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归大宋-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算时间,赵光义若是不想西夏局势再次混乱起来,也该撤去他的人马了。

    也就是说,现在正是赵谷回归开封的好时机呀!

    可是小九的爷爷是怎么知道他现在安全了呢?难道真的是靠一只手在那里掐算?这也太不靠谱了!

    无奈之下,他只得起床洗漱,打开门后,却发现小九不知从哪里搞到了两匹马,正在门外等着赵谷。

    再看她的打扮,分明就是要出远门的样子,而且马匹上面也是带满了包袱,显然也是在为出远门准备着。

    见到赵谷出来,小九递给了他一个锦囊,道:“爷爷让我给你的。”

    赵谷拆开锦囊,只见上面写着五个大字——无危险,可走。

    赵谷看了,不由一阵无语,老头子住的地方距离这里不过才几十米,他跑过来说会要他的命吗?居然还搞什么锦囊,一副装逼派头。

    但或许这也是因为老头子不想看见他的缘故,没见到小九都已经准备和赵谷一起走了,村里却没有一个人过来看上一眼吗?

    “你也要跟我一起走?”赵谷问道。

    “那是自然,你昨晚……都对人家那样了,人家当然得跟你一起走了。”小九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答道。

    赵谷笑着点了点头:“那咱们现在就走?”

    “是呀,正好你还没吃早饭,现在赶路的话,正好可以去百味饭馆吃完热干面。”小九说着,仿佛想起了热干面的香味,竟吧嗒了两下嘴,一副流口水的样子。

    赵谷一阵无语,要是被他知道百味饭馆就是自己的产业,热干面就是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不知道他要做何反应。

    好吧,走就走吧,希望老头子能够靠谱点,可别害了赵谷。

    当下在,赵谷也不去管那么多了,直接和小九一起上了马,二人一路出了村庄,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

    而在二人走后,老道士和老翁再次刷的一下飞到了赵谷曾经住过的屋顶上,二人一起眺望着远去的身影,神色莫名。

    “爹,你真的放心让小九就这么跟着这小子离开吗?”老翁问道。

    “你这不是废话吗?我都布置那么久了,现在是反悔的时候吗?”老道士瞪了他一眼,喝道。

    “可是……你真的确定危险已经解决了吗?他们不会一出去就被人逮住了吧。”老翁还是不放心,接着问道。

    老道士有些不耐烦了,好似到了暴走的边缘,但还是答道:“这些时候,几乎每天都会有神秘人马在这附近搜索,有时是一两人,有时是十来人,我装死之后又不能在村里露面,便跟在这些人身后,十分确定他们就是在找赵谷,而近五天以来,这帮人已经不在这里出现了,我看十有八九就是要找赵谷的人放弃了。”

    “可是,万一他们只是到别的地方去找了呢?”

    “那就看赵谷和小九的运气了,再说他们二人精通易容术,又岂是那么好找到的。”

    “可是……。”

    “而且我也让他们两个跟着他们两个了,没事的。”

    “可是……。”

    老翁还要再说什么,迎接他的却是一只砂锅大的拳头,‘砰’的一声把他从屋顶锤了下去。

    再看老道士,正叉着腰在屋顶上大骂呢!

    “你他妈的有完没完,老子都跟你说没事了,你他妈还一直在这里可是可是的,是不是有几年没挨打了,就觉得老子不敢打你了?”

    “……。”老翁。

    山村外,赵谷自是不知道山村内发生的一切,若是被他知道的话,或许他也想一拳把老道士这个无良的老道士锤下屋顶,最好是让他摔死的好。

    此时的他,已经再次让小九给自己易容了,虽说老翁算定已经没什么危险了,但以赵谷的性格,自然是谨慎些好。

    易容完毕,赵谷从铜镜里看着完全变了一个人的自己,对着小九竖了个大拇指。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议

    时间回到赵谷在西夏刚接到圣旨时,开封城内。

    西夏全境收复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大宋,开封城的百姓自是第一个知道的,知道这个消息后,百姓们纷纷挂出了红灯笼,点起了炮仗,庆祝这得来不易的胜利,其气氛之热烈,比起过年都要热闹。

    朝堂之上,官员们更是早早知道了这个消息,自是又对赵光义拍了一顿马屁,让赵光义高高的升了起来,几乎可以和太阳肩并肩。

    有人当即提议要给西征将士加官进爵,可这却是触犯到了赵光义的逆鳞。

    他本就对赵谷忌惮不已,时时刻刻希望赵谷走路摔死、喝水呛死、睡觉睡死,自然不想对赵谷加官进爵,尤其是在西征成功后,他对赵谷的忌惮更是达到了不可附加的地步。

    试想一下,大宋的国土面积有多大?西夏却占了大宋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再加上之前收复的燕云十六州,可以说,赵谷已经替大宋打下了半壁江山。

