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士风雅-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要区分秋茶与春茶和夏茶的区别,还可以从茶的汤色,味道来辨别。比如这秋茶泡开之后,香气平和,滋味较淡。而春茶与夏茶泡开之后,香气比较浓烈,滋味醇厚。因此要是熟悉茶道的人来分辨,还是很容易的。”

    陈剑安说完,喝了一口茶。

    邹寅听后,拍案叫好,想起陈兄提到的陆陵子便问道:“陈兄刚才提到的陆陵子,可是陆茶圣?”

    陈剑安点头道:“不错,正是陆茶圣!”

    一旁的苏桧淡然一笑,嘴里说着:“邹公子也知道陆茶圣这人?”

    邹寅回道:“家父喜爱茶道,对这个陆茶圣的《茶经》推崇备至,我在家经常听家父提起,所以有些印象。”

    苏桧得知郡守大人对茶道很是喜爱,便奉承道:“既然郡守大人也是爱茶之人,老夫府上有些珍藏的好茶。待会差人取来,请邹公子替老夫献给郡守大人,不知可否?”

    邹寅听后,淡淡一笑,婉拒道:“既然是苏员外珍藏的好茶,我邹寅岂敢夺人所好。要是家父知道了,定是要责备的。”

    苏桧见邹寅有些推辞婉拒,急忙道:“邹公子这是说得哪里话,在老夫看来,茶道与儒道相仿,皆讲究坐而论道,共同探讨。像陈公子这些读书人平常还互相研讨学问,互赠典籍。老夫与郡守大人又皆是爱茶之人,赠送一些好茶又有何妨?”

    听着苏员外这么漂亮的言辞,邹寅也不好过多推辞,便拱手说道:“如此,我替家父先谢过了。”

    赠茶这一插曲之后,大家又回到了茶道这个话题上去。

    苏桧见陈剑安对茶道极有研究,又十分熟悉陆茶圣这人,便有心考考他。

    “陈公子,可了解陆茶圣这人?”苏桧眯眼笑问道。

    陈剑安略一沉吟,知道这老狐狸是在考自己,便放下手中的汝窑茶杯说道:“知道一点。”

    “哦?那请陈公子说说看,老夫洗耳恭听。”苏桧笑着说道。

    “是啊,陈兄说说嘛,我也有兴趣听听。”邹寅插了一句。

    “好。那我就说说。”

 第035章 茶圣

    陈剑安望着二人,缓缓说道:“早年间,曾有一位大儒用四个字评价了陆茶圣的一生。”

    邹寅好奇询问:“哪四个字?”

    陈剑安不语,而是望向对面坐着的,老谋深算的苏桧。

    苏桧淡淡回道:“茶如人生。”

    每次说到这四个字时,苏桧的脸上总会有一股肃然起敬的神色。陈剑安用余光正好捕捉到这一刹那间的神情,心里轻叹,喜爱茶道的人没有哪一个不钦佩陆茶圣的。这苏桧虽说城府极深,可是对于茶道来讲,也算够虔诚的。

    邹寅第一次听到这四个字,细细品味之后,不断称奇。

    由此,邹寅对陆茶圣的好奇心更大了些,不断催促着陈剑安继续讲下去。

    陈剑安不经意间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因而不自然地耸了耸肩,接着说道:“邹兄可知坊间对陆茶圣的身世有颇多言论啊?”

    邹寅摇头表示不知。

    苏桧自然是知道的,可是他这次并没有说话,而是饶有兴趣地望着陈剑安。

    陈剑安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说道:“坊间的传闻很多,其中传的最多的便是说陆茶圣是一个弃婴,被遗弃在一座石桥之下,幸得被一个大和尚路过发现,抱到佛寺中收养。”

    “想不到陆茶圣的身世如此悲惨。”

    邹寅不禁很是感慨,又想到一个久居佛寺的孤儿如何成为声名远扬的茶圣,不禁将疑惑的眼神投向陈剑安。

    陈剑安也不卖关子,接着说道:“陆茶圣自小便喜爱读书,又恰巧他天资聪慧,才学出众。听闻他尤其擅长诗文词赋。且为人清高,淡泊名利。唯独对这茶道情有独钟。”

    “在陆茶圣及冠不久,便决定写一部旷世奇作。便是《茶经》。为此,陆茶圣云游四方,开始了对茶的游历考察。他一路风尘,游历了大唐帝国数十个州城,每到一处便与当地的茶农交谈茶事,并将沿途所了解的茶事记录在案。”

    “这件事,陆茶圣坚持了十多年。这些年里,他走遍了大唐帝国的所有地方。最终……隐居于江南,过起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居生活,并专心致志撰写《茶经》。”

    ……

    邹寅听完陈剑安对于陆茶圣生平的长篇大论,深有感悟。

    一个人可以对一件事终其一生,本身就值得人钦佩不已。

    何况还是声名远扬的茶圣陆陵子啊。

    苏桧对于陆茶圣的生平,早已烂熟于心。所以他又抛出一个问题,为难起陈剑安。“陈公子既然如此了解陆茶圣,不如再与我们讲讲《茶经》?”

