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贤婿-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吴乞买却在完颜宗弼领命之后像是吞了一只大苍蝇。他的确打算借机发难,却没想到完颜宗弼在这时认怂了。这不符合他平时做事的风格呀,自从这家伙解决了完颜宗翰这个大患以后,整个人在朝中几乎就可以用嚣张跋扈来形容。这时候怎么这么乖了?莫不是走漏了消息?

    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吴乞买自然不好发难。正所谓名正才能言顺,无论是做什么事,人们总是习惯性的想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从而占据道德的制高点。谋害朝中大臣这种事肯定好说不好听,可若是朝中大臣抗命,那皇帝一怒之下将其拿下,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吴乞买没想过要杀完颜宗弼,至少现在不能杀。毕竟完颜宗弼手握重兵,若是现在杀了,不太好收拾残局。在吴乞买的计划里,才将完颜宗弼软禁,之后再利用完颜家群龙无首之际对其分化瓦解,只等完颜家对自己的帝位不再构成威胁,那完颜宗弼的生死也就可以看吴乞买的心情而定。

    完颜宗弼不上套,吴乞买也就不能发难,说着无营养的废话,到最后,吴乞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完颜宗弼出宫。

    常言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完颜宗弼的应对很恰当,可他不知道在会宁府里还潜藏着一帮想要暗中挑事的安西情报员。就在完颜宗弼刚刚出宫的一刹那,一支冷箭射中了完颜宗弼的肩头。

    什么叫黄泥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眼下就是!宫门前遇袭,让吴乞买就是浑身张嘴也说不清。得到消息的吴乞买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下令关闭城门,围捕完颜宗弼。他知道,这时候再跟完颜宗弼解释什么都没用了,唯有先将完颜宗弼擒住,再去找坏了自己大事的混蛋的麻烦。

    可想要抓住完颜宗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完颜宗弼最终还是没能逃出去,被堵在了城中,但完颜宗弼从军多年,军中威望极高,自身也是一员悍将,想要拿活的实非易事。

    眼下完颜宗弼就退守在西城的一所民居之中。也合该他倒霉,遇袭之后他就带着人一路往西城门跑,可最终还是晚了一步,眼睁睁的看着西城门关闭,把守西城门的兵丁严阵以待。

    肩上的伤势已经包扎,完颜宗弼看着四周围那些面露紧张的亲兵,心里头回生出了一丝绝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留给自己的路似乎只剩下两条,要么缴械投降,要么死战到底。

    人人皆有畏死之心,尤其是位高权重者,那更是惜命的厉害。别相信有人说什么自己不怕死那种屁话。就像后世那些跳楼轻生的,真想死的早就一闭眼跳下去,哪里还会站在那里等着别人来劝?

    完颜宗弼早已不是当年不把自己性命当回事的年纪,这些年的富贵生活享受下来,求活的念头在完颜宗弼的脑子里占据了上风。

    想到此时城中所闹的动静,估计已经叫留在城外的亲信知晓,完颜宗弼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与其死在这里,倒不如活着看吴乞买的败亡。在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活下去理由的完颜宗弼最终选择了投降。

    完颜宗弼的投降大大出乎了吴乞买的预料,在吴乞买的眼里,完颜宗弼就是个二杆子,却没想到这家伙也会怕死。一种轻视之感油然而生,让吴乞买失去在在完颜宗弼面前过一过胜利者滋味的念头。

    活捉了完颜宗弼,接下来自然就是要捉拿完颜宗弼的党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完颜宗翰被杀后躲过完颜宗弼捉拿的金弹子这回算是可以光明正大的现身了。而看到了金弹子,完颜宗弼立刻面露惶恐之色。倒不是担心金弹子会杀自己为父报仇,而是在自己所接受的那些完颜宗翰的人马中,金弹子的威望仅次于完颜宗翰,一旦他出现在两军阵前,难保军中不出现反复。

    “叔父,是否想到过会有今日?”金弹子戏谑的看着完颜宗弼问道。

    “……你这些时日都藏在何处?”

    “有劳叔父挂心,侄儿幸得圣上庇护,一直在等待与叔父再次见面之日。叔父放心,叔父害得侄儿家破人亡,侄儿必也会叫叔父品尝一回那种滋味。”

    江山代有人才出,这句话一点都不错。人皆会老,完颜宗弼是他们那一代中的佼佼者,而在金弹子这一代,论武艺则是以金弹子为最,再加上老奸巨猾的吴乞买,完颜宗弼不由得为家族的命运生出了担忧。

    不过此时完颜宗弼已经沦为阶下囚,金国的权力纷争已经与他无关。人为刀俎,他为鱼肉,不管最后谁胜谁负,都不是他这块鱼肉可以插手其中的。

第393章 想做渔翁的安西

    崽卖爷田不心疼。辽国分五道,除西京道在安西李墨手中外,其余四道皆被金国所得。但现在,为了让安西不插手金国内务,收到完颜宗弼消息的完颜宗朝与完颜宗敏竟然派人联络安西,愿以割让南京道为代价换取安西的袖手旁观。