    如此功劳,怎能不让赵光义寝食难安,而且赵谷还发明了大棚技术、神威霹雳弹,之前更是两度剿匪,处理因天灾而逃亡的流民,还给开封带来了数千顷的农田,其在民间的威望之高,也是不可小觑。

    若是真的给他论功的话,一个亲王爵位怕是都不够给的,可大宋从来只有死掉的异姓王爷,却从来没有活着的开国亲王。

    君难道不知道,自古便有异姓不能封王的铁律吗?就算大宋历代国君处理大臣的关系都还算温和,但也从来没有封过异姓王爷,顶多就是在功臣死后追封而已,而且还是不可世袭的。

    可赵谷的功劳,却足以当得亲王之爵位,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开国亲王,可以传承后世子孙的那种。

    这可就要了赵广义的命了,以赵谷的天纵奇资,若是成了大宋仅次于他的亲王,势必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拥护,而赵光义却很明显才能不够,赵光义有理由怀疑,若是让赵谷再在大宋混上三年,他这个皇帝便要当到头了。

    就在大臣们讨论如何给赵谷加封之时,赵光义终于爆发了。

    “加封加封,你们就知道加封,等到哪天赵谷的功劳比天还大时,怕是你们就要推他做皇帝了吧!”赵光义暴喝道。

    此时,紫宸殿里倒也没有闲人,能够参与此次朝会的人都是从三品以上的高官,皆是三省六部的顶梁柱级别的人物,另外就是三司使、枢密院、三衙的最高长官,再要么就是曹彬这样的武将,大家都是历经了多年的宦海浮沉才上来的,养气功夫自然都十分到位。

    但饶是如此,听见赵光义如此众目睽睽之下,竟然如此说话,众人亦是吃了一惊。

    此话诛心啊!

    谁若是敢在此时给赵谷说话,岂不就是等于承认了以后会推他做皇帝?

    赵光义这次是真的发火了,不像之前几次隐忍不发,因此一时之间,紫宸殿里寂静一片,大臣们谁也不敢说话了。

    “哎哟。”

    突然,一个高官叫了一声,随即脸色苍白的倒了下去,旁边的官员立刻去叫来太医,同时将他抬了下去,整治去了。

    没过一会儿,又是几个官员倒了下去,好似受到了传染病一样,跟着他们也被抬了下去。

    接二连三的,紫宸殿里就剩下二十来个高官了,这些人分别是赵普、吕蒙正、曹彬、呼延赞、潘美、杨延昭、张齐贤、赵昌言、寇准、陈省华、李符……。

    总而言之,这些人都是各部门的最高长官或是副手,他们往这里一站,几乎就可以代表整个大宋朝廷。

    赵光义此时却是后悔不跌,他一向懂得隐忍,尽管隐忍的目的谁都猜的出来,但毕竟没有放在明面上,可今日他的话一出口,便知道自己做了一件错事。

    身为一个皇帝,他竟然在一个臣子没有丁点罪过,并且完全不在场时,说下了如此诛心之言,这岂非是将他嫉贤妒能的本性展露了出来。

    如此一来,一旦消息传开,还有谁敢在他手下做事?他的那些嫡系心里又该怎么想?

    “那个……朕早上多喝了两杯酒,头有点晕晕的,此事暂且稍后再议。”赵光义揉了揉额头,装作虚弱的样子说道。

    众臣子皆是点头表示明白,随即告辞离开,出了门来,却见那些原本病的不轻的高官们,竟然全都安然无恙的等在宫门外,众人对视一眼,各自摇了摇头,接着便各回各家了。

    由此看来,这帮官员哪里是病了,分明就是在装病,他们不想承受赵光义的猜忌,怕赵光义逼他们表态,因此才装病退去。

    宫门外的场景,赵光义自然通过手下的汇报知道了,但他却是无可奈何,且不说他是否真的掌控了朝堂上的所有人,就算他真的完全掌控了这些人,他那番诛心之言轮说出去后,这些人怕是也会起别的心思。

    踌躇许久后,赵谷对赵灵儿道:“看来,是时候启动你的那个计划了。”

    赵灵儿深吸一口气:“皇上放心,我会安排心腹传递一张‘假’圣旨,‘骗’走赵谷手下的大军,然后安排人秘密刺杀,绝不会让他活着回开封。”

    赵光义点了点头,叹了口气:“今日却是朕太过心急,眼见大臣们拥护赵谷,便失了分寸,如此一来,纵然赵谷死在了本路上,大臣们虽然明面上不说,心里却会越发肯定是朕暗杀了他,却是得不偿失啊!”