    “是啊,陈兄,讲讲嘛。”邹寅附和道。

    陈剑安岂会不知那苏桧是在考验为难自己。

    他轻笑一声,回道:“好,那我就讲讲。”

    陈剑安没由生出一股豪情壮志,“《茶经》一书共三卷十篇。三卷为上、中、下三卷。十篇则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十篇。”

    “那这十篇讲的又是什么?”邹寅好奇问道。

    陈剑安解惑道:“这第一篇讲得是考证茶的起源与形状;这第二篇讲得是记载采制茶的工具;这第三篇嘛讲得是记述茶叶的种类与采制方法;这第四篇嘛……”

    陈剑安一气呵成,将茶经十篇通俗易懂地讲与邹寅与苏桧。

    邹寅闻之,连连点头。

    苏桧则眸中带笑,心中却是很惊讶。

    眼前这个少年书生还未及冠,却没有想到对儒家与茶道杂学如此有见解。苏桧不禁默然生出一丝欣赏。轻声呢喃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陈剑安说完之后,顿时觉得口干舌燥,连忙拿起茶杯,饮了一口茶,这才缓和了一些。

    不知这邹寅今日怎么了,似乎对这陆茶圣起了很大的兴趣,又问道:“听闻陆茶圣能够让世间读书人都钦佩不已,是因为敢为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拒绝了先皇的招拜?”

    说起这事,身为读书人的陈剑安油然而生一股豪气。

    谁言书生无意气。

    一怒敢叫天子惊!

    陈剑安赫然起身,仿若自己便是那时的陆茶圣,言辞铿锵道:“先皇在位时,陆茶圣早已声名远播。先帝仰慕陆茶圣的才学,又得知他对茶道极为精深。嗜好饮茶的先帝立马下旨招陆茶圣入宫,并留他在宫中任职。”

    “可是,陆茶圣拒绝了。”邹寅说道。

    “没错。”陈剑安点头道:“陆茶圣本就是闲云野鹤的神仙人物,并不喜欢庙堂纷争,因此他陈辞不就,毅然离开了长安城。”

    “想不到陆茶圣是如此淡泊名利的圣人,真让我等钦佩不已啊。苏员外,你说是不是啊?”邹寅感慨完,又望着一直没有说话的苏桧问道。

    苏桧眯着眼,轻笑道:“陆茶圣是圣人。岂是我等俗人可以明其心志的。”

    答完邹寅的问题,苏桧又望向陈剑安。

    对于陈剑安对陆茶圣的生平与著作如此了然于心,使得苏桧起了疑心,忍不住问道:“陈公子,老夫也是十分钦佩陆茶圣的,因此对于他的生平与《茶经》也颇有了解。只是其中有些细节,老夫今日还是第一次听闻。陈公子如此年轻,是如何得知的啊?”

    苏桧不愧是个老狐狸,往往可以从一件小事中抽丝剥茧。

    没想到今日自己的一番言辞,竟然引起了苏桧的疑心。

    其实陈剑安之所以对陆茶圣如此了解,还是缘由他的师父韩谷子。

    师父年轻时,曾有幸于洛河湖畔偶遇当时在此地考察茶事的陆茶圣。师父初见意气风发的陆茶圣,便相见恨晚,相邀同船而行。二人皆是世间大儒,对儒释道皆有研究,因此谈诗论道,品茗说茶,相谈甚欢。

    陈剑安自拜入韩谷子门下,经常听师父提起这个故人。耳濡目染下,自然对陆茶圣很是了解。

    只不过这些事情,陈剑安暂时还不能告诉苏桧与邹寅。

    因此,陈剑安吱吱呀呀说了几句,掩饰了过去。

    邹寅倒不会因为这起了疑心,不过今日听陈剑安细说了陆茶圣,心情终究还不能平静下来。

    苏桧也有一些感慨道:“老夫研究《茶经》十多年了,对陆圣人更是推崇备至。最喜爱的还是他的一首诗。……陈公子可猜得出是哪一首?”

    “苏员外说的可是《六羡》这首?”陈剑安面色不变,脸上挂着浅笑说道。

    苏桧听后,忍不住赞叹道:“陈公子大才。”

    陈剑安突然起身,走到门外,望着门外的落叶,缓缓读了出来:

    不羡黄金罍;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

    ……

    “陆茶圣羡的估计只有那茶道了……”陈剑安叹息道:“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这诗好,陈公子读的更好!”苏桧忍不住大声赞叹。

 第036章 找一个人

    在唐帝国之前,典籍文献上并无‘茶’字,只有‘荼’字。上古时代,神农采百草,著书《神农本草》中记载,荼有药性。那时茶的用途还多在药用。唐以前的文人士子对茶的热衷也没有本朝如此热切。

    自陆茶圣著书《茶经》之后,茶道盛起。饮茶之风普及到大唐帝国的所有州城,成为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布衣白丁,皆喜爱之饮物。

    文人雅士幸甚至哉,诵以咏志时,茶在左右;布衣白丁招待亲友,亦或寻常解渴,茶亦在左右。

    因此,天下人无一不敬仰茶圣陆陵子的。

    陈剑安站在内堂房门处,望着庭院中的枯黄落叶,心神飘渺。对于陆茶圣这么一个圣人,陈剑安打心眼里钦佩不已。不仅仅是因为陆茶圣在茶道上的成就,更被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天性豪迈,崇尚自在的精神所折服。

    邹寅坐在太师椅上也有一会儿了,见陈剑安走到门口也有些坐不住了,径直起身走到陈剑安身旁,笑着说道:“陈兄,看什么呢?”