    这在以前几乎就是旁人不敢想象的。金人嚣张,金人强横,何时见金人如此低声下气过。可这一幕就是真实发生了,让同样前来安西谈判的南北周使臣见了百感交集。要知道,金人从来没有在大周面前低声下气过,两次结盟,两次南下,大周都是受害者,一向在大周面前趾高气昂的金人也有对人认怂的时候,可惜认怂的对象却不是大周。

    一样都是汉人,怎么遇到的事不一样呢?都是金人,咋生活大周的汉人就被欺负,可安西的汉人却高金人一头呢?

    原本都是在大周为官,当初自己还背地里嘲笑那些随同徐和离开大周的同僚没眼光,可现在再看,真正没眼光的却是自己。再次相逢的时候,那心里的尴尬就甭提了。

    安西对待金人使者爱搭不理,可金人使者却还贱皮子的往跟前凑。想想金人在大周京城时的做派,与现在相比简直判若两人,叫人见了心里不免有些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今时不同往日,安西早非昔日可比,除了人口没大周多外,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比大周高出不止一筹,南北周的使者一方面为汉人的强大而感到高兴,可另一方面又为能否完成这次的使命感到忧心。因为设身处地的站在安西的角度来看,眼下大周内乱,正是安西南下的绝好时机。

    安西不同于金国那些异族,大周早已受够战乱之苦的百姓未见得会抵触安西的统治,而在来这里的一路上,侯蒙、宿元景已经看到了太多,别的先不说,单是安居乐业这一点,就足以吸引大周的百姓“变心”。

    百姓的要求并不高,丰衣足食不受人欺负,只要满足这三个要求,百姓就愿意做顺民,至于做谁的顺民,其实对百姓来说并不重要。真正在意统治者为谁的,是天下的士族阶级,改朝换代最受影响的就是他们。有眼光的君王不会对治下的百姓苛刻,但对治下的士族,那却是能少一个就少一个。士族的任何一个错误的选择,都有可能导致整族的败亡。而士族的消失对君王却是好事,少了一个分权的,自然要算好事。

    侯蒙、宿元景皆是属于既得利益者,他们想要维护自己的特权,那就必须要眼光独到。原本以为李墨顶多也就是一路诸侯,与他们在大周的利益并不会有什么冲突。但现在看来,安西已成气候,有资格涉足争霸天下一事。那现在,侯蒙与宿元景就必须要将眼光放长远一些,日后一旦叫安西得了天下,他们这些人将如何自处。

    当年选择留在大周的人已经慢了别人一步,如今的安西人才济济,根本就不缺他们这号人。正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时候去投奔安西,能受到重用的可能极低,以侯蒙、宿元景的眼光,自然不会做这个选择。

    ……

    李墨最近挺忙,从完颜宗朝以完颜亶的名义派来使者,表示愿意以南京道为代价换取安西的按兵不动开始,李墨就知道征讨金国的时机到了。不管金国最后谁胜谁负,李墨相信最后的胜利者都将是自己。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不管是汉人出身的岳飞、高宠等人还是契丹出身的察哥、阿里奇等人,对征讨金国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极力支持李墨的决定。李墨清楚这帮人的心思,察哥、阿里奇是想要收复故土,而岳飞、高宠等人则是不想对故国动手,至少目前,在尚有外敌的前提下,他们还不想那么做。

    李墨理解岳飞、高宠等人的心思,也没有怪过他们。从本心出发,他也不想在这时对南边动兵。安西兵力有限,虽说有预备役可用,但安西远没有必须同时两面开战的需要。不管是收拾金国还是大周,对李墨的意义都差不多。而且相比起对付大周,李墨对对方金国的兴趣更高一些。

    割让南京道?幼稚的女直人,你就算不给,难道你还能挡住安西的强取吗?对于金国内部的形势,李墨早已通过石秀了解的通透。

    吴乞买活捉软禁了完颜宗弼,可吴乞买没想到陪着完颜宗弼留在京城的完颜亶是个西贝货,真正的完颜亶早就被完颜宗弼秘密送出了京城。在完颜宗弼被擒之后,完颜宗弼事先打发出城的亲信就在不久之后见到了领兵回转的完颜宗朝与完颜宗敏。得知完颜宗弼失手,中了吴乞买的暗算,宗朝、宗敏二话不说,当即拥戴完颜亶上位,同时发布对吴乞买嫉贤妒能,陷害忠良,不配为大金皇帝的宣告。

