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难择路-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俺要求不高,俺要突辽人一命抵一命!扬鹤城上百万百姓的命,俺要突辽人一个不少,全都还回来!”这时,李得一反到平静了下来,扒拉着手指头,气息平稳地说道。只是这平稳,怎么看怎么像暴风雨来前的宁静。

    “你这个要求有点高,突辽人如今阖族上下,也不过百万,要是一命抵一命,突辽人就得彻底灭族。”小刘团长给师弟补充道。

    “那俺就灭族突辽人!把他们全杀光!”说这话时,李得一语气依旧平淡,丝毫不见什么慷慨激昂,豪迈异常。

    小刘团长听了师弟这话,略带诧异地看了师弟一眼,发现师弟表情淡淡,心中顿知师弟这是已经坚定了心念,誓要让突辽人一命抵一命。

 二百四十八章 哦,原来我已经走在路上

    出人意料,小刘团长这次并未斥责师弟异想天开,也没说什么鼓劲儿加油的话,而是就那么点了点头,伸手拍拍李得一的肩膀,然后就这么安静地走了。

    若是以前,小刘团长非得训斥师弟一顿,指责他又想些不切实际的事儿。毕竟,突辽帝国兵力庞大无比,单精锐骑兵就有二十万之众,现在还要算上那些新附的降卒,无耻投靠过去的地方豪杰大户。定北守备团才有多少人马,算上新训的兵卒,不足三万。李得一这番话,要是让外人听去,非得手指李得一,仰天大笑,嘲笑他无知小儿,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可现在,小刘团长亲眼见证这些年来,师弟是怎么一次又一次,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把那五十三个孩子一批批全开蒙成功,实现了当初师弟说过的,自己和师父都以为是戏言的那句话,“一个都不能少”。这种事情,小刘团长若不是亲眼所见,那是绝不会信,也不敢想。那可是五十三个修原气的孩子,而且其中许多孩子,都经历三次开蒙才成功。小刘团长这些年来,通过威北营散落各地的老兵,不断收集天下各处的情报,可以说是见多识广。可饶是如此,他也从未听说,谁能第三次给人开蒙成功,第三次不行,还有第四次!

    他这好师弟,在给人开蒙教人修原气上头,绝对是天下头一份。这份本事,这种奇迹,即便是六百年前号称无所不能的平周朝开国太祖,也不曾有过。

    因此,小刘团长心中十分肯定,师弟多半也会真的做成此事,让突辽人一命抵一命!即便那突辽帝国现在正横扫天下,势不可挡,庞大无比;即便那突辽皇帝如日中天,雄武盖世,犹如真龙;即便那范大国师智计百出,本领高绝。即便这整个天下,最终都要落入突辽人之手,即便天下间“有识之士”全都争相投靠这新朝廷,去给突辽人当狗!自己这好师弟也绝不会放弃!一如他前些日子,单独给最后一个孩子,柳重四开蒙。

    李得一,就是这么一个浑身匪气却又坚毅不屈的少年郎。任你惊涛骇浪,亦要迎难而上。

    然而,大话谁都可以说,关键就是看谁说完之后,老实一步一步去做。李得一当初说要给那些孩子全部开蒙,这么些年来,除非战事,真的是天天与孩子们在一起,把自己学到的好东西一丝不落地教导给孩子们。这么多年下来,终于兑现他当初的许诺。

    而现在,要打突辽人,甚至要灭掉这强势无匹突辽帝国,可不是嘴上说说,发个狠就能办到的。事儿,必须一步一步来,必须一件一件办。

    当天下晌,李得一就去找师父,问他老人家,应该怎么做,才能灭掉这突辽国。

    孙老医官当时正在偷偷喝酒,小刘团长现在对他管束急严,绝对不许他在三餐之外,偷着饮酒。孙老医官一口小酒刚入喉,李得一就猛冲了进来,脱口而出就是一句:“师父,俺要灭掉那突辽国!你快教教俺该咋办。”

    “咳……”孙老医官一口小酒没咽下去,全被李得一这一嗓子从喉咙里给呛了出来。接着,孙老医官就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腰都给咳弯了。

    李得一小脸吓得变了颜色,赶紧上去给师父又揉又拍。

    “行了行了,轻点儿,你现在好歹也是气壮境,力气这么大,想拍散为师这把老骨头么?!”孙老医官连连摆手,把小徒弟推到一边。

    “你刚才问啥?再说一遍,为师年岁渐老,有时听不大清楚。”其实孙老医官哪是没听清,他是不敢相信自己这小徒弟说的话。

    “师父,俺刚才问你怎么才能灭掉那个突辽国。”李得一增大音量,又问了一遍。

    “哦,这事儿不难,咱们正在干这些就是。狄大帅当年若是不出事儿,最后肯定带着咱们威北营横扫整个塞外草原,为平周朝收复那片丢失数百年的塞外失地。”孙老医官边说,边又倒满一盅酒。

