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贤婿-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奢求。到处都在打仗,朝鲜半岛成了一块没有希望的土地。

    而随着李墨率领周军打着王俣的旗号登陆,朝鲜百姓似乎又看到了一丝希望。得民心者得天下,失去了底层的支持,任何政权都将是无根的飘萍。而越是生活在底层的人,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低。

    一个结束内战的口号就足以让大多数人动心,而随着均分田地,恢复自由的口号提出,占据了朝鲜人口近三成但却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奴婢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得开始拥护登陆的周军。

    任何事情只要与自身利益挂上钩,总是可以极大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相比起大周的百姓,朝鲜百姓明显是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而这时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那些在内心深处期盼有人帮助的朝鲜人又怎么会不伸手紧紧抓住。

    有王俣这杆大旗做幌子,周军所到之处虽然不至于出现夹道欢迎的场景,但所遭遇的抵抗却也是微乎其微。而李墨同样也不是善男信女,自率军突袭全州生擒韩安仁不久,第一批大周移民就抵达了朝鲜南部。

    有朝廷在背后支持就是好办事,移民安置,官员选派都不需要李墨去操心,李墨所需要做的,一是派兵向北开始讨伐不臣,二是尽快在朝鲜人中挑选仆从军。阶级这东西在哪都存在,李墨所率的周军还没有对军队开始论资排辈,朝鲜人自己倒是已经开始了,以投靠周军的早晚作为标准,仆从军里也分出了三六九等。

    史文恭被李墨任命为仆从军的统领,从投降的朝鲜南军中挑选五千人。而被挑选出的五千人也不是没有好处,他们的家人,会率先分到相对来说不错的土地,至于真正肥沃的土地则是从大周移民过来的百姓所有。不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要还有比自己情况更糟的,那些仆从军就很满足。

    兵力不足原本是李墨最担心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有建立仆从军的想法。可大仁国李资谦的反应却让李墨有些意外。

    外敌入侵,作为主人首先要做的就该是集中力量将入侵者给赶出家园。可李资谦的大仁国却没有这么做。在清州失陷以后,大仁国的军队反倒不断后撤,似乎是在尽量避免与李墨的大军交锋。

    诱敌深入?一开始李墨跟手下众将也是这么想的,可等过了一段时间,李墨回过了味来。狗屁的诱敌深入!朝鲜能拿得出手的名将似乎也就只有一个拓俊京,而此人如今就在自己的手上,李墨正在考虑是否让他出任史文恭的副手一同管理仆从军。

    不是李墨瞧不起朝鲜这帮人,就这帮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货,像诱敌深入这么华丽的战术他们还玩不顺溜。

    既然不是诱敌深入,回顾朝鲜对外敌入侵的战史,尤其是在攻破几座城池发现大量囤积的粮草兵械以后,李墨可以肯定,朝鲜是准备跟自己玩坚壁清野那套。想当初契丹强盛攻打朝鲜的时候,朝鲜就通过这招成功耗到契丹主动退兵。

    朝鲜对外战争一般来回来去就两招,一是坚壁清野,跟对手拼消耗,二就是召唤老大术。眼下朝鲜的老大契丹自身难保,眼瞅着就要嗝屁了,连忠实的西夏小弟都顾不上,自然不可能对尽给自己添麻烦的朝鲜小弟伸出援手。

    召唤老大术不灵了,朝鲜就剩下最后一招,坚壁清野。其实也用不着费那个劲,早在李墨率军登陆之前,朝鲜三大势力就已经开始做这件事,为的不是对付李墨,而是为了对付另外两个对手,现在也只不过是换个要对付的对象。所不同的当然还是有一点的,至于在对付其他两个对手的时候还有点出城一战的勇气,但对上李墨的大军,就是连那点勇气都没有了。

    穷山恶水出刁民,连年战乱给朝鲜别来了无尽的苦难,但同时也让朝鲜锻炼出了一批老兵。可老兵也是要吃饭的,而且老兵也不可能都是孤家寡人一个,朝鲜当权者是拉拢了老兵,但对于那些老兵的家人却是不管不问。

    李墨此次登岛就没有再收兵回国的打算,既然准备长治久安,安民的措施自然就要做到位。一口气杀光不可取,终归不是那些野蛮的北方游牧民族,好几百万人呢。既然不能杀,那就唯有融合,利用大周的人口优势,将朝鲜土著变成少数民族。

    无数前辈总结的经验教训被李墨拿出来学以致用,朝鲜土著被打散,一部分被送往了辽国丰州,一部分被送到了大周各地,剩下的一部分虽然还留在本岛,但想要在当地占据人口主流已经不可能了。

