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毒刺传说-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松井石根的彪悍战术是管用的,突然逆袭的威力是巨大的,成果辉煌。

  日军消灭了南京城外东面的几乎所有中国部队,有三个师的部队番号从阵地上被抹杀,有两个师的部队绝大部分就歼,残部逃向紫金山高地,依托精锐的中央军教导纵队和炮兵部队,山岭的地利,才得以幸存。

  杜词出发前的那个粤军83军156师全灭!师长李江和参谋长姚中英牺牲。

  总之,在日军十多万精锐的全力攻击之下,中国部队损失惨重,城外东线阵地,只剩下紫金山,其余都崩溃消灭了。

  中国部队几乎损失了三万多名部队,而且,中间有不少正规军骨干部队。

  但是,中国部队也没有饶了日本鬼子,他们拼命战斗,临死捞一把,重创日军。

  日军当时还不习惯夜战,因为白天战斗他们有优势的炮火,卓越的单兵射击技术,步炮坦和飞机编队的配合协同战术,夜间就差了许多。

  日军的攻击,更像是人海战术,大兵团的攻击,根本就是士气和火力,日军有飞机开道,轰炸中国部队阵地,尤其是轰炸南京城的各个城门,堵截中国援军出击,或者溃军逃跑。

  松井石根做出了重要决策,让炮兵沉默,不仅是诱敌深入的计策,更是合情合理的战术需要,晚上,炮兵气球无法观察效果,不能即时跟进,重炮火力很容易击中自己的部队,那损失就大了。

  所以,松井石根的命令是,飞机编队轰炸中国南京的各城门,杜绝中国部队逃走。

  他要全歼城外的中国部队。

  中岛今朝吾曾经建议,不要轰炸城门和南京城,反而应该轰炸敌人阵地,动摇其军心,驱赶敌人朝城内方向逃走,被松井拒绝了。

  松井的理由是,现在的支那军,已经超过了日军想象,并非那种一战即溃的豆腐渣军,而是坚韧和彪悍的部队,围三缺一的战术利类似的思想,不管用,因为,南京战役以来,中国部队不仅没有溃退,反而愈战愈勇,频频发动反击,特别是昨夜的大突击,爆炸了日军炮兵一座弹药库,让松井意识到,就算敞开口子,顽强的中国部队也不会溃退的,这样,正好加以歼灭。

  他采取的是断绝后路,决战歼灭的方针。

  这样,松井石根的战术,把所有中国城外部队都逼迫到了死亡的陷阱边缘。

  既然后面是猛烈的飞机轰炸,逃回去也是死,不如跟敌人拼了!

  松井的战术,间接性的提升了中国部队的斗志!

  所有中国部队,尤其是83军的156师,跟杜词最熟悉,也最熟悉杜词的那一套阴险的战术方法,所以,姚中英参谋长就建议李师长,部分兵力战斗,部分兵力隐蔽接敌,等待敌人突击,到了跟前再短兵相接。

  杜词告诉过大家,日军的优势是体能好,刺杀技术高,射击准确,宣传员们都将这些宣传了,也宣传了对付的战术方法。

  等日军冲锋到了跟前,甚至已经踩踏了一道战壕,中国部队才从黑暗中冲杀出来,先投掷手榴弹,再扫射或者射击,中国部队难能可贵的捷克式轻机枪因为卓越的可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也喷溅着火舌,将一片片日军扫倒。

  着中国伏击部队和火力的效果非常恐怖,日军冲锋部队以为没有人的中国阵地和战壕,以为逃跑了呗,结果,给日军造成了惨痛的损失。

  根据战斗日军的调查和评估,有一挺重机枪,甚至可能打死日军二百多人。

  中国部队的手榴弹也威力无穷,将迫近甚至在身边的日军炸得人仰马翻。

  这是势均力敌的战斗,中国部队向来低迷的战斗力,空前提升,勇猛顽强。

  今夜,敌人弹药库再次爆炸,今夜,东线有中国部队夹击敌人!几天来,中国部队一再胜利,俘虏敌人师团长谷寿夫!这些信念,激励着所有中国官兵的斗志,不,更要命的是,他们被逼上了绝路,撤退不回去!

  不仅他们亲眼看到了日军疯狂的飞机轰炸,还有唐生智司令部给他们的命令,要求坚决守住阵地,不允许撤退。

  这个命令是管用的!

  因为,城防司令部关闭了各个城门,坚决不开!

  背后是南京坚城,城门一关,几丈高的城墙你能爬上去吗?

  城外部队被逼上了死路。

  退不得,活不得!

  谁都知道,日军死了皇叔亲王总司令,谁都知道,日军在东线见人就杀,不要俘虏!

