学家和经纪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文学家去世后,经纪人帮着整理遗稿,出版发行,从而和大文学家一样在文学史上留名。

    林子轩在他眼里只是有这种潜力,还不算是大文学家。

    他可以通过关系给林子轩联系英国的著名大学,剑桥牛津都没问题,反正每年会有各个领域的学者到大学里做演讲,提高知名度。

    演讲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主动发出的邀请,一般是名气很大的学者,学校要给演讲费。

    一种是自己联系学校,想到人家学校做一次演讲,如果有一定名气的话,学校不会拒绝,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思想和理论。

    这种是没有演讲费用的,还要付给学校租用演讲厅的费用。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名气,怎么说我也是在剑桥演讲过的。

    林子轩的名气还没有到那种学校主动邀请的地步,所以去演讲只能采用第二种方式。

    他婉拒了这种提高知名度的计划,觉得真没必要。

    倒不是说他放不下面子,大家都这么做,不光是国内的,国外的学者同样如此,这是学术界的潜规则,不丢人。

    林子轩觉得他的重心在影视行业,作家只算是副业,不需要下那么大的功夫。

    心态不同,所以能够淡然处之。

    张嘉绎从长安回到京城,来回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他要到长安电影制片厂办理停薪留职的手续,还要安顿好家里人,和相熟的朋友聚聚,以后就要在京城长期生活了。

    拍戏一旦忙起来,就顾不得回家,有些演员一年到头都在跑剧组。

    对于演员来说,有戏拍是好事儿,没戏拍就麻烦了。

    等他回到京城,《卧虎藏龙》选角黑幕的事件已经平息下来,十二月份是贺岁档期,影视公司为了宣传自家的电影,各出奇招。

    没办法,贺岁档的竞争太激烈了。

    他们从好梦和新映画公司的炒作中找到了灵感,在宣传自己的同时,不忘抹黑对手。

    这种方式一旦被大家接受,这个圈子就没有了规矩,或者说会形成新的规矩。

    张嘉绎不关心这些乱七八糟的八卦,他在京城租了一间公寓,条件一般,但比那些住在地下室和大杂院的北漂强多了。

    他和好梦公司签了合同,正式成为一名签约演员,接下来就是拍戏了。

    林子轩让他等一等,不是说不给他安排戏拍,而是不到时候。

    张嘉绎这时候接戏,片酬是按照二线演员来算,五六千块一集,等到《借枪》播出后,他的身价肯定上涨,上万一集都有可能。

    林子轩这是为张嘉绎考虑,反正《借枪》在十二月中旬就要播出,不必急于一时。

    《借枪》没能在华国电视台播出,他们对谍战剧仍有顾虑,尤其是张嘉绎扮演的这个地下党有点不靠谱,只能在地方台首播。

    如今的地方台基本上都是上星频道,面向全国观众,影响力越来越大。

    张嘉绎明白林子轩是为他好,只是他真的很想演戏,带着这种心情,他等待着《借枪》在全国三家上星频道同时播出。
………………………………

第四百九十二章 抢播

    《借枪》中虽然没有大明星,都是二三线的演员,可打着《潜伏》原班人马制作的旗号还是引起了不少家电视台的关注。

    而且,这是林子轩出任制片人的剧集。

    就算这部电视剧无法复制《潜伏》的成功,但在质量上应该有保障。

    林子轩不可能砸自己的招牌,他经手制作的剧集,基本上都是精品。

    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台通过卫星向全国播出,电视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以前他们在自己省里闭门经营,和其他省的电视台关系不大,如今他们要争夺的是全国市场,制作更好的电视节目,播出更好看的电视剧,才能提高收视率。

    这不仅是面子的问题,还牵涉到巨大的经济利益。

    在电视剧这一块,对于精品剧集争夺的相当激烈,所以,《借枪》能在三个上星频道同时播出也就不奇怪了,他们看好这部谍战剧。

    即便是三家电视台同时播出,也存在着竞争。

    电视台往往采取删广告的做法,把《华国新闻》后面的广告删掉,和剧集无缝衔接。

    甚至连电视剧的片头都剪掉,直接进入剧情,就是为了争取时间,比其他电视台更早播出,以此吸引观众。

    这叫做抢播。

    不过删掉广告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按照总局的规定,在晚上七点到九点这段黄金档内,广告时间不能超过正剧时间的百分之二十。

    要是广告时间比电视剧还长,那就违规了。

    当然,地方电视台会打打擦边球,经常会超过百分之二十,但超出的不明显。

    如果总局严查的话就改回来,不严查的话就这么继续下去,毕竟广告时间代表着收益。

    这么算下来,电视台在每晚的黄金档广告时间有二十五到三十分钟,删掉了《华国新闻》后面的广告,相当于损失了五分钟的广告收入。

    这一来一去,损失至少是几百万。

    电视台不会让这笔钱白白损失,他们心里有笔账,虽然撤掉广告要和广告商协商,会损失一大笔广告费,但这些广告收入可以用其他方式弥补回来。

    要是因此流失了观众,流失了收视率,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总局在抢播这方面没有明文规定,只要不是恶意抢播,就不算违规。

    京城电视台在这方面比较坚持,他们会在天气预报和广告时段结束后,才播出电视剧。

    “这是京城卫视的一贯做法,我们不参与这样的竞争,京城卫视依赖观众对于平台的忠诚度,而不是抢播这种无序的竞争手段。”