    在决定送哪些朝鲜人离开半岛的时候李墨使了个坏,打着方便融入当地百姓的理由将原先在朝鲜算是有产阶级的那帮人一个不拉的全送走了,这些人在朝鲜还算有头有脸,可到了新的地方,那就只能从头开始。而失去了这些朝鲜人中的“精英分子”,剩下的朝鲜土著也只能乖乖认命,接受大周的领导。

    李墨一点都不担心那些被迁走的朝鲜精英会给自己惹出什么乱子来,在朝鲜这个穷山僻壤能混得不错,可不代表能够在汉人占多数的地方一样可以混得风生水起。

    王俣并不是看不到李墨这么做的险恶用心,可即便知道他又能怎样?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刀把子还攥在别人的手上,除了认命他是什么也做不了。

    李墨的大军在李墨断定朝鲜是在坚壁清野以后开始一路高歌猛进,借助黑火药所制的炸药包帮助,城墙已经无法阻挡周军的脚步。而为了防止让李资谦的东京提前有个防范,周军上下并没有频繁使用这种破城利器,而是选择了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硬啃,即便如此,制造出大量攻城器械的周军也不是朝鲜人能抵挡的。

    李墨在练兵,不指望新兵能立下多大的功劳,只是希望他们可以尽快熟悉战场的气氛,一万五千名新兵在两万五千名老兵的带领下迅速成长起来,虽然还不敢说能打硬仗,但刚入军营的稚嫩此时基本上已经难再见到。

    在李墨挥军向北的时候,充当大周急先锋的并不是周军,而是从朝鲜降兵中挑选出的五千仆从军。几乎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仆从军的战斗欲望有时甚至比起李墨手下的周军还要旺盛。这也难怪那些仆从军如此拼命,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周军立功顶多是赏赐一些银钱,区别只是多寡而已。而仆从军若是立了功,那所得的好处那就是大大滴了。

    首先就是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上限一百亩,其次就是自己的家人可以得到官府的优先安置,像是招收学徒之类的人选也会优先考虑仆从军的家人。即便不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家人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那些仆从军也会玩命。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王俣已经公开表示等平定内乱以后会去国号向大周称臣。不是以前那种拜老大做藩属,而是彻底成为大周的一份子。这也就意味着朝鲜将成为历史,以后朝鲜人可以挺起胸膛告诉别人自己是周人。

    小国寡民的心态让朝鲜人总是幻想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大国,而王俣的公开声明除了朝鲜当权者跟既得利益者反对外,几乎圆了所有朝鲜人的梦。而那些反对的声音实在是太弱小,面对周军的铁蹄,任何不谐的声音都会被踩个粉碎。

    这年头可没有联合国出来“主持正义”,吞并别国压根就没人管。大周为什么会这次这么支持李墨登陆半岛的行动,原因就是开疆扩土这类事情可是能够载于史册的,但凡是参与的人,同意的自然是青史留名,而反对也将会遗臭万年。谁不想死后留个好名声呢?

    当然这世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喜爱,有人爱自然也就有人恨,而如今最恨李墨的人已经不是大周国内的某些人了,最恨李墨的人无过于大仁国的李资谦跟大为国的弓奇。

    这二人可说是对李墨恨得咬牙切齿,不去祸害大周反倒跑来祸害我们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是至理名言。在共同的敌人面前,李资谦跟弓奇联手了。不联手也不行了,李墨此次来势汹汹,韩安仁连个像样的反抗都没有就完蛋了,他们两个若是再继续斗下去,只能被人一一收拾。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李资谦跟弓奇还是懂的。即便要斗,那也要等将李墨这个外来户赶走以后再说。只不过想要赶走李墨又谈何容易,李墨不是一个人来的,他的手上如今加上仆从军能有五万之众,而且通过解放奴婢和均分土地,在南方他已经得到了大多数泥腿子的拥护,想要征兵抵消李资谦和弓奇的人数优势其实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而且在对待来犯之敌的态度上,李资谦跟弓奇也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李资谦想要继续坚壁清野,包住自己的半壁江山,而弓奇却认为应该主动出击,在野外消灭李墨的有生力量。

    可现在与李墨的大军对峙的是李资谦的人马,弓奇的大为忠勇军眼下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还在李资谦的背后,而李资谦又不放心让弓奇的人马进入自己的地盘。谁敢保证弓奇手下的头号战争狂人妙清不会临时起意先把李资谦给收拾了。

    说妖僧妙清是战争狂人那是一点错都没有。好好一个和尚,不去拜佛念经反倒热衷于战争。而且这和尚对战争对象的选择丝毫没有理智可言,简单来说就是他想打谁就要打谁,丝毫不管能不能打过这个问题。早在弓奇建立大为国的时候,妙清就上蹿下跳的要求大为军应该南下收复失地,而当金国派人来与弓奇联系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时,当得知金国对朝鲜半岛有土地要求以后,妙清立马又叫嚷着要跟金国开战。

