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贤婿-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众将齐声领命道。

    “大人,调走了高宠与卢俊义,那摩尼教怎么办?”王寅心细,出声询问道。

    “我会让鲁达与邓元觉率部接替他们的任务。”李墨闻言答道。鲁达跟邓元觉是步军,而长途奔袭这种事他们派不上大用,倒不如用他们将高宠跟卢俊义的马军替换出来。那摩尼教马军不多,而依托营寨拒守,对鲁达跟邓元觉也不是什么不能完成的任务。

    “大人!大人!好消息!”就在李墨准备散帐让众将回营歇息的时候,公孙胜一脸喜悦的冲了进来,原本已经准备告退的众将纷纷止步,想要知道公孙胜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不用李墨开口询问,公孙胜已经喜不自禁的开口对李墨禀报道:“大人,好消息,杨再兴命人传来消息,他生擒了反王柴勇,此时正在回来的路上。”

    “什么!”李墨闻言不由吃了一惊,李墨倒是知道杨再兴率领所部尚未回营,但此时战事方歇,琐事繁多,估计最迟晚间就会回来,李墨也没多想。却不想杨再兴竟然给自己带回如此大的一个惊喜。

    他竟然生擒了宁王柴勇!

    “他现在人在何处?”李墨急声问道。

    “据回来报信的人说,他离队时队伍距离大营尚有二十余里。”

    “走,大家伙都随我去营外等等。”李墨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对众人说道。

    宁王被擒,对李墨等人来说那是天大的喜事,三王作乱,一王被擒,这对军心士气都会是极大的鼓舞,甚至会影响到其他两个战区的战事。而生擒了宁王的杨再兴,众人已经可以预见将有一条光明大道在等着他了。

第315章 生擒柴勇

    得了势的狸猫凶似虎,落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如今的柴勇就是一只落毛凤凰,生死都攥在李墨的手中,在李墨面前他是实在硬气不起来。若是换个人,柴勇还可能凭借身份摆摆谱,但对李墨,柴勇深知自己的身份根本就没用。

    看了看一身狼狈的柴勇,李墨原本还想要说几句的兴致忽然也没了。柴勇的命运李墨已经可以预见,如今的胖子早已不是当年的胖子,等待柴勇的即便不是一杯毒酒或者三尺白绫,将来也会不得好死,说不准就是暴病而亡。对于一个将死之人,李墨实在没什么兴趣去奚落嘲讽。

    “恭喜你,李大人,擒住了本王,将来封候拜相指日可待。”李墨正打算让人将柴勇带下去严加看管,却不想柴勇在这时主动开口跟李墨说话了。

    还封侯拜相呐……李墨心里不由苦笑一声,那胖子早已不是当初自己所认识的胖子,而自己现在恐怕也已经成了胖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不在背后捅自己两刀就算对得起自己了,还封侯拜相?或许要是自己挂了,他倒是不会吝啬这些的封号,但自己活着的时候,胖子要是真的要给自己封侯拜相,那十有八九就是准备对自己下手的预兆了。

    不过李墨也没有向柴勇诉苦的打算,听了柴勇的话后说道:“王爷不必担心会在这我这里遭受什么虐待,等些时日,解决了你往日所结交的那些江湖好汉,我就会命人送你回京与家人团聚。”

    柴勇听到这话心里不由一颤,他之所以现在还能保持一点镇定,所依仗的就是那些江湖好汉,自己如今虽然已经被擒,但包道乙应该不会置之不理,肯定会带人前来营救。可如今李墨已经把话挑明,那就意味着他根本就不怕自己手下那些人来营救,或许说李墨正等着自己那些人来自投罗网。

    见柴勇被自己一句话给说得闭了嘴,李墨挥挥手,让人将柴勇押下去看管起来。随后拉着这次立下大功的杨再兴回到营帐,早有军医等候在帐中,不用李墨再吩咐,上前就开始为杨再兴料理伤势。

    直到这时,众人才发现杨再兴的前胸受挫大小伤口三十余处,而让大家感到佩服的是杨再兴的后背却是光洁如新。当初众人还对李墨重用一个无名小卒感到不解,但现在来看,自家这位大人果然是慧眼如炬,能识英才。

    原本还有人对杨再兴立下如此大功感到有几分嫉妒,但在看到杨再兴身上所受的伤之后,这些嫉妒的心思顿时就没了,就算是换成了自己,估计也就和眼前的杨再兴一样。杨再兴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获得了众人的认可,这比他生擒了柴勇立下首功更让他感到高兴。

    立了功就要有封赏!李墨在当晚就学好了请功了折子,次日就命人发往京城。而且由于柴勇被擒,李墨原先定下的计划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今宁王军群龙无首,正是官军大举收复失地的时候,毕竟在江南造反的不止宁王一家,李墨可不想辛苦一场反倒叫摩尼教给捡了便宜。

