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攻略水浒-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夫君,总要让他们无家可归才是!

    武松冷哼一声,说道:“二百两就二百两,那便说定了,在场的都是人证,若是反悔,可别怪我无情!卖身契在哪里?”说罢,武松又用手掂量了一番张大户。

    余氏虽见武松这般笃定,却不信武松有二百两银子,答道:“在场诸位都是人证,谅你也不敢强抢。”之后余氏从**那里拿过一份文书,亮给了武松看。

    武松隔得挺远,怎么看的清,这时,看了半天热闹的刘老汉出马了,走到余氏面前,余氏见他年迈,也不防着他,刘老汉看了一小会,这才确认道:“二郎,确实是金莲的卖身契!”

    武松直接把张大户丢在了地上,这才解下身后背着的包裹,取出李景送的小包裹,拆开来。周围看热闹的人凑近看了,皆是惊呼。

    余氏不明所以,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但还是开口问道:“你到底有没有赎买的银子,若是没有这潘金莲我可要带回府了!”

    武松取出二十两金子,又把包裹合上交给了武大郎,走向了余氏,这才说道:“我这里有二十两金子,快把卖身契给我!”

    余氏见武松手里捧着的金子,有心拒绝,但还没想好托词,武松就来到她的面前,将金子丢在了余氏怀里,余氏见武松在她面前,心里害怕,动都不敢动。结果武松直接把潘金莲的卖身契拿了回去。

    等武松离开之后,把卖身契交到了潘金莲手里,余氏这才反应过来,叫嚷道:“你哪来这么多金子!一定是你偷的抢的!”

    武松却不理会他,先谢过众街坊邻居的帮忙,这就一马当先,带着武大郎和潘金莲出了怡红楼,街坊们也都跟着,心中纷纷暗叹武二郎果然在外面混出了模样。

    其间武松取了拴在怡红楼门前的马匹。一路上的寒暄自不必多说。

    武松回了住处,虽说潘母就在隔壁,但潘金莲却不愿意过去,也跟着武松来到了住处。而刘老汉也跟了过来。

    武大、武二对刘老汉都很尊敬,见刘老汉跟了进来,心知定是有事嘱咐,将刘老汉请到上座,这才问起缘由。

    只见刘老汉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张大户是本县的富户,时常孝敬,是以与县令关系甚好,而那余氏,她的兄弟是临县的县尉,今日大郎与二郎这般殴打张大户,他日这两人必会报复!这清河县却是不能待了!”
………………………………

第二十九章 离开清河

“这清河县却是不能待了!”

    潘金莲一听,心知是因为自己惹了祸事,就要开口说些什么,只觉得手上一暖,低头一看,却见武松握住了自己的手,心中一暖。只听武松说道:“我包裹里还有些金银,应当有个百十两,离开这里倒也能过活,若是不行,我便去找那位赠我银钱的哥哥!”

    刘老汉听武松如此说,点了点头:“去哪里你们三个孩子商量一下,老汉就不掺和了。”说完刘老汉又从怀里掏出十两银子,交给了武松,嘱咐道:“出门在外,一切当心,若是安置好了,记得派人来传个信!”

    武松点头称是,但却不肯收刘老汉的银子,言称不缺金银,又掏出包裹里的金银给刘老汉看,刘老汉这才作罢,就要告辞离开。

    三人把刘老汉送到家门前,刘老汉临别时看着潘母住的院子,对潘金莲嘱咐道:“到底是你的母亲,离开的时候还是去看一看吧!”

    潘金莲明显有些不愿意,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

    三人回了屋子,武大郎说道:“我等已没什么亲眷在世,二哥可有什么好去处?”

    武松听武大这么一问,登时想到了李景,初次见面便送了自己这么多金银,虽说也曾提过想让自己上梁山,但也说明是在自己困苦的情况下,由此可见这李景绝对是个明事理的人,如今没什么去处,武松便想到了梁山。

    梁山是在济州,当然,武松现在自然不会想着去梁山入伙,只是想定居到济州而已。

    随即武松把自己的这番想法说给了武大郎和潘金莲听,这二人自不会拒绝,随即武大郎问道:“二哥,那位送你金银的大官人到底是何人?你这一年多又在哪里?”

