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界事务所-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女子使剑出神入化,而那少女亦是无比厉害,那日晚上,我曾在圣贤居外,听那少女敲击竹棍,一共八十一响,其中真气浑厚如天雷鼓音,似仙神起舞。”

    “而那女子更是厉害,我还在院门,那屋中便飞出一柄剑来,笔直插在我身前不到三寸之地,在多一分,我便要人头落地。这般手段,便是先天也不能随意使出,定然是见神之上的强者。”

    甘明听得他说话,似乎脑袋里闪过一道灵光,范蠡和少女,妙龄女子?等等。。。。。

    他好像回忆起了什么,于是一个故事在他脑海中成型,并且有着画面展现出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白。越王甘明猛地一个激灵,却是想起来了!

    甘明抓住范蠡的肩膀,尽量让自己声音平静,装作好奇,询问道:“那,你可知那两个女子名讳?”

    范蠡想了想,不隐瞒,道:“那妙龄的红衣女子我不知,但那少女,我听见红衣女子叫她作。。。。。。。。。。。阿青。”


………………………………

第六百四十三章 一论道尽天下理,令百贤不能言

    甘明一瞬间明悟了,他想起来,同时心中倒吸口冷气。

    这个剧本不对了。

    阿青。。。。。。越女阿青!

    可阿青怎么会跟在韩非子身边?而且时代也对不上。。。。。。。。对了,因为混乱,所以韩非子提前出世,又与阿青遇上?

    这太混账了,如果没有阿青,那么越国的剑士们如何学得白猿剑法?没有这剑法,越国剑士如何跻身世上最强军队?

    这是一个仙武的世界,虽然很像,但却不是曾经的历史,在这里,武道可以通天,一剑断海不是传说,而是真实的事情,那么像是越女阿青这种极为厉害的人物,可以称得上是剑神的女子,她的实力一定是高的没有边际!

    但现在一切都没了,范蠡没有在长街上留住阿青,他们二人甚至没有产生什么互动,从范蠡的语气和表情来看,他们只是萍水相逢罢了。

    甘明掩饰了自己的表情,身为一尊王者,决不能让臣子看出自己的真正心思,他所表现的都是伪装的外在,并且需要瞒过范蠡、文种这种极为厉害的人物。

    “你可曾知道那一行师徒四人去了哪里?”

    甘明朝范蠡询问,后者摇头,苦笑道:“圣贤不欲与我多言,就此远去,一步二三里,我早已看不见他的踪迹。”

    “但想来,应当是一路西行。”

    范蠡认真的回答,当时他看见陈缘几人离去的时候,是朝着西方的方位,而且他也了解到,他们一行四人来时,是从正东而至。

    “西行?一路西行?韩非子一路西行做什么?”

    甘明百思不得其解,他仔细沉吟一会,对范蠡道:“圣贤之事可不提,但那少女对我们来说,乃是必须要请来的。”

    “少女?”

    范蠡愣住:“那少女虽然剑法强悍,但想来境界应该不高,若是先天武圣,我越国也有几位压阵。”

    “范蠡,你不懂!”

    甘明极力的开口,语气坚定:“那少女的剑法乃是神剑,不说全部习得,只需要有一丝神剑影子,你便胜过天下所有剑客!”

    “世界万法不过一剑之间,这是能够杀神的剑法,不该存在于人间之中!”

    听得甘明如此斩钉截铁的话,范蠡也不由地有些惊异,那青涩的少女,提着根竹枝,居然是这么厉害的人物吗?

    为何王上语气如此笃定,莫非是故友之女?

    甘明要范蠡去追寻那女孩踪迹,范蠡思量再三,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这位王上不会无的放矢,在过去,他也做了许多不为外人看好的事情,但最终的结果都是王上的胜利,于是范蠡决定相信他,认同他的作法。

    自己终究是臣子,遵守君臣之道乃是分内之事。

    越国秘密派出了剑士,朝西方分散出去,按照甘明的指示,以及范蠡模糊的叙述,踏上了这寻找一名少女的旅途。这些士兵们得到的消息是,这名少女会改变越国,让其拥有与天下强者逐鹿的能力。

    。。。。。。。。。。。。。。。。。

    “越国派出了士兵。”

    陈缘缓缓开口,他的鞋子上沾染尘土,被他缓缓踢掉。

    “是来找阿青的,那个越王已经醒悟过来,但我没想到,他还真的是我曾经说的几种情况之一,他的历史很不及格。”

    “越女传剑这么重大的事情,他居然一点也不记得。”

