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明朝一小神-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乃义士也,我等读书之人,当替他们立碑做传。”余人听闻了这些消息,当即肃然起敬,同时也为这些人而感到痛心不已。
“是啊,他们是义士。但是偏偏有人不愿意让我们的义士们瞑目。你们可知道,那阉狗在山西的势力极大,不仅养了一大批鹰犬,还结交了山西巡抚谭季堂。谭季堂在王贵死了之后,立志要为其报仇,便写了数千言的奏折,还将从义士们的身上搜索出了兴王府的令牌作为证据,希望严惩兴王殿下。”那书生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然后仰面朝天,似乎十分的不忿。
“什么?还有这等事情?难道为民除害也是错了么?”其余的读书人一听这个,个个都是愤怒异常。
“是啊,我也一直在问这个问题?难道为民除害错了么?现在答案是很肯定的,错了。这不做不错,多做多错呀,难道其余人就不知道王贵滥杀无辜么?难道其余人不知道王贵欺压良善么?不,他们知道,但是,他们更知道,杀死王贵的后果是多么严重,所以他们才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呐。”书生的嘴唇颤抖着,语气更加的沉重。
第六百九十章 捧杀
“阉狗欺人太甚,我们怎么可以让这些义士白死?不若这样,我们一起去午门敲登闻鼓,希望朝廷能够对兴王网开一面。”就在大家激愤异常的时候,一个人忽然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
“对极对极,我们去敲登闻鼓,让朝廷不要惩罚兴王,并且为其正名,一定不能让天下义士心寒。”这个提议一出,得到了不少的认同。一个读书人,若是没有功名,想要参政议政肯定困难无比。唯一的法子,就是让大家聚集到一起,联名对朝廷上书。
整个酒楼之中,所有的读书人都觉得胸腔之中有一道血气蒸腾,让他们身心无比亢奋。众人呼啸而下,朝着午门的方向而去。
在一路走来,不少人呼朋唤友,队伍的声势越来越壮,加入的读书人也越来越多。在快要靠近午门的时候,人数已经增长到了百人左右。不少百姓都跟在这些读书人的后面,想要跟着一起看看热闹。
“你们干什么的?”这帮读书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午门附近,可把守在午门的那些士兵给吓了一跳,一个个赶紧握住了手中的兵器,厉声的问道。
“我们要见阁老……我们要替兴王讨一个公道……阉狗该死!”人群之中,传来了无数嘈杂的声音,那些士兵听的头都大了。不过,通过这些人的只言片语,他们也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几个人快速的走入了午门,将此事禀报到了内阁。
“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如此喧哗?”内阁办公的地点就在午门的边上,外面的吵闹声,很快就惊动了杨廷和等人。等到那几个士兵进来之后,几个阁老便皱着眉头问道。
“禀报阁老,外面聚集了一大帮子的士子,具体发生了什么小的也不知,但听他们的来意,似乎要替兴王讨一个公道。”其中一个士兵,赶紧将外面的事情简略说了一遍。
“兴王?”一听到这两个字眼,杨廷和几人的瞳孔便是一缩,他们在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都在各自的眼睛之中看到了一丝阴霾。
“走,我们出去看看。”杨廷和清了清嗓子,当先一步,朝着午门之外走去。蒋冕和梁储二人跟在后头,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凝重之色。
“阁老出来了!”三人刚刚走出午门,外面的人群就变得更加激动了起来,不少人都在大声的嚷嚷着,场面有些控制不住了。
见到这等状况,杨廷和面上一沉,“尔等读书之人,不思学习修业,为何来午门喧哗?”
他毕竟是大明的宰辅,身上自带着一丝威严,在出声厉喝的时候,不少人都不自觉的被其气势所迫,说话的声音也小了下来。
“杨阁老,您是三朝老臣,两代宰辅,素来刚正不阿。我们这次过来,就是希望您可以替兴王做主,不要责怪于兴王。”在人群之中,一个读书人站了出来,对着杨廷和行了一礼,语气十分认真的说道。
“是啊,权阉当道,非是国家和百姓之福,兴王此举,也是替家国社稷着想。”边上又有读书人插口替兴王求情。
“若是朝廷坚持要处罚兴王,我等读书之人,就在此长坐,直到你们改变主意为主。”人群之中,也有一些人性格比较执拗,语气中竟然夹着几分威胁。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诉说了大量太监们的罪状以及兴王的苦衷和仁义。本来,按照杨廷和等人的想法,就是打算倒打谭季堂一把,好让兴王脱身的。按理来说,是和这些士子的目的相同,他应该顺从民意,趁势而为才是。
但是,杨廷和三人听得越多,这心里头却是越烦躁。瞎胡闹,这些人可真是瞎胡闹,将他们的计划全盘打乱了。
这些读书人明显是被人给利用了,表明上看起来是在替兴王说话,希望朝廷能够网开一面,实际上,这是很明显的捧杀之术。
那镇守太监乃是皇帝所派,代表的也是皇帝的脸面。你这把镇守太监给杀了,还给镇守太监身上泼了那么多脏水,那就是啪啪的在打皇帝的脸。你这倒好,打了皇帝的脸之后,不仅不请求皇帝处罚兴王,你还让其网开一面,你让皇帝怎么想?
