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道神帝-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羲氏独‘门’符印,一旦感应到极为强横的神魔气息侵入,其中符印便会自行显化,召唤出八条足以在短时间内媲美先天生灵的巨大水龙!
这八条水龙不会主动攻击,但却会依照乾、震、坎、艮这四阳卦与坤、巽、离、兑这四‘阴’卦构成先天八卦大阵,卦象组合,得天时地利为辅,足以在顷刻之间引动天地间诸多道法加持,使得卦象之间互相组合变化。
两种卦象变化组合,便可形成一小型杀阵,四种卦象组合,便可形成一中型杀阵,六种卦象组合,可成大型杀阵,八种卦象补齐‘阴’阳互济,变化之间巨型杀阵成形,不饮神魔之血,誓不罢休!
而若是先天八卦之中再生后天八卦,互相重叠,并以‘阴’阳‘交’替之法再生,数息之间卦象倍增,时辰一到,千种、万种、十万种乃至百万种千万种卦象组合变动,那必是一道绝杀之阵,若不祭炼帝级神兵或施展帝级神通,不管有多少神魔大军涌入,法力如何‘激’‘荡’,都唯有一死!
伏羲氏之底蕴与妙算,堪称恐怖!
。。。。。。
刑天虽在神农氏中为将,久经杀伐,但也并非是那种只知道上阵就不由分说猛冲猛打的莽汉,否则以炎帝姜榆罔之谨慎心思,又怎能真的放心将大半兵权都‘交’付于他?
他得盘古氏残余‘肉’身神通,有人形战车之称是不假,但他每一次冲锋都是建立在自己已经对敌人的实力知根知底的情况下,天下间仅闻他神农氏刑天骁勇善战,世人只知道他逢战必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却很少有人知晓他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神农氏脱胎自伏羲氏地皇少典,为伏羲氏分支,四世而盛,八世而衰,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的道理,刑天久掌兵权,通晓气运天命一说,又岂能没有什么察觉?
只是他昔年落魄,还未成为炼气士之时,身体孱弱,骨瘦如柴,流落于神农氏偏僻之地,遭逢饥荒险些饿死之时是姜榆罔偶然经过,对他施救,那时的姜榆罔还没有成为炎帝,就是一个比他年长不了多少的兄长人物,面目和善,谈吐沉稳。
神农氏遍尝百草,族人皆可成医,姜榆罔乃是炎帝姜石年的直系后代,对于‘药’理自然也是无比‘精’通,刑天也正是在姜榆罔的帮助之下,得天材地宝炼体,方才脱胎换骨,踏入炼气士的行列之中。
随即他先是从神农氏部族最为低等的士卒做起,再然后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南征北战,战功越来越大,修成神魔之后更是机缘巧合得到了近乎绝迹的盘古氏‘肉’身神通修炼之法,实力再度暴涨,多年之后终于成为神农氏中首屈一指的大将!
两千三百七十年!
算上在一些特殊秘境中修行的时光,他‘花’费了整整两千三百七十年的岁月,完成了从一个饱受饥荒的贫苦少年到手握重兵的神农氏大将的转变。
而那个对他有着莫大的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的和善兄长,也是如愿以偿地坐上了帝位的宝座,成为了受人敬仰的第八任炎帝。
炎帝,是个霸气绝伦令人‘艳’羡的称谓,姜榆罔也一度获得了很多令人‘艳’羡的东西,譬如有了修行火纪燧皇时代功法的能力,有了在神农氏部族图腾上添上笔画的资格,还有娶到了‘女’娲氏出类拔萃的‘女’子为妃。。。。。。
只是当一个人拥有了太多令人‘艳’羡的东西,他所背负的责任也会越来越重,苍老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刑天依稀还记得多年前在古树旁偶遇姜榆罔,称他为姜大哥时的情景,那时的他还是个瘦弱的少年,双‘腿’加起来都没有如今的一只胳膊粗,而姜榆罔那时也还是个彬彬有礼谦逊温良的公子,头上长发如墨,不见丝毫霜染。
但自姜榆罔坐上炎帝之位的第二年,他头上的黑发便已统统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头比雪‘花’还要白的头发,他脸上的温和笑意也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眉头深锁的愁苦。
炎帝炎帝,乃万火之帝,他却浇不灭自己心中的火,也无法将更多的黎民百姓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
这个帝位,看似辉煌亮丽,姜榆罔坐得却并不成功。
随着姜榆罔一同成长的刑天自然也知道这些,但他不想顺应,而想要改变,他想要让姜榆罔这个帝位坐得成功,就如他想在从姜榆罔的脸上看到那发自肺腑的笑容一样。
一如当年。
。。。。。。
穿着紧身兽皮战甲,一手镶嵌盾牌,一手提着大斧,坦‘露’了大半‘胸’膛在外的豪放男子望着前方一线峡的方向,缓缓闭上了双眼。
这一闭,将他对伏羲氏太昊帝所留下的种种有利于栗陆氏的后手的忌惮统统封存。
当他再度睁开双眸之时,他的眼中泛起了唯有魔神才有的独特黑芒。
与此同时,其跨下战马也是猛然发出一声嘶鸣,马鸣声穿透萧萧冷风与周围三十万神农氏大军所营造出的肃杀气息,像是龙‘吟’,又像是凤鸣,回‘荡’在这片天地之间,良久不息。
刑天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再然后他整个人便是恢复了平静,甚至可以说是漠然。
他的眼中再看不出丝毫感情的流‘露’,也不再有丝毫忌惮,除了若魔神般的黑光之外,他所留存的只有无畏。
“早就听闻伏羲氏以龙纪官,神纪时代为万族帝王之时,曾设‘春’官青龙氏、夏官赤龙氏、秋官白龙氏、冬官黑龙氏、中官黄龙氏,又命其臣朱襄为飞龙氏、昊英为潜龙氏、大庭为居龙氏、浑沌为降龙氏、‘阴’康为土龙氏、栗陆为水龙氏。伏羲时代龙官龙师,当时可是威震一时,极为显赫!”
