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攻略水浒-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朱贵进来禀报,李景才知道昨夜竟然有几个人人想偷偷逃跑,全被朱贵擒下了,现来问李景如何处置。
李景皱着眉头问道:“逃的都是什么人?”
朱贵答道:“有四个王伦的心腹,还有三个是不愿意留在山上的。”
“还有不愿意留在山上的?”
朱贵明显有些尴尬:“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自愿上山的,也有少数是被掳掠上山的。”
李景摆了摆手,也不想为难他们,说道:“既然这样,就放他们下山吧!”
朱贵就要告退,李景忽然叫住了他,却是因为想到山上肯定还有想要下山的,既然出了这档子事,那索性全都解决了。李景昨日就宣布改王伦时期的一日两餐为三餐,正巧此时正是饭点,直接吩咐朱贵将那几人带到饭堂处。
朱贵领略到了李景的意思,将抓住的几个人松了绑之后,才带到了饭堂。由于是第一天改成三餐,山上的喽啰大多来了,还有不少带着家眷的。
喽啰们见了李景来,纷纷起身拜见李景,李景也笑着一一拱手回应,一直等到朱贵把人带来,场面才为之一静。李景见在场的大多看向自己,开口道:
“昨天晚上,朱贵头领发现有人想离开山寨,现在已经带了过来。在这里,我想与大家说一句,若是想离开梁山的,我也不愿挽留,反而发放路费,若是愿意留下的,便是我李景的兄弟,李景绝不亏待!”
李景说完,示意张三给那七个人每人五贯钱,之后又当众命朱贵将他们送下山,之后李景就在那里等着,没过多久,竟然聚集了十来个要下山的。李景问清了他们昨夜都拿了赏钱,一一记下姓名,也都送了五贯钱的路费,等朱贵回来又让朱贵将他们带走。如此又问了两遍,见无人下山,这才作罢。
从饭堂回来之后,李景拿出昨夜的记录再次汇总一回,总算对梁山的概况有了了解,先是人员方面,八个头领,马上就要变十个,而李景还想把阮氏兄弟请上来,自不必多说。大小头目共有八十三人,其中小头目七十二人,还剩的几个大头目大都是王伦的心腹,但如今王伦已死,李景也不愿计较,反正接下来李景是一定会改革的,他们若是有能力自然接着做大头目,至于没能力的,就别多想了。
其中山上正值壮年的喽啰有六百八十人,算上头目则是七百六十三人,倒也在李景的意料之中。其中,有家眷的有一百八十户,老弱五十人左右,妇孺多一些,这一百八十户基本户户都有。这样说来,算上孩子,山寨里已经超过了千人。
后山倒也开垦出不少田地,土壤也算肥沃,只是李景除了知道米田共可以肥沃土地之外,对于化肥,好吧,化肥具体是神马东西?李景表示根本不知道。听种地的老人说,开垦的百亩田地去年两次收获加起来也不过是接近五百石,要知道根据李景的估算,一个月的粮食消耗差不多就是三百石了。
不过还好,梁山周围是八百里水泊,还可以捕鱼呢,只是山寨里渔民出身的却是不多,只有十几个,如此,李景又想到了阮小七,此番还要落在阮氏兄弟身上。李景已经打定主意,明日便去拜访。
而今日,李景想做的就是把梁山的都转上一遍,最起码要做到心中有数。招呼张三带路,李景一路上边记着一些特殊地形。一边想着怎么给几位头领安排职司……
转眼之间,就到了晚饭的时间,李景下午的时候就派人去通知了几位头领和石秀、曹正到大厅用饭,等宋万和杜迁来到大厅时,见李景、林冲。鲁智深都已经到了,看样子正在商量着什么,石秀和曹正在客座上和张正、李逵也在闲谈,声音倒是挺大的。头领中只有朱贵还没到。
李景见宋万和杜迁来了,招呼二人坐下,说道:“此番朱贵兄弟有事,要晚点才能来,咱们先吃!”此时张三才招呼人将饭菜送到各人的面前。
“饭后还有要事商议,诸位莫要喝太多酒,铁牛,尤其是你!”却是李景见李逵直接喝起了酒,怕他多喝。
李逵小声地不知道嘟囔了什么,但也放下了酒碗。
酒足饭饱之后,朱贵也赶来了,递给了李景几张纸,李景接过一看,上面将在外设立耳目种种花费写的清清楚楚,李景仔细看完一遍,对朱贵说道:“兄弟这条陈写的甚好,待会便去库房领一万贯,以作资金,记得重点放在东京。”
说完李景又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递给了朱贵,吩咐道:“这上面的三个人也要多加注意,最好能在他们身边安排些人!”
朱贵接过纸来,回到座位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江南方腊、淮西王庆、河北田虎!