    “师父,俺是问你,要是俺想覆灭突辽国,该咋办,不是收复塞外失地。俺要那么大地盘有啥用?”李得一不得已,只好再问一遍。

    “怎么,听不懂为师所说的话?那为师问你,这么些年来,直到刚才为止,你觉得打赢一场仗都有哪些基本条件?”孙老医官见自己这小徒弟不开窍,只好分开话题,一点点诱导小徒弟进行思考。

    “啊,这事儿师父你以前说过,俺还记得。头一条,战前要让兵士都吃饱饭,体力充足。第二,兵器铠甲要齐备。第三兵士训练精良,士气旺盛。第四侦察清楚对手的军情。第五自己做好战前计划。第六战时要随机应变。第七看天。师父,俺暂时就知道这么些,不知说得对不?”

    孙老医官点点头:“恩,还算不,就是话糙了些。现在这突辽帝国坐拥万里草原,麾下精骑数十万,如今又收拢如此多的先锋降军。你现在想要覆灭这突辽国,那是绝无可能一战功成。咱们接下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将要与突辽人进行数不清的大小战役。咱们还必须不停地取胜,才能一直削弱突辽国,最终将其削弱到一定程度,这才能一举灭之。”说到这儿,孙老医官端起慢慢一盅酒,一口倒入口中,品味许久,回味悠长。

    端起酒壶,李得一赶紧给师父满上。

    孙老医官笑眯眯说道:“方才你所说那些,全都正确。你再仔细想想,这些事儿,咱们是不是一直在做?所以说,年轻人,不要着急,做好咱们能做的,早晚有一天,能完成这大业。彻底消灭这些只知抢掠破坏,却从不知建设的蛮族。”

    李得一恍然大悟,两眼放光道:“原来俺一直在干的,就是为这将来的大业打基础?师父,俺知道了,俺回去该干啥继续干啥,早晚有一天就能灭掉那天杀的突辽国!”说完,李得一信心满满,扭头迈着大步跨出门去。

    等小徒儿走远了,孙老医官脸上的笑容顿时消息不见,抬手颤抖着倒一盅酒,仰脖一口干了,放下空无一物的酒盅,喃喃道:“覆灭突辽帝国?谈何容易,年轻真好啊,就是不知愁。却不知眼前,咱这威北营,真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咯。”

    说着,孙老医官从怀中掏出一个蜡丸,捏碎了,里面是一张纸条,是最新送来的军情,上面写着突辽北路大军最新的动向。

    “啧啧,已经攻到这么近了么,看来留给我们的时间所剩无几。呵呵……”

 二百四十九章 大浪滔滔

    此刻,邺城,刘败夷正紧张地在城头来回巡视,不时地登上望楼,极目远眺,眼神中的忧虑,怎么也遮掩不住。能让身经百战的刘败夷如此紧张,实在是即将到来的敌人太过强大。刘败夷纵然多年前与其打过交道,这次也不得不谨慎。以前刘败夷曾经坚守城池,击退过来犯的突辽小部族,但从未与突辽皇帝帐下的金狼骑兵交过手。

    若是事先得到的军情没,晌午时分,突辽金狼骑兵的先锋兵马,纯是降卒组成的撞令军,就会抵达邺城脚下。

    刘败夷舔了舔因为连日紧张备战而干燥开裂的嘴唇,接着右手紧攥了一把腰间的将军刀。摸着那冰凉的刀柄,他心中那难以平息的焦躁才略轻一些。

    要说刘败夷也是沙场宿将,而且惯于隐忍,前阵子他的皇帝石麦州被突辽人活活挤兑死,他都硬生生忍住了,没发出任何动静。人若是惯于隐忍,遇到大事,往往会比常人更容易镇定下来。但这次,刘败夷实在难以控制心中的犹豫和焦躁。

    石麦州死后,他严厉约束手下,没有趁机盲目扩张,反而一心一意在经营这邺城。不是刘败夷没有野心,而是他看得清楚。连曾经大败石麦州的曹九锡,那样的豪杰,都被突辽人打成了丧家之犬。他现在即便扩张出再多一倍的地盘,等突辽人一来,肯定守不住,白费兵力钱粮不说,更是为突辽人做了嫁衣裳。所以反倒不如好好经营这邺城,只要能守住,还是一方霸主。

    认清此节,刘败夷更加把全副精力,都放在这邺城上。毕竟这邺城也是北方有数的大城,周围尽是耕种成熟的环山梯田,而且邺城东面多险峰,南边又临着九曲河,除了西面稍有平坦,整座邺城可谓是易守难攻。帝王基业,说的就是这种雄城。

    刘败夷当初从定北守备团手里买下邺城之后,虽说一直在用心经营,可现在他对于挡住突辽人的攻城,还是心中没底。他消息也算灵通,已经打听到,突辽人已经发明了一种新的攻城利器,能打上百斤重的巨型石弹,再坚固的城墙,也难以抵挡多久。

