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贤婿-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拢共五千人,好在之前打曾头市得了千余匹马,这样一来加上以前走私的马匹,凑出三千匹战马还是没问题的,这样原本四步一马的兵种配置就可以改成两步三马。西夏多骑兵,李墨打算把新组建的三支马军都带上,鲁达所率的是步军,再加上留下看家的栾廷玉也是步军,新组建的马军统领也就落到了杜胜、袁虎和史文恭的头上。至于原先的一军统领马铭,李墨将他安排去给袁虎做副将,二人本来就关系莫逆,现在放在一起想必马铭也不会不满。

    主将有了,副将自然也要配齐,杜胜原先的副将孙家兄弟继续留在杜胜身边,袁虎身边有了马铭,需要副将的也就是鲁达、栾廷玉跟史文恭。典佑、吕方被送到了鲁达那里,陈达、杨春则留给了栾廷玉,苏定是史文恭的老伙计,剩下的何元庆、花逢春、唐斌、郝思文则继续留在李墨身边担任亲军统领。

    这里要说明一点,李墨并没有把自己的亲军算在这五千人内。圣上知道李墨手下有五千人马,但却不知李墨以旧换新的积攒下了一些人马。这次去西线的名额有五千,李墨可不打算留下空额。留下看家的一千人是暗中的,明面上李墨还有一千亲军要带上。

    ……

    既然跟圣上已经谈妥了事情,李墨就没有心思继续在京城多待了,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李墨去处理。跟伏婉商量好了汇合的地点,李墨就带着何元庆跟花逢春赶往登州。飞鸽早已放出,想必等李墨赶到登州的时候,鲁达等人也差不多该带人赶到了。

    这次进京李墨倒也不是没有收获,虽然不能再跟龙骧军借将,但却把卢俊义给借到了身边,有这个身手不输给林冲、关胜这类猛将的人在,李墨安全感倍增。不过卢俊义没有说要投靠李墨,李墨也不好给他安排职务,眼下也只是担任着客将的身份,跟在李墨的身边。而除了卢俊义外,李墨还从周侗那里拉来了一人,这位就是历史有名的抗金名将,汉人的民族英雄岳飞。他是周侗的义子,周侗中风之后多亏了他在旁伺候,这才没有就此故去。眼下周侗虽然已经上不得马,打不了拳,说话都不利索,但脑子却不糊涂,当得知来探病的李墨想要请卢俊义随同一道去西线打西夏人,便把自己的义子岳飞推荐给了李墨。

    年代不同,历史也就有了出入,眼下的岳飞已经年仅三旬,比起李墨所知的历史要年长不少。不过要是论起武艺来,似乎并不输给卢俊义。有这两员客将在,倒也弥补了李墨亲军中大将不足的缺点。

    历史上的岳飞是个叫人同情的悲剧英雄,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风波亭。但李墨在跟岳飞这一路交往下来以后才发现,这岳飞死得一点都不冤。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痴。在军事上,一手打造出的岳家军令女直人大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可岳飞在政治上的表现却只能用幼稚来评价。率兵北伐的时候喊出直捣黄龙、迎回二帝。这可能只是为了鼓舞军心士气之言,可岳飞也不想想,这话叫当时的天子宋高宗赵构听了能乐意吗?

    赵构是什么人?他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个儿子,当年金兵南下,被送到了金营为质,但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孩子不受赵佶所喜,要不然也不可能送到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金营去。

    好不容易熬到坐上了天子的位置,你偏偏要喊迎回二帝,这能不让赵构担心吗?迎回了父兄,他赵构咋办?退位吗?

    再加上在北伐之前岳飞又多次催促赵构尽快立储,可问题是当时的赵构还没儿子,岳飞这么干不就是在揭赵构短,赵构能不恨他吗?连下十二道金牌才把你召回来,要是岳飞在赵构下第一道金牌的时候就立刻回军,保不齐还能留下一条小命。可叫人连下十二道金牌才召回来,你小子是有意抗旨,心存不满啊,不弄死你,老子能睡安稳觉吗?

    北宋后期的朝臣就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等到了南宋,这种风气同样也没改变。作为宋徽宗的儿子,他老子秋后算账的本事,赵构是完全继承了下来。后世被人痛骂的秦桧只不过是个替罪羊,他与岳飞无冤无仇,犯不着置人于死地。只是因为岳飞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这才是岳飞的取死之道。秦桧不弄死岳飞,那就该有人要来弄死秦桧了。

    太不会说话,岳飞倒霉就倒霉在他那张嘴上。其实有啥说啥也没啥,可你总不能一言一言不合就给人脸色看,撂挑子走人吧?多大的人了,连如何打理人际关系都不懂。

    不过眼下的岳飞倒不像历史上那样糊涂,跟李墨手下那帮人相处的还算不错,再加上卢俊义念在同门的情分上对岳飞关照有加,连李墨送他的踏雪乌骓都送给了岳飞作为见面礼,岳飞这一路上倒也安分,不是跟李墨等人探讨排兵布阵就是切磋武艺。