这边李景又说道:“如今山寨里管理混乱,如乌合之众一般,我想着给每位头领安排职司,到时候若是官兵来袭,也好制定章程,明确职责。”
几位头领皆是起身向李景拜道:“谨听哥哥吩咐!”
李景缓声说道:“山寨之**有壮年七百六十三人,除去在伙房等种种杂务的,再除去十三名渔民留作水军,剩下的有七百可用之人,我欲将之分为两军,一曰战兵,一曰辅兵。择日选拔,强者入战兵,弱者入辅兵。我欲取四百战兵,平日里只管训练作战,以之为我梁山主要战力。余者为辅兵,只做适量训练,平日里巡视山寨等等,为战兵之补充。”
李景仿佛回到了当初在前锋营下命令的时候,也像在军中一般直呼姓名,说话愈加自信:“战兵分为三营,一曰骑营,一百五十人、一曰步营,两百人、一曰后营,五十人,分别由林冲、鲁智深、李逵三人担任营指挥使。”
话毕,林冲、鲁智深、李逵三人都上前来领命。
“辅兵也分为三部,其中一营两百人,统管山上治安,由宋万、杜迁二人任正副营指挥使,剩下一百人为辅兵二营,由张保、张正为正副营指挥使,张保不在,暂由张正接令。”
宋万和杜迁本来以为会被李景排除在权力中心以外,早就做了领闲职的准备,却没想到如今这种结果,当即和张正上前领命。当然,这也是因为李景知道这二人都是老实人,没什么野心,正好自己人手不足,提拔他们还能安抚人心,何乐不为呢!
“朱贵还司本职,为山寨探听消息。明日早上我要去拜访阮氏兄弟,朱头领熟悉道路,明日与我同去。”
朱贵也上前领了命。李景这才让众人散了。
注:
一贯钱约合一两白银,大约是现在的六百块,所以铁牛的工资是一万二。
一石为十斗,一斗为十升,此时贫苦人家配菜较少,一个成年人一天一升粮食才可温饱,约合一点二五斤。
………………………………
第八章 阮氏三雄 (求收藏 求推荐)
石碣村依山傍水,与梁山隔了一大片水泊,周围又有茫茫的芦苇,阮氏三雄就生活在石碣村,与梁山比邻而居,倒也互不侵犯。只是李景想着,王伦之所以没有找石碣村的麻烦,只怕是因为山上组建不了什么像样的水军吧。
茫茫芦苇丛中,平日里也只有石碣村中捕鱼的小船经过。这一日,石碣村的一个渔家正在此处捕鱼,才收了渔网,就感觉芦苇丛后面有动静,渔家驱船探出芦苇丛,就见眼前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朝他的小舟撵了过来。
还好这渔家也是老手,险之又险的避开了,等他驱船退后一看,只见面前是一艘两层的楼船,渔家这才想起以前好像听小七说过,梁山有一艘这样的船。这渔家登时就是心里一惊,看这船的方向好像是朝村子里去的!
就在此时,从楼船上探出一个头,看向渔家,问道:“兀那汉子,方才可曾伤着?”
渔家抬头一看,问他话的那人脸上有两排金印,这样一看一定是梁山匪徒了,渔家吓得不敢停留,连头都不回,直接驱船飞快地回村子里报信了。
再说这边船上,林冲苦笑一声:“我有这么吓人吗?那汉子见了我直接跑了,看他那动作行云流水的,想来是没什么大碍。”方才喊话之人正是林冲!
李景取笑道:“古有张翼德长板桥喝退曹孟德,今有豹子头梁山泊吓跑小渔家!”
见林冲有些羞怒了,李景才赶紧摆手道:“哥哥莫要着急,石秀哥哥在青州的药铺里有一个坐堂大夫,有一手除去刺青的手艺,哥哥脸上的金印自然不在话下,等过段时日我们就去青州,也好早日把嫂嫂接回来。”
林冲应了一声,也不说什么感谢的话,全都记在了心中,望着远方的天际,想着过些时日就可以与家人相聚,一时间都有些痴了。
这艘楼船上的李景自然是来拜访阮氏兄弟的,船上除了七八个喽啰和划船的,就只有带路的朱贵,林冲还有李逵了,其他人都留在山寨,为李景遴选战兵做准备。
这这艘楼船,在李景眼中,简直破的不成样子,若不是朱贵再三拍着胸脯保证这艘船绝对不会沉的话,只会狗刨的李景绝对不会乘坐这艘船的。当然啦,这艘船在朱贵的眼里就是梁山实力的象征啦。
提到这艘船,朱贵仿佛很激动,上船之后将他怎么贿赂登州水军的军官,怎么避过哨岗,怎么千辛万苦的把这艘船驶到梁山的,李景才知道,这艘船还是朱贵的投名状啊。
只可惜梁山会水的倒是有不少,但要说熟悉水性,可以充作水军的,基本就没了,也就那十来个本来是渔民的喽啰,所以这艘楼船自从到了梁山,基本都是闲置在水港的。倒让朱贵有些心酸,如今又见了,这才没忍住多说了几句。
此行李景的目的是招揽阮氏兄弟,若是还能再招揽些渔家,那就更好了。如此,自然不会空手而来,此行不止带了价值数千贯的金银,酒肉粮食也带了不少,不多说,有钱,任性!
