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黑卡-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快闪又宣布要融资,这就意味着这四千万已经快烧完了。
  不过相比起来,这四千万烧的倒还算靠谱,至少完善了一个魔都市场,打开了羊城和宝安两个市场,还把吴东、西溪两个市场初步搭建起来了。
  而快闪初期,石磊和魏星月联手投资了两千多万,其实也就是做了一个帝都的市场,魔都市场当时只不过是搭了个架子而已。
  所以,这两个月来的四千万,相当于做了三个完整的市场,而之前的两千多万,就只做了帝都一个市场,烧钱的效率算是相当不错了。
  有了石磊的豪言壮语,再加上四个一线城市的市场表现还算不错,所以,创投圈倒是不像之前那么保守,有些投资人开始认为快闪的模式或许也是能够产生盈利空间的。
  而且,投资人都不是傻子,他们比谁都精,投资这种事不是说随便出现一个项目就去投,赌博式的等待其中有爆表的潜力股。在投资之前,至少要肯定其运营模式,最好能直接找到盈利模式,投资的可能性才会大一些。
  启宣无疑还没有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但是其带来的用户数据以及国家扶持,又是新概念的绿色环保,这就已经足够让投资人心动了。
  而快闪虽然依旧不被他们看好,但是通过快闪和启宣这段时间的合作,投资人也看到这两家公司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只要启宣持续良好发展,快闪生存个几轮融资,甚至不断增值都是前景看好的。
  所以,当快闪宣布了融资计划之后,外界依旧颇有微词,但创投圈却纷纷积极行动起来。
  在这些行动起来的投资公司内部,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那就是大家都觉得,快闪这间公司,进的早应该还有利润空间,二线城市如果反应再好点儿,C轮还有操作的可能,但是D轮,无论如何都不值得进入了。
  融资的消息散播出去仅仅二十四小时,魏星月的办公电脑上,就已经有了五封投资约谈邮件。
  魏星月逐一给这五封邮件的公司打去电话,非常强势的要求对方直接报价,两家公司默默唧唧让魏星月报价,魏星月客气的让对方再考虑,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另外三家公司,最高的报出了八亿的估值,魏星月逐一礼貌的回绝,对方让她多考虑,她强势的告诉对方,不考虑。
  随后,药二也向外界放出启宣要进行B轮融资的消息。
  一时间,药二办公桌上的电话简直就成了热线,相比起快闪,投资人显然更加看好启宣的发展,也更愿意给启宣投资。
  而药二的态度也比魏星月表现的更加强势,无论亲疏远近,药二都是同样的一句话——“麻烦形成投资意向书,直接传真到我们公司吧。很抱歉,电话太多,脑容量有限,真的记不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启宣现在是投资市场的香饽饽呢。众多创业者必须带着创业计划书一家家的跑,求爹爹告奶奶也不见得能拿到一笔投资,但是启宣却是姜太公稳坐钓鱼台,电话都不想接,只要看书面的投资意向书。
  说穿了,这就是启宣在待价而沽,等待资本市场给出一个更高的估值来。
  可即便如此,投资意向书还是一份份的发向启宣,药二给石强打了个电话,让他尽快移交手里的工作,回到吴东启宣总部来。
  石磊此前已经跟石强大致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石强原本以为还要等珠三角另外两座城市的布局更完善一些,没想到药二启动B轮融资之后,就立刻召他回去了。
  因为石磊提前打过招呼,所以石强这段时间也有意识的把手里的权力分给了四个人,让他们每人负责一座城市。
  现在接到药二的电话,石强立刻召集四个人开了个会,表示谁能坐上他这个位置,就看接下来四个人的表现。同时警告他们,想要升上去,就好好的做自己的市场,不要试图给其他人的市场使绊子。一旦被发现有人损害公司利益,那就不是升不了职的问题了。
  四人面面相觑,石强又用两天时间彻底移交了手里的工作,石磊此刻也已经回到宝安,自然接过了石强的位置,只不过他也跟那四个人表了态,他只是暂时负责协调他们四个人的工作,不会过多的把持这个位置。
  石强回到吴东。
  药二把已经遴选过的投资意向书交到了石强的手里,石强明白,这是药二再向他展示目前资本市场对于启宣的追逐,同时也是在向他展示目前启宣的估值范围。
  虽说石磊答应B轮的领投权可以给石强,但也得石强跟得上启宣的形势,总不能说外界对启宣估值二十亿,而石强却只给出十亿的估值,那也让石强领投吧?
