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雄起澳洲-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来,既费力气又费时间。再加上这里的路况也过于差强人意,石柳邓便只能让人将火炮尽毁。

    当一切搜罗完毕后,石柳邓他们,带着一万二的义军,押着近一万的俘虏,背着沉甸甸的物资,浩浩荡荡的返回隘洞镇。这俘虏中,也不尽是清军。有五千余人,是征集过来,运送物资的民夫。不过和清军一起被抓到了,那就只能成为俘虏了。

    另外有部分人逃到了这附近的荒山溶洞。毕竟连通村外的路,不止一条。石柳邓他们又考虑到人力和安全,就只能把手各个主要出口,不可能面面俱到。再说昨晚黑灯瞎火的,抓捕起来,也麻烦。

    等回到隘洞镇时,白莲教教使徐澜也非常激动。尤其是看到石柳邓带了这么多物资回来,心里也松了口气。这八万多人,每天只吃一抔米,加起来,也是海量。

    而他们现在所储存的吃食,只够一两天。距离下一个接济点…篆里四都(巴马),还有千余里。那里有白莲教和天地会囤积好的粮草,等着他们顺路来取。这也是他们早就制定好的接济策略。但以现在的速度,一两天时间,是肯定赶不上了。

    正是这个原因,让他一直愁着睡不着觉。

    好在石柳邓的归来,恰好解了燃眉之急。
………………………………

第一百八十三章 苗民起义(六)……吃饱

    由于在他们之前,义民就全部过了红水河。所以义军也不耽搁,就在当夜,赶到了河对面。

    接着又在徐澜的安排下,义军将带回来的清军营帐发放下去。义民们,也不用露宿野外了。只是人有点多,而营帐,又太少。使得一个营帐内,挤了三四百人。

    这还都是一些妇女儿童。那些青年壮丁,仍然在野外凑合。

    安排好后,徐澜又特意下令。为了庆祝反击清军的胜利,决定让所有军民,大吃一顿。这消息,立即引得全体军民欢呼。那些神情麻木的义民,脸上也显出少有的激动。

    于是一大早,一锅锅冒着热气的大锅饭蒸煮出来,粘稠的稀粥,每人打一大碗。再配上拳头大的馒头,吃得人心满意足。那碗底,都被人添得干干净净。

    下午则是蒸好的玉米棒子,金黄金黄的,香气匍匐。每人发两根,不分男女老幼。让一些孩子多的人家,笑得合不拢嘴。因为小孩子吃不了那么多,剩下来的,可以留着下顿吃。

    再配上混着蛇肉、羊肉、牛肉的三鲜肉汤,每人碗里,最少有一块肉。到了这时候,很多义民,都开始跟掌勺的师傅套近乎。让其一定要打肥肉,不要打骨头。

    但这是不可能的。汤里有那么多骨头,总会不留神的打给别人。所以徐澜就让掌勺的师傅们,在打给骨头时,多给一块小肉。

    这又引得很多人转变口风,嚷着要骨头。

    那些参军的义民,则完全没这个顾虑。吃的是干米饭,馒头、玉米棒子、肉汤也都是双份。只叫他们吃个八分饱。

    南下的这些时日,众人都是吃不饱、睡不好,风餐露宿的,还是头一次,吃得这么好。弄得有些节约的妇女,愣是舍不得吃,留着下一顿。

    没经历过饥饿的人,是永远不会体会到吃饱的好处。

    所以人们吃完后,砸吧着嘴。露出白白的牙齿,和黑黝黝的脸,形成鲜明对比。

    然后大家又围着篝火,唱着歌,跳着舞。壮民向来是喜欢唱山歌的,而且唱得还不错。后世不是还出了个刘三姐么?而苗民的歌声虽没那么有名,但也不差。敞开喉咙,嘹亮得很。还有一些汉人、毛南人、土家人、瑶人,都加入进来。

    虽没有好酒助兴,但大家兴致高。手舞足蹈的,尽情歌唱。将一路上的心酸与疲惫,都化成醉人心悬、鼓舞人心的乐曲。也是一路上精神绷得太紧了,这么一放松下来,很多人都变得有些疯狂。

    只是大部分义军都没参与进来,他们守着营地周围,时刻警戒着,守护所有人的安危。

    看着大家其乐融融的模样,徐澜的眼角,竟有些酸涩。他其实算不上情报司的特工,而是和廖青他们一样,是负责情报司运转的官方人员之一。

    在情报司内部,除司长和副司长以外,下面又划分成六个处级部门。分别是掌管情报搜集、统计、分析的三个内务处,以及特工培养、任务指派和特勤特派的三个外务处。他就是特勤特派处的处长。

