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蛇之流光飞舞 作者f浮云y-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
  汴梁。
  宋宫。
  
  这是一个最好的朝代。
  物产丰足,政治清明,商业发达,城市繁荣。
  这亦是一个最坏的朝代。
  冗官冗兵,重文轻武,群敌环伺,边防薄弱。
  
  大唐的文采风流已成过去;成吉思汗的铁蹄刀兵仍未到来。历史,向着每一个未知走去,都会留下无数的缝隙;而每一条缝隙,一有机会,便会撑裂成为一个平行的宇宙。
  
  此时此刻,春暖花开,莺歌燕舞,涂脂抹粉,如履薄冰。
  
  大宋朝皇帝赵煦之弟,端王赵佶,正穿着隆重礼服,端坐在集英殿内讲武门中,代天子开殿试之先河,观各路豪杰打擂与御前。
  殿内万斛明珠,殿外百余火把,照耀之下有如白日。粗大圆木搭建的擂台十分精巧牢固。四周设置地垫,旁有一高塔,悬有锣鼓,持槌者但观手势行事,以锣声断定输赢。
  
  十名候选武进士,清一色缁衣劲装,头缠束额,臂上以银线绣着大名,个个精神气十足。
  御前比试,不宜见血,是以专设十八般兵器均为木制,任君选择,亦可单凭双掌行空手入白刃之术。告负者三:第一,兵器断裂;第二,落下擂台;第三,晕死过去失去知觉。
  
  集英殿中,三十名文进士分别赐座两旁,许仕林独占鳌首,坐在最前。
  赵佶向着许仕林微微笑后,举手示意。
  赵佶身边内侍立即将讯息传出殿外。
  殿外禁军大手一挥。
  高塔上轰然一声锣响,而后鼓声连绵响起,似催战一般。而台下高香点起,若香尽时还未分胜负,不算平手,只算双败。
  
  两名武进士当先跃上高台,对抱一礼。
  双方一持木剑,一空手,凝神绕了半圈之后,空手的忽然身形闪动欲要攻击。
  不动则已,一动便露出空门。
  对手毫不犹豫,一剑刺向他肋下。
  “你中计了!”空手者大喜——他一身金钟罩铁布衫横练,木剑若一沾身必定折断,则此局赢矣。
  
  持剑者却不慌不忙。
  木剑停在触及衣衫的一刹那间,安然无损。
  而空手的假作攻击的一掌,却被持剑人的左手拿住,趁他着意屏气断剑之时,变掌为爪,大力拗断了空手者的两根手指!
  
  空手者嗷地大叫,痛得脚步凌乱。
  持剑者趁机数剑缭乱,直取他双目。
  空手者下意识地后退几步,却一步踩空,落到了擂台之下的软垫上,翻滚了下,黯然爬起,勉强抱拳为礼退场。
  
  下一名跃上台来的以招式取胜,一条长棍舞得虎虎生风招式绵密泼水不进,慢慢攻向持剑者,企图将他逼下台去。
  持剑的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招式上不相上下,缠斗了好半刻,竟是将那使长棍的慢慢逼了后退。
  使长棍的急了,一连几招冒进,被剑客寻个破绽,一脚踏在脚背上,倒了地。
  剑客毫不客气,再一脚将对手踢下台去。
  
  他连赢两场,抱拳下台休息。
  ——凡是连胜两个对手的,皆可进入最后比试。
  
  一个时辰之后,场上只剩下连赢两场的两人,与连赢三场的一人。
  前两人再决一场,胜者挑战最后一人,决出状元。
  
  赵佶看得有些瞌睡。
  ——他神思天外,正想着昨日遣人送到矾楼的一块上好的玉弥勒,李蕴知不知道是给师师的?
  其余的紫金小元宝倒是赏老鸨姑娘们无妨。但师师常见鬼神之事,怎都要安一安才好。
  待她身子好些,再大个一两岁……赵佶面上微笑得玄异。
  
  台上两人打作一团。
  内侍忽然大胆同他说话,“殿下,那个留胡子的明明厉害得很,为何故意让着对方似的?”
  赵佶猛地一醒神。
  
  台上风云突变。
  留胡子的扑在空中,如鹰隼夺食,却被一脚踢了出去。
  他飞出极远,超出地垫范围,禁军怕他摔伤,一股脑儿地拥了上去欲要接他。
  
  说时迟,那时快。
  那人竟以人所无能为力达到的诡异姿态,在空中拧腰。
  赵佶睁大眼睛看着,所有人心中都想,难道他还能飞回去不成?
  
  事实却总让人目瞪口呆。
  他并未向回飞,而是笔直落下。
  但在落下之前,那人的袖间,忽然射出一蓬蓝盈盈的银针,直射向远处赵佶!
  
  变起突然。
  禁军都在他身边,而远离赵佶,驰援不及。
  银针速度似非人手掷出,而是借助机弩,速度之快,难以衡量。
  针上蓝色,分明淬毒。针如牛毛,只要有一枚得手,后果便足堪忧。
  
  好好的武状元比试,竟会有刺客出现,这刺客,还是文臣武将们经武功、弓马、兵书三阵之后,精挑细选出来的进士,国之股肱,未来的栋梁!
  赵佶面上,似惊又怒。
  殿中一片席地而坐的文臣,又能如何护驾?
  