    跟圣上的约定李墨也没隐瞒卢俊义跟岳飞,这两个都是足以胜任一军主将的人物。从军是为了什么?杀敌建功。可若是无敌可杀,又上哪建功去?以卢俊义跟岳飞的本事,无论去了哪支边军都能得到重用。

    可问题是军中是以战功服人的,但凭背景远不能叫人心服口服。那这下问题就来了,卢俊义跟岳飞的本事李墨心里清楚,可到了边军却不见得就能赶上大战,更何况即便赶上了大战,战功也大多是要归到领军将领的头上,不可能算到卢俊义、岳飞的身上。两个人都是心高气傲之人,都是盼望着能有独立领军的一天。而眼下,能给这二人提供这一机会的似乎就只有李墨一人。

    西线的战事不必去考虑,半年后的朝鲜之战才是重头戏。到那时就是李墨的大军要挑大梁,想要在李墨手下独立一军的机会也更大。别看李墨眼下只有五千人,可这也只是眼下,等到半年以后,李墨的手下自然就远不止五千人了。

    “李贤弟,那女直人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在闲聊时,岳飞禁不起疑惑问李墨道。因为双方没有统属关系,称呼官职又有些显得生份,三人就按李墨的提议以年齿论交,兄弟相称。

    听到岳飞询问,李墨笑着答道:“岳兄莫要小瞧了那伙刚刚从黑山白水间走出来的蛮人。据小弟所知,那伙女直人如今已经把咱们大周的夙敌辽国给打得找不着北,自顾不暇,要不然这回我大周征讨西夏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插手,往年可是咱们大周一动他们就过来捣乱的。”

    “可你说的也太夸张了吧?七十万人会输给数万人?”岳飞不信的说道。

    “岳兄难道不知道兵败如山倒这句话,在战场上,帅旗若是倒了,会有什么后果?”

    “照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是有可能。那你坚持要取朝鲜,莫非就是为了在日后防范女直人?”

    “要是有可能,我甚至希望可以跟辽国联手合力把女直人给剿灭。”

    “这又是为何?”

    “岳兄,那辽国虽与我大周是百年夙敌,但好赖做了这么多年的邻居,受汉化比较严重,双方即便有矛盾,也能坐下来商谈,彼此之间还能讲一些规矩。可女直人就不行了,这帮尚未褪尽蛮性的野人,丝毫不知廉耻为何物。若是岳兄俘获了敌酋家小会如何处置?”

    “唔……送由朝廷处置。”

    “呵呵……岳兄可知女直人若是擒获了敌酋家小会如何处置?”

    “怎么处置?”

    “男子尽数杀死,女子沦为娼妓,供人肆意玩弄。”

    “这,这好像有点过分。”

    “呵呵……过分?岳兄,你太小看那伙女直人的无耻了,他们可不觉得过分,反而以此为荣。听说他们如今正在兴建五国城,就是为了将来用来关押各国被俘宗室,其中就有一座是为我大周准备的。”

    “哼,痴心妄想!”岳飞怒哼一声道。

    “岳兄,莫要小瞧了那伙女直人,黑山白水的恶劣环境造就了他们野蛮的体魄,比起我们的夙敌契丹人,他们要更加的不好对付。眼下契丹人已经不行了,被女直人取而代之是迟早的事情,咱们迟早会跟他们对上。”

    “……听说朝中有人提议联金灭辽,取回燕云之地。”

    “那不过是那些人的痴心妄想。在女直人的眼中,咱们信奉的仁义忠孝不过是愚蠢懦弱,那些人是在拿自己的做人标准在衡量那些连礼义廉耻都搞不清楚的女直人,哪能不出偏差。对待那些女直人,唯有以野蛮对野蛮,只有这样,才能叫他们有坐下来跟咱们谈的想法。”

    “那你的意思是想要用武力逼着他们正视我们,摆正态度?”

    “既然都能用武力逼着他们坐下来谈判了,那干嘛不再加把劲,直接把他们灭了永除后患,免得遗祸子孙。”

    岳飞没想到李墨最后说出这句话,仔细想想也对,既然都能打赢了,那干嘛还要谈判。与卢俊义、岳飞不同,何元庆等人不是第一次听李墨有关女直人威胁论这个话题了,已经习惯成自然,在他们的心里,等干掉了朝鲜,他们接下来的对手就是女直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那些女直人是否真如李墨所说的那样难对付,试试就知道了。

第218章 又见高宠

    理想与现实往往是对立的,正所谓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高宠原本以为凭着自己这身本事天下哪里都能去得,可等到了京城以后才发现自己是处处碰壁。论武艺,搁在江南一带高宠是属于拔尖的人物,可到了强手云集的京城,高宠的那身本事也就显不出来了。