    陈剑安别过头看了邹寅一眼,微笑不语。

    苏桧见两位客人都起身了,自然不能独坐于此。

    他站在陈剑安与邹寅身后,抚须一笑道:“陈公子不仅才学出众,而且涉猎广泛,连茶道杂学也了然于心,想必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陈剑安听了苏桧的赞誉,转身连连摆手回道:“苏员外过誉了。我方才所说的只是皮毛而已,诸位姑且听之,不笑话我便是好的了。”

    一旁的邹寅说道:“陈兄过谦了。”

    苏桧附和道:“是啊,邹公子说得对,陈公子不必自谦。”

    赞赏完陈剑安,苏桧又对邹寅说道:“听邹公子刚才所言,邹公子很欣赏陈公子?”

    邹寅抿嘴一笑,说道:“那是自然。”

    苏桧的眸子中闪过一丝狡黠,然后又对陈剑安说道:“陈公子不仅才学出众,而且福源不浅,有邹公子的帮助,想必日后出仕为官,也不是不可能的嘛!……即便不为官,日后也定会成为像陆茶圣一样的大儒啊!”

    苏桧巧舌如簧,一番话将陈剑安捧得极高。

    陈剑安自然听得出苏桧是在奉承自己,他心知肚明这奉承既是缘由自己的才学,更多的是邹兄的家世背景。

    陈剑安连忙摇手,谦逊道:“苏员外这番话真是让我汗颜了,陆茶圣一生之才学,我等只能望其项背,终其一生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啊。”

    苏桧听后微微一笑,点到即止,也不再提这个话题。

    苏桧邀请二人再次落座。

    邹寅一直记着此次前来苏府的真正目的,因此抬头望了陈剑安一眼。

    那个眼神中的意思,似乎在询问陈剑安该不该提起此行目的?

    陈剑安在来苏府之前,便与邹寅商量好了。此刻见邹寅正皱着眉头望着自己,瞬间便读懂了邹寅眼神中饱含的寓意。

    陈剑安点了点头。

    邹寅心中有数。

    想起初次在醉香楼见到苏桧时,他用右手食指与中指在身旁的紫檀几案上很有节奏地敲着。邹寅突然依样画葫芦,学起了苏员外,在身旁摆放茶具的几案上敲了敲。

    苏桧马上被吸引了。

    整个内堂气氛突然变得诡谲起来。

    苏桧自然察觉到了这份诡异,轻笑一声,试探问起:“二位公子,想必此次莅临寒舍,不仅仅是为了与老夫清谈而已吧?”

    未等邹寅发问,陈剑安先开口道:“苏员外以为呢?”

    苏桧笑而不语。

    邹寅见对面坐着的老狐狸一副云淡风轻,古井不波的模样,实在不想与他打什么禅机。直接问道:“苏员外可知道,前些日子我与陈兄一出醉香楼,便被那侯绍给绑了?”

    “什么!”苏桧立马表现出毫无所知的模样,惊骇道:“竟有这事!”

    邹寅亲眼见了苏桧恍然无知的表情,心里不禁轻叹,真是一个老狐狸啊。

    虽然邹寅心思复杂,语气却很平缓问道:“苏员外当真不知吗?”

    苏桧摆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喊冤道:“老夫真的不知啊。”

    陈剑安坐在一旁,亦亲眼见到了苏桧精彩绝伦的表演,内心不禁嗤笑起来。感觉到身旁的邹寅有些压不住怒气,及时出声道:“既然苏员外不知,那便算了。但是……苏员外对此事有何看法吗?”

    邹寅‘嗯’了一声,也看着苏桧。

    苏桧脸上虽然没有表现出什么,可是心里却在暗骂陈剑安与邹寅。这两个小子分明知道了什么,跑到老夫府上来兴师问罪来了。可是即便心中是这个想法,苏桧仍然不能承认。

    即使,这已经是三人都知道的事实!

    苏桧老谋深算,苦笑道:“虽说老夫对此事全然不知。但……其实发生这事,老夫一点也不奇怪。不瞒二位公子,其实这侯绍还是老夫的表侄。因此,对于他的性格,老夫还是比较了解的。我这侄儿仗着他父亲侯伯文的庇荫,在山海城作威作福惯了。那日,二位公子得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