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归大宋-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饭罢,侍女给众人上了茶水,曹彬和潘美便带头聊起天来。

    很快的,赵谷发现他们所料的事情大多是些军中秘闻,以及朝堂大事,期间二人各抒己见,倒是让赵谷增长了不少知识。

    呼延赞缓了很久后,终于不那么撑了,也加入了其中,不断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别看他五大三粗的,却是真人不露相,说出的话十分有韵味,让人感觉如同醍醐灌顶。

    因为听了他们三人的话,赵谷对于一些朝堂上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事件有了进一步了解,更对赵光义的过去知道的更多了。

    而曹玮和杨延昭则仿佛早就习惯他们的闲谈了,不时问上两句,曹彬三人也都会一一解答,非常详尽。

    赵谷这时有些明白了,曹彬三人竟是在隐晦的指点赵谷、曹玮和杨延昭啊!

    他们假借谈话,实际上是在告诉赵谷三人处事的经验,同时也是在为他们梳理各种关系,谈话是假,传道才是真。

    赵谷不由有些感动,曹玮乃是曹彬的儿子,杨延昭则是杨业之子,曹彬三人战友的儿子,他们被曹彬三人教导也就罢了,曹彬三人却没有避讳赵谷,这岂不是说他们也待自己如子如侄吗?

    这可是曹彬三人活了大半辈子总结出来的处世之道,他们告知给赵谷三人的各种复杂关系,有的更是不为人知,一旦赵谷三人掌握并且消化了这些东西,日后在官场之上定然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要知道,对于已经处于大宋金字塔最顶端的曹彬三人来说,若他们要教导别人一些什么,不知有多少人抢破了脑袋也要进入他们的视线,可他们却选择了用这种办法教导赵谷,实在是用心良苦。

    而曹彬三人在谈话之时,自然也在观察赵谷的反应,当他们看见赵谷眼中的感动后,三人不着痕迹的笑了笑。

    有的时候,师傅传授给弟子什么东西的时候,并不在乎弟子学不学的会,只要弟子领情,师傅就很高兴了。

    ————————

    七日后,一封由前方斥候传来的情报被送到了宋军中军大帐中。

    曹彬展开情报看完,递给了众人,当所有人都看过之后,曹彬道:“辽军集结大军三十万,来势汹汹,看来是要和我们大决战了,怕是不夺回燕云十六州决不罢休,各位可有好的退敌之策!”

    潘美看过情报后,道:“我们北伐时共有十八万大军,加上呼延的两万大军,共有二十万,虽然现在只剩下了十七万人,但辽军也只有三十万,他们想要攻破我们的防御,估计是不可能,咱们只要选择死守,一定能够挡住辽军。”

    杨延昭亦道:“我赞成韩国公的说法,我们应以保住燕云十六州为重,死守不出。”

    众人皆点头,唯有弭德超目光总闪烁着异样光芒,道:“诸位,三十万辽军可不是小数目,若咱们只选择死守的话,怕是就算把他们打退了,我们也是死伤惨重,这样不划算啦。”

    “弭德超将军有何妙策?”曹彬问道。

    弭德超自傲一笑,仿佛一切尽在掌中:“本将以为,可派一支奇兵提前埋伏于辽军的必经之路上,先挫一挫他们的威风再说。”

    曹彬看了弭德超一眼,心中暗暗鄙视,这家伙难怪先前丢了云州和寰州,轻敌冒进,真不知道皇上到底看中他哪一点了。

    但这样的话曹彬却不会说出口,他又看向了赵谷:“赵侯爷,说起行军打仗,老夫自问比不上你,不知你有何高见?”

    赵谷却仿佛没听见一般,目光直直盯着墙上的地图。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决战前夕(2)

    曹彬又叫了两次,赵谷才回过神来,问道:“怎么了?”

    曹彬便将他的话又说了一遍,赵谷听完微微皱眉:“诸位认为辽军大军来犯,会选择哪里作为突破口?”

    “云州、寰州、应州都有可能吧?”曹彬不解道。

    赵谷却摇了摇头,目光在地图上扫过,最终定格在了朔州城。

    “你说他们会从朔州开始进攻?”曹彬迷糊了,问道。

    “鲁国公为何认为他们不会从朔州进攻?”赵谷反问道。

    曹彬顿了一下,他本能的认为赵谷不是在无的放矢,可他怎么也想不通,辽军选择朔州进攻到底有什么好处。

    弭德超却在此时插话道:“赵谷,你不过二十来岁,却在这里质疑鲁国公,你也太没大没小了吧?”

    赵谷冷冷一笑:“本候代皇上监军,连问也不能问吗?弭德超将军你这是在否认本候?还是在否认皇上呢?”