  赵佶自救。
  他踢翻面前几案,汤水汁菜飞溅。
  几案挡在身前。
  
  整蓬银针,俱都射入案板,劲道之烈,没入之余数分。
  
  一片喧哗。
  忽有人惊叫出来,“刺客乃是钦犯白犀子!”
  
  那人高笑,“正是贫道。”
  禁军将他拿住,正要绑缚。
  
  忽然一阵闪光。
  地上空无一人。
  只有一枚白犀所制的拂尘,旁附梨木针筒,筒中还余半筒银针。
  
  赵佶放下几案时,面白唇青。
  “殿下福大命大……”不知是谁在赞颂说话。
  福大命大的赵佶,目光茫然,似看向禁宫深处另一个方向。
  




(2)

  
  “娘娘,不好了!”侍女急急忙忙奔来,附在朱圣瑞耳旁说了几句话。
  “什么?端王遇刺?”朱圣瑞紧紧皱眉——今次并非出自她的懿旨,却究竟是谁,想要取这备位储君人选的性命?
  “娘娘您去看看吧,慈寿宫那边已经起驾了……”侍女面露难色。
  ——是了,不管是谁人指使,怕就怕,向太后将矛头对准圣瑞宫,再兴问罪之师。
  
  “起驾集英殿。”朱圣瑞匆匆整妆。“——对了,去将此事回禀国师。”
  
  待到她整完装束出发时,却有内侍来回。
  “国师请奴婢转八个字给娘娘。”
  “说。”
  “国师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朱圣瑞皱眉。
  她是认真不懂。
  但国师做事,自有用意。看来集英殿并无凶险,她点头上了小轿。
  仪仗迤逦,向前殿而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圣瑞宫密室。
  林灵素正守住第二次陷入昏迷的赵煦。
  一月之期未到,但赵煦病情加重,一来是因为他操持殿试之事过度劳累,二来林灵素细查之下,竟然是那股夺走赵煦阳气生机的妖氛,竟回到汴京,咄咄逼人。
  
  鹤眼灵芝尚有余效,林灵素设下阵法催动。赵煦是春闱第二日应考当天病发,林灵素当夜子时开阵,一日一夜之后方能功成。如今已是春闱第三日夜间,再有两个多时辰便可完阵,务必要使赵煦在生之时,将立储之事有个定论。
  
  但这两个时辰却注定不安——赵佶遇刺,刺杀之人却是白犀子?
  白犀子分明是涂九歌青蛇一系人马,要杀的是赵似,要保的是赵佶,却刺端王,难道失心疯,又或是内讧反水?
  不。
  既是青蛇所收人马,便绝无可能背叛。
  白犀子借物遁逃脱,赵佶危急自救,唯一可能,便是这原本就是安排好的一场戏。
  一为证明赵佶福大命大堪为真主。
  一为迫使朱派人马分神。
  
  既然善财可以与涂九歌隔宫斗法拖延时间,同一时间由朱圣瑞派出刺客刺杀赵佶;那么青蛇完全亦可以派出白犀子公开搅乱殿试为饵,实际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地行些不可告人之事。
  至于这不可告人之事,很简单——
  
  先杀赵煦。
  赵煦若现在就死,不再醒来,向氏嫡母,赵佶福慧,继位筹码颇高。
  且与林灵素等人保护备至的赵似相比起来,赵煦原本便是苟延残喘,是即将被放弃的国器,林灵素等人,又怎会太过周密谨慎地对待?
  
  ——若以白犀子为螳螂,假意捕赵佶这蝉,那青蛇必定以为自己乃是黄雀,伺机偷袭。
  ——但在林灵素眼中,青蛇乃是螳螂,欲捕赵煦。而守在背后之黄雀,却另有其人。
  
  “‘他’来了?”
  阵法一动,林灵素睁眼,沉声喝问。
  烛火一阵跃动。
  “来了。”
  烛影中红衣男子笑吟吟摇着扇子,虚化于壁上。
  林灵素阖眼。“你可有把握?”
  善财微笑中射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杀意。“紫竹林十年,仅排此一阵。若不能一举功成,我还有何颜面立足仙界?”杀意现而后隐,随即换回他平日轻佻风貌。“为了不离开师尊你的身边,我亦不会让自己永远失败下去啊。”
  林灵素冷哼一声。
  
  窸窸窣窣。
  万物潜行。
  风中微腥。
  
  圣瑞宫外,来往人群忽觉一阵凉意。
  不知何处来的浓云,遮住了宫内堂皇灯火下的夜空。
  “怎么又要下雨了?这三月天可真……”
  “娃娃脸,说变就变嘛。”两个宫女一溜小跑,躲入前方宫檐。
  