    所谓特勤特派,其实就是一种救火员的身份。哪个处少了人,或者短时间内,工作量很大,缺少人手,便派特勤特派处的人暂代。也被情报司内部戏称为‘二特’。

    平时的时候,‘二特’的作用不显。但在关键时刻,‘二特’就体现了出来。套用一句玩笑话说,‘二特’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这不,苗民南下就是一件大事,大明国内也非常重视。但人手紧张,便让他这个‘二特’处长亲自出马。联络了江夏,交代下一步任务后,他就摇身一变,成了白莲教的使者,地位在江夏之下。

    从情报司出来的人,身份总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他也不在意这短时的地位之别。

    说实话,刚一接到这个任务,他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怎么说,他都感觉自己像是救世主,像那万人敬仰的英雄一样,带着陷入苦难的人们,走向光明。

    但真正接手苗民南下后,他才发现救世主不是那么好当,英雄也并没那么容易被人接受和敬仰。特别是清国艰苦的生活条件,简直刷新了他的下限。本来他也以为,自己刚来澳洲时,已经过得够苦了。但和这些义民在一起后,才知道日子还能过得这么苦。

    饭不能管饱,衣不能蔽体。这样的生活,直叫人绝望。但这些义民像是过惯了苦日子。所以尽管一路上道路难行,但谁也没喊累,更没人想留下来。为的是进入白莲教宣传的人间天堂……大明!

    特别是那句‘耕者有其田’,让这些义民们,都趋之若鹜!

    待大家跳累了后,伙夫们,又呈上白日剩下的骨头混合着大米熬煮成的稀粥。每人还有一个窝窝头。一直以来,众人都只有两顿吃的,所以大晚上,突然有了第三顿,让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一些早就睡着的孩童们,也在大人的提醒下,起来领吃的。然后安然进入梦乡。

    次日启程时,义民们也不向前些日子,那么无精打采的。可能是吃到荤腥的原因吧,看上去,多了几分朝气。

    而在义军向南进发时,四川总督和琳,也带着七余万清军,赶到了思恩毛南人居住地。他在黎平被不明势力偷袭时,就接到了福康安病危的信笺。担心出事,他留下部分将士,剿灭不明势力。然后再带着另一部分人,青壮从简,马不停蹄的赶到福康安扎营的地点。

    但他还是来晚了,除了一地的灰烬,便再没有其它。之后有很多失散的士兵找了过来,只是没有福康安的消息。这让他忧心不已!直到一个躲在地洞的将领走了出来,说是福康安已经病死了。

    和琳起初还有些不信。但在地洞里,看到福康安冰冷的尸身后,他才不得不相信。立即将清军大败,总督身死的消息,写成折子。让人快马加鞭,送回京城。

    同时将失散的兵丁重新整为一营,继续追击苗民大军。

    (谢谢喜欢吹牛的枪、天地闲人、我会飞吗,鱼、766撒旦的推荐票)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国王之死

    越南,顺化。95年以前,这是西山朝的国都。但在95年以后,就变成了阮朝的国都。尽管国主变了,但顺化城的模样没变。只是城内的财物已被大明搬空,连百姓都换了一茬。

    如今已是嘉隆元年,阮福映成了越南国主。总体来说,他还是比较信守约定的。在上位后,就遵照之前答应大明的条件,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大明商人自由经商。但有一条他没答应,那就是将港口租借给大明。

    这是有原因的。

    一来是他对大明心生警惕!毕竟大明之前攻占顺化时,所展现出的实力,让他暗自心惊。且以大明的发展轨迹,完全就是一部扩张史。连那么厉害的西方人,都被大明逼成这样。如果有一天,大明要对越南不利,那还能保住越南么?

    这个答案不用明说,心里就已自明。

    二来是大明租借的条件,有些强人所难。不但在租借的港口内,实行大明的严刑峻法,还要在港内驻军。越南朝廷,在当地完全没有管辖权。这是变相的,将港口割让给了大明。尽管大明是给租金的,而且价钱也不低。但割让国土这事儿,听起来实在不光彩。阮福映刚统一越南,正想励精图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自然不想把割让国土的骂名,背负在自己头上。

    于是他就想半拖着,好让大明知难而退。

    但大明好像早防着他这一招。竟然在攻占顺化时,派出了一支军队北上。启用当地西山朝的文臣武将,占据了广阔的红河三角洲。这可是越南北方最重要的粮仓,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面积约为15000平方公里。被大明占据后,每月来往的大明商船,都是空船而来,满船而归。不仅搬空了当地的粮食,还移走了当地的百姓。