    四人行走,此时陈缘依旧褪去韩非的名号,再化一尊圣人。

    名家,以巧舌诡辨著称。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名家的声望在古时素来不好。

    公孙龙,这是陈缘现在所扮演的角色,所谓白马非马,坚石白二,这些诡谲的命题信手拈来,从方才至现在,他就此问已经难倒了数个偶遇的学者。

    有的是儒家弟子,有的则是墨家墨者,还有刚刚崭露头角的法家人物,但他们的舌头在和名家辩论时,总是会落入下风,正是因为名家不讲实辩,而总是诡辩,故此春秋诸子之中,名家几乎无圣之名号。

    说来真是讽刺,号名家,却无圣名。

    越女见陈缘又败一名学士,不由得问道:“公孙龙的身份,你要扮演多久?”

    “不急,前方便是赵国,待我入境,写下《指物论》,便改头换面,再化他圣。”

    陈缘指点前方,诸人入境,此地已经踏入赵国地盘之中。

    “《指物论》。。。。。。。”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谓指乎?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

    “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不可谓指者,非指也。非指者,物莫非指也。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

    “。。。。。。。。。。。。。。。。。。。”

    一本指物论,辨尽天下理。

    陈缘在城中言谈,邀天下儒墨学者辩论,三日之中,闻公孙龙之名者皆纷纷来至赵国内,与陈缘辩论,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惨白而归,甚至有些已经怀疑人生,变得消极癫狂。

    一道圣气弥散,陈缘大笑着将《指物论》放于城中,七日无人敢取,直至陈缘离去,赵国王室才派兵前来,将这本书籍收回。

    一论道尽天下理,令百贤不能言。

    于是公孙龙的名号渐渐传播出去,而有些不服气的,在观听过全本指物论后,想以自己之法来辨别、破解指物论,却最后发现,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天地依旧在,言语惑人心。

    这尊横空出世的人,名讳被天下所记,于是又有许多人转投名家,成立学说,至此春秋第四家已初具规模,儒墨法名,公孙龙俨然已经成了与“孔丘”、“墨翟”、“韩非”三人齐名的大人物,为一派之祖,为一派之宗。

    他的《指物论》更是被奉为名家至理,一切之事都能从中得到答案。

    陈缘完成名家之事,带领三人远行,四圣刚起,五圣已至。儒墨法名,四道合一,便是杂家。


………………………………

第六百四十四章 青牛出黄河!

    杂家出现的很晚,是战国末期才有萌芽浮现,其中代表人物当然是吕不韦,但现在这个平行世界的时代极其混乱,连明朝都穿越了几千年来到这里打仗,自然也就不用纠结杂家出现的时间不对劲了。

    “时间的顺序无所谓,因为这些道理原本就已经存在,现在要做的,不过是顺应天地,‘造’出一位位圣人罢了。”

    真实历史中,道祖一指断春秋,于是衍生出了许多平行世界,实际上,陈缘他自己也不敢说,他所在的世界就是真实的,因为一切都已经超乎想象,在经过北天门的时候,他便已经有所动摇。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已经难以分辨,就像一句话所说的,一个人装了一辈子仁德,那与真的仁德已经没有区别了。

    道灭之景在陈缘眼中回映,他皱起眉头,那些东西如同浮光掠影,不断迷惑他的心神。

    “北天门的景色,道灭之景还是对我有了影响,幸好我已经上过天庭,否则真的要被这股力量给压垮了。”

    陈缘心中清叱一声,那些世界生灭,众生道化之景尽数崩碎破散,消失于精神天地之间。

    “道灭道生不过幻象,我还是我,并没有改变什么。”

    精神世界的搏斗结束,陈缘睁开双目,看向前方,在真实世界中,他还是和寻常一样,以布道为己任。

    没有人知道,在刚刚他经历了一场最凶险的搏斗,源自于精神世界而非肉体。

    但,精神其实说起来也算是维度,处于大维度中的小维度,即人自身所连接的桥梁,理论上各人的思想是可以互相链接的,假设精神世界为零维,那么所有人都被放逐在其中,精神自成一方天地,在零维之中建设自己的世界。

    当然,也说了,这只是假设而已。精神不可能存在于零维之中,否则许多被放逐者可以通过链接通道复活,人的精神将成为出口,让他们重见天日。

    但精神一定存在于某个大维度之中。

    克苏鲁神祇之所以能够在人脑海中呓语,且那些精神病人之所以会发疯,有时候看见不一样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因为精神串门,也就是精神入侵的缘故。

