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归大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临近晌午,赵谷做了几道菜,放在食盒中出了门,径直来到了郡主府。

    和苏小成柴郡主二女吃过午饭,赵谷照例和她们一起聊天,将二女逗得娇笑连连。

    他们天南海北的聊着,赵谷眼界超前,苏小成见多识广,柴郡主则是博闻强记,三人待在一起聊天,只恨时间匆匆,聊得不够尽兴。

    在郡主府吃了晚饭,赵谷又找上了二狗子郝空白和李淡然,得知李淡然的镖行已经开始筹备,他们联络了不少大汉,也买了不少用具,眼下只差一批代步的马匹,镖行就可以正式成立。

    上次四人喝酒时,赵谷就曾给了他们四十贯铜钱,他们能够准备好镖行成立的前期计划,就是靠的这四十贯铜钱。

    但是马匹这个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自从大宋丢失了燕云十六州这一养马地后,马匹一直是困扰大宋的主要问题,民间想要获得马匹更是千难万难。

    赵谷想了想,提出由自己去买马,随后他找上了曹玮,想要从他这里买马。

    曹玮踌躇了很久后,只给了他军中用不上的五匹老马,虽然勉强可以骑乘,但明显用不了几年。

    赵谷无奈,只得将这些马送给了李淡然,李淡然听到赵谷真的搞来了马匹,喜不自胜,拍着胸脯,表示一定会将众兄弟的产业经营好。

    做完这些,已是第二日中午时分,赵谷连忙又做了几个菜,照例送去了郡主府。

    吃过午饭,三人这次却没有再聊天,而是在赵谷建议下,三人一人拿着一根竹竿,在郡主府的小湖里冬钓。

    尽管这一下午三人根本没钓起几条鱼,却都玩的十分开心。

    晚间,赵谷回到了自家小楼,二狗子三人早已等在了这里,告诉了他一个消息,镖行明日就将正式开张!

    赵谷几人随即商量了一番开张的日程,就都各自回去安睡了。

    第二日一大早,被李淡然取名为兄弟镖行的镖行正式开张,赵谷也出席了仪式。

    让赵谷暗中点头的是,李淡然找来的这批镖师看起来都十分孔武有力,而且都是良善人家的汉子,并无作奸犯科的记录,是一帮值得信赖的人。

    开张当天,二狗子、郝空白和李淡然的朋友都来了一大帮,光酒席就摆了三十多桌,众人直吃到当天下午才作罢。

    这些人里,有街头混混,大户人家的小厮,酒楼的跑堂等,甚至还有两个开封府辖下县衙里的捕快,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酒席散去,李淡然将一干兄弟镖行的镖师聚集到了一起,众人再次摆了一桌酒席。

    参加这次酒席的并没有多少人,除去赵谷四人,也就只剩下十个镖师,众人这次没有再喝酒,而是就镖行的发展各抒己见。

    席间,众人一致认为,这次即将到来的天灾将会是兄弟镖行的机遇,只要把握好了这次机遇,兄弟镖行绝对会扬名开封城。

    至于如何利用这次天灾,众人却一时拿不住注意,唯有李淡然若有所思,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赵谷笑了笑,说道:“其实咱们不必等到天灾到来,现在照样可以接单。”

    “赵大哥你有什么办法就说吧,不要存心考验我了。”李淡然听到赵谷有办法,苦笑道。

    赵谷笑着指了指他:“你啊你,这不是为了培养你嘛。”

    李淡然挠头笑了笑,赵谷正色道:“我就长话短说,剩下的你们自己去领会。其实这次天灾将至,不少人都已经意识到了,说不定眼下就有不少流民在朝着开封城涌来,乱民一旦多了,势必会滋生不少土匪强盗,那些有生意在外地的商人们首当其冲会受到影响,咱们不妨将目光投向他们。”

    李淡然眼睛一亮:“原来如此,我知道了。”

    二狗子和郝空白也听明白了,当下众人立刻就该跟哪些商人联络,进行了磋商。

    经过商量,众人达成了一致,本着绝不一口吃成个大胖子的原则,众人决定先和那些小商户联络,兄弟镖行对他们的商品实行护送,收取镖银。

    至于那些大商户乃至大商行,则必须等到兄弟镖行的名头打出去后,再跟他们合作,不然谁知道自己等人冒然找上他们后,会不会被人无视。

    商量完这些,兄弟镖行的未来发展就基本定下了,赵谷便和众人告辞,赶忙到了郡主府。

    一进郡主府后院,赵谷立刻感受到了空气中幽怨的味道,等到他进了苏小成的房间,一眼便看到了不断吃着点心的苏小成和柴郡主。

    “你们怎么在吃这个?”赵谷苦笑着问道。

    苏小成笑了笑,没有说话,倒是柴郡主当先瞥了他一眼,幽怨的说道:“还不是因为某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他说了给我们送午饭,却迟迟不来,导致我们现在只能饿着,不吃点心顶顶,还能怎么办?”