    这么一个好战分子,就连弓奇都感觉有点头疼。为了不让自己头疼,他将妙清给派到了李资谦身边充当使者。而李资谦一开始听说妙清作为使者到来的时候也挺高兴,毕竟妙清在弓奇那边算是头号亲信。可等接触了一段时间以后,原本还想着拉拢妙清的李资谦就不太愿意看到妙清了,除非必要,否则没事李资谦一般不让人去找妙清。

    打!打!打!这个妙清三句话不离本行,除了打还是打,就从来没有考虑过妥协这二字是怎么写的。难怪弓奇会把自己的头号亲信派到自己这里来,估计也是受不了妙清一天到晚叫嚷着要去攻打别人的提议。

    “国主,妙清禅师求见。”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李资谦还在为如何对抗李墨的大军而头疼的时候,妙清和尚又来向李资谦推销自己的战争理念了。

    “不见,就说本王没空。”

    “呃,国主,妙清禅师说事关两家存亡,还请国主务必一见。”

    “唔?那就见上一面吧。”李资谦闻言想了想,对内侍吩咐道。

    ……

    “妙清见过大仁国国主。”妙清来到李资谦的御书房,躬身行礼道。

    “大师不必多礼,大师此来见本王,有何要事?”

    “大仁国国主,贫僧此来是想要询问一下,贵国何时发兵去驱逐大周不义之师?贫僧在来贵国之前本国国主曾言大周乃你我两国共同之敌,当携手齐心方能将其赶出家园,可如今贵国迟迟不肯发兵,究竟意欲何为?”

    “此事关系重大,非是本王可以一言而决,还请大师不要心急,待本王与群臣商议过后再给大师答复。”

    “时间紧迫,还请贵国早作决定。”

第273章 想来捡便宜的

    李资谦坚守不出,李墨却不会带着兵马在城外跟他玩对峙。你守你的,我打我的,你想要死守乌龟壳,那我就先把你池子里的水放干,看你能坚守到什么时候。留下吕将率领两万人马监视李资谦的东京,剩下的人马都被李墨撒了出去收复“失地”,其中高宠、卢俊义、岳飞三人更是在李墨的亲自率领下直奔朝鲜北部,收拾一直躲在西京的弓奇。

    由于坚守不出,与外界的消息来往基本断绝,看到城外大军旌旗招展,李资谦还以为事情正如自己原先设想的那样发展,却不知城外的李墨已经带人去收拾自己的盟友去了。

    ……

    西京

    重现先祖荣光一直以来就是弓家后人的愿望,弓奇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难有这个机会,却不想老天开眼,王氏朝鲜终于内乱,让他等到了这个机会。可等建立了大为国,成了大为国主以后,弓奇发现自己的日子过得还不如以前。

    处理不完的事情,解决不完的麻烦,原本就不是很胖的弓奇现在更是消瘦,尤其是在得知周军登陆,打出王俣的旗号开始吞并半岛以后,弓奇更是寝食难安。相比起王俣,弓奇反倒对王位看的更重。这屁股还没捂热就要被人赶下去,弓奇接受不了。

    也正是因为不能接受煮熟的鸭子飞走,他才放下了与李资谦的仇怨,两家联手先抗外敌。可惜自己找的队友实在是没胆,自己不敢出城一战,还不许自己的大为忠勇军入境参战。

    当他得知有周军入境的时候,弓奇不仅不害怕,反倒挺兴奋,终于有机会教训教训那些想来捡便宜的周军了。虽然妙清不在,但大为忠勇军他还是能指挥得动的。要不是有北边客人即将到来,弓奇甚至想要御驾亲征。也得亏他没跟着大为忠勇军主动出击,要不然他也有可能成为阶下囚。

    满心期待自己的忠勇军可以为自己带回胜利的消息,却不想带回的却是全军覆没的噩耗。当头棒喝,终于让夜郎自大的弓奇清醒过来,一面学着李资谦开始坚壁清野,一面满心期待北边使者的尽快到来。

    可这时候才想起坚壁清野实在是晚了点,刚送走北边的使者没两天,李墨的大军就兵临城下了,站在西京城头望着城外的周军,弓奇不禁有些胆寒。不过一想到北边的援军不日即到,弓奇的心里又稍感安慰。

    仔卖爷田不心疼,弓奇对朝鲜半岛并不是太在意,他在意的只是大为国主那个位置。相比起李资谦,为了大为国主的位置,通敌卖国对弓奇来讲根本就不存在任何问题,只要能让他保住那个位置,喊谁叫爹都可以。而眼下弓奇要做的,就是坚守到北边的援军赶到。

    为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弓奇来王宫都不回,整日待在城头,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