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雄起澳洲-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在一系列的文明之战中,文明旅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使得大明很多人都将文明旅和人民军相提并论。这就使得作为正牌部队的人民军士兵非常不满。毕竟文明旅只是人民军下面的一个旅,怎能和人民军摆在一起呢?

    可是文明旅又有实实在在的战功在哪儿,让他们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而且大明的领导们也不允许他们参与对土著作战,说是容易伤害族群感情,破坏族群团结。

    这在很多人民军士兵看来,简直就是鬼扯。毕竟文明旅怎么杀得,他们人民军怎么就杀不得?

    况且他们也听过文明旅的手段,那残酷性。放在现代,简直就是反·人类了。

    这样都没伤害族群感情?那也真是奇了怪了!

    当然,他们也只是抱怨一下而已,还不能说出来。因为他们知道,文明旅之所以能承担这个任务,就是因为二者同为土著。

    以后在官方史料中,可以写成土著间的内部征战。这样就可以减小对大明的负面影响。

    所以憋着气的人民军,对文明旅的态度就不怎么好了。再加上很多士兵都是现代人,思想具有超前性。在言语上,就故意说得很深奥,让文明旅士兵吃·瘪。

    长此以往,文明旅在人民军面前,也弄得抬不起头来。

    只是军人都是有血性的,所以文明旅的士兵也满是不服。但在几次演习训练中,人民军次次将他们完虐、完败,专治各种不服。

    使得文明旅上上下下,也绝了和人民军争强夺胜的心思。转而将怒火发泄到了各个不服大明的土著部落上。

    那手段,可能过激了一点。但好处,却是超乎想象的。很多土著部落看到违抗大明的后果后,都乖乖的臣服,使得大明的扩张速度越来越快。

    如今新五镇中,已有三个城镇开建了。剩下的两个,估计也不会拖得太久。

    想着今天人民军士兵是那样讨好自己,杨感明的笑容又深了几分。点上一根只有总统等领导们才抽得上的香烟,翘着二郎腿,优哉游哉的吐着缭绕的烟气,他整个人,也倍感神清气爽。

    这时,他的媳妇端了一大碗汤圆过来,热气腾腾的,透着诱·人的香气。见他老神在在的抽着香烟,不由得白了他一眼。

    杨感明知道,他媳妇是觉得换了一包抽了就没了的香烟,太不值得。所以有些想不开。但他媳妇也是个明白人,想不开就不要想嘛!反正也是张请帖换来的,又没花什么钱。只要杨感明高兴,她也打心眼里高兴。

    所以在杨感明的眼里,媳妇那呻怪的白眼,是那样勾·人和销·魂。于是他摁熄了燃尽的香烟,对着媳妇的脸摸了一把,嘿嘿直笑。

    弄得他媳妇又白了一眼,娇·呻不已。

    杨感明看得,笑得更欢了。

    这媳妇是去年打完平叛之战后,从土著部落中找的。

    或许是同为孤儿的原因,所以他在看到形单影只,脏兮兮的女孩在部落中受尽欺负时,忍不住地生出怜惜之心,将其从部落中带了出来。

    后来生活了一段日子,他发现这女孩长得不错,人也踏实,不但勤劳能干,还会疼惜人,便娶了做媳妇。

    并且,他还有幸让旅长做证婚人!

    要知道,旅长可是和他一样,都是归化人呢。但旅长混得显然比他好,是所有归化人人中,官职最高的一位。也就成了许多归化人膜·拜的对象。

    端起盛着汤圆的大碗,热气扑面而来。

    这还是他媳妇第一次做汤圆,为此还特意向隔壁的华人大姐学了大半天。不过单看卖相,他就有了不好的预感。再吃一口,瞬时印证了他的猜测。

    因为这包的汤圆要不个头奇大,没煮熟;要不个头太小,煮得烂。

    整个大碗里,就没几颗正常的汤圆。

    还好杨感明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知道自己的媳妇没学过什么烹饪手艺。毕竟在土著部落里,很多时候都在吃生食,连火都没有。

    直到来到大明,才知道东西原来可以这么吃。什么清蒸水煮、干炒烧烤等花样,能学一种就不错了。

    而且他对自己的娘们非常满意。虽然不比那些欧洲人白,不比南洋土著人小巧,也不比华人嫩,但到底是自己的媳妇,情人眼里出西施,什么都是好的。

    何况他们都是归化人,又都是孤儿,最能理解彼此,有共同语言。再加上滋·生出了感情,过得也满是幸福滋润了。

    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大明也有不少。无论是归化人,还是南洋移民,他们在大明,大多找到了看对眼的那个人,然后组建了一个还算满意的家庭。