 第二十四章 寒冬(2)

    面对二女的幽怨,赵谷只得无奈的在郡主府后厨里做了几个菜,这才堵住了二女的嘴。

    随后的几天,天气越发变冷,十月的天都快赶上往年的腊月(农历十二月)了。

    赵谷依旧每天上午在百味饭馆里收银,下午去跟苏小成和柴郡主闲聊或是游玩,晚上则要么在小楼里看看书,要么和二狗子三人在一起喝喝酒,日子过得倒也悠哉。

    但当淳化一年的冬月(农历十一月)到来时,赵谷的日子也不由得过得紧张起来。

    其实不止是他,整个开封城都开始变得紧张。

    原因无他,只因天气越发寒冷恶劣,开封城外果然出现了一批流民。

    这些流民先是三五成群的出现,后来就成了十几人一波,最近几天已是开始数百数百的进入开封城了。

    悄然之间,人们脸上的笑脸慢慢变少,各个粮食铺子的粮价却开始不着痕迹的升高。

    百姓们也开始慢慢往家里屯粮,进入城里的百姓则发现接济他们的人也慢慢变少。

    终于有一天,人们陡然发现,开封府城外竟陡然涌来了数万流民!

    收到这个消息,开封府知府李符(开封府府尹、右谏议大夫、宋初著名画家)连忙上报朝廷,请求朝廷派粮安抚流民。

    朝廷很快做出指示,自即日起,流民不得进入开封城,以免给开封造成拥挤,同时朝廷会在城外搭建简易帐篷和粥棚,供流民生活所需。

    数万流民被分成数波,进入朝廷划定的区域暂住,看似一切都井然有序,但开封府捕快们的脸上却满是愁容。

    这才刚进入冬月就已经来了这么多流民,等到了腊月岂不就更多了?那时候朝廷还有余力赈灾吗?

    关于这个问题,开封城里到处都是议论,人们一边小声咒骂这该死的天气,一边拿出家中余钱,购买不断涨价的粮食。

    普通民众就是这样,一旦造成恐慌,他们总是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全然不知正因为他们的哄买,加速了粮食的涨价,也放大了人们的恐慌。

    兄弟镖行的生意却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多的商户找他们托镖,希望护送自己的货物。

    因为随着流民的增多,商人们的货物往外运送时,总是不可避免的被人浑水摸鱼的或偷或抢,损失不小,自然少不了镖师护送。

    并不是说流民就是小偷强盗,而是流民里总有那么些好吃懒做的人,他们没了生计,很容易走上歪路。

    相较于数万名流民的数量,出现几十个强盗小偷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也有些殷实的商户,通过关系找上了兄弟镖行,希望可以派出镖师保护他们的产业。

    最近这些天里,最开始进入开封的那一批流民不少人已经用光了积蓄,就有那心术不正之人,做那偷偷摸摸的事情,开封府的治安压力空前巨大,这些商户不指望官府能够完全杜绝这种事情,只希望自己的店铺里能够安全一些。

    可他们并无钱财豢养打手,就只能将目光投向一些镖行了。

    于是乎,专门做小商户托镖生意的兄弟镖行就开始名声大噪了。

    这些天里,李淡然经过筛选,再次招聘了二十个镖师,却依旧有些人手不够,实在是托镖的人太多了。

    赵谷这些天依旧每天都在饭馆和郡主府来回跑,听着百姓们议论粮荒的事,听着柴郡主对时势的评价,他也时不时发表一下建议,语出惊人。

    很快的,冬月过了一半,时间来到了冬月十五。

    这天一早,开封城外再次涌来了大批流民,加上这些天零零散散的流民,开封城外已是聚集了七万流民。

    如此大数量的流民,每天要消耗的粮食是惊人的,虽然大宋一向富庶,朝廷余粮充足,可也经不起这么消耗啊!

    开封府衙无奈,只得下了禁令,禁止百姓屯粮,并限制开封城内大小酒楼饭店的粮食进货,不得囤积粮食。

    这消息一出,百姓们顿时乱作一团,纷纷猜测,难道朝廷已经没粮了吗?