    这是京城电视台的官方说法,其实他们是有苦难言。

    电视台本身在京城,受到多方面的监管,要是做的太过分,总局分分钟下文件严查。

    《借枪》在十二月中旬准时播出,导演和一众演员配合电视台做宣传。

    张嘉绎作为男一号自然少不了,他每次上电视节目或者接受记者采访,总会被拿来和王志闻扮演的余则成做比较。

    没有人喜欢被拿来比较,尤其是在《潜伏》获得巨大成功的情况下。

    就好像上学那会,家里人总会说隔壁家的那谁每次都考一百分,你才考八十。

    那种心情经历过的人都懂。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各自的优缺点,那个考一百分的可能是书呆子,考八十的可能有商业头脑,都是说不准的事儿。

    然而,大家就是喜欢比较,特别是在说别人的时候。

    张嘉绎心里清楚,这种事在所难免,演艺圈也是名利场。

    只不过,他不再年轻气盛,而是沉稳应对,没有去辩解我演的和王志闻怎么怎么不一样,我有自己的想法等等。

    那是年轻演员会做的事情,急于证明自己。

    他会先称赞一番王志闻的演技,在表演上借鉴了王志闻的方法,甚至看了好几遍《潜伏》。

    这是实话,王志闻也是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两人学的是同样的表演方法。

    在这之后,他才说起自己对《借枪》这部剧的理解,以及两部剧的不同之处。

    这样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如果他一味的辩解,可能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采访过张嘉绎的记者和节目主持人都觉得这个演员虽然知名度不高,态度却沉稳谦和,给人的感觉很好。

    《借枪》播出后,娱乐媒体做了不少报道。

    普遍认为没有《潜伏》的剧情那么具有张力,故事平淡,悬念较少,节奏慢,难以入戏,总之负面评价较多。

    主要是有了《潜伏》的成功在前,媒体就会觉得《借枪》到处都是缺点。

    林子轩并不担心,《借枪》属于慢热型的电视剧,前期是在介绍和塑造人物,真正精彩的在后半部分,不用着急。

    电视台每天播出两集,元旦就能播完,到时候恐怕就会是另一番评价了。

    他现在更关注另一件事,冯晓刚的新片即将举行广告招商会。

    招商会,顾名思义就是找那些愿意在影片里植入广告的广告商,植入广告和贴片广告不同,它要贴合剧情,最好是能完美的融入到剧情之中。

    所以,在剧本创作阶段就要谈好广告商,这样才能把广告准确的植入进去。

    否则等到剧本写完,电影都开拍了再植入广告,那就太过匆忙,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冯晓刚的剧本还没有完成,不过以他和葛尤的金子招牌,拍的又是贺岁喜剧,有票房保障,对广告商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从珠宝到服装,从化妆品到饮料,只要电影里可能用到的东西都能植入广告。

    如今已经不需要林子轩和冯晓刚一家家的跑了,那些广告商会主动上门谈合作。

    好梦公司一共邀请了超过五十家厂商,这些厂商的产品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还有不少国外的厂家。

    那些没有名气的产品一概不接,贺岁片也要讲档次。

    “我估摸着能有二十家赞助商就行了,一家两百万,咱们的投资就回来了,加上贴片广告,这片子还没拍呢就能赚钱,以后拍电影越来越像做生意了。”冯晓刚感慨道。
………………………………

第四百九十三章 赞助

    冯晓刚的新片暂时命名为《大腕的葬礼》。

    这是好梦公司第一次举行广告招商会,为了给厂商增加信心,林子轩、冯晓刚和葛尤三人都来到了招商会的现场。

    招商会主要是介绍这部电影的大概情况,让厂商们心里有底。

    影片除了冯晓刚和葛尤的组合外,还会邀请好莱坞明星加盟,至于邀请谁,暂时保密。

    这是因为还没有谈妥,但肯定是和好莱坞的演员合作,还有好莱坞的制作班底。

    这种说法其实有猫腻,所谓好莱坞的制作班底,请一个人过来也可以这么说,就是一种宣传噱头,不能太过当真。

    哥伦比亚亚洲电影公司会负责冯晓刚新片在北美的发行工作。

    所以说,这是一部投资三千万,和好莱坞合作拍摄,将来在北美上映的喜剧电影。

    至少对外是这么宣传的,如此才能吸引厂商把钱投进来。

    冯晓刚亲自为影片做了介绍,提到了植入广告的方式。

    《大腕的葬礼》讲的是好莱坞大导演来华国拍电影,电影制片厂摄影科的下岗职工葛尤凑巧成了这位好莱坞大导演的私人摄影师。

    在拍摄的过程中,好莱坞大导演心脏病发作,生命垂危,委托葛尤给他办一场葬礼。

    这场葬礼最终成了一场广告大战,广告商都想借助好莱坞大导演的名气给自己的产品做宣传,闹剧就这么开始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

    电影的剧情是为了讽刺那种见钱眼开,为了宣传不择手段的做法,同时巧妙的把现实中的广告植入了进去,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么一比较,有种黑色幽默的感觉。

    “我们会为各位的产品提供最合适的展出平台,最高的曝光度,并通过演员进行宣传,起到最大的宣传效果。”冯晓刚保证道。

    台下的厂商代表对这种宣传手法很有兴趣,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些知名品牌在电视台做一支广告也要几百万,而且只能是半年或者一年,有个限期。

    在电影里植入广告的持续时间长,影响广泛。

    尤其是冯晓刚和葛尤的贺岁片,质量上有保障,观众爱看,不仅在影院放映,还会在电视台播出,甚至是通过录像带和光碟走进千家万户。

    贺岁片的受众包括各个年龄层的观众。

    只要有人通过以上的方式看到电影,就相当于看到了广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投资比单纯的在电视台做广告要划算。

    当然,只有这种具有生命力的电影才值得他们投资。

    如果是一般的导演,没有葛尤出演,或者不是贺岁片,观众不爱看,他们肯定不会掏钱。

    招商会结束,有几家厂商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