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难择路-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针线活的女兵这时已经改好了衣裳,李得一就让孩子们一便试穿一下看看怎么样。瞅着效果跟预想的差不多,李得一点点头,自己走去库房里不知道翻找啥了。

    等李得一再回来的时候,女兵基本都忙活完了,孩子们也都穿上了改小的军装上身。李得一看了一番,满意地点点头,跟姐姐们道了谢,把她们都送了回去。这会儿穿上新军装,孩子们一个个都精神了不少,浑身透着一股子少年那蓬勃的精气神。李得一拍了拍手,吸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然后把身后的大箱子让了出来。

    箱子一打开,里面是一水的木杆玄铁头长枪,都是四尺长的短枪,按现在来说就是一米二三,正好适合孩子们用,更有意思的是每把枪都扎着红缨。这是李得一提前就找后勤营的人给预备好了的,一直想当成礼物送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好好高兴高兴,赶着年前,就都拿了出来。当初准备这批枪的时候,小刘医官还纳闷为啥师弟执意每把枪的枪头都要扎红缨,问李得一,李得一也说不清楚,只说自己总觉得这样才合适。后来枪准备好了,李得一当着师哥面舞动了一番,见红缨甩出的枪花煞是好看,小刘医官也就不多问了。

    这红缨枪再一发下去,孩子们的情绪霎时就提到了最高,一个个手里拿着红缨枪,围着李大哥笑得那叫一个开心,个个都见牙不见脸的。孩子们一个个像搂着宝贝一样把这红缨枪搂在怀里不撒手,时不时地瞅上一眼,仔细从枪头到枪尾摸索一番。

    等到了年三十儿的夜晚,威北营也不再宵禁,平时舍不得点的油灯也都点着了,全营开心的守着岁,等着新年的到来。

    然而此时在这已经沦陷的平周王朝大地上,却只有这一处是欢声笑语,其他各地无不是黑云笼罩,酝酿已久的厮杀,即将在新年的第一天惨烈开始。

    )

 第四十七章 热血酬英魂

    年初一,李得一早早起来,又吹哨把孩子们都叫起来,让他们穿好了新军服,列着整齐的两列纵队直接开奔大校场。李得一原以为自己会是早到场的,到地方一瞅,各营已经早早的都来了。王壮彪带着火头营,雄赳赳气昂昂站在了全营最中间。平时威北营的战兵都瞧不起火头营的兵士,可这会儿到了抢占前排位置的时候,王壮彪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这个块头往那儿一站,其他人根本别想挤动他,结果硬生生让王壮彪抢来了校场最中间的位置。火头营一干伙夫站在王壮彪庞大的身影之后,此刻也是抬头挺胸,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小刘医官正来回奔走着,忙安排各营兵士所站的位置,防止他们因为争抢位置再闹起来,一抬头,远远看到李得一带着孩子们来了,就迎了过来。

    小刘医官用手给李得一指出了位置:“师弟,你带孩子们去那边站,骑兵营右边,靠近英烈祠大门那儿,那块儿空地就是。”李得一瞧了一眼,低声惴惴的说道:“师哥,那儿位置太靠前了,俺这少年营够资格站那儿么?”小刘医官低声回道:“是师父安排的,那儿位置虽说靠前,可也偏在边上了,没事儿,去吧。就冲你这营里有八个起修原气的孩子,就够格了。放心去吧,快去,快去。”李得一嘴上答应着,带着孩子们就过去了。骑兵营现在就剩下十几个老兵了,空出来很大一块位置,所以李得一领着孩子们正好能站旁边。骑兵营别看现在没人了,但是威风仍在,其他各营根本不敢来跟他们抢位置,都知道他们是威北营的大功臣,年前一仗与突辽人拼杀的最惨烈。所以骑兵营十几个人依旧占据了二百人的空场,却没人敢多说什么,大家都认为那是应当的。李得一领着孩子们过来站,却受到了骑兵营仅剩的十几个老兵热情欢迎,因为小小医官曾与他们一起决死冲击突辽骑兵,见识过李得一在战场上的本事之后,他们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小小医官。自然的,这么重要的场合,“悍马”和“四眼”也都跟着来了。“悍马”今天显然没心情欺负那些跟着骑兵一起站的军马,老老实实单独站在了队列后面。

    此时虽说天已经渐亮,但太阳仍未升起,没有阳光的驱赶,冬日里的寒风仍在这校场上呼啸肆虐。李得一在寒风中忍不住往手上哈了一口热气,相互搓着双手。其实他已入气壮境,抵御这种程度的冷风早已不在话下,只不过是习惯了而已。李得一搓着双手,扭回头看了站在身后的孩子们一眼,发现孩子们虽然冻得忍不住哆嗦,却都咬牙坚持着,没一个敢擅自乱动的。李得一扭回头对着自己身后那个孩子小声说了一句:“杨三水,你传话下去,冷了可以搓搓手,等会儿太阳升起来就暖和了。”