  而且,药二发现,就连他都把启宣的估值想象的有点低了,因为在十余份投资意向书里,估值最低的也达到了十八亿软妹币,而估值最高的一家,甚至给启宣开出了四亿美元的估值。
  四亿美元,按照现在对软妹币六点七左右的汇率,已经是高达二十七亿软妹币的估值了。
  石强拿着这些投资意向书,回去跟自己的家人好好的商量了一番。
  高达二十多亿的估值,想要把B轮十个点的股份全部拿下就需要两亿多的现金,石强家里虽然有钱,但也还真没到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两亿多现金的份上。
  而且,石家也不可能把肉吃了还把汤也喝的一滴不剩,资本市场这么热情,石强也必须兼顾其他公司的想法。
  关键是启宣现在绝不会接受分期支付融资款的条件,要投,就一定是一笔头把资金全部注入。
  最终讨论的结果,是对启宣做出二十六亿软妹币的估值,石强的家族领投,占百分之五,剩余百分之五的股份,交由投资意向最为强烈,报价最高的三家公司分配。
  三天之后,后发布融资消息的启宣,却先一步拿下了B轮的融资。
  启宣的估值达到二十六亿,本轮融资也达到两点六亿,再加上A轮投资的公司全部表示增持意向,启宣在B轮融资之中,实际得到的资金多达接近两点九亿。
  没能拿到启宣B轮投资的公司,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刺激,其中有一半都转向了快闪。
  这使得魏星月最终敲定的快闪A轮融资也达到了一亿三千万,这也意味着,快闪被估值十三亿。


第0812章 无宣传策略
  在这场资本将石磊推向更高舞台的盛宴之中,在启宣和快闪估值纷纷攀上新高的狂欢之间,有细心的人发现,原本一直以石磊左右手,甚至是代言人的面貌出现的药二,竟然除了发布启宣开展B轮融资的消息之外,竟然没有在这个融资的重要里程碑里,扮演任何的角色。
  药二似乎已经悄然退出了启宣的管理层,有些人不禁开始为启宣的未来担忧,哪怕启宣以二十六亿的估值让它的对手冲拜显得不值一提。
  有人觉得这是石磊鸟尽弓藏,自以为启宣必将一路凯歌,却忽略了在启宣成立这半年多来,扮演了最重要角色的功臣。
  甚至有人已经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这些自媒体上,发表对启宣在B轮融资最关键的当下,悄然换帅的事情。
  石强浮出水面,许志达也浮出水面,在这些自媒体的分析文章之中,大家已经清楚的意识到,石强和许志达联手取代了药二的位置。
  而石强,正是启宣B轮融资的领投者,这不禁更加让许多阴谋论的人们猜测更多。
  石磊问过药二,要不要站出来解释一下,药二却表示没必要,这简直就是一场免费的营销,也是让那些质疑者真切的认识到石强真正能力的最好机会。
  石强上任之后,并没有任何大刀阔斧的改革,药二为公司搭建的所有结构,都被予以保留,这似乎从另一个层面上对那些质疑声发表了回应,这似乎是在告诉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阴谋论者,所谓启宣的换帅危机并不存在,这只不过是启宣内部战略的一次常规调整。
  只可惜,这个信号释放的太微弱了,以至于虽然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却很快淹没在更多的质疑声中。
  石强和许志达联手上任之后所做的第一个举措,便是延续石强在岭东省的布局,宣布开启珠三角另外两座城市的市场。
  但是这种宣布,仅仅只有行动,而没有伴随任何的语言。
  两座城市,各一万辆亮眼的明黄色,在几乎没有什么宣传的前提下,悄然散落在城市主城区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不是另一个身份也是城市居民的记者在晨跑的时候,偶然注意到一排整整齐齐的启宣单车,甚至没有任何人意识到这是启宣已经启动了新的市场。
  记者虽然也是市民,但他有足够的职业敏感度,他立刻上网搜索,却没有搜索到任何关于启宣进入自己所在的这座城市的新闻,他敏锐的意识到,自己今天将会拥有一个绝佳的新闻素材。
  他立刻回家拿出了单反相机,拍下了这一排启宣单车,然后,他打开手机上早就下载好的启宣单车APP,开着自己的车在城市里四处寻找。果不其然,在公交站,大型小区门口,大型商场门口,都停放着一排排耀眼的明黄色。
  启宣单车果然已经进驻这座城市了,但是,为什么他们连宣传都没有呢?
  是因为换帅之后的协调出现了问题,还是因为新上任的启宣掌门人太过自信,认为启宣单车已经强大到不需要宣传的程度?
