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贤婿-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打发走了信使之后,李墨召集众将,拿出了岳飞的书信给众将传阅。这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然众将平日里私下关系都不错,可李墨让岳飞这次领兵挂帅,还是引起了不少的轰动。后世都知道岳飞很牛,可身处这一时代的众将却不知岳飞在后世的名气究竟有多大。对岳飞这个新投不过半年光景,暂时还拿不出什么值得夸耀的战功的“新人”,不少“老将”对李墨对岳飞委以重任这事保留意见。

    但现在,看了岳飞送来的书信,这一部分人的心里不得不说一声服了,别的先不论,光是擅于抓住战机这一点,就足以让岳飞胜任主帅而不引人非议。

    “主公,你的意思是让我等配合?”孙安出声问李墨道。

    “嗯,我意已决,为了避免叫完颜宗弼察觉,此事宜早不宜迟,众将回营休息,养足精神,两个时辰以后出发。待赶到战场不必请示,立刻投入战斗,谁能拿住完颜宗弼,谁就是此战首功。”

    此时李墨的大军与岳飞的营地相聚差不多半个时辰的路程,等李墨的人马杀到的时候,估计岳飞与完颜宗弼的战斗也正处于胶着之中,到那时,李墨这支生力军的加入,肯定会立刻决定这场战斗的胜负。

    李墨再让岳飞的信使回去时已经写好一封信让其带回,信中就已经与岳飞约定好了出兵的时辰。也就是说,等到李墨率军出发的同时,也是岳飞对完颜宗弼发起进攻的时候。

    大战将至,军中各部抓紧时间休息,李墨同样也在帐中小睡了片刻。如今的李墨早已是身经百战,战前紧张这种情绪自然就不会发生在李墨的身上。等到李墨被亲卫叫醒,李墨洗漱了一番,让自己的头脑清醒清醒,当即下令全军开拔,奔赴战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李墨这回要一战解决金国的西路军,从而让自己有更多的余力从容布局。

    也就在李墨宣布大军开拔的同时,岳飞也率军来到金军的营门外挑战。完颜宗弼正与众将商议破敌之策,得到安西军前来邀战,自然不愿示弱,当即便亲自带兵在营地外列阵。

    有高宠在,完颜宗弼知道斗将自己占不到便宜,倒不如扬长避短,直接开打。还是与之前一样,充当炮灰的汉人降兵以及蒙古联合军率先出击,在其后跟着的就是充当督战队的契丹降兵,而在契丹降兵之后的则是与女直人关系最好的渤海人。

    完颜宗弼作为西路军主帅,此时自然不能待在战斗序列排在最后的女直主力那里,他带着亲兵坐镇中军,指挥全局。两支人马在平原上展开惨烈厮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在开战不久,完颜宗弼就察觉到了异状。对面的安西军就如同吃错了药一样,摆出了一副今日不死不休的架势,可来日方长,连完颜宗弼都不敢夸口说今日可以一战而定,可为什么安西军会觉得今日就能结束这场战斗。

    事出反常必为妖!完颜宗弼虽然此时还不知道对面的安西军究竟凭仗着什么,但他敏锐的第六感还是意识到了一场危机的临近。

    “四狼主,斥候发现我军西北五里外发现安西军骑兵。”

    “四狼主,斥候发现我军西南三里外发现安西军骑兵。”两份情报几乎不分先后的送到了完颜宗弼的手中,完颜宗弼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好似凉水浇头,怀里抱着冰。

第351章 兀术惨败

    金兀术并非平庸之辈,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当前所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趁敌方援兵赶到之前吃掉眼前之敌,但很显然这个选择并不现实。那就只剩下一个选择,收拢人马退守大营,稳住阵脚之后伺机再战。

    但此时想要退军也不是容易的事。几乎就在金兀术收到斥候来报的同时,岳飞也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六万安西军与金兵战在了一处,大部分金兵压根就无法脱身。金兀术见此情况当机立断,下令留下以汉人、蒙古人为主的炮灰部队,契丹人为督战队,自己则带着女直人以及渤海人退往大营。

    后方的混乱就让正与安西军交锋的金国仆从军阵脚大乱,本来就不是真的想为金国卖命,只不过因为畏惧金国的残暴才不得不低头,而现在金国舍弃了仆从军,仆从军自然再也不肯为抛弃了他们的金国卖命。

    蒙古人仗着有马,大多数选择了脱离战场,准备就此逃回家,反正蒙古各部属于游牧民族,居无定所,金国就算想要事后报复,那也要找得到他们才行。而汉人降兵就要可怜了许多,身为步卒的他们就是想逃也逃不了,所以他们的选择更加简单,扔掉手中的兵器,坐在地上双手抱头。这是标准的投降姿势,大多数汉人降兵也因此躲过了一劫,安西军并没有加害他们这些放下武器的人。