    迎着第一缕阳光,孙老医官一身正装,神情严肃地登上了校场最前面的木制高台,开始念诵祭文。三位把总也穿上了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全套铠甲,站在了全营的正前方,带着所有兵士恭听这祭文。

    祭文里的内容对目前的李得一来说还太深奥,凭李得一现在肚子里那点儿墨水,还很难听得懂。勉强听了一会儿,李得一就再也听不懂了。孙老医官念完祭文,接下来就是由李把总带着大家进行跪拜仪式。跪下的前一刻,李得一往英烈祠里瞅了一眼,发现里面增加了不少牌位,心知这是最近三位把总,把自狄大帅离开之后,历年来威北营战死的袍泽都加了进来,当中用最大的一个,应该就是狄再青,狄大帅的神主牌位。如今朝廷没了,威北营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祭拜大帅了。这些年威北营阵亡的袍泽何止数万,现如今还有不少牌位仍在连夜赶制中,李得一知道,至今还有上百兵士在昼夜轮替,一刻不停地制作着死去袍泽的牌位。

    师父念完祭文,全营跪拜完之后,接着就是王大胖子亲自带着人打头一个奉上了祭品。他现下是威北营的第一战将,获得这份殊荣也是理所应当。到了这时,许多老兵已经情难自禁地哭出了声,三位把总也红了眼圈,孙老医官站在旁边也用宽大的袖子遮住了眼睛,若是仔细看,会发现老人家挺拔的脊背一直在微微颤抖。这一刻,校场上原本正在肆虐的寒风刹那间消失无踪,初升的太阳恰巧投来第一抹温暖的阳光,校场中每一个人顿时都感觉到了一股温暖的气息。这一瞬间,李得一真的感觉到那些死去的英灵都已得到了慰藉。

    祭祀的最后,兵士们抬了十数个大箱子,打开来,里面全是突辽人的人头,都是这些年历次作战积攒下的。结果还来不及去西京找曹守备换成物资,平周朝廷就亡了,这些人头也就失去了价值。有兵士熟练地开始搭起个塔形的简易木架子,准备造个京观,这京观位置正对着英烈祠的大门,摆在了校场的最中间。

    过不多会儿,火头营的兵士也抬来了早饭,刚出炉的油饼,每人配着一块分量十足的蒸肉,一点咸菜。待会儿要参加演练的兵士就地开始吃饭,李得一带着几个孩子领了早饭,也分了下去,就在校场上就着温暖的朝阳吃了起来。

    吃罢了早饭,李把总吩咐兵士大开营门,安排了几个大嗓门的去街上吆喝,召集乡亲们前来观看兵士演武。说是演武,其实就是把平日里训练的内容给百姓们看看,并没有特别准备什么。这块却没有少年营什么事儿,只因孩子们都太小,军事化管理也才刚开始,李得一还没急着教他们战技,而是先交孩子们纪律,服从,和简单的队列练习。这与现下流行的练兵方法大为不同,小刘医官为此还找李得一商量过此事,然而师父孙老医官得知之后,却并未阻拦,只是把俩徒弟叫到一起,说是当年太祖起兵之初便是如此训练兵士,练兵先练纪律,此法成军虽然慢,但却可练成天下一等一的强军,让李得一安心练下去,万万不可中途轻断。

    李得一带着孩子们到校场边上站着,一起看着兵士们场上演武。能看到战兵演武,一群孩子都兴奋的很,虽不能说话,还是忍不住小眼神到处乱飞。平时这些孩子也见几次兵士们训练,可今日又有所不同,是为了让百姓看的,故而兵士都换上了整齐的军装,操练起来也是格外的认真,一时间校场上齐齐喊出的杀声响彻天地。

    过不多会儿,定北县的乡亲百姓们陆陆续续也来到了校场上。威北营平日里军法甚严,严禁兵士搅扰百姓,与百姓买卖时也是平价买卖,绝不压价。故此定北县的百姓对这帮大兵虽说不喜欢,但也绝对不害怕,在家听到威北营今天开放演武,顾不得年初一走亲戚,直接就来了不少人看热闹。这年月,老百姓平时没啥热闹可看,除了干活就是睡觉和造人,因此听说有演武可以看,还真来了不少百姓。

    到白醒来的时候,京观正好已经堆好了,孙老医官早已提前安排好的几个机灵的兵士,开始招呼乡亲们进校场去观看。就连词儿都准备好了:“乡亲们,这就是过去这几年咱们威北营杀的突辽人!瞅瞅,人头多的都能摞京观了!咱们威北营一向是真刀真枪地与突辽人拼杀,绝不糊弄。各位乡亲可以上前去仔细瞅瞅,都是真真的突辽人头。”人头上的大耳洞,嵌入皮肤的兽骨装饰,满头发辫,发辫上系的骨质坠饰,这都是很好辨认的突辽人头的特征。走到这京观跟前的百姓明显被这座人头京观给震慑住了,脸上都露出惶恐的表情,有胆子小的当场直接就要软倒,幸亏被后面的扶住了,这才没出丑。

