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雄起澳洲-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鹏看到穆淳神色有异,马上想到了他是在说反话。赶紧接话道:“这个没问题!只是睡了一晚,也算不得什么。虽然别人是个公主,但也不能强求咱们总统吧。

    倒是有些可惜了这个国色天香的公主!

    贞·洁没了,名声没了,这人也毁洛!”。说话时,还故作感叹的连连叹气。穆淳也十分配合的长吁短叹。

    杨崇也不是不知道他们的意思。这个时代,越南还是很保守的。那公主无名无份的和自己发生了关系,肯定会惹上骂名。要是自己还不要她了,那公主估计很难在世俗的压力下,苟·活一生。

    这人命关头的事儿,又和自己有关。杨崇即使不愿,也不会就这样随便了结。毕竟他也不是渣·男,不是那种打一炮就不管后事如何的人。那该负的责任他还是要负的。

    便没好气的说自己同意了!

    左鹏和穆淳还有些不大相信,让他多说一遍。

    杨崇立时大吼一声,说自己愿意娶越南公主了。让左鹏和穆淳的耳膜,都险些被震破。

    但成亲的事,还是要征求女方的意见。就算不是什么两情相悦,杨崇也不想逼着那公主和自己成亲。便说自己要和那公主见上一面,问问那公主的意思。

    这句话,被左鹏和穆淳自动忽略。毕竟那公主来大明的唯一目的,就是和亲!这问她的意思,完全是多此一举。不过他们也能理解。因为在他们看来,杨崇是想和那公主说说情·话、培养感情。

    后面的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杨崇正式对外宣布娶亲,大明和越南,也结成秦晋之好。这使得大明的舆论焦点,也一下子转移到总统大婚上。

    且为了在民族庆典之前,让大明有第一夫人出席。便和越南商量,将婚期提前。遵照一切从快,一切从简的原则,让杨崇和玉璇在十月一日之前完婚。

    这正合越南的意思。反正能把缅甸和暹罗这两个竞争对手给踩下去,也是大功一件。便喜滋滋的答应了,并且非常配合。只是当下已是九月二十了,时间紧促。再准备嫁妆,也有些措手不及。

    所以为了表示诚意,越南新皇还将越南南部的富国岛,租借给大明,算是公主出嫁的嫁妆。而且是免税无期的!几乎等同于割让!

    事实上,这和越南新皇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毕竟阮福胆还是一个黄口小儿,哪里懂得这些。越南朝政,也基本被四大辅国大臣操纵在手。这富国岛的主意,就是他们的意思,为的是讨好大明。

    因为他们心底清楚,这越南,真正的掌权者,乃是大明。他们不过大明推到明面上的棋子,要是哪一天大明不高兴了,随时都可以将他们换掉。

    为了现有的地位和手上的权利,他们必须这样讨得大明的欢心!
………………………………

第二百三十八章 民族庆典(五)……族庆

    缅甸和暹罗知道越南已先一步和大明结亲并定亲后,全都后悔不已。早知道,就该将自家的公主送到大明。制造一场偶遇,让公主和大明总统生米煮成熟饭,那不成也得成。反正越南公主,不就是用这个法子才爬上大明总统的床么?

    怀着这样的想法,两国使者,开始散布有·辱越南公主名声的消息。不过这终究只是发泄不满罢了。因为越南和大明,依然在按部就班的布置结亲事宜。

    没办法,两国使者又向外交司进言。愿意和越南公主,同侍一夫。外交司对这个提议颇为心动,便极力鼓动杨崇,将三家公主都娶了。这刚好凑成一桌麻将。但杨崇是个比较传统、钟情的男人。对前妻心怀愧疚,对新妻也没到那个坦诚接受的地步。便没那个坐享齐人之福的心思,态度坚决的拒绝多娶。

    在费了好一番口舌后,外交司只得作罢。缅甸和暹罗得知这样的结果,也失望不已。不过大明的内阁中,还有刘卫国和张啸这两个黄金单身汉。不仅位高权重,年龄比杨崇还要小上许多。

    这使得缅甸和暹罗,马上把眼光转移到刘卫国和张啸身上。大明外交司,也开始打起了他们的注意。若是再娶两个公主来,那嫁妆,又可以好好盘算了。

    经过商量,大明将杨崇和玉璇的婚期定在九月二十七。这留下的准备时间,也不过一个星期。等消息传到大明的海外省,杨崇已娶了妻,结了亲。那些邦交国,也都来不及派出使团,前往大明恭贺。

    于是各省设在明京的办·事处,赶紧采办礼品,张罗贺礼。各邦交国设在明京的大使馆,也都想着法子在那天,送上最能代表诚意的礼物。

    于是那些带着‘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之类的寓意吉祥物,在极短的时间内,都被抢购一空。很多金银首饰,新婚贺礼,也被炒成了天价。使得不少新婚夫妇,因为资金稀缺,买不起结婚的物件。