    武松想到这一年多的遭遇,叹道:“我初时只在江湖上厮混,后来投到了柴进柴大官人的庄上,一直到听闻我并未打死人,这才回来!”

    潘金莲问道:“二郎,这么说来,这些金银都是柴大官人送的?”

    武松摇了摇头,答道:“柴大官人当初听闻我离开,赠了我五十两白银,现在还在包裹里,这些金子,是另一位哥哥送的,也是他告诉我我当初并未杀死人的!”

    “这人是清河县人吗?”武大郎有些惊讶,没听说清河县有这等人啊。

    “我那位哥哥是东京人士,名叫李景,看起来比我还年轻一两岁,一年前曾因公差来过清河县,当时与哥哥闲聊过,他还夸哥哥的烧饼做的好吃呢!”

    听武松这么说,武大郎也有了印象,翻出他带去怡红楼的金银,挑出其中一个手指头大小的金子,说道:“这便是当初他给我的,我见他很是慷慨,是以印象深刻!”

    武松叹道:“只可惜李景哥哥为奸人所害,如今只能在梁山上做匪。”

    武大郎听到这里一惊,急道:“二哥,你不会想着去入伙吧?这可不是什么好去处,这济州不去也罢!”

    潘金莲也是在一旁劝解,武松只得再三保证去济州并非是要入伙,只是因为李景为人仗义,有事可以相帮,武大郎其实对李景印象不错,武松这才劝服二人。

    当夜,武大郎便收拾家当,其实除了房产也就只有那不到百贯的银钱了,只大概收拾了衣物,武松这边还有除了十两金子、五十两银子之外,还有些李景送的散碎银子,这一路去济州倒也不用担心银钱不够。

    潘金莲虽然不满母亲将自己卖给张大户,便是昨日也未在人群中看到她,但第二日一大早,潘金莲到底还是在武松的陪伴下去看了潘母,又由武松做主留了五十两银子,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却不知看到与自己形同陌路的女儿,潘母心里作何感想,是否后悔当初的作为。

    听说武大郎、武二郎要离开,街坊们纷纷赶来相送,武大郎到底没舍得将祖屋卖掉,只是把钥匙交给了刘老汉,托他照顾。相熟的街坊一直把他们三人送到城门口,这才挥手告别。

    而三人才离开城门没多久,家门前就出现了几个捕快,见武大郎家门紧锁,问起邻居,才知道三人一大早就离开了,几个捕快踹开了门,进去翻了个通天,但武大郎家中本就不富裕,值钱的物甚全都放在了马背上了。结果这些捕快自然是除了一些破烂东西什么都没发现,只能叹息着无功而返。

    ……

    且说皲城县,李景听到消息第二日便早早地出了城,路上,李景想着被花荣带走的花小妹气鼓鼓的样子,不由地笑了出来。

    等李景回到了梁山,却发现梁山一派闲适的景象,本来还以为他们不知道朝廷围剿的消息,等喊来了朱贵,李景才知道,便是大军的数目也已经打听清楚了。

    这次围剿由济州团练使黄安统领,东京八十万禁军副教头周昂为监军。虽说名义上这么说,但实际上却是两人人各引一千兵马。据朱贵探听到的消息,黄安曾在酒后抱怨着周昂目中无人,当初济州知州孙成曾调了一千济州厢军给周昂训练,想来黄安、周昂二人之间是有矛盾的。李景想着,或许可以利用一下这一点做点文章。

    而梁山上下之所以十分轻松,却是因为当初听闻此事之后,正好前锋营才到了梁山两日,在时迁等人的配合下,鲁智深直接带着前锋营的人马把济州府下的战船全毁了,以现在朝廷官员的办事效率,要再筹集或是调用战船,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天朝太祖都说过,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李景见这梁山上下不过因为一点小胜便如此自喜,如何做得大事!

    当下立即召集所有头领军官:“昨日我听闻朝廷派人来剿,匆匆赶回来,却见山寨上下无比散漫,然而官军两千人,而我梁山战兵不过一千,大宋地大物博,诸位兄弟莫非以为毁了几艘战船济州就没有战船了吗?即日开始,要加强训练,探听消息也不能放松。这是我梁山第一场大战,一定要打疼他们!待此战之后,再排定座位!”