刑天目光闪动,落在前方一线峡中,语气之中不乏惊叹之意,但却并非主观上的敬畏,而是客观上的评判。
他此刻的神‘色’,就如他手中所握着的那把大斧一样,内敛锋芒,静待一朝暴涌,到那时,必定血染苍天,直杀出个昏天黑地,日月无光!
周围的神农氏大军似乎也是感受到了刑天的这股强横气势,人还未有反应,跨下战马已先流‘露’出惊惧之意,离刑天较近的几名副将的跨下战马甚至还自行倒退了数步,所幸这几名副将都是成就神魔的强者,虽不及刑天勇猛强横,却也不至于在这种情况下就失了平衡,‘乱’了方寸。
“将军说的不错,伏羲氏鼎盛之时,的确是以龙纪官,显赫一时。只是神纪时代早已结束,魔纪时代群雄并起,妖魔横行,除却阳侯氏等后天魔族的兴起,伏羲分支九夷族也是判出伏羲氏,自号九夷魔族,那时伏羲氏其实就已经从神坛跌落,虽仍是大部族,但早已不复昔年荣光,族内之主也只能称地皇,不能称天帝。”
“一天一地,差距可想而知,除却‘春’官青龙氏演化成了如今伏羲神族四十五部中的青龙部之外,夏官赤龙氏、秋官白龙氏、冬官黑龙氏、中官黄龙氏等都已在那时灭绝。”
“到了现如今黄帝自称的人纪时代,伏羲氏的实力又减弱了许多,像朱襄飞龙氏、昊英潜龙氏、大庭居龙氏、浑沌降龙氏、‘阴’康土龙氏、栗陆水龙氏之流,也就只有栗陆氏至今还接受水龙氏这一封号,其余那些部族,要么像大庭氏那般自立‘门’户,要么像‘阴’康氏这么摇摆不定,总之都不再听从伏羲氏的调遣。”
几名副将顺着刑天所说开始‘交’谈,话音传到后者耳中,刑天很快面‘露’冷讽之笑。
“堂堂的神纪帝族,而今却已凋零至此,几乎落得众叛亲离,除了缅怀祖辈的荣耀和期待轩辕黄帝这等小辈的崛起之外,竟再无他法,呵呵,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啊!”
刑天此言一出,身旁几名副将各自对视一眼,皆是面‘露’古怪之‘色’。
“将军,我神农氏归根结底也是伏羲氏的一脉分支,此言是否有所不妥?”
“呵呵,神农氏当伏羲氏是本族,他们又可曾当神农氏是本族?不过也是些见风使舵,看到谁强就相助于谁的货‘色’罢了。”
刑天连连冷笑,望向前方一线峡,忽然杀气大作,手中斧光闪耀,冒出惊人一语。
“既然他伏羲氏要相助强族进以崛起,那老子就先灭轩辕氏,再灭蚩尤氏,助炎帝成就千秋伟业,让他伏羲氏再无别的选择!纵使前方无路,老子这把斧也要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卿不负我,我不负卿
纵使前方无路,也要凭借手中之斧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本就极具气势的话语从一个久经战阵,浑身上下无不散发着恐怖绝伦的杀气的神魔大将口中说出,所传达出的震撼力自然就更加强烈,刑天人还未动,跨下战马也未朝前方一线峡方向疾驰而去,但就是这一句话,给周围三十万神农氏大军所造成的感染力却毫不亚于他亲自挥斧朝敌阵中冲杀而去!
神农氏尝百草,善于耕种之事,给其余部族的印象都是以农业和药业强盛,这并不假,但却不代表神农氏所有族人擅长的方面都只局限于农之一道和药之一道,若是如此,偌大的神农氏,岂不就成了一头人人都可宰割的肥羊?