最关键的是,这么多读书人替兴王求情,那不是说明兴王受到百姓爱戴么?你一个藩王这么受爱戴,你是想要干什么?莫不是想要收买人心,坐一坐那九五之位?这宁王造反的风波还没散去,就又发生了这等事情,这也由不得有心人不往歪处想。
如果在这个时候,杨廷和等人依然要保兴王,那只会把事情进一步的推向一个难以控制的地步。外有士子,内有官员,都在帮助兴王,皇帝知道了会怎么想?宗室知道了会怎么办?其余藩王知道了反应又会是如何?
所以说,面对着这些士子的逼宫,杨廷和等人不仅不能保兴王,还得对其大大的处罚。处罚的越重,兴王相对而言才越是安全。
“走吧,回去吧,这一局我们输了。”杨廷和的面上没有丝毫波动,他十分平淡的看着面前那些士子,半晌之后,才转头对着蒋冕二人说道。而在他转头的瞬间,蒋冕二人在其眼神里,看到了一丝愤怒和无奈。
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必须以退为进,只有重重的惩罚了兴王,才是保护兴王的最好法子。只是,这个举措一出,怕是得罪的人不少。
首先,兴王被惩罚了,那心里对于杨廷和等人,怕是不会有什么好感了。而在这个时候,他们也不好去解释什么。
其次,这些读书人喊着要赦免兴王,内阁的几个阁老偏偏反其道行之,那这些读书人定然也会怨恨。
最后,他们惩罚了兴王,那就相当于帮助了阉人宦官,天下的百姓和寻常的官员会如何看待他们?说不定会认为他们与宦官同流合污,蛇鼠一窝呢,这对他们的清名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第六百九十一章 谋划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兴献王朱厚熜,罔顾国法,擅遣家臣,而害天使之命。故罚俸三年,削爵一等,减免厨役、斋郎、铺陈之杂役。勒令思过三年,思过期间,毋得饮酒、鼓乐、歌舞,命长史以为监督。”一封申斥的圣旨,很快就传到了安陆。
关于兴王的惩罚问题,杨廷和是和宗室府的人商议过的,虽然宗室府的人觉得这个惩罚有些严重,但是,因为三个阁老都坚持,他们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在圣旨草拟好了之后,内阁便命令快马加鞭,将其‘交’给正德,让其审阅一遍。毕竟,似这等皇室内部的问题,必须要经过皇帝同意的。如果皇帝觉得这个惩罚太低,他们必须还得改一下。如果皇帝觉得惩罚太重,也完全可以将这封圣旨搁置。
在这个问题之上,皇帝的自主权还是‘挺’大的。朱厚照才得了奏折之后,连看都没看,直接就同意了。他如今的注意力,可都是放在宁王的身上,对于自己的这个堂弟,并没有如何在意。
“兴献王?呵呵,好得很,真是好得很呐。”在安陆城的王府之内,朱厚熜紧紧的握着自己的拳头,面上一片狰狞。
按照大明藩王之间的爵位等级,最高的就算亲王爵位,一般都是单字,比如说宁王,比如说兴王。而第二等的,就是郡王。郡王一般都是两个字,如今兴王被改成了兴献王,这对于朱厚熜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而且,爵位被削,最让他难以接受的不是面子问题,而是一旦被削爵,他和大明之间的气运联系,就会削弱许多。一个郡王和一个亲王,本身就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嘶吼。”朱厚熜的头顶之上,一条紫‘色’的蛟龙不住的飞舞。这条蛟龙的背脊之上,有一条璀璨至极的金线,连接头尾。就是这么一条金线,使得整条蛟龙看上去威武非凡。
但是,就在圣旨下达的瞬间,这条蛟龙就迅速的萎缩了起来。原本已经初‘露’峥嵘的头角,也开始退化,腹部伸出来的四根爪子,也逐渐的缩入了腹中。
原本看上去威武不凡的蛟龙,此刻竟然变得像是一条蟒蛇。不过,唯一不变的,就是蟒蛇背后的那根金线,依旧璀璨夺目。
这根金线,便是大明的龙气。如今,大明的储君未定,而朱厚熜便是第一顺位,所以,他身上的龙气是仅次于朱厚照的。当然,朱厚照乃是皇帝,通体的气运都是龙气构成,不像朱厚熜这般,仅仅只有一丝。
别小看了这么一丝龙气,纵观整个大明,身具龙气之人,也不足十人。哪怕很多藩王,他们因为和当今皇帝的血脉关系较远,自身的龙气早就消失了。换句话说,就算是想要从藩王之中立一个皇帝,也不可能挑选到他们。