    就在这喜庆的舆论环境中。一个星期的时间,弹指一挥间,匆匆而过。

    到了杨崇大婚当天。明京各地的报纸,自发的进行舆论宣传。那阵势,颇有些铺天盖地的味道。大明的宣传司,也不制止。毕竟这不是一桩简单的结亲,而是掺杂了太多政治因素的婚姻。

    多多宣传,也烘托出明越友好。

    许多商行卖场的老板,眼光独到。趁着这喜庆的日子,搞促销大酬宾,疯狂大甩卖。弄得像国庆、春节等法定节日似的,热热闹闹的,好生欢喜。

    其实这本是促内需的法子,现在已遍布大明。甚至海外,也有很多商家都照搬大明的促销法子。

    热热闹闹了一阵后,按照大明风俗,杨崇用八台大轿,将越南明义公主从使馆接了回来。再拜堂成亲,送入洞房。大明终是有了第一夫人,杨崇也告别了黄金单身汉的身份。

    这大婚,也总算像风一样,一吹而过。

    十月一日,也接踵而来。

    在后世,这是新中·国的生日,那隆重的庆典,自不必说。只是大明的国庆和新中国不同,是在七月。但十月一日这天,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根据八月宣布的民族新政,今天会是大明唯一的民族,大汉民族诞生的日子。

    只见一大早,大明的共和国广场,就陆陆续续的聚集了很多身穿汉服的民众。这是大明唯一一个带有‘共和国’字眼的广场,可以同时容纳五十万人。虽然面积只有后世天·安门广场的十分之一,但放在这时代,依然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大广场。

    它的正面就是总统府,经过加高和改建,总统府更加威武和霸气。像国庆阅兵,或是什么重大庆典,都会在这个广场举行。

    由于有硬性规定,在大汉民族成立这一天。只要在大明国境内的百姓,无论有没有获得大明国籍,都必须身着汉服。除了执行重要任务的工作人员,其它人都不能违反规定。

    又因为汉服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地位等级,上下尊卑。所以大明又宣布。除了官方指定的人可以穿汉服中的朝服,其他人,都只能穿平常百姓的常服。不过不规定朝代,无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只要是汉服,都可以穿。

    于是大明上下,好像一夜之间,回到了古代华夏。穿汉家衣衫,行汉家礼仪。

    而在广场中央,一个占地六百六十六平方米的矩形高台,静静的矗立着,寓意六六大顺。它高九米,搭建了九十九层台阶,代表道家的九九归一,圆满之境。再摆上五色土,象征五谷丰登。又在高台四周,镌刻四方神兽。体型高大,威猛无比,镇守大明四方。

    尽管大明一直很崇尚科学,但民族庆典,还是很讲究礼仪的。毕竟这是做给人别看的,越复杂,越繁复,才会让人产生距离感,从而生出敬畏之心。

    宗教司得大明高层的吩咐,特意召集大明宗教界德高望重的僧侣、神父或道士,为民族庆典念经祈福。因为大明的信徒不少,宗教界参与进来,正好增加民族庆典的神圣感。

    何况平常时候,这些宗教都被大明死死的局限在一块狭小的地域内,很少有机会在公共场合露脸。所以庆祝民族庆典,也是各个宗教扩大影响力,招揽信徒的契机。

    于是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各种宗教的僧人、神父、阿·匍、道士,都雀跃的参加宗教庆典。为着上台露脸的人数多少,而争得面红耳热。最后,竟然还在宗教司里打起来了。

    看来在利益面前,很少有人能不动凡心。

    此刻他们围在祭坛周围,分成不同的小区域,虔诚的念经祈福。那宝相庄严的模样,让很多围观的民众,都心生敬畏。

    等到上午九点,新婚夫妇杨崇携着貌美娇妻,准时出现在广场。那花团锦簇的马车,稳稳当当的将他们送到高台前。

    待踏上第一道台阶,围观的民众都止住了呼吸。诵经声,也被压到最低。只有悠扬的华夏乐曲,缓缓升起。
………………………………

第二百三十九章 民族庆典(六)……大汉

    今天杨崇穿的是传统汉家天子礼服,头戴冕冠,垂有冕旒。身着冕服,玄色上衣,朱色下裳,上面绘有纹章。脚穿青底黄缎朝靴,隐隐透着天子之威。

    虽然看上去比较赏心悦目,但那穿戴的过程,也是繁琐至极。为了弄好这身行头,足足花了杨崇两个多小时。全程他都像个木头人一样,任那些从清国请来的老学究摆弄。让他真是受够了。

    玉璇则戴着凤凰于飞的凤冠。上面的圆框饰以翡翠,冠上是九龙四凤,大花十二树,小花十二树,两博鬓上饰十二钿。身着青深色炜衣,绘瞿,为赤质,有五色十二等。再佩戴玉革带、绶带、玉佩,装饰复杂而精致。