    汉人降兵与蒙古人都选择了投降,立马就将身后负责督战的契丹人给暴露,也就在这时,安西军的援军赶到,左右各一支人数达到两万的骑兵毫无停歇的加入了战场,只是一个交错,便将金军的长龙拦腰斩断。

    金兀术此时已经回了营地,看着自己的大军身陷重围,不由急得金兀术想要亲自出马。只是今时不同往日,金兀术不再单单是一员战将,他已经成为兄长完颜宗望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许多人的富贵就系于金兀术一身。一见金兀术想要亲自上阵,旁边立刻就有人将金兀术拦住,同时又有人下令紧闭营门。

    此时金军主力并未完全入营,可时不我待,安西军的援军已经杀到,为了阻止安西军一鼓作气的攻入营地,金军只能选择壮士断腕,那些没有及时返回营地的金兵此时也只能自求多福。

    ……

    这一仗打的着实痛快!十几万金兵除了被金兀术撤回营地的三万余人外,剩下的近十万人或死或俘。当然安西军此战也是损失不小,六万安西军阵亡近两万,伤残也有近一万。其中主要伤亡是在岳飞的六万安西军里,毕竟是他们先与金军正面交手,消耗了金军大量的精力,随后赶到的援军这回只能算是捡了个便宜。

    “主公,杀俘不祥。”岳飞等将听到李墨的命令后急忙出声劝谏道。

    近三万的将士伤亡叫李墨有点失去理智,虽然他知道打仗难免就会死人,可听说一下子损失了这么多人,这一方面证明了金军的强悍,另一方面也叫李墨心里那股邪火噌噌的直往上冒。

    稳稳了激动的情绪,李墨沉声对岳飞等人说道:“你等不必再劝,此事我心中自有分寸。老贝,带人将俘虏中的女直人挑出来另外安置。”

    岳飞等人见李墨不再喊打喊杀,知道自家这位主公已经恢复了冷静,要说气愤,岳飞当然也很气愤,但眼下金兀术尚有三万人在手,这时杀俘,很容易激起金兵的拼死之心。这也是岳飞为何要劝阻李墨的主要原因。

    ……

    金军大营

    金兀术正在喝闷酒,一步错,步步错。他万没想到安西军的援军会如此之多。据斥候来报,眼下安西军的人马已经超过了十万,而他自己手上现在只有三万余人。这攻守立马转换,虽然安西军并未包围自己的营地,但正是因为这样金兀术才感到不安。

    十万人包围三万人的营地,金兀术只要集中力量朝一个方向突围,那成功的可能性会很高。可问题是安西军并未分兵,金兀术一旦选择突围,那就需要面对十万安西军的追击,到时能跟随金兀术安全脱困的人能剩下多少,那还是个未知数。

    “四哥。”就在金兀术借酒浇愁的时候,帐外走进一人,见金兀术在喝闷酒,当即上前夺过金兀术手中酒碗,怒声喝道:“如今大敌当前,四哥不思退敌之策,还有心情喝酒?”

    “七弟,非是四哥贪酒,实在是眼下四哥也没有个好主意啊。”金兀术苦笑着对进帐的人说道。

    被金兀术称为七弟的人名叫完颜宗朝,是属于支持二哥完颜宗望的人,这次金兵南下,他与八弟完颜宗强,九弟完颜宗敏分别在二哥完颜宗望以及四哥完颜宗弼手下效力。八弟、九弟在二哥那里,宗朝则是留在四哥金兀术这边。

    “四哥,眼下咱们能选择的路就两条,要么打,要么走,总这样僵持会对我们越来越不利。”完颜宗朝沉声对金兀术说道。

    对自己人,金兀术那是绝对的信任,见完颜宗朝如此说,金兀术不由正色问道:“七弟何出此言?”

    “四哥,我军被困军营,这粮草是个大问题,短期内咱们是能坚持,但一旦时间拖得久了,势必军心涣散。倒不如趁着此时将士们战意未失之时尽早决断。”

    “那七弟觉得,我们是战是走?”金兀术又问道。

    “……小弟觉得还是保持实力为上。”完颜宗朝犹豫了片刻,低声对金兀术说道。

    “……你想走?”

    “四哥,非是小弟贪生怕死,而是为了我们的长远考虑。父皇快要不行了,但二哥却不能继承父皇为我们打下的这份基业。而那吴乞买虽然表面宽厚,但小弟却觉得他日后必会对我们下手,原因就是你与二哥手握重兵,会让他寝食难安。”

    “……七弟,你想多了。”

    “四哥,非是小弟想多了,而是二哥跟四哥都把吴乞买想的太简单了。就像这次出兵,为何吴乞买将东路军给了完颜宗翰,还不就是因为完颜宗翰支持他,而安东军比起安西军要容易对付。”

    “……你的意思是说,吴乞买有意借刀杀人?”