  集英殿内,文武进士一甲四十人被统共押送往隔邻升平楼中临时由禁军看管。
  赵佶正跪迎两宫太后,细细详述当时惊险,再将那柄拂尘呈上。
  拂尘毫无灵气,分明外物。
  宫门外得到讯息的诸位重臣亦正求见。
  此时起云,内侍宫女一阵忙乱,将户外物事能撤的撤去,不能撤去的铺上油布。
  一时人事纷扬。
  
  一声轰雷炸响。
  殿中众人,齐齐被吓了一跳。
  
  需云殿赵煦出事那晚,亦是如此云,如此雨,如此雷鸣,如此倾覆。
  “护好夜明珠!”朱圣瑞不知为何,叫了一声。
  ——需云殿那夜,灯火全黯,才让相关人等脱走,记忆犹新。
  朱圣瑞之后曾急命天下搜集夜明珠等物,将几处宫殿,俱都装上这恒久照明之物,再不受制。
  
  又过片刻,陡然大地震动。
  向氏捂住心口。“……地,地龙翻身了?”
  “不……”朱圣瑞花容失色。“似是,似是从本宫那边来的撼动……啊!”
  又一大震。
  
  壁上明珠,竟纷纷脱落。
  “煦儿!——快,起驾,回宫!”朱圣瑞忽然想起留在圣瑞宫密室中结阵疗病的赵煦。
  声未远,讯已来。
  “娘娘,圣瑞宫有刺客!”
  “——天亡我朝!”向太后忽然双眼一瞪,晕厥过去。
  幸亏朱圣瑞眼疾手快扶住向氏,内侍一阵大乱,急召御医。
  朱圣瑞一时离开不得,心急如焚。
  
  “孩儿去看。”赵佶冷静地起身,拂衣,不待两宫太后允准,便绝尘而去。
  
  一声声哐然巨响。
  不知天翻地覆如何,还是天塌地陷怎样。
  朱圣瑞终于等到御医,将向氏交代过去,赶不及仪仗,提裙出殿,向着圣瑞宫奔去。
  
  刀兵铮然。
  远远有火花迸现。
  
  一群内侍宫女随着朱圣瑞奔跑得气喘吁吁,空载无人的四人小轿落在最后。
  朱圣瑞忽然急停。
  
  身后有内侍不备,又不能超越过去,哎哟一声跌了个嘴啃泥。
  待到狼狈爬起身来,却与朱圣瑞一样凝立当场,目不转睛。
  
  圣瑞宫屋檐之上,有闪闪发光的一张法网,寻常人依稀可见。
  而地面上千里赤紫,有地光透出。
  所谓天网恢恢,落地无门。
  
  众多铁甲禁军围成一圈,刀枪亮晃晃地端在身前,大气不敢出一口,慢慢小半步小半步地,向里逼近。
  
  被围在中间的青衣男子,长发半束,眉眼之美,竟是今世罕见!
  ——“是他,是他!”朱圣瑞终于叫出声来。
  旁边亦有那日需云殿在场的内侍宫女,认出佘青面貌。“就是当日谋刺皇上的钦犯,就是他!”
  
  天上又一炸雷。
  圣瑞宫在电光中坚然屹立。
  佘青长发,被风吹得向前飘拂,几欲迷眼。
  
  “我投降。”
  
  短短三个字,比轰雷更为震撼人心。
  佘青忽然一笑。
  周遭禁军,竟是一阵哗然——若非亲见,谁道那些倾国故事,竟是真实?
  佘青高举双手,“我是受人指使,才刺杀皇帝的。”
  
  朗朗语声,远近皆闻。
  
  “受何人指使?”禁军统领愣了片刻,方懂得发问。
  佘青嘴角一勾,一字一顿,慢而清晰地道出:
  “林,灵,素。”
  
  朱圣瑞忽觉眼前一阵发黑。
  先前向太后是否真晕尚且不知。但此刻朱太后却是实实在在地晕了过去,咕咚倒地,内侍扶持不及,一片惊叫。
  




(3)

  
  “太后。”
  朱圣瑞缓缓睁开眼睛。
  却吓得打了个激灵——眼前除了林灵素之外,还有一个陌生的俊美青年。
  
  “道君天后莫惊。”青年柔声安慰,“在下善财,乃是紫竹林门人。娘娘您回归天庭之后便知道,你我本是挚友,极其相熟的。”
  朱圣瑞将求助的眼光投向身旁的国师。
  林灵素温柔执起她双手,“没事了,贫道不在之时,娘娘尽可信任善财上仙,有他在此,必定保娘娘平安,保大宋平安的。”
  
  朱圣瑞勉强点了点头——她本以仙子之身投胎转世,却并不记得前生之事。一切关窍都是林灵素告知,却要以肉胎凡躯,承受如此沉重的命运。
  “……煦……煦儿呢?他可无事?”朱圣瑞忽然想起来晕厥之前的情景,急得即刻就要从榻上起身。
  “娘娘放心,皇帝无事,鹤眼灵芝已经起效,十余日内,不会再生变化。”
  朱圣瑞眼眶微湿,点了点头,平抑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