    众将也清楚意识到这一点,当即接了李墨的军令,各率本部人马前来宁王之前所控制的地区“劝降”。

    而事实也正如李墨所料,宁王军中的人当初大多数都是奔着柴勇来的,如今柴勇遭擒,六神无主之下有不少人都选择了归降。即便是有那冥顽不灵之人准备据城死守,但在柴勇出现在城下之后,有的选择了开城投降,有的则率领愿意跟他离去的人去了南方包道乙处。

    宁王军中有两大主心骨,其一是宁王柴勇,另一个则是包道乙。视宁王柴勇为主心骨的多是当年柴勇亲自去招揽的人,而视包道乙为主心骨的则多是通过包道乙才投到柴勇麾下的江湖好汉。

    通过投降这件事,立马就将宁王军中的派系给分了个清楚。而柴勇也通过这件事对包道乙会来营救自己不再抱什么期待。即便包道乙真的不顾凶险的来救自己,到时柴勇会不会跟着走还是一个问号。毕竟为了活命做人傀儡这种事,柴勇还是不情愿做的。

    李墨才不关心柴勇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包道乙认识江湖好汉,可他同样认识的也不少,在李墨看来,包道乙想从自己手上把人救走,除非自己暗中让人放水,要不然绝无可能。

    可出乎李墨以及柴勇所料,随着司行方率部来降,同时也带来了包道乙的新动向。这包道乙在收拢了人马以后,既没有挥军北上与李墨决一死战,也没有暗中使人寻机营救柴勇,而是带着忠于自己的人与司行方分道扬镳后径自去投了摩尼教。

    “你为何不跟着一起走?”李墨不解的看着眼前的司行方问道。要说这司行方,李墨了解的还真是不多,原本以为这人不过只是武艺高强,却不想这人的性格也让人刮目相看。别看司行方此来只带来了百十个降兵,但李墨对这司行方却是起了爱才之意。这么一个死心眼的家伙,陪着柴勇一块死实在是可惜。

    胖子或许会顾忌名声不会要柴勇的性命,至少目前不太会。可对柴勇身边的人,胖子那就不会太客气了。明知是死还愿舍命相陪,这让李墨对司行方生出一股敬佩之情。这样一条好汉,就这么死了实在是有些可惜。

    “忠臣不事二主,司行方无能,未让我主心想事成,但至少也要在黄泉路上相伴,不令我主感到孤单。”司行方神色如常的回答,仿佛说的事情不过是家长里短。但所说的内容还是让在场众人微微变色。

    “果然是个义士。”劝降的话李墨没有说出口,既然眼前的司行方心意已决,又岂是几句话就能说得回心转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一个人若是连死亡都不畏惧,这世上能让他回心转意的言语还真没多少。

    李墨轻易不会开口劝人归降,成功了还好,但若是被拒,不仅是自己的颜面无光,也有可能反倒坚定了对方的求死之心。

    等到司行方被押下去跟柴勇见面,卢俊义有些惋惜的说道:“可惜这条好汉。”

    “……事在人为,员外也不要过早惋惜。”

    “莫非大人有法让其回心转意?”卢俊义有些意外的问道。

    “办法是人想的,我们还有些时日。”李墨随口答了一句,然后转移话题的对众人说道:“眼下宁王军已经不成气候,若是司行方所言当真,随着包道乙率部投了摩尼教,那还在犹豫的宁王军残部十有八九会投降。你等再辛苦一下,争取早日解决宁王军残部。”

    “诺。”包括卢俊义在内,帐内众人齐声领命。

    ……

    既然司行方说包道乙投了摩尼教,那之前包道乙所控制的区域现在也要算在摩尼教的控制范围之内。李墨也知道凡事不可强求的道理,事已至此,他也没有气急败坏的率军去找包道乙的晦气,在解决了宁王军分散在各地的残部以后,宣布大军进行休整,择日再去找摩尼教的晦气。

    与宁王军一战损耗了李墨不少的元气,而李墨也不想率领疲敝之师去寻摩尼教麻烦。狮子扑兔尚尽全力,更何况又新得了包道乙数万人马的摩尼教。

    老军休整,新军训练,多亏了李墨早先提议的结社自保,补齐了人马的各部虽然在战力上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下降,可比起摩尼教还是强出了不止一筹。

    摩尼教需要时间训练人马,李墨同样也需要部队之间进行磨合,两家默契的罢兵备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朝廷关于宁王的处置也送到了李墨的手上。

    朝廷的处置与李墨之前所料差不多,柴勇暂时没有性命之忧,简单说就是押解进京等候发落。不过那些跟随柴勇的人运气就不是那么好了,死了的也就一死百了,可那些还活着的,离死却已不远。