    弭德超被噎住了,皱眉道:“本将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燕云十六州都被我们占了,而朔州城又处于大宋和燕云十六州的正中间,辽军怎么可能从这里进攻?他们难道不怕被包围吗?”

    “被包围?朔州西方就是辽国境内,哪里来的包围?”赵谷反问道。

    弭德超再次被问的哑口无言,索性也不说话了,决定等赵谷解释完了之后再质问他,对症下药。

    王继恩这时出来解围道:“你们两个就不要吵了,赵侯爷还请你说说你的道理吧。”

    赵谷点了点头:“我早就说过了,朔州乃必争之地,也是必守之地,因为他是距离大宋和大辽最近的地方,我们大军的粮草都要从这里路过,若辽国占了这里,我们再想要粮草,就得从几百里外绕路,白白耗费时间。”

    弭德超这时自认为找到了机会,冷笑道:“耗费时间?能耗费多少时间?几百里路而已,两三天就能到达了。”

    赵谷冷笑不语,只是用看白痴的目光看着他,让弭德超再次火冒三丈。

    杨延昭苦笑一声,提醒道:“弭德超将军说的是正常情况下,可这北方地界多雨雪,若大雪封山,几百里路再走起来,怕是十几天也不一定走的完。”

    弭德超这才悚然一惊,瞪了赵谷一眼后,再次选择了沉默。

    曹彬又问道:“那辽军也没必要非得选择朔州吧,云州和寰州同样重要不是吗?而且朔州终究离大宋太近了,辽国有必要铤而走险吗?”

    对于曹彬,赵谷还是很尊重的,因此很细心的解释道:“正因如此,我才断定朔州一定是辽军首攻之地,因为大家都下意识的忽略了那里的重要性,所以辽国才越好得手。而且朔州城一失,寰州和云州便相当于暴露在了辽军眼前,新州、妫州、应州、蔚州更是相当于直接落入了辽国手中。若被他们连下五州,辽国一定会士气大振,这对于我们是十分不利的。”

    听完赵谷的解释,曹彬不由有些相信他的说法了,最后点了点头:“赵侯爷所言不无道理,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应与辽国接壤的州府统统派重兵守卫,另外再挑选三万骑兵,在各州府之间游走,震慑辽兵。再撤出新州、妫州、应州、蔚州的所有士兵,集结待命。”

    “不解救朔州了吗?”王继恩不解道。

    “那三万骑兵的第一个游走地,就选择朔州吧。”赵谷悠悠笑道。

    曹彬等人看着赵谷脸上的那抹笑容,突然感觉身上一冷,莫名的开始后背发凉,酸麻酸麻的。

    这是怎样的笑容啊!

    ——————————

    朔州城两百里外,有一座高山,高山无名,却异常高耸,山体宽大,绵延几十里。

    这里有着成片的松树,在这大冬天里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林中有数条溪流,畅快的游着,合而为一后渐渐形成了一条小河,蜿蜒流向远方。

    大辽军队便驻扎在这条河流两岸,和宋军驻扎时喜欢构筑工事不同,辽人的军营里只有成片的帐篷和奔腾的马儿,没有任何可以防御的东西。

    在辽人看来,男子汉就该主动进攻,而不是被动防守,无需防御工事。

    这也和辽人生活在大草原上有关,辽人多为契丹人,契丹人又多生活在浩瀚的草原之上,在草原之上是没有木头石料等东西搭建工事的,因此无数年来,大草原上的战士们已经习惯了空空如也的军营。

    到了晚间,辽兵们也不见操练,而是各自欢快的在丛林间穿梭着,准备着晚餐所用的食材,他们的马儿则被完全放了出去,各自追逐,嬉笑打闹。

    这本该是一副非常壮观的军营场面,辽兵们却一个个满脸哀愁,似有什么心事般。

    军营最中央的军帐里,辽国大将军韩德让坐在首位,同样是愁眉不展,举棋不定。

    和大宋枢密院、率臣、三衙分管军事不同,辽国的军制依旧有些混乱,韩德让作为辽国南枢密院使,却曾作为率臣率军出征,于大宋第一次北伐时,大败宋军于高粱河,因此他不仅仅是一名掌管军令和兵符的文官,更是一名能征善战的武将。

    如今,这名能文能武的辽国高官却面露疾苦之色,似有难言之隐。

    他的目光一直在宋辽地图上扫过,并将一只只小旗放在上面,似在进行推演。

    看地图上的标记,他似乎正在思考如何夺回被大宋收回去的燕云十六州。

    月亮慢慢升上了天空,今晚又是一个寒冷的夜,亲兵进来为他掌了灯火,随后就又退出去了,似乎生怕打扰到他一般。

    思考良久,韩德让喃喃道:“天降大雪,大辽粮草短缺,此战我军不可久战,唯有大军压境,逼退大宋方可。”

    “虽然不知道大宋这次为何有这么大的决心,但大宋依旧是文人的天下,一旦战争局势对他们不利,或是大宋伤亡太大,一定会有文官提出撤军的。”

    “此次……只能赌一赌了!”