    因为心中没底,刘败夷就开始想别的办法,想来想去就想起了西面的威北营。他曾收到不可靠情报,据说突辽西路六万大军彻底覆灭洛都城下,威北营就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尽管这消息没得到确认,但刘败夷对威北营的实力,还是有很清醒的认识。

    不说别的,单邺城这座雄城,那定北守备团居然能够一日而下,这简直不是人力能办到的事儿。至今刘败夷也没想明白,定北守备团是怎么办到的。而且每每想起邺城西面那段垮塌的城墙,还有附近城墙上那些那巨大扭曲的裂痕,刘败夷忍不住就会心中一紧。

    现在,求援信已经发出。刘败夷心中肯定,威北营一定会派定北守备团来支援自己。这么些年下来,刘败夷对西面这个实力强大,却从不扩张的奇怪邻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刘败夷知道威北营的实际统领,是一位上了岁数,修为高深的老者,从这些年威北营发展来看,这位老人极具智慧,并且眼光长远。

    “唇亡齿寒,这个道理,那位老者肯定明白。我这封求援信一到,想那威北营必然会出兵相助。”刘败夷对此深信不疑。而且他如此肯定,也是心中也有底,这些年来,他与威北营关系一直不,两边一直是邻居,也从没红过脸。

    当年他买下邺城,也是痛快付了款,支付各项东西时,也没犹豫。而且逢年过节,他都会送去不菲的礼物,虽然威北营从不回礼,他也毫不在意。有这良好的互信基础,刘败夷觉得,定北守备团没理由不来支援自己一把。

    还真让他猜着了,定北守备团此时,已经在拾掇兵马,准备东进,御敌于家门之外。孙老医官那天接到了刘败夷的求救信,第二天,就把俩徒弟叫到跟前,跟他们说了这事儿。

    小刘团长听完之后,皱着眉头说道:“师父,咱么是得出兵,决不能让战事在咱们的地盘上打起来。如今咱们的钢铁学堂,马场,矿场,可都得看护好,决不能让突辽人糟蹋。那可都是咱们将来的基石。”

    跟着师哥的话点了点头,李得一道:“上次突辽人来咱这儿,就顺手烧掠不少山里的庄子。俺们庄就是那时遭了殃。这回咱可得看住了门,决不能轻易放突辽人进来。最好是在外头,就把他们给拾掇干净!”想起突辽人为祸乡里的惨状,李得一把手紧紧攥成拳头,重重往桌上捶了一拳。

    孙老医官慎重道:“如今咱们在山中各处也开辟了不少田地,安置不少流民在那儿开垦荒地,组成新的村子,可得好好看住他们,万万不能让他们被突辽人再祸害。”孙老医官说到这儿,捋着胡子思索一阵,道:“罢了,你二人出去迎敌,为师也不能在家中枯坐干等。回头跟三位把总说说,这回再把那些老弟兄组织组织,让他们牵头,成立个联保队,专门护卫咱们定北县周围新成立的村庄。”

    李得一连忙道:“这办法好,师父!当年要是有这联保队,俺们庄子也就不用遭那一劫。”

    孙老医官长叹一口气道:“哎,当年咱们威北营像条丧家之犬,被人呼来喝去,自保尚且不及,哪有心思庇佑一方。纵然有那心思,当时也没那本事。若是当年有现在这实力,李大哥何至于惨死突辽人刀下。哎,徒儿,记住了,这乱世,身上的本事,胯下的宝马,身后的袍泽,才是你安身立命的三样本钱。其他的诸般名闻利养,不过是浮云尔。”

    孙老医官说着说着,又想起当年的哀伤旧事。李大哥就在定北县外山中,自己来到定北县一年多,却毫不知情,直到他被害,唯一的孙辈儿李得一逃到定北县报告消息,自己才得知这事儿。

    只可惜当时整日里忙着挣命,为了手下老弟兄们的生计玩命奔波,居然一直没空到李大哥坟前祭拜一番。后来日子渐渐安稳了,自己居然近亲情怯,越是想见李大哥一面,越是不敢见。几次起意要去祭拜,可事到临头,又怕真见到李大哥的坟,自己不知该说什么,渐渐也就不了了之。

    好在孙老医官这些年把李得一培养的不,也算对得起死去的李大哥。每逢忌日(就是李得一来到定北县的当天)孙老医官都会倒三盅酒,一盅给狄大帅,一盅给李有水,一盅留给自己,算是遥祭一番。

    小刘团长眼瞅师父说完这番话,情绪有点不太对头,心知师父这是人老了,就变得多愁善感。

    人一生大抵如此,年轻时身强体壮,上山能逮虎,下海能擒龙,心比天高,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等老了,身体衰了,折腾不动了,每天大部分时间只能枯坐。能干的事情,也只有回忆年轻时辉煌的岁月罢了。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没落,前后两下一对比,老人就会变得惆怅。

    小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