    众人见李景说的郑重,不敢怠慢,梁山上下总算紧张起来了。

    第二日,李景闲逛梁山,总算满意了一些。喃喃自语道:“这才像话嘛!”
………………………………

第三十章 打虎

这一日,阳谷县地面出现了三个人,这三人的组合甚是奇怪,有个面貌姣好的女子骑在马上,一个八尺汉子背着包袱一手牵着马、一手提着哨棒,身边还跟着一个人,身高只到这汉子的腰间,正是武松三人。

    先不提李景在梁山整军备战,单说武大郎、武松、潘金莲这三人一路朝济州去。这一日晌午时分,三人走了远路路,肚中**,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此去离县治还远,三人望见附近已经没有别的酒店了。

    三人入到酒店坐下,武松把把哨棒倚在了身旁,叫道:“主人家,快把酒肉拿来。”武松平日里最是好酒,虽然哥哥和心上人都在身边,却还是想喝上点酒。

    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来,又在三人面前各放了一副筷子,上了两盘热菜。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什么肉食?”

    酒家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想了一下,又问了武大与潘金莲,这才道:“好的,切个三斤来!再来两盘热菜,若是有馒头也来三四个。”

    店家去里面一一按照武松的吩咐上了饭菜,随即再给武松筛了一碗酒。武松一口喝下,道了句“好酒!”

    酒家又给武松筛下一碗,恰好三碗酒,待武松喝完之后,再也不来筛。单就三碗酒,武松哪里喝的够,随即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

    酒家道:“客官要饭菜这便添来,但酒却是不能加了。”

    武松问道:“为何不肯卖酒与我,我又不差你的钱!”

    酒家答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这酒,最多也只能吃三碗。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酒家解释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香好吃,少刻时便倒!”

    正在一旁安心吃饭的潘金莲,听说这酒的后劲如此大,虽说知道武松的酒量好,但还是劝道:“二郎,还是少喝些酒吧,饭后还要赶路呢!”

    心上人都开口了,武松也有些无奈,只是这酒实在好喝,当即苦着脸和潘金莲说道:“那我再喝两碗便不喝了,金莲你看可好?”

    潘金莲见武松这样,只得应下了,想着有自己和武大郎在,便是醉了也能照顾。酒家见武松的同伴头同意了,当下又筛了两碗酒。

    一番酒足饭饱之后,武松见武大和潘金莲都已吃喝妥当,背起包袱,拿起哨棒,立起身来,走到门口笑道:“我却又不曾醉,却说什么‘三碗不过冈’!”

    三人收拾一下便朝着景阳冈去了,潘金莲也没上马,叫武松把包袱放在马背上,走在武松身旁。武松走了没几步,就觉得酒意上涌,还好他酒量好,倒也没什么大碍。才到冈上,武松只听身后的马一阵嘶鸣,焦躁不安想要挣开武松,武松力大,虽说开始时没有防备被马拽的一个踉跄,随即反应过来,那马怎能离开?

    随即武松回头看马,却见马后乃是一片乱树丛,一阵风过后,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阿呀!”一声,瞬间酒醒了,来不及多想,提起哨棒挡在了武大郎和潘金莲身前,之后才想起来将马的缰绳交给了武大郎,催促他们往后跑。

    两人哪里愿意留武松一人在这里,看这大虫如此彪悍,武大郎更是直接呆住了,死死的拽住缰绳,却直接被马给拖倒了,潘金莲抓紧跑去帮忙,总算离武松远了些。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见到猎物,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但是当时两个最重要的人都在身后,哪里敢闪,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哨棒直中大虫的前额,但却并非是哨棒前端打到,而是中段,这却是因为这大虫扑的太快,武松又喝了酒,没有预判好。

    但就算这样,也是把大虫打退了,但这大虫却被打的怒起,吼了一声又扑向武松,武松朝旁边一撤,手上却不停,又是一棒直中大虫的背上,虽说没有方才力大,但也打的这大虫一个踉跄。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直接把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

    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就在此时,潘金莲和武大郎已经制住了惊马,回来看时,见武松正在拳打大虫,皆是心惊,潘金莲见武松拳头上都是血,而大虫已经不再动弹了,赶紧上前拉住武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