    在这个元宵佳节,吃着汤圆享团圆。
………………………………

第五十二章 海河镇

    时光冉冉,岁月匆匆,转眼又到了六月。

    大明从成立到现在,已将近一年了。

    这期间,得益于黄金的影响,移民陆续涌入大明。使得短时间内,大明的人口就突破了五十万大关。

    其中华人的比例占总人口的两成左右。且这些华人中,九成来自南洋,一成来自清国沿海和中南半岛。之后就是澳洲土著,占了五成,比例算是最大的。

    这也没办法,近水楼台先得月,澳洲本就是他们的地盘。在看到其它土著部落臣服大明后,不愁吃,不愁穿,生活得越来越好,便眼红心热,一股脑的归附大明。

    这也是最明智的!

    因为自阿鲁铭部落的叛乱发生后,大明对土著部落的态度就愈发强硬。每当文明旅到达一地,土著部落们要不接受大明的统治,要不就去西天见如来佛祖。

    随后臣服的土著部落被打散,建成一个个文明新村。

    当然,新村中的土著绝不会来自同一个部落。而是天南地北,各个地方都有。另外还有一些新移民融入进来,使得新村中不至于出现拉帮结派的负面现象。

    如此一来,既方便管理,又方便统治。

    还有一成是南洋来的土著,他们隔着澳洲近,人口也多。不过他们的内部来源也很复杂!因为南洋小国岛国很多,所以即便看上去是一样的土著,他们也分属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习俗与生活习惯。

    而且能来大明的,大多是对生活有抱负,有追求的人。像那些混吃等死,懒·癌晚期的土著,是根本就没有来大明的心思。

    这样一来,也免除了大明领导们对南洋土著们的担忧。毕竟要是来了一批懒得令人发指的人,那杀也杀得让人心烦。

    之后的一成半是各个国家的白人,尤其以荷兰人为主,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次之,其他欧洲国家的人最少。

    他们原本是迁移到南洋的殖民地百姓,身份都较为普通。若不是在家乡实在混不下去了,还真不会来南洋。

    因为在南洋的地界上,他们虽比土著人的地位要高一些,但也没什么大用。毕竟殖民地是拿来剥·削压·榨的,根本不发展经济,也就没什么赚钱的生意。

    除了那些大资·本家、统治阶级,其它人是别想在殖民地捞到好处。再加上资本的本性就是剥·削,不分国别,一视同仁。所以这些普通人在殖·民地只能依附大的利益集团,接受他们的雇佣,混得也不算多好。

    除了饿不死,也发不了大财。

    所以听说大明遍地是黄金的消息后,全都一窝蜂的涌入大明。无论殖民地的统治者们怎么威·逼利诱,全都铁了心的奔赴大明。

    对他们来说,有什么能比实实在在的金子更有诱·惑力呢?

    最后的半成则是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移民,来源更加复杂,占到的比例不大。

    这些移民中,除了华人,其他的种族都被分到了新五镇。因为这些地方正值初建,条件艰苦,生存环境极差。所以大明是舍不得本就稀罕的华人去那些地方。

    否则要是死了百把人,那真够大明心·疼的。

    当然,这些地方都是有金矿的。即使他们知道那里生活条件不好,但在金子的引·诱下,也去得心甘情愿。

    这样一来,他们就成为了大明开发澳洲的先锋军。等后来条件好了,各项基础设施都建得不错了,就可以大规模接收华人移民。

    此时海河镇的大山村。第一任镇长古力杨正骑着村里仅有的小毛驴,背着新式火枪,义气风发的走在刚平整的大马路上。在他身后,不但跟着大山村的村长,还有镇上的各个行政官员。

    别看海河镇只是个镇子,但管辖的范围极大。整个墨累…达令盆地,都受它管。这还不包括西北部的大沙漠。像后世的墨尔本、阿德莱德、堪培拉等澳洲重要城市,全都囊括在内。

    只是现在的大明地图上,除了被改为海河镇的阿德莱德还有点样子,其他地方都还在长草。

    并且海河镇还是新五镇中,开建得最早的城镇,所以有两千多人的规模。再加上分散下去的乡村,都有五千多人。

    但海河镇还是和希望城隔得太远了,所以各项基础设施都发展得极为缓慢。除了每个月定点到来的商船,送点物资,让海河镇知道点外界的事情,其它时候,都与外界隔绝。

    虽然可以发展陆路交通,但这无疑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大明人力吃紧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精力建造国家公路。