    就地处决……这四个字没有明确名姓,也就是说朝廷将生杀大权交给了李墨,只要是参与了宁王叛乱的,除了宁王柴勇,李墨想杀谁就能杀谁。而另一层含义则是告诉李墨,但凡是参与了宁王叛乱的,一个不留。

    李墨没有马上执行朝廷的命令,而是让人将这封圣旨送去了柴勇那里。至于李墨,则是将杨再兴等在与宁王军交战中立下战功的众将招到了自己的大帐内。

    杨再兴作为此战的首功,但所获得封赏却是最少的。虽然这对以前只是白身的杨再兴来说已经不少,可在李墨眼里,却为杨再兴感到有些不值。

    “再兴……是我连累了你。”李墨面露歉意的对杨再兴说道。

    “啊?大人此话何意?”杨再兴闻言不解的问道。

    李墨没有马上回答杨再兴的疑问,只是扫视了一下帐中众人,缓声说道:“诸位都是我李墨的兄弟,有些话我也不必对你们藏着掖着。我如今与圣上早已不是当年亲密无间的关系,不客气的说,圣上防我恐怕要比防三王还要严密。”

    “大人何出此言?”卢俊义闻言皱眉问道。

    “无他,鸟尽弓藏而已。当年我为让圣上成功上位尽心尽力,最后虽然成功了,但也叫圣上对我起了戒心,担心我有一日会尾大不掉。为此他开始疏远于我,在朝中提拔亲信试图削弱我的影响力,至于那些平日里与我亲近的人,也因此吃了挂落。而再兴这会,恐怕也是受了我的牵连,才叫朝廷如此吝啬。”

    帐中那些已经知道李墨在辽国丰州也有根基的人自然对李墨的话不感到意外,反正他们都是已经决定将身家性命托付给李墨的人,李墨此时所说的对他们来讲并不算秘密。可像龙骧四将以及不知丰州之事的人来说,乍一听到李墨说出此话,还是感到有些震惊。而作为此次相关人物的杨再兴,已经不知该如何开口了。

    想要劝李墨不要多心,可凡事就怕琢磨,乍一听还不觉得什么,可仔细一琢磨,就发现越琢磨事情真相与李墨所说越接近。

    杨再兴并不熟悉朝廷里的事情,但作为龙骧军的四员主将,即便事不关己,可有所耳闻却也是不可避免。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圣上登基以来,所提拔的人的确都是与李墨并不沾什么关系的,而那些以往与李墨有关系的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其中尤以与李墨同期的状元许忠为最,虽然朝廷给出了理由是许忠年岁尚小,不足以担当大任。可一个能够将一下县在数年间治理成上县的人才,即便此时入不了中枢,但到地方做一良牧还是没问题的,可朝廷的做法却是弃之不用。要是不与李墨联系起来还不容易叫人产生联想,可这一联想,却又叫人认为十有八九就是这样,谁不知道在李墨参加科举前后颇为关照许忠这个小兄弟呢。

    杨再兴原本以为会有人出声为朝廷辩解几句,却不想等了好一会都无人出声,再看众人的脸色,尤其是林冲等人神色黯然,杨再兴立刻意识到李墨方才所言非虚。

    “……大人,小将人微言轻,但此时还是有几句心里话想说。”杨再兴想了想,开口对李墨说道。

    “再兴有话直言无妨。”

    “……大人,当初小将幸得大人青睐方有今日。朝廷的封赏对小将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小将对能在大人亲军之中做事也从无一丝半毫的后悔,还请大人莫要为了小将之事挂怀。”

    “……你想要继续留在我亲军之中?”

    “愿意,只要大人不赶小将走,就是为大人鞍前马后一辈子,小将也是愿意。”

    “呵呵……我若是将你这样的将才赶走,那才是有眼无珠。”李墨笑着对杨再兴说道,随后又看了看神色有异的卢俊义等人说道:“话已说开,那有些话我想还是告诉你们的好,免得你们与我生分了。”

    卢俊义等人闻听心中一凛,知道李墨接下来所说之事肯定也小不了。

第316章 选择

    人这一辈子就是在不断地做选择题,选对了就可以继续走下去,可要是选错了,那后果也只能自己承受。卢俊义此时就感到自己站在了自己人生的十字街头,李墨功成身退的意思表达的很明显。卢俊义也理解李墨为何会有这个念头,不招当今圣上待见,继续死皮赖脸的留在大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发生冲突,那样对谁都没有好处。李墨选择退一步,这在卢俊义的眼中是仁至义尽的表现。

    可李墨能退,卢俊义也能跟着一起退吗?不甘心呐!卢俊义本是大名府的第一财主,家资万贯,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惹上了一场官司。卢俊义原本想要凭借自身本事建功立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