  无奈之下,中国部队官兵英勇顽强,沉着战斗,一次次横扫日军浪潮。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东线的血

  咳咳,阵地上,黑暗中,尸如山积,乱战之下,伤亡累累。

  根据战斗日军搜索清点,这一夜战,日军被击毙一万一千多人,击伤一万两千多人,伤亡率虽然仍低于中国部队,可是,也相当惊人了。

  中国部队损失惨重,三万四千多人战死,日军死伤被歼两万三千多人,也比真是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战例强悍的多。

  战斗进行了三个多小时,钱塘江潮般突击的日军,在各个地方都遭到了中国部队的反击,紫金山上的中国精锐教导纵队当然要拼命援助战友部队,否则,大家都嗝屁了,他们在山上喝西北风啊?以后怎么撤退?怎么运送给养?

  残存的中国火炮还有几十门,对日军进行了压制,虽然都是轻型的山炮和重迫击炮,轻迫击炮弹,也对日军造成重大影响。

  日军最后围攻紫金山阵地,围攻良久,无果而终。

  夜战和野战中,日军优良的单兵技能大打折扣,也给了中国部队相当机会。

  当然,所有与这一切,都是因为杜词的来临。没有杜词,没有他创造的三战三捷,和敢死队的决死冲锋,弹药库的惊天一爆和今夜的再爆,中国部队没有自信的,没有他的知识经验的传授,帮助大家了解日军的战术优点和应对策略,中国部队是无能的,没有他带过去的日军残暴屠杀战俘的消息,中国部队,尤其是那些民兵,是没有斗志,不能同仇敌忾的!

  一盘散沙似的中国部队和和平的居民,被杜词影响成了一支能战和善战的大军!

  紫金山头,中国教导总队官兵,含着热泪,祭奠着沦陷的各个阵地和部队单位,也收容了大量逃上来的步兵,更将几乎所有的炮弹都倾泻到了日军人潮之中,反正,日军的火炮那么猛烈。紫金山是不能持久的,不如将这些炮弹趁机都发挥点儿效率吧!

  南京城内,唐生智等人,通过前线的电台汇报和城内高地的监测,了解掌握着城外阵地的情况,唐生智本能的命令就是,死守。

  他不清楚敌人的攻势有多强,规模多大,因为城东阵地的部队反馈的都很模糊,敌人很多,很强,呼喊声惊天动地,估计估计极多云云。

  头顶上,还有日军战机近百架的狂轰滥炸,南京城的部队几乎不敢抬头,大多躲进了防空洞!

  想救援也没有机会啊。

  唐生智也不会让部队撤退的,要他知道,自己统领下的部队编制不已,夹杂大量新入伍的民兵,真正乌合之众,所以,一旦撤退,就是重蹈覆辙,再演淞沪会战后期中国部队一溃千里的惨象!

  他可不愿意再撤退了,委座还没有撤退命令,甚至因为他此前的胜利,鼓吹他再打几个漂亮仗,让国际社会看看,争取国际联盟的同情和干涉!

  城外一撤退,日军重炮直接抵近射击,南京城就算有一百道城墙也搁不住直瞄轰击啊。

  唐生智下了死命令,还想当然将自己的意见,说成是委座的意见:“委座口谕,要我们精诚团结,英勇战斗。将南京城变成东方马德里!至少抗击日军一年以上!”

  马德里,西班牙首都,正在政府军和国际纵队的支援下,英勇抵抗住了弗朗哥叛军和德国意大利的法西斯盟军,已经抵抗一年多了,还在坚守。

  就这样,各种原因之下,城外中团几乎覆没,日军也遭受重创。

  城南,日军第十军疯狂攻击雨花台等战略要地,可是,按照杜词建议进行战地工事建筑的中国精锐88师,补充了大量民兵,262旅和264旅每一个旅,都拥有近万人的兵力,他们缴获的大量日军武器,也留用训练,大量坑道和壕堑,成功地阻遏了日军攻势,日军伤亡极多,不得不停止围攻,因为他们是偏师佯攻,是牵制部队。

  可以说,南京城下的今夜会战,为南京大战以来规模之最,惨烈之最,日军小胜。

  不过,日军紧接着,在东线先胜后败,遭遇了惨重损失,并且,还中了杜词的奸计,发生历史上最有名的乌龙事件,内讧火拼,损耗惊人!

  城东战场,日军慎重地以既设阵地和警戒部队抗击,并且在基本摸清楚袭扰的中国部队情况以后,悄悄的派遣了两个联队的重兵,一个是步兵联队,包括说那个步兵大队,实打实的三千多人的精兵,一个是混乱联队,步兵,骑兵,各一个大队,还有辎重兵组成的辅助部队一个大队,向中国部队发起了反击。

  日军势如破竹!