    于是很多时候,海河镇都像一座孤岛。

    像这平整的马路,就因为交通难,到现在都没运来想要的水泥,也就无法硬化路面。

    想到这些,他就有些发愁。

    还记得临行前,他在总统和内阁高官们面前,可是做了保证的。两年之内,必定使海河镇步入正轨。

    当时总统和内阁高官们还劝他不要做这样的保证,免得难以落实。但他却觉得,自己既然被选为海河镇镇长,那就得做出一番成绩,这样才不负总统和内阁高官们对他的期望与重托。

    也不怪他敢这样夸下海口。

    因为希望城的建设速度,他是亲眼见过的。知道什么叫奇迹!所以他才相信,只要敢为,没什么办不成。

    但来到海河镇之后,他就被打击到了。

    镇上全是清一色的木头房子,道路也满是泥泞。再加上镇上大多是淘金者,所以穿得也是脏兮兮的,破破烂烂的,弄得他以为自己来到了乞·丐窝。

    一个镇上都这样了,那下面的乡村,可想而知了。

    因此他开始上任以来的大走访,大考察。将海河镇下面的十九个自然村,全都考察了个遍。

    而这大山村,由于位于墨累河的上游,大分水岭的山脚,位置偏远。所以来得最晚。

    当来到村头,一个个不同肤色的村民,已经站在村道两旁欢迎了。但他们全是灰头土脸,显然刚从矿上回来。

    且他们的神情也是急·躁·躁的。努力的挤着虚假的笑容,看上去古怪得紧。

    见此,古力杨便学着总统阅兵时的样子,对村民们招招手,然后说了几句鼓励性的话。

    只是村民们依然意兴阑珊,应声寥寥。他也不好意思再说下去。便让众人散去。

    瞬时,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笑得那是阳光灿烂。

    然后连家也不回,一窝蜂的冲向村外的金矿。

    看来,金子的魅力,是古力杨这个村长比不了的。
………………………………

第五十三章 淘金是条不归路

    村长看着村民们这样的反应,又看着镇长在内的领导们一脸错愕,瞬时诚惶诚恐的,生怕古力杨会怪他办事不力。

    于是开口解释道:“呃……他们平时不是这样的!只是今天没挖到足够的金子,所以才急切了一些。”。说这话时,眼睛躲躲闪闪的,都不敢与古力杨对视。

    听到这话,在场的领导们都一脸鄙视的看着他。心想,人的欲·望是能被金子填满的吗?

    这种情况他们也不是没见过!

    有的村子,村民吃睡都在金矿上。他们去了,连村长都没见着。整个村子静悄悄的,愣是没见一个人。让他们误以为村子遭了什么难,结果到了金矿上,才发现挤满了人。

    像蜂巢似的,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村民们累了就地而睡,醒了就地开挖。那拼命劲,跟走火入魔了一样。

    比大山村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是这个原因,大明才对挖金致富的消息大力封锁,转而不遗余力的报道淘金者的艰苦与辛劳。并派人过来,将淘金者们的生活拍成一部记录片。

    其中百分之八十的镜头是淘金者们的泪水和汗水,百分之十五的镜头是主持人的解说与言传身教,最后百分之五的镜头才是金子。

    只是和人们想象中的不同,金子没有那么黄,也没有那么多。其中很多都是沙子,金子参杂其间,少得可怜。

    那些参与拍摄的淘金者也心思通透,知道大明不想那么多人淘金,而他们也不想那么多人参与进来。毕竟多一个人,分得的金子就会少一点。所以不用拍摄者提醒,他们就在镜头面前,尽力的表现凄·惨与可·怜,一个比一个哭得伤心,就像死了爹娘一样。

    那说得真是痛彻心扉,追悔莫及啊!

    完了还在拍摄者的引导下,告诫后来者,千万不要踏上淘金这条不归·路!

    只是他们心里是不是这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然后这些画面都会播放给那些刚踏上大明的新移民看,打击他们的淘金热情。

    反正大明也不怕他们坐船回去。

    因为很多人都是穷得叮当响的普通人,买一张前往大明的船票,足够倾家荡产了。所以在没有赚到足够的钱之前,他们只能留在大明。

    到了这时候,大明就会以圣母的形象出现了。积极的为移民们找工作,让他们的生活安定下来。并在文明学校中,教会他们各种手艺。使得很多移民虽然没有挖到金子,但仍然愿意留在大明,并对大明感恩戴德。

    而且他们还会在大明的帮助下,贷·款买到足够的船票,将家人接过来。就是有愿意同来的亲友,也会获得大明资助的船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