    吴乞买虽是皇帝,但兵权却被完颜宗弼把持,这回虽然擒住了完颜宗弼,也派人收编军队,可收效却不能令人满意,在兵力对比上,吴乞买完全处在下风。

    金国以武立国,而且立国不久,国中大部分人还是崇尚武力。吴乞买身居弱势,愿意陪着吴乞买一起经历风雨的人自然不多。不过出乎吴乞买的预料,朝中那些被人视为墙头草的朝中元老,这回倒是没有多少犹豫就站在了他这边。其实细想一下也不奇怪,想要做好墙头草,最关键的就是要眼光准。这些元老这回跟吴乞买一起算计了完颜宗弼,即便想要投靠完颜宗朝或者完颜宗敏,也未见人家会收他,倒不如舍命跟吴乞买一起,至少能留个忠臣的好名声。

    有了这些朝中元老的支持,吴乞买这边所掌握的兵马总算是有了与完颜亶一战的实力,可吴乞买却也不敢大意。虽说完颜宗朝与完颜宗敏比不上完颜宗弼那样骁勇善战,但其个人能力同样也是不容小觑的。

    自完颜宗朝、完颜宗敏竖起反旗,拥立完颜亶为帝之后,二人便率兵定都燕京府,与吴乞买的会宁府分庭抗礼。两方势力此时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四处寻找盟友。借着地利,吴乞买的主要目标是北方草原的蒙古各部以及一向与女直人交好的渤海人。而完颜亶这边则是将目光瞄准了邻居。

    大周是不可能的,再蠢的人也不会在上了两次当之后再上第三次当,完颜宗朝的目标是安西。不指望安西出兵相助,请神容易送神难,家务事还是不让外人插手其中为妙。以目前所掌握的实力,完颜宗朝有信心独立解决吴乞买。唯一担心的就是安西耐不住寂寞出兵趁乱打劫。为了让安西可以老实安分一些,完颜宗朝不惜拿出南京道试图贿赂安西。

    终归是比不得完颜宗弼的目光长远,又或者是壮士断腕,完颜宗朝希望可以用南京道来满足安西的胃口。可他不知道,安西的胃口一向很大,一个南京道远远不足以满足。这一回,李墨打算包圆。

    当初安西不与金国全面开战,那是因为当时金国强盛,最要紧的一点是没有陷入内斗,想要解决抱成团的金人势必需要巨大的代价,而且那是大周也还没有分裂,柴冲无时无刻不想着找安西的麻烦,而那时安西与大周的边境线又长,容不得安西抽调过多兵力去对付金国。

    可如今不一样了,大周分裂成了南北周,柴冲的注意力也被占据了南方的柴构吸引,他已经没有什么精力来找安西麻烦了。或者说,安西不在这时找他麻烦,他就要谢天谢地了。

    没有了大周的从旁掣肘,又赶上金国陷入内战,这样的好时机要是都不懂得去抓住,李墨都觉得自己保不齐会遭天谴。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岂是一个小小的南京道可以满足。解决了金国,东京道、上京道、中京道、南京道都是安西的。

    ……

    备战需要时间,所以在没有准备万全之前,金国的使者不会得到安西确切的答复。不过对于南北周分别派出的侯蒙与宿元景,安西方面倒是很快就给出了答复。不过安西答复的痛快,却让侯蒙跟宿元景反倒有些不踏实了。

    对于侯蒙、宿元景这样的大周老臣,安西这边派出的自然是比这二人资格更老的徐和。要说起来,自从来了安西以后,徐和那日子过得不要太逍遥。他拒绝了李墨给的高官,只是去了李墨兴办的书院担任了山长,与被他一并拉到安西的杨时、吕大临等人一起教书育人。

    不需要为朝堂上的事情勾心斗角,自己的独生女儿又有了一个好的归宿,尤其是在独生女儿生下一对双胞胎,小孙子被女婿力排众议姓徐以后,徐和如今那是逍遥自在赛神仙。

    看到侯蒙、宿元景这两个朝中后辈的时候,徐和差点不敢认。徐和的年纪比侯蒙、宿元景要年长,可光看三人的相貌,徐和反倒是三人中最显年轻的。

    “二位贤弟,多年未见,一向可好?”徐和微笑着问道。

    见到了熟人,侯蒙与宿元景倒是没什么需要隐瞒的。虽说侯蒙代表的是北周,而宿元景代表的是南周,可二人之间的友谊却并未因此而显得生分。

    “有劳徐兄挂念,我等自然比不得徐兄。”

    “呵呵呵……二位贤弟,快快坐下说话。我们多年未见,难得相聚,今日只谈私谊,不谈公事,如何?”徐和招呼二人道。

    侯蒙、宿元景求之不得,立场不同,各为其主,难得聚在一起,都不想到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待到二人坐下,徐和命人上茶,果然就如他方才所言,只是关心侯蒙、宿元景的事情,对他们此来安西的任务,只字不提。可徐和不提,侯蒙跟宿元景却不得不提。虽然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