  黑夜中,日军有大量探照灯和手电筒,手电筒看不清楚什么,但是探照灯效果不错,帮助日军看清了对面敌人的数量,甚至武器装备,布局的位置。

  两千多人的一个中国武装部队,正在顽强攻击,发现攻击无果以后,就地防御。

  日军正面,派遣一个步兵大队对抗,吸引中国部队的注意力,其余部队,两翼突击,钳形攻势,迅速击溃了中国警戒部队,将这支中国武装包围了。

  中国部队进行了顽抗,可是,损失惨重,日军四面围攻,掷弹筒和迫击炮咣咣咣爆响着朝他们头上飞去,将中国部队炸得一片片血肉模糊。

  中国部队也英勇战斗,可是,态势不如人,武器火力不如人,只能被动挨打。

  无奈之下,趁着夜色,他们强行突围,向着东面逃窜了。

  这边的战斗,让粟裕副支队长忧心忡忡,他没想到,这个部队遭到日军如此快速犀利的反击,这个团级规模的部队连撤退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包饺子了。

  他立刻派遣一个连队一百多人,分成三股去救援接应,这样的兵力在白天正规战中就是送死,毫无意义,可是在晚上游击战中,却又非凡的价值,这是他的经验。

  果然,在日军背后的一阵射击,还有一门迫击炮的轰击,顿时惊扰了日军,与他们悄悄前进,接近以后再射击的战术,让日军措手不及。

  是他们的接应,让前线部队撕开了两个裂口,逃了出来。

  粟裕副支队长还有一些内幕不便于跟增援军的三个排长说,其实,他们也是诱饵!

  三个排加上突围出来的三百多人,狼狈逃跑,日军在后面拼命追赶。


第二百四十章 粟裕副司令

  因为昨天夜里的袭击,日军对这股背后捣蛋的中国部队极为愤恨,因为昨天开始以来,日军两座弹药库被爆炸,日军炮兵还死伤差不多两千人,这种愤怒和仇恨积郁起来,一发现今天中国部队再袭击,就怒不可遏,决心将他们全部咬住消灭。

  中国部队在漫长的一万米以上,10公里的战线上,分部了多股部队,企图部队是袭扰,分散敌人战斗力,就造成了日军一种印象,中间这一股是主力,比较咬住消灭。

  还有,敌人不善于战术指挥,分兵攻击,皇军正应该抓住敌人的主力消灭之。

  激愤产生了急躁情绪,战术素养上的优越感,让日军更加急不可耐,两个联队的主力,除了一个大队继续追歼清剿残余的中国前锋部队外,其余的三个大队步兵,一个大队骑兵,一个大队的辎重兵,都全力追杀,他们也恍然发觉了,敌人援军的方向,知道这里必然还有敌人,他们要一鼓作气,将敌人冲垮,消灭,这是松井总司令官的意志!

  日军最讨厌这种游击滋扰的敌人,讨厌讨厌讨厌死了!八嘎。

  日军多路合围,分兵合击,迅速前进着,黑夜也给日军相当好的掩护,日军自信,游弋在这一带的支那部队,统统都是流氓部队,被打散了以后又纠集起来的,牛皮癣一样泛滥,加上那个一些地方武装,不知好歹的老百姓,没有什么真正战斗力。

  日军气愤,心里又轻松,战略战术上都藐视敌人,所以,进军速度极快,迅速进入粟裕副支队长的陷阱之中。

  副支队长,又称为支队副司令,从出发前的两千多人,已经扩张到三万多人,昨夜的战斗固然牺牲了不少,可是,枪炮声音也吸引了更多隐蔽的百姓们,这些侥幸逃脱鬼子扫荡屠宰的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参军跟鬼子拼命!

  挑选精锐青壮年,一天时间,不仅昨夜战斗损失弥补,还多了三千多人。

  粟裕副司令对伏击战做好了严谨的布置,以游击队老兵和收容的大量淞沪会战溃兵和部分军统训练班学员为根基,编制大量地方武装,百姓,三千多人的新四军外围部队分成六道战线密切布置,相距只有区区三十米,六条战壕挖掘起来,中间有交通壕,反正出发的时候,粟裕副司令就想到这些了,部队带了足够的工具。

  昨夜的战斗,新四军和配属的部队在交战以后撤退匆忙,损失较大,所以,总结经验教训,粟裕副司令做好了前线失利的对策。

  不仅有纵深部队,他还有预备队,这些乌合之众在大规模对抗中很容易崩溃,可是,在逐次添加兵力的战斗中,还可能保持一定秩序。

  预备队分部在几个地方,兵力厚实,严阵以待。

  伏击部队两侧,还有众多的纵深的战壕,侧翼还有预备队。

  部队里只有捡起来的三十多门迫击炮,可能是国府军从淞沪败逃的时候丢弃的,炮弹很少,但是溃兵携带的机枪等,还算可以。

  陈毅司令员掌握三千多人的两个团作为最后的战略预备队,一旦前面形成胶着,这边既可以人海战术从外围哄过去。

  新四军和配属的部队层层设防,兵力游刃有余,远远超过了日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