    她的穿戴时间,足足是杨崇的两倍。好在她是公主出身,对于这繁杂的礼仪,都能忍受。且她的额娘,是明末清初,从浙闽一带,移居越南的华人大家族。所以她的身上,也带着汉家江南女子的温婉与秀美。和肤色偏黑,嘴唇偏厚的越南本地人相比,有不小的差距。穿上凤冠后,也别有一番母仪天下的气势。

    如果不说,别人都想不到她是越南人。

    在一开始,杨崇是极反对打扮得像个唱大戏的。但这时代,皇权思想非常浓厚。大明的华人,也基本将天子奉若神明。而这民族庆典,又牵扯到了祭天,必须要让天子出面。

    所以作为总统的杨崇,就无不可避免的以天子衣饰示人。玉璇作为第一夫人,也就顺理成章的带上凤冠。

    当然,这都只是为了让仪式显得更庄重些。并不代表大明,会走上封·建复·辟的道路。毕竟时间已经证明,封建政权,越往下走,越是死胡同。

    在杨崇和玉璇身后,大批穿着汉家朝服的臣子,步步尾随着。尤以穆淳、左鹏等人排在最前,彰显地位。

    为了体现庆典的严肃性、庄重性,大明还特意‘请’了一批清国来的老学究指点礼仪。尽管这些都是迂·腐的老古董,很反对大明开放的社会风气。但那是在常人面前,故作高深的逞嘴皮子而已。真当大明要他们做事的时候,个个乖觉无比。毕竟大明的生活比清国好,日子也过得有趣得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干嘛跟自己过不去?

    而杨崇等人的汉家礼服,则大多取自朱氏大明。但为了区别大明共和国与朱氏大明的关联性,所以汉服中,加入了汉朝、唐朝、宋朝的服装样式。与朱氏大明,有着显著区别。

    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二者是不一样的!

    此时中华古典礼乐轮番奏响。有黄帝之乐《咸池》,痛乎神明之德;颛顼之乐《云门》,继承美德;尧之乐《大章》,广施德惠;舜之乐《韶》,将德行发扬光大。

    其实这些乐谱都遗失日久,现在演奏出来的。都是大明根据这时代的乐章,再加以人工创作,编写出的新乐曲。只是名字,用的是古典乐章的原名。听上去,也高大上许多。

    不过这乐曲听在耳里,还是韵律十足,别有意境。

    当下杨崇携着玉璇的玉手,花了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步履缓慢的登上第九十九层台阶。

    便见顶端屹立着一尊双耳青铜龙纹鼎。高有两丈,宽有六尺。目测重达千斤!内里燃着胳膊粗的香烛,飘着寥寥青烟。

    拜了三拜后,一个打扮得体的男司仪,清了清嗓子,大声宣读大明向上天做的祷文。

    只听:“渭水泱泱,陇阪逶迤。大哉羲皇,发祥成纪。

    名冠三皇,五帝之先。丰功伟绩,世代延绵。

    结绳记事,‘八索’乃成。演为八卦,开启性灵。

    推定历度,初置元日。分别八节,四季以适。

    教民田猎,驯养家畜。初做网罟,用以捕鱼。

    种桑养蚕,始有丝绸。丝绸之利,圣德广被。

    以龙纪官,分部治理。嫁娶之俗,俪皮为贽。

    创造琴瑟二十七弦,‘扶来’‘驾辨’世代相传。

    中华古国,龙脉永承。大明新立,民富国昌。

    值此盛世,百瑞呈祥。羲皇儿女,开来继往。

    天下大同,国家共和。巍巍大明,蒸蒸日上。

    众心归一,血浓情长。大汉民族,前途辉煌。

    今日公祭,昭告羲皇。肴馔既陈,伏惟尚飨。”。

    当一大遍祷告词宣读完毕后,杨崇双手接过布帛书写的祷文,面色郑重。一旁的司仪立即端来一根烛火,让杨崇点燃。便见祷文在万众瞩目下,由慢及快的燃成灰烬。

    这下,算是将旨意传达给上苍了。

    至此,大明向人皇伏羲,华夏之祖,世间万物生灵,宣告了大汉民族成立。

    特别指出的是。大明以法律的形势确定大明是单民族国家。除此以外,大明国境内,不承认、也不允许任何族群登记造册。并且大明的宪法中,也决不允许非大汉民族的民众,参与国家行政事务,操控国家行政大权。

    这一点,还被当成警训,列入大明的史册。

    与此同时,南洋。为了庆祝大汉民族成立,巴达维亚、新山、三宝垄等重点城市,也举行了不同规模的庆祝活动。只是和明京相比,声势没那么浩大,仪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