    赵灵儿自然也知道赵光义今天太过冲动了,但他依旧劝道:“知道了便让他们知道吧,反正除了赵谷外,其他人无兵无权,又能怎么样呢?皇上你终归是皇上,谁敢忤逆您的意思。”

    赵光义点了点头:“现在也只能如此想了,你且下去安排吧,务必做到一击必杀。朕乏了,吩咐人抬朕回去休息吧。”

    “是。”

    赵灵儿便找来十八个太监,用轿子将赵光义抬回了宫殿。

 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议

    再说九月十二这天,赵光义和大臣们一如既往的上了早朝,处理着纷杂的国事,尽管大臣们看向赵光义的眼神中怪怪的,但却没有一个人敢显露出来。

    正说着,一个太监突然从偏门走了进来,递给了赵灵儿一个竹筒。

    赵灵儿不着痕迹的将他交给了赵光义,赵光义拆开一看,当即将竹筒扔了出去。

    “好你个赵谷,竟敢公然造反!”

    大臣们为之一愣,不知道赵光义又是抽的什么疯,齐齐看向了他。

    赵光义指了指竹筒和里面的信件,道:“你们自己看吧。”

    众大臣点头,便由执相吕蒙正第一个看了,看完后又传到了其他人手中。

    却见此竹筒里共有两封信,全都来自于西夏,分别是夏国公夏微冰和安国公李继迁所书。

    二人的书信倒也没有太大区别,总结起来就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西夏各部落承蒙赵谷想出了分草之法,对赵谷感激不尽,便家家户户在家里给他立下了长生牌,希望赵谷长命百岁,继续为大宋的建设做贡献。

    二人的书信上还说,虽说赵谷定鼎了西夏,但西夏境内却不知在何时,又出现了另一股庞大势力,这个势力兵力雄厚,远非他二人能够抵挡,所以希望赵谷继续挂帅,保护西夏全境平安,让牧民们安心放牧。

    大臣们看完此信,皆是震撼不已,他们这帮人就连眼睫毛都是空的,哪里还不明白夏微冰和李继迁的意思,他们这分明就是知道赵谷有难,想要保住赵谷啊!

    试想一下,如果赵谷真的在西夏境内那么受百姓爱戴的话,赵光义若是冒然杀了赵谷,西夏百姓能同意吗?眼下西夏刚刚平定,说白了大权依旧在西夏人手上,若他们起兵造反,定鼎西夏岂不就成了一个笑话?

    更关键的是,二人最后的意思也十分耐人考究,西夏境内何时出现了一股强大势力?就连夏微冰和李继迁都不是对手?这分明就是在扯谎嘛!

    估计这二人是想通过这个势力威胁朝廷吧。一旦赵光义继续猜忌赵谷,他们便会暗中杀害朝廷派去西夏的官员,然后推到这个势力头上,若赵谷一日不得安全,他们便一日不会让朝廷接收西夏。

    如此一来的话,这个名义上收复过来了的西夏,岂不就又成了国中之国,大宋徒有他的领土权,却一点控制权都没有。

    骑虎难下!

    这是众大臣看完书信后的感觉,大宋要想顺利接收西夏,赵谷此人便一定不能动,否则大宋绝不会再有余力第三次西征。也就是说,大宋要想接收西夏,就一定得让赵谷活得滋润。

    要接受西夏,还是要杀死赵谷,这成了大宋朝廷必须的做出的选择。

    但大臣们都知道,想要杀死赵谷的也只有赵光义一人而已,现在要看的就是他的选择了,他是会选择强大国力,还是会选择满足一己之私。

    一时之间,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赵光义身上,让他越发光火。

    和大臣们想的不一样的是,赵光义觉得,赵谷竟然已经在西夏建立了如此威望,若假以时日,西夏恢复了国力的话,势必会对赵谷的势力越发壮大,到时他们里应外合,赵光义这个皇帝还能继续当下去吗?

    也是在这一刻,赵光义越发坚定了杀死赵谷的念头,哪怕可能因此引发西夏叛变,可能让大臣么对他十分失望,他也不会回头。

    于是乎,赵光义道:“你们都看清了吗?赵谷勾结西夏番邦,意图威胁大宋,现在你们还要为他加官进爵吗?依朕看来,还不如趁他还在大宋境内,直接将他斩杀掉为好。”

    “可是陛下,西夏目前也是我大宋国土啊!西夏百姓也是我大宋子民,夏国公和安国公的做法虽然有待商榷,但作为臣子,却是有上书议论朝政的权利,依臣看来,他们不过是想保住赵侯爷而已,还望陛下宽容啊!”李符皱了皱眉,却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

    赵光义眼睛一眯:“李爱卿,你这是在替赵谷求情喽?”

    李符怡然不惧赵光义的威胁,道:“陛下,臣常闻,圣天子绝不不教而诛,且不说赵侯爷有功于大宋去,却无半点罪过,就算他真的犯了错,您也应该包容她、劝慰他,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