  时间已经过了八点,沉睡了一夜的城市彻底苏醒,记者发现,很多人流连在启宣单车周围,其中至少八成都拿出手机试图扫描上边的二维码,倒不一定是想骑走一辆,但明显,这些人都想要先将启宣单车的APP下载到自己的手机里。
  记者坐在车里沉思,很快看见那一排至少二十多辆明黄色已经消失了,它们都已经被骑走,骑向不同的方向,被散落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急忙打了个电话到社里,告诉社里他今天有一个新闻要跟,会稍微晚一些到报社。
  然后,记者开着车,就像是启宣的调查员一样,在城市里四下溜达。他看到,自己之前找到的那些启宣单车聚集的地方,多的还能剩下三五辆单车,而大多数的投放点,都已经是空无一物。
  过了九点这个上班的时间之后,记者的车每行至一处,都能在APP找到附近有几辆散落的启宣单车。这说明,这些单车是真的被市民使用起来了,启宣虽然没有进行任何的宣传,但显然,启宣单车这个品牌,这种出行的新模式,哪怕是在这座城市,也早已深入人心,差的,只不过是何时投放而已。
  难怪启宣没有做宣传,他们也许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试验一把,看看启宣单车对于市场的启动能力。
  而现在,至少在这名记者的调查中看来,启动的非常好。
  并不是说启宣可以完全抛弃宣传,但至少,启宣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主动高调的去宣传了。
  记者意识到,这段时间网络上关于启宣换帅风波的热议,也是导致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车里,记者拿出了笔记本电脑,噼里啪啦的敲出了一篇报道,然后,直接把报道发到了新闻部主任的邮箱之中。
  一个电话打了过去,记者简单的叙述了这件事,并且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主任沉吟道:“你认为这次悄无声息的市场开启,是启宣新掌门人强大的信心的表现?你的意思是,启宣并没有任何内部斗争,这段时间网上的讨论根本就是在杞人忧天?”
  记者没有犹豫,他说:“从启宣单车今天第一天投放,就如此受到欢迎的情况来看,很可能是这样。毕竟,没有强大的信心绝不敢如此。甚至,即便这真的是因为启宣换帅导致的衔接问题,最终的结果却是市民对启宣这个品牌的极高认同度。那么,从新闻的角度出发,我们跟网络言论唱唱反调,只会有助于我们的新闻报道。”
  主任明白了记者的意思,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当下的结果倒推而成的,不管启宣是不是有问题,至少,结果是站在启宣这一边的。那么,这种时候,启宣内部的问题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启宣这个品牌甚至已经强大到可以无需宣传就彻底打开一个市场的地步。
  “好,你的这篇文章,我和你联合署名,今天的晚报发!”
  “主任,别忘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还有微博官方号,这两个地方,我们可以不需要过多的笔墨,直接把照片发上去就行了。我有很多同一个地点同一个角度的对比图片,我会尽快将这些图片制作出来,发到您的邮箱里。”
  “好,但是要快!不能让别的网络媒体抢在我们前边。”
  记者再度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图片的编辑。
  很快,他做出了九张长图,把他今天所走过的地方全部编辑了进去,甚至舍不得浪费任何一张图片。


第0813章 网络言论的反转
  这样的故事并不只有这座城市在发生,另一座城市里,也有类似的人在做着几乎相同的事情。
  但是,那个人所持的观点和这名记者完全不同,他的调查不足够细致,他一意孤行的认定启宣内部的管理和工作的下达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然后,他就这么将他所认为的一切,发表在了他的自媒体平台上。
  这个人,是一个著名的营销号。
  他的观点,以及他的图文,很快得到大量的转发,引起了相当强烈的反响。
  可是,当那名记者发回去的图片在当地晚报的微博微信平台发布之后,也得到了一些本地自媒体的转发,渐渐,引起了一些大V的注意,他们也对这条没有文字,只有九张长图的新闻进行了转发……
  在两条微博的评论之中,充斥着大量各自的拥趸,然后,当这两条微博终于相遇,两边的拥趸也顿时大打出手。
  而在这些观点背后的自媒体,也纷纷加入战团,大多数人都在秉持他们这一段时间以来的观点,眼见启宣居然没有做任何宣传就开启了新的市场,而且一开就是两座城市,甚至这两座城市居然是在珠三角,而并非长三角这个启宣单车的大本营,他们更加认定启宣内部的管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各种角度的分析,各种不负责任的猜测,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