    先是投了军,可禁军之中也是良萎不齐,高宠去的偏偏就是一个京中权贵子弟用来混资历的地方。他那脾气,哪受得了给人呼来喝去,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拒绝本家的好意,不投李墨了。没待多长时间就因为恶了上官而被开革了出去,混到最后更是差点连京城都待不下去。好在京城里的好人还不少,就在高宠走投无路,准备去别的地方碰碰运气的时候,他结识了王进,而王进在京中的人缘很好,通过王进出面,替高宠摆平了总找他麻烦的“仇家”,从而得以继续留在京城。

    可高宠就不是一个甘愿寄人篱下的性子,他可是总想着凭借一身武艺拼一个富贵出来,总是待在恩人家里,虽然这恩人一直待自己不错,可这终归不是长远之计。尤其是在听说了以前还被他有点看不起的李墨如今混得风生水起的消息以后,说不后悔是假的,可高宠又偏偏拉不下这个脸。

    当初人家还没发达的时候不愿意,见人家现在发达了又屁颠屁颠的凑过去,高宠丢不起那个人。而这件事情的转机,就落在了史进的身上。

    史进得李墨推荐拜王进为师以后,整日里除了接受师父王进的教导,纠正以往所学的错误外,剩余的时间就用来讨好师父的老母了。王进醉心武艺,对男女之事兴趣缺缺,以至于快四十的人了还没娶个媳妇。而史进今年二十出头,嘴又甜,知道怎么哄王进老母开心,搞得王进老母直拿史进当亲生儿子。

    这回史进想要跟随李墨一同前往西夏,可王进的反对让史进的想法化为泡影。但是,事情往往就坏在但是这两个字上。史进走不通师父这条路,他就去找王进老母求情。王老太太还真就被史进给说动了,把王进叫到跟前臭骂一顿,逼得王进不仅答应让史进去西夏,还把自己也给搭进去了。王老太太说了,既然不放心徒弟,做师父的怎么能不跟着一起去?

    虽然事后史进被王进好借口爆捶了一顿,但史进的目的却是达到了,捎带着还把高宠也给拉上了,只不过他们走的要比李墨晚上几天,所以李墨是在前往登州的半路上才被史进等人追上。

    见到史进把王进给拐来了,李墨很是高兴。而看到高宠眼神有点躲闪,似乎不太想要跟自己照面的样子,李墨心里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

    擅长人情世故的李墨此时自然不可能借机发挥,数落高宠当初的有眼无珠,那样很容易叫李墨失去这员能枪挑铁滑车的猛将。

    “高兄,多日不见,甚是想念,今日重逢,晚上接风宴上可要多喝几杯。”李墨笑着跟高宠打招呼道。

    来时高宠曾经幻想过与李墨见面时会是个什么情况,要是李墨摆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高宠那是扭头就走。可李墨现在笑脸相迎,却叫高宠有些意外,吱唔着答应了一声,就随着史进、王进进了大帐。

    接风宴上,望着在座的卢俊义、岳飞、王进、高宠四人,李墨心里很高兴,有这四人在,虽然目前都只能算是客将,但回头在西夏要是遇上斗将,那自己这边是不用担心什么了。原本还在头痛手下大将有点少,现在不用了。

    这次去西夏,李墨的梁山军是随同凤鸣军一起行动。秦八郎倒是想把李墨要到帐下听用,可李墨却拒绝了。说他小心谨慎也好,说他以小人度君子之腹也好,反正李墨是绝对不会没事去找秦八郎的。谁叫这二人中间横着一个伏婉呢?

    李墨又不了解秦八郎的为人,万一这家伙在西夏的时候故意给自己下套,让自己光荣,那自己都没处哭去。小心驶得万年船,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李墨轻易不会去冒险。随同凤鸣军一同行动就很好嘛,跟伏婉的那点关系,凤鸣军上下都是知道的,而且这次托去朝鲜借粮的东风,凤鸣军上下都捞到了不少好处,眼下对自己这个“姑爷”还是挺满意,李墨又何必非要去秦八郎的手下“受罪”。李墨又没有自虐的爱好,自然是选凤鸣军而不是选常胜军。

    不过眼下李墨说到底手头上就只有五千人,除了守家的栾廷玉那一千人,剩余的四千人都已经被安排妥当。李墨自然不可能为了拉拢王进等人就临阵换将,在征求了王进等人的意见以后,李墨将自己手下接到飞鸽传书赶来汇合的一千亲军中的五百马军分别分成了五支百人队,分别交给了唐斌、郝思文、岳飞、高宠以及花逢春,让他们充任自己的斥候。至于王进跟卢俊义则留在了李墨身边,有这两大高手在,李墨的安全那是完全没有问题。

    眼下的岳飞跟高宠可不是历史上正风光的时候,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