说起来,朱厚熜的这道龙气,得来也是极其不易的。那些躲藏在渡厄古筏之中的诸位大能,可是在数十年前,就开始布局了。
在六七十年前,北方的瓦剌以极快的速度壮大,虎踞在大明北方,连鞑靼都被压制的喘不过气来。而没有人知道,这瓦剌的壮大,其实是有人逆天改命的结果。
渡厄古筏之中的大能,以秘法刺‘激’了瓦剌的气运,促使瓦剌的国力大增,不仅覆压鞑靼,还一直杀入大明,掳走了当时的皇帝,也就是英宗皇帝。
英宗被俘,大明的气运瞬间就‘混’‘乱’了起来。毕竟英宗身怀龙气,而大明朝廷失去了龙气的支撑,便开始摇摇‘欲’坠。
好在,当是有一位大儒,名叫于谦,当机立断,重新立了一个皇帝,也就是英宗的弟弟,后来的代宗皇帝。
新皇出现,国运便重新催生龙气,使得朝堂瞬间的稳固了下来。而就算这个举动,也差点使得神道诸位大能的谋划失败。
不过,那些大能毕竟都老谋深算,立刻动用了手段,让瓦剌将英宗皇帝又放了回来。一天没有二日,一国不能有二主。这双龙相争,使得国家发生了更大的动‘荡’,而天命再次被搅‘乱’。如此,便给了诸位大能可乘之机,他们也能继续从容布局了。
而这一次,他们布局的对象,落到了英宗的儿子,也就是废太子朱见深的身上。他们将一个身怀‘惑’心之术的宫‘女’万氏送到了朱见深的旁边。
二龙相争,最终还是英宗皇帝赢了,他重新确立了年号,并且恢复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大明再次的恢复了正常运转之中,但是,谁也不知道,一枚暗子在这动‘荡’的天命之中,悄然的潜伏了下来。
英宗死后,朱见深即位,也就是朱厚照的爷爷,宪宗皇帝。宪宗是在万氏‘惑’心之术的影响之下,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他疏于朝政,宠信万氏,使得万氏的权力大增,权倾朝野,不论是内阁还是东厂,都无法与之抗衡。
甚至于,当时还有这么一句话,“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天下的运转,尽皆取决于万氏之手。
而万氏得了神道诸位大能的授意之后,让宪宗所有的孩子,或是胎死腹中,或是意外夭折,在宪宗寿命将近之际,都未能有一个子嗣。
本来,按照计划,宪宗没有子嗣,那必然需要从宗室之中选一个孩子继承皇位。他们只需要提前安排好可能‘性’最大的那几个藩王就好了。毕竟,转世到藩王的家中,可比转世到皇宫里轻松多了。
但谁料到,在这个时候,宫内突然冒出来一个皇太子,这个太子一出现就已经三岁了,三年前为了躲过万氏的迫害,这个孩子被太监们藏在了宫内,一直到其三岁才‘交’给宪宗。
宪宗得到了这个孩子,大喜过望,很快便封其为太子。万氏在这期间,也多次想要杀死这个突如其来的太子,但在宫中太监宫‘女’的帮助下,全部都是失败了。
这可能是大明国运庇佑的原因,此子命格高贵,天生就是帝王之相,万氏的种种手段,根本奈何不得他。在这等情况下,那些大能只得再次的更改计划。
他们让万氏不要再杀死宪宗的子嗣了,这样一来,宪宗就又生了几个儿子。而这些儿子之中,有一个就是朱厚熜的父亲,上一任兴王朱佑杬。
神道大能们决定,将这个主宰大明的计划推迟个几十年。而到了如今,朱厚照无子,朱厚熜第一顺位,他们的机会再次降临。
感谢小小717同学的打赏,‘摸’‘摸’大
第六百九十二章 林家的根
“老黑,我们的布置如何了?”朱厚熜将圣旨攥在了手中,拳头紧握,但面上却是一片平静,平静的就像是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只欠东风。”黑先生站立在一边,沉声的说道。这次去山西,他可谓是栽了一个大跟头。虽然成功的杀死了那个神灵,但也害的兴王被削爵,原本十拿九稳的皇帝之位,也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
“好,我们最好快点行动,我已经没有耐心耗下去了。”朱厚熜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随手将圣旨扔到了地上,然后大步的离开了屋子。
“是。”黑先生点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