    等进来的百姓都围着京观绕了一圈,又见识过了正在校场演练的威北营精兵那透着一股子彪悍劲的阵势,火候也差不多了。安排好的兵士又开始大声吆喝:“乡亲们,这几年突辽人年年来犯,可都被咱威北营打了回去,突辽人啥便宜也没占着,还丢下这么多人头,咱们威北营是真能保境安民的精锐。你们说是不是啊?”这时候进来参观的乡亲们纷纷开始点头,还有人出声说道:“是啊,是啊,咱这块儿原本一府六县,到如今只有咱定北县还在了,其他五县都被突辽人攻破,成了废墟一片。咱们定北县能到现在还安然无恙,百姓安居乐业,多亏了威北营啊”这话一出口,人们也纷纷跟着点头说是,小声说着幸亏定北县还完好。这时,忽然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嗓子:“年前还不是让突辽人冲进城里了?”

    旁边兵士听到这话,使了个眼色,就有几个穿着寻常百姓衣服混进了人堆里,开始寻找这声音的来源。那个喊话的机灵兵士立马改口道:“年前可是来了两万突辽人啊,这都被咱威北营守住了!不光守住了,最后还打退了突辽人,这乡亲们都知道了吧。”这番话把百姓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起来,人群中那个声音又想说话,刚开口就被挤过来的乔装兵士捂住了嘴,那俩兵士笑道:“找你半天了,原来在这儿那!大过年的,走走上俺家喝酒去。”不待那人反应过来,直接拿短匕往那人腰上一顶,那人本待挣扎一番,被这冰凉的硬物一顶,顿时再不敢动弹,两个兵士直接把那人硬拖走了。

    等拖到角落,瞅着没人注意,拿头套把头一蒙,直接一棍子打晕,让人扛到营中的一间小屋里去。小刘医官匆匆赶过来吩咐了一句:“仔细审问,看是不是突辽人的细作!等我回来再发落。”

    那台上负责吸引百姓注意的兵士继续大声吆喝着:“年前虽说突辽人冲进了城中,可咱们威北营也提前做好了安排,迁走了靠着城墙附近的人家。后来打跑了突辽人,威北营给这些人家每家发了十枚银钱,还帮着把屋子重新翻盖,是吧?有这回事儿吧!”百姓左右瞅瞅,点头说道:“是有这回事,俺家真领到了十枚银钱,还来了一帮大兵帮着把俺家屋给重新翻盖了。”兵士趁机说道:“乡亲们,咱威北营向来是不扰民的,如今又打跑了突辽人,各位回家后可以安心了,咱威北营一定能保住咱们的家乡,保这定北县平平安安!诸位若是不信!这堆在乡亲面前的突辽人头京观便是保证。”

    那兵士说到这儿,威北营正在演武的步兵阵列忽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这下子直接把百姓们全都给震慑住了。百姓纷纷点头称是,伸出大拇指称赞威北营能保境安民。站在台子上远远观瞧着形势的李把总看到这儿,朝着令两位把总点了点头,韩把总亲自吹起了只有战时才用的军号,钱把总高声下令:“时辰已到,出发!”

    各营兵士接到军令,迅速列好队形,迈着整齐的步子,开始往营外走去。负责招呼百姓的兵士喊道:“乡亲们,今天咱威北营就好好展示展示威风。让各位也知道知道咱们是凭啥能守住县城,一次次打退来犯的突辽狗贼!都跟着去看啊!”

    队列旁的李把总一抬手,兵士们齐齐高喊一声:“呼哈!”端得是气势十足。全营最高的王大胖子今天特意穿了一套擦得铮亮,涂了油的盔甲,远远看上去简直能把人眼晃瞎。他扛着一面巨大的威北营大旗走在了最前面。“看见了吗!走在前面的就是咱们威北营的第一猛将!王壮彪!他是平周朝太祖开国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王大彪的直系孙!一身本事深得祖宗真谛!曾经阵毙蒙兀敌酋!仅靠一人之力就格毙三百三十三名突辽猛将!”这话当然是夸大了不少,可此时就是猛吹呗,反正吹得越大,越容易使百姓信服,你要不吹,还真没人相信。所以这世上才有那么多人喜欢吹,不会吹的也努力学着吹,争取早日混入这个吹文化圈子。因为只有吹的厉害了,才会有人相信你,才会上你的当,给你带来名利。

    走在最前面的是威北营的骑兵阵列,人马俱甲,虽然只有十多号人,可阵容齐整,个个透着一股子煞气,一看就是百战精兵,绝不是花架子。紧随其后的就是威北营的精锐步卒,也是人人身披重甲,手执长枪,列阵整齐,随着鼓点迈着整齐的步伐,每走一步都能引起地面的震动。两侧观看的百姓,看着这整齐前行的威武之师,直觉一股庞大的杀气扑面而来,让人不寒而栗。之后其余的兵士则只是穿着整齐的军服在后面走着,却并未披甲,因为威北营暂时还拿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