事实上,从第一任炎帝姜石年坐上帝位之后,他便已定下了军农合一的政策,凡神农氏部族军中者,无论职权大小,无论实力强弱,只要无重大疾病在身者,除了日常的行军演练之外,都要被分配至神农氏各处统御之地助农民耕种。【全文字阅读。】
此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神农氏军部的负担,但毕竟神农氏乃是以农业兴族,族人对于农作之物有着天生的亲和力和依赖性,故而当姜石年所定下的这个政策在神农氏中大肆推行之时,并为遭到多大的阻力。
久而久之,神农氏军农一体格局便成,军亦是农,可从事耕种之事,大肆发展生产力量,农亦是军,朝夕相处之下耳濡目染早已通晓军队搏杀之法,随时可以手中镰刀为武器,奔赴战场。
正因如此,神农氏一后起之族,传承堪堪八代,部众不过数百万人,可用以作战的炼气士数量却是各族之最,连风头正盛的人皇轩辕氏,都是无法与之相较,比起伏羲神族鼎盛之时都是相去不远,至于神魔境界的将帅之才,倒是要少了许多,但在各族之中,却也能稳入前五甲,不容小觑。
尤其是当姜榆罔坐上炎帝之位,任刑天为神农氏第一大将,掌管大半兵权,神农氏的军队综合作战能力更是达到了历代最强,虽然这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刑天得盘古氏之遗风,训练士卒的方法刚猛直接,能在短时间内压榨出士卒最大潜力的缘故,颇不利于长久之计。
但眼下有熊氏随轩辕黄帝的崛起而强盛,统一了魔纪时代判出伏羲氏的九夷魔族,改九夷为九黎,号称九黎魔族的蚩尤氏也是蠢蠢欲动,极不安分,姜榆罔若再不思变通,在短期之内提升神农氏的战力,那么神农氏根本等不到所谓的长久。
如此特殊的形势之下,素来保守的姜榆罔也只好对刑天这般压榨潜力的训练方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在曲阜守成,统御后方,而刑天则是在前线征战,一心为神农氏开疆拓土,时间一久,神农氏各部兵马大多只识刑天,对于这个神农氏真正的主人反倒印象模糊。
姜榆罔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也是顺水推舟,任由刑天在神农氏军部之中的威信越来越高。
并非是他无心管理,而是他自从当年救下刑天之时,便已认清了后者的脾性,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刻在变,今时今日还在他身边出谋划策的这些大臣将领,保不齐哪一天遭逢突变,便作鸟兽散,投了他处去,将他这个炎帝抛到九霄云外。
唯有刑天,会一如既往地忠贞不二,就和他手中的那把大斧一样,从来不用什么东西来隐藏,任由日月之光将它覆盖,明辨它身上的每一寸纹路。
大斧之光,日月可辨!
刑天之心,天地可鉴!
姜榆罔生性优柔,猜忌之心也是不乏,唯独面对刑天之时,他不会生出丝毫的猜疑。
刑天悍勇,每每遇战必冲锋在前,杀敌无数,但再勇猛的人也无法在铺天盖地的枪林箭雨中毫发无损,所以久而久之,他为神农氏征战的这些年所受的伤痕早已如过江之鲫,密密麻麻,不可尽数,纵使姜榆罔倾尽一身医术,也难以将刑天久战所积累下的伤势尽数修复。
既然医不好他的伤,姜榆罔便只好退而求其次,稳住他的心,让他在战斗之时不用分神牵挂后方。
伊川。
神农氏历代根基所在,其意义与轩辕丘之于有熊氏无二。
褪去龙纹蟒袍,换上了一身绣有火牛之首的丝制衣裳的炎帝姜榆罔端坐在偏殿之中,望着面前案牍之上堆积如山的书简,本就不复当年勃发英姿的面容上更显困倦之态。
神农氏出自伏羲氏分支,族人虽以火牛为图腾,但与普通人族一样都有着觉醒伏羲神血的可能,相对而言几率还会更大,尤其是当第一任炎帝以诸多奇珍药草融入伏羲神血中,创造出神农血脉,神农氏族人的血脉之力便更为奇异,据传觉醒至一定层次便可返老还童,重回青春。
姜榆罔修为境界上虽迟迟未有新的进展,但血脉之力却仍是在不断精进,时至今日,体内已有五成伏羲神血觉醒,三成神农血脉觉醒,而他本人的真实年龄也还不过几千年,比起刑天年长不了多少,按照神魔的悠久寿命来算,他其实还算得上是个青年。
然而自他继任炎帝之位的第二年,他的满头鬓发便已悉数化作银霜之色,无论吞服多少灵丹妙药,都没有丝毫改变。
刑天私自出兵,攻打轩辕黄帝的这一年恰巧是他坐上炎帝之位的第三十年。
三十年春秋,对凡人而言是个很长时间的跨越,但对于神魔而言,不过沧海一粟。
离奇的是,他的面貌在这三十年间却已完成了从青年到中年的跨越,加上一头早已变得雪白的银发,单看他的背影,旁人甚至还会觉得他已是个行将就木的老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