    所谓精神入侵,克苏鲁是从外部主动入侵,而精神病人则是被动的被外部入侵。

    他们目光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都是另一个世界的声音,顺着碎开的精神豁口侵入进来,并且影响被听见,被看见者的意志,从精神层次进行感染,无往而不利。

    这比外部来的洗脑更加有效,因为是从精神层面,所以让被害者感到的是从根源上的正确,是真正的真理,万事万物本来就该如此。

    他们不会明白自己收到了蛊惑,只会认为自己以前都活在虚幻的假象之中,实际上这倒也没有错,因为精神层次被改造入侵,成为独立的世界,依托于原本的维度之中,自然认为真实世界,即他们自身所存在维度是假象。

    从虚幻影响真实,高级的文明所独有的能力。

    之前的道灭之景就是如此,之所以在北天门中不能去仔细看那些世界的幻灭幻生之景,正是因为这些景色已经能够影响到人,甚至仙魔神的精神层面,其烙印的强大程度远远不是他们所能抵抗的了的,为了防止他们被影响,故此不允许去察看四周的幻灭幻生之景,不然被虚幻影响真实,他们的身躯精神,都会随着世界的灭亡而一并灭亡。

    灭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灭亡之后又会重生,而之前死去的人或仙魔都会重生,但重生之后,他们便已经不再是他们自己了,早已被生灭同化,永远迷失在北天门之中,直至大门关闭,他们才能有偶然的机会醒过来,朝外部发出求救信号。

    大多数人是撑不到清醒时候的,他们往往第一次死去就被彻底同化,再也无法醒来。

    。。。。。。。。。。。。。。。。。。。。。

    布道天下,诸子百家,陈缘一位一位的去扮演,吕不韦在辉煌之后消失,永远留在秦国的传说之中,也许数十年后,有一位商人会从典籍中翻阅到吕不韦的名字,随后将其沿用,将现在还未出生的秦始皇带上人生巅峰。

    诸圣现世,百家争鸣,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光景,阿青与王小瓜也长了两岁,不再是曾经的青涩模样,虽经过两年的风雨洗礼,但阿青出落的更加水灵,王小瓜也成了一表人才,若非身上穿着的麻布武服,任何一人看见他的脸,都会觉得这是一个贵族公子,而非是习武之人。

    没有变化的是陈缘和越女,他们两个人的时间似乎停滞了,陈缘自不必说,而越女作为不是此方世界的人,同样享受到了永驻青春的待遇。

    他们的装扮一直在变,布道的旅途也一直没有停下,如今,天下间,诸子齐鸣,百圣齐出,虽然那些学徒并不知道,百圣只是一人所化。

    “路要走完了?”

    “还没有,还有一段日子。”

    陈缘与越女的对话仍旧不清不楚,听在少年与少女的耳中,他们早已对两人的言语习以为常,而阿青也明白,鬼谷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天下圣人集于一身,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人,也是一个极其厉害的人。

    “在儒家中便是孔丘,在墨家中便是墨翟,在法家中是韩非,在兵家中是孙武。。。。。”

    阿青有时候恶意的想着,如果那些学徒,贤者,天下间的所有人,在某一天知道了,其实诸子百圣都是同一个人的时候,不知道他们又会是怎么样的表情。

    “一定会吓的眼珠子都掉出来吧!”

    阿青嘻嘻的笑着。

    陈缘来到一条大河边,这里的河水浑浊玄黄,比原本的黄河大上不知道多少倍,而且水流汹涌澎湃,如猛虎下山,蛟龙拍岸。全然不似后世那种时不时断流的病怏怏模样。

    河边有一个放牛娃,陈缘走向他,朝他问路,正此时,黄河被破开,一头独角的青皮犀牛从河水中踏步而出。

    陈缘顿时明白,于是招手,那犀牛神异,竟然走向陈缘,一声不吭,将他驮在背上。放牛娃看的惊呆:“大青居然会听你的话!”

    陈缘拍拍犀牛的脑袋,笑道:“因为它的缘法已经来了。”


………………………………

第六百四十五章 道德经!

    青皮独角兕,便是一头大犀牛。

    太上传法出函谷,骑青牛而行,当然另有传说中,这青牛只有一根角,身材壮硕无比,如小山一般,明确指出那是一头兕,也就是大犀牛。

    大青口里还嚼着草,驮着陈缘,一言不发,自顾自的朝西方而去,陈缘也恍然明悟,诸子百家皆化作,最后要走的时间已经到了。

    老子西出函谷关,著《道德经》,诵《清静经》,前者分道德二卷,后者只有口传,不立文字。其中阐明道之真意,宇宙至理,玄之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