    相比开封城内百姓的议论,开封城外的流民们那真是炸开了锅。

    朝廷一旦限制了粮食购买,岂不是就意味着余粮不多,若真到了余粮耗尽之时,第一个挨饿的就是这些流民。

    就有性子软弱的人,听到消息后嚎啕大哭,刺激着所有人的情绪。

    更有脾气暴躁者,大声咒骂着该死的老天,任凭周围人如何拦着也不管用。

    在这个时代,人们都是十分敬重天地的,因为敬重,所以畏惧,纵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少流民还是不敢对天不敬。

    开封城墙之上,朝廷许多官员在此看着一众流民,不少人皆是露出了悲色,更有官员不忍见流民遭难,留下了眼泪。

    开封府新任同知木一文叹了口气,神色不安的走到一个中年官员面前,道:“李大人,赵相有请。”

    开封府府尹李符一惊,连忙整理着装,下了城楼,径直来到了开封府勋贵一条街最靠近皇城的府邸,敲开了府门。

    片刻后,李符神色怪异的出了赵府,站在府门外许久,才迈步回了开封府衙门。

    ————————

    赵谷也带着冰糖雪梨出了城,看了看人山人海的六名,叹息一声,赵谷递给了冰糖一百个铜板,让她扔进了募捐箱。

    这个募捐箱,听说是城中某位女菩萨摆在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捐款,救助这些流民。

    募捐后,赵谷带着冰糖雪梨回了饭馆,一路上三人都没有说话,就连一向活泼的雪梨也很沉默,都被城外遍地的六名给震住了。

    百味饭馆如今也渐渐门可罗雀了,不复前几日的热闹,不仅因为朝廷限制了它的原料采购,也因为大家人心惶惶,没有心思花钱吃饭。

    赵谷索性关了店门,带着冰糖雪梨进了后院,随便拿了一本书出来,教导二女读书写字。

    约莫黄昏时分,三人正在屋中用功,不想店门被人敲响,赵谷打开门一看,敲门的却是兄弟镖行的一个镖师。

    “不好了大镖头,二镖头他们被官府的人抓走了。”来人说道。

    镖头是镖师们对镖行领导者的称呼,赵谷被称作大镖头是因为所有人都拿他当老大,二镖头则是指的二狗子,至于郝空白和李淡然则分别被称作三镖头和四镖头。

    一听二狗子三人被抓走,赵谷悚然一惊,连忙问道:“官府为什么抓他们?”

    镖师答道:“好像是因为他们之前宣传抹黑官府,如今被官府查出来了。”

 第二十五章 寒冬(3)

    赵谷心里‘咯噔’一下,二话不说,直接带着镖师回了兄弟镖行。

    到了镖行一看,镖行里一片惨淡,想来大家都知道二狗子三人被抓的消息。

    这些镖师都是良善子弟,最畏惧的就是官府,眼下镖局里四大镖头被抓走了三个,他们自然人形惶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赵谷只得先安慰这些镖师,等到镖师们心情好转,这才开始询问捕快抓走二狗子三人的经过。

    经过询问得知,这段时间里二狗子三人一直忙着四处接单赚钱,在开封城里名气不小,却不知怎么就被开封府衙门注意上了。

    衙门的捕快不知受了谁的命令,竟依旧在查前些时候的流言源头,通过百般排查,他们慢慢掌握了最开始传播流言的二狗子三人的体貌特征,恰好这时二狗子三人落入官府眼中,两相一对照,捕快们就将二狗子三人抓了起来。

    听完这些,赵谷悚然一惊,传播流言这项罪名可大可小,若是官府不想深究那自然没事,可若是官府要下死手,二狗子三人怕是人头不保。

    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弄清到底是谁在勘察流言事件,以及官府的态度是怎么样的,这两点才是决定二狗子三人未来的重要因素。

    赵谷正准备派人去开封府衙门探探口风,不料兄弟镖行看门的老大爷疾步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报告道:“官府的人又来了。”

    赵谷眉头一皱,还是硬着头皮迎了上去,不想迎面就撞上了两个熟人,正是之前被他打伤的牢房牢头和当初被他抢走灯笼的衙役。

    “赵谷,果然是你。”牢头一见赵谷,指着他冷笑道。

    随即,牢头一脸谄媚的对他身后一名威武的捕快道:“胡捕头,这人就是赵谷,二狗子他们几个四处散播谣言,抹黑官府,怕是后头就是他的蛊惑。”

    胡捕头‘嗯’了一声,对着赵谷抱了抱拳:“先生请跟我走一趟吧,李大人有请。”

    这个李大人自然不是李浩,他早已被二狗子埋在了某个深山老林,赵谷微微琢磨就明白了,胡捕头口中的李大人应该是开封府府尹李符。

    听到胡捕头称呼自己为先生,赵谷心里略微放心,由此看来,李符对自己的态度还算友善,这就证明二狗子三人暂时还没有危险。

    “好,有劳胡捕头了。”赵谷笑道。

    当下,赵谷和一干镖师交代了几句后,就随着胡捕头出了镖行,径直来到了开封府二堂,见到了大宋第一地方长官李符。

    李符约莫四五十岁,面相亲和,看起来温文尔雅,留着一缕长须,很容易产生好印象。

    但赵谷仔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