    突然,韩德让将目光定格在了朔州城之上!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决战(1)

    三月初六日,天降大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此番情景重现燕云十六州。

    这一日凌晨时分,天上便下起了鹅毛大雪,北风呼啸,击打着树枝,发出‘呜咽’的声音,让人头皮发麻。

    到了早晨,太阳还不见出来,雪却越下越大,转眼间就有成人小腿那么深了。

    气温越来越低,人在户外非得穿上厚厚的棉袄不可,否则只需站上一刻钟,就得冻成冰棍。

    朔州城内外,因为较为靠近南方的缘故,雪下得略微小了一些,但依旧气温底下,大雪规模也同样非同小可。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朔州城外二十里处,却有十八万辽军士兵匍匐在地,如同死尸。

    只有在大风偶尔呼啸而过,积雪又加一分之时,他们才会慢慢向前爬行一段路,速度缓慢异常。

    半天时间后,十八万辽军不过才前进了十来里距离,离朔州城依旧还有十里远。

    又是半天过去了,就在黑夜到来之际,十八万辽军摸到了朔州城下。

    激战陡然来临!

    十八万辽军突然从雪地里窜起,三万弓箭手风一般的射出了一阵箭雨,瞬息之间就将城楼上守卫的五百宋兵射成了马蜂窝。

    “敌袭!”朔州城内的士兵惊恐的喊道。

    “攻城。”辽军之中随后传来了一道厚重的声音。

    十八万辽军便纷纷从怀中取出系着铁爪的绳子,‘呼啦’一下扔向了城墙。

    趁着宋军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辽军已经登上了一半城墙,再等到宋兵大军到来时,已有数万辽军冲上了城墙。

    短短一炷香之内,朔州城便已情势危急!

    宋军随后展开了反攻,宋辽双方便在城墙之上展开了激烈对决,辽军一次次被宋军逼退,但又一次次攻了上来。

    风雪之中,红色的鲜血洒落一地,热血融化了积雪,红的刺目惊心。

    终于,辽军十八万士兵全部登上了城墙,而这十八万士兵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便惊人的消耗了三万之巨。

    宋军一方也是损失惨重,只得退进城内,丢下了一地尸体。

    此时的城墙之上,处处都是死尸,随便走一步路都有可能踩上别人的尸体。

    更有的地方,尸体已经堆成了山,各种器官混杂不堪,都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

    战争是惨烈的,宋辽双方却顾不上计较这些,夺下城墙后,辽军继续进发,向城内的宋军奔去。

    而在城内,仅剩的五千宋兵都退进了小巷之中,虽然面对着千军万马,却没有一个人露出害怕之色,相反的,不少人都满脸兴奋。

    就在辽军大军包围了宋兵重点繁育的城中时,一道火箭‘噗’的一下射向了辽军。

    火箭在风雪之下,速度并不快,火苗似有似无,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但当这只火箭射在城中一片仿佛刚刚挖掘过的新土上时,却仿佛天雷勾动了地火,瞬间引起了激烈反应。

    在辽军眼中,这只火箭仿佛点燃了什么东西般,只听一声‘呲呲’的声音,接着他们就感觉仿佛天翻地覆了一般,身体被掀飞,耳中也传来震耳欲聋的声音,接着就直接失去了知觉。

    而在宋军看来,只听“砰砰”声不断传来,接着就是一块块地皮被连连翻起,一队队辽军被撕裂掩埋,一座座房屋被摧毁,景象恐怖至极。

    一炷香后,爆炸停止了,再看远方,十八万辽军已经生生少了五万人,其他十万人中也有不少人受了伤,面色惊恐至极。

    宋辽双方隔着一道被炸开的沟壑遥遥相望,辽军却再也不敢前进一步,反观宋军则人人面露笑容,一脸轻松。

    更有不少宋兵对辽军摆出了挑衅的姿势,似乎希望他们再来一波冲刺。

    辽军却直接不敢动了!

    仅剩的十万辽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迈出一步,而他们的中军之中也久久没有传出命令。

    良久之后,辽军中军之中响起一道疲惫的叹息声,道:“撤退吧。”

    很快的,辽军撤退的号角响起,十万辽军当即快速朝着朔州城外跑去,仿佛见鬼了一般。

    然而辽军才刚刚出城,脸上见鬼的表情还未来得及收起,立刻露出了更加惊恐的神色。

    只见在朔州城外,三万宋军骑兵正枕戈待旦,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