大宋自赵佶登基以来,粮价屡创新高,去年更是到了两贯多乃至于三贯一石,但李景手握巨款,就算只吃买的粮食,只要买粮食的时候不被盘剥,梁山上如今每个月也最多在这上面花个**百贯,李景已经把此时交代给了石秀,从青州到济州,算上路费等等,也到不了一千贯,更何况在李景的计划里,后山的田地还是可以继续开垦的,水泊里的鱼也是可以捕捉的,梁山附近作恶的大户也是可以拿来练兵的,地主家总该有不少存粮吧!是的,李景已经准备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了。
就在李景思绪飘飞之际,朱贵跑来喊道:“大头领,不好了,我们被包围了!”
李景一个踉跄,一脸不可置信:“在这里谁敢包围我们!”
等李景登上船头一看,果然,自己的楼船被二十来条小船围着,自家船头前飘着三艘小船,船上各立着一个人,看起来像是领头的,李景还没来得及仔细看,就听有个人开口了:“船上的可是李景哥哥?”
李景一瞧,说话的人站在右边那条船上,可不就是前两日才见过的阮小七嘛,当即应道:“原来是小七兄弟啊,我此番正要去拜访你呢,却不知如今这番阵仗却是为何?”
阮小七答道:“方才有村人说是在这里捕鱼遇到了梁山的战船,我等还以为是王伦要打我们的村子,没想到时哥哥来了。”
这边李景让人放下悬梯,笑道:“原是一场误会,旁边这两位想必就是小七的两位哥哥吧,还请上来说话。”
阮小七也不害怕,拉住悬梯三两下就上了楼船,旁边的阮小二和阮小五对视一眼,也都上了楼船。
三人上了船,李景又命人在二层楼上搭了张桌子,将船舱里的酒肉搬出一些来招待,阮小七也去吩咐了村人直接回村,几人就在这楼船之上喝酒闲聊起来。
阮小七也介绍了两个哥哥,李景也将林冲、朱贵、李逵都介绍了,阮小七这才问道:“前日听闻哥哥投奔梁山,我还担心王伦不愿收留,如今看来这王伦还是有点胸襟的嘛!”
听了这话,李景和林冲相视了一眼,都觉得有些好笑,朱贵则是直接喝起了酒不愿说话,阮小七见几人都不说话,问道:“难道我哪里说错了了吗?”
到底还是李逵性子急,嚷道:“屁的有胸襟,当天他见我们的时候就埋伏了人,我才喝了几杯酒王伦那厮就喊了人进来要杀我们!还好被东家及时宰了。”
阮氏三兄弟听了都看向李景,李景将碗里的就喝净,这才开口将当日的事说给了三人听,这三兄弟都是直爽的性子,听了王伦的龌龊事,口中皆是叫骂。
……
也没过多时,众人便来到了石碣村,李景命随从们将船上的金银酒肉等等全都搬下来,要送往这三兄弟的家中,这三人言称无功不受禄,只是推辞。
李景还没了解太多,却也不好急着开口邀他们上山。
………………………………
第九章 济州府衙 (求收藏 求推荐)
三阮都是水中的好汉,也都是嫉恶如仇的性子,但性情也有些差别,阮小二是有家室的,还有个孩子,性情也要稳重许多,推辞李景送来的东西便是他起的头。阮小五贪赌,但是这三人的母亲却是他供养的,很是孝顺。阮小七个性最是张扬,到最后三人之中数他立功最多,他也是三阮中唯一一个活下来的,回到石碣村侍奉母亲,七十而终。
三阮在这边推辞,李景这边坚持要送,倒惹烦了一旁的铁牛,直接开口嚷道:“东家让你们收你们就收下好了,婆婆妈妈的。”
李景也说道:“今日第一次来拜访,却是不好空手来,若是三位兄弟过意不去,便多送我们一些鱼作回礼就是!”
见李景这么说,三阮也没有再推辞,这才招呼村人将这些酒肉粮食搬到村里,金银都自己拿着,阮小二开口道:“哥哥来到这里,不如到小弟家中一坐?”
李景自不会拒绝,到了阮小二家中,阮小二又招呼浑家去热一热酒菜,几人就在院中摆了一张桌子,吃喝起来。
酒过三轮,李景开口问道:“我观这石碣村毗邻石碣湖,又与大片水泊相连,总有捕鱼的去处,怎的看着村人的衣着打扮这般困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