    “此时此刻,难道四哥还不觉得吗?四哥,西路军可是四哥的家底,这次损失如此严重,对四哥不是好事,可对吴乞买却未见得不是好事啊。四哥没了兵权,那对吴乞买的威胁就小了许多,一旦二哥那里也损失惨重,那吴乞买的皇位也就算是做安稳了。到那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即便那时吴乞买想要收拾你我,我们又拿什么来让吴乞买投鼠忌器?”

    “……容我想想。”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这老话说的是一点都不错。金兀术原本并未想到这些,可今日被完颜宗朝这么一提醒,金兀术这心里是越想越觉得宗朝说得对。大金国讲究的是实力,实力强大放个屁都有人关心,可若是实力弱小,就是叫破天也无人理会。若是没了手上这三万人,金兀术可以肯定日后他在朝堂的日子不会好过。

    退意已生的金兀术当机立断,不再打算与安西军僵持等待战机出现,完颜宗朝的话很有道理,粮草得不到补给,时间拖得越久对自己就越是不利,还是趁着此时将士尚有战意,突围而走方为上策。

    决心已下的金兀术没有迟疑,当即升帐聚将,当众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此时金军众将也对继续留在西京道的前景不再看好。女直人虽不畏战,但同样他们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仅凭三万女直人是解决不了安西军的。

    当晚,金兀术率军突围。其实说是突围也不准确,毕竟安西军并未包围金兀术的大营。二金兀术带兵离开营帐退走,这恰好正中安西军的下怀。金兵有马,可安西军同样也有马,如此一来,机动性这一优势就消失了。

    而更要命的一点就是,金兵好重甲。普通兵卒上阵一般会穿三套甲胄,而将领则多达五套。甲胄穿得多,防御力自然没得说,但这样一来就加重了战马的负担,严重影响了金兵的行军速度。

    与金兵的笨重恰好相反的安西军却是轻装上阵,十万安西军除了留下看押俘虏以及守备大营的三万人外,剩余的近七万人在李墨的率领下分批次对金兵展开了追击。

    金兀术带兵逃出百里刚下令停下休整,安西军的追兵就赶到了,一阵冲杀过后逼得金兀术不得不再次带兵赶路。而安西军各部的轮番骚扰也叫金兀术得不到一个休整的时机。脱离大队的逃兵在不断出现,金兀术对此却是无可奈何。他原本想要退往儒州,若是儒州也守不住,他就带兵去中京道与二哥完颜宗望汇合。可现在看安西军的架势,他很有可能到不了儒州。

    明知安西军现在是在用疲兵之计,但金兀术却是束手无策。当初鼓动自己率军撤离的完颜宗朝已经在乱军中走散,眼下生死不知,金兀术就是想要找个能商量的人都找不到。只能选择壮士断腕的办法,留下一部分人阻敌,自己则带着剩余的人抓紧时间赶路。

    从龙门到儒州的这一路上,金兀术几乎就没有合过眼,不是他不想休息,而是安西军压根就不给他金兀术可以安稳睡上片刻的工夫。近七万安西军分成了三部,轮番上阵,不断蚕食金兀术留下断后的人马。等到金兀术快要抵达儒州的时候,身边也只剩下五千多人马。

    万幸天不绝金兀术与此,就在李墨决定打完收工的时候,儒州的人马与金兀术汇合了。要按李墨如今手上所掌握的人马,吃掉金兀术跟儒州的人马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李墨最终还是决定放金兀术一马,选择了收兵。

    身为上位者,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必须从全盘出发。消灭金兀术虽然可以为安西消除一个日后的大敌,但同样也是为金国的稳定做出了贡献。金国下一任皇帝吴乞买并不是出自完颜阿骨打这一脉,金国军方之中多有不服之人。金兀术身为完颜阿骨打的四子,本身就有那个号召力。

    与其帮吴乞买这个忙,倒不如留下金兀术去跟吴乞买夺权。再坚固的堡垒也很容易从内部被人攻破。只要金国生出内乱,但日后李墨想要解决金国的难度就会减弱许多。带着此战收获的战俘以及大批军资,李墨收兵回营。

    在金国内部,每个人的身份等级森严,第一等自然就是女直人,第二等则是早期就跟随女直人的渤海人,第三等是契丹贵族,第四等是蒙古诸部,第五等就是汉人。不过在这五等人里,除了第一等的女直人是主子外,其余四等都是奴才,所不同的也不过是受信任的程度有所不同。

    李墨这次收获的战俘同样也被划成了两部分,女直人与其他各族。李墨并不打算因为是同胞就对那些汉人降兵特殊对待。除了女直人被另关一处外,其余战俘也统统关在一处。

    如何处理这些战俘,成了李墨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