    且多年的内·战,已让越南国内,民生凋敝,人口锐减。如今再让大明这么搬粮搬人,就等同于在越南心头割肉。阮福映知道这事,也是气急。

    所以他又派人和大明使节谈判,让其交还西山朝降将,退出红河三角洲。并答应租借商量好的港口,只是不能在港口内通行大明的律法,也不允许大明驻军。

    这样的条件,大明显然不答应。

    不过为了谈判继续,大明也没一口回绝。而是将租借的港口由一变五。按照后世的称谓,从南到北,分别是头顿市、归仁市、舰港市、清化市、海防市。在实行大明律法、驻军的条件上,依然毫不退让。

    当下除了归仁还有点城市的样子,其他地方,都和小渔村差不多。和肥沃的红河三角洲相比,这些地方,简直不值一提。但看到大明竟将这些地方的名字都取好了,阮福映心里就有些不痛快。再深想下去,他更是觉得大明图谋已久。

    特别是那舰港,就在顺化的南边,相隔不到一天的行程。如果大明骤然发难,那西山朝的围城之困,岂不要在他的身上重演?而且红河地区,本就是越南的国土。大明还回来,也是天经地义。凭什么还要越南拿五处海港来换?可是他似乎忘了,实现自己所做的承诺,不也是天经地义么?

    大明这样做,也是他食言在先!

    抱着这样的心思,谈判也不了了之。于是阮福映想到了找帮手。就像他当初被西山朝压着打,找大明扶持一样。现在为了将大明赶出越南,他想到了东边菲律宾群岛的西班牙人和南边马来半岛的英国人。

    这两国正和大明在南洋斗法,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如果他稍稍向这两国靠拢,那大明的姿态,必定会放低一些吧?

    因此他就命令信得过的臣子,主动去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和英国人与西班牙人接触。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大明在他登基称帝后,就已经计划着,让他去西天见如来佛祖了。所以在他身边,安排了许多情报司的眼线。就连朝中的官员,也被大明收买了不少。

    这与西班牙人和英国人接触的消息,也被大明第一时间截获。致使针对阮福映的暗杀计划,进一步加快了。

    到了七月二十八日,午后。天空隐约传来嗡嗡嗡的雷声,一直鼓噪的蝉鸣,似是被雷声惊吓到了,终于停歇了下来。空气中也透着一股让人踹不过气的闷·热,殿内放置的冰块,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成一滩温水。

    批了一上午折子的阮福映,也有些乏了。让侍候的太·监去传膳,并让打扇的下人用力些。再敞开贴着胸口,被汗水寖湿的衣襟,好让自己好受些。

    这时,一个身穿越南传统服饰的宫装丽人,挽着食盒,巧笑嫣然的走了进来。那粉·嫩色的奥戴,与清国的旗袍十分相像。不仅将她的贵气显现出来,还将她衬托得更加端庄秀·美。

    “香嫔!”,阮福映看到宫装丽人,疲惫的老脸上,露出几分笑容。这是他登基后,太子敬献给他的女人。不仅长得肤·白貌美,还身带异香。让人闻之,不自觉的心神宁静。

    饶是他到了不惑之年,自以为看淡女色。也不由得对香嫔多看重几分。所以还未生·育,就将其封为香嫔。并准许她随意出入这里,可谓圣宠优渥。

    “陛下!”,香嫔用勾人的眼神,羞·答答的看了阮福映一眼。声音又酥又柔,好似三月的春风,把人的心都要融化了。坐到阮福映的身边,打开食盒,柔声道:“我看这天儿热得紧,就命膳房的人,做了一碗绿豆汤。放在冰窖里凉了一会儿,最是解热。”。

    说着,就用小瓷碗,呈了满满一碗,递到阮福映跟前。旁边的太监,立即上前。用银针在碗里沾了一下,见无色后,才小心的退了回去。

    见香嫔如此善解人意,阮福映也大为高兴。顾不得炎热,就把香嫔搂进怀里。然后要对方喂给他喝。

    故意白了他一眼,香嫔才动作轻柔的端起瓷碗,送到他嘴边。咕噜咕噜,看着他挪动的喉结,香嫔的嘴角,愈加上扬。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国王之死(二)……雷雨之前

    “陛下,还要不要再来一碗?”,香嫔放下瓷碗,甜腻腻的问道。阮福映的呼吸瞬时粗重起来,屏退左右。眼中的情·欲之色,溢于言表。

    但香嫔却一把推开他,站得远远的。

    见此,阮福映会意一笑,还以为香嫔是要跟他玩捉迷藏的游戏。正要站起身来,胸口却陡然一痛。整个人也身子一软,忙坐回床榻。

    惊疑间,嘴里开始流出温热的液体。紧接着,他的眼睛也酸·涩起来,流出血泪。用手一抹,手心瞬时被乌黑的鲜血染红。这才意识到,自己中毒了。

    “你…你…你……?”,阮福映瞪着大眼,声音拖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