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毒刺传说-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枪扑空,三个鬼子骑兵吃了一惊,立刻拨转战马,取下骑兵枪,边冲锋边射击。

  上午八点左右,朝阳灿烂,将大片的云彩渲染成绚丽的霞光,杜词处于逆光位置,狙杀的条件更差,不过,这些条件,他这个专业高手都经历过,一点儿也不慌张。

  在鬼子取枪和调转马头的时候,杜词的枪声接二连三地响起了。

  还有,杜词的一个特殊优势是,三位埋伏起来的游击队员的射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当敌人调转马头的时候,三个游击队员按照约定一起开枪,并且,因为斜角关系,形成了拦截火力,击中一个鬼子,鬼子触电般痉挛着栽下去。

  其余两个鬼子马上调转码头,朝三位游击队员射击。

  在敌人混乱的时候,杜词开枪,一枪一个,击中两个鬼子。

  杜词迅速朝鬼子冲过去,他要夺取鬼子的战马。

  三个游击队员也朝鬼子冲过去。

  

第五百八十五章 连续伏击

 ? 边冲锋边注意警戒,杜词一直关注着三个鬼子的尸体,在一百多米内,38步枪子弹的翻滚性很一般,击中敌人以后的杀伤力有限,很可能对眼穿,鬼子完全还有战斗力。

  杜词知道现在鬼子使用的步枪子弹是历史上三种型号的最早期圆头弹,弹道很“直”,射程远,但是,威力小,杀伤力不足,反倒是500米以外的时候,击中敌人杀伤力更大些。

  三个鬼子尸体老老实实地躺着,不过,杜词可没有一点儿坦然,他站住以后,让侧翼的三个游击队员冲锋,自己警戒着。

  果然,一个鬼子开始蠕动,手指伸向步枪,杜词立刻瞄准他的脑袋,砰地一声射击,好像空中突然抡起来一柄大锤子,砸在鬼子脑袋上,鬼子晃了两下不动了。

  杜词也不能这么悠闲,这边的枪声必然引起鬼子的注意,其他鬼子和伪军很快就会增援的,他们必须迅速结束战斗。

  杜词弹出弹壳,也朝前冲锋,很快到了跟前,此时,一个地上的鬼子尸体突然跃起,双手草着枪刺朝杜词戳来。

  杜词吓了一跳,刚才明明看见这鬼子痉挛着倒地的……嗨!双方拼刺刀。

  鬼子体力很棒,一个标准的日军突刺,撞击得杜词手臂发麻,幸好杜词有所防备,荡开了鬼子的枪刺。

  一个跟进横捣,用枪托捣中鬼子的腋下,鬼子闷哼一声,转身。

  杜词脚下一别,趁着鬼子转身脚步虚浮的时候,将他别倒,扑哧一声,枪刺扎进了鬼子的脖颈大动脉,双手用力,一直将鬼子钉到地上了。

  鬼子顽强地挣扎着,可惜,杜词实力太强,还用膝盖重压了鬼子,鬼子只能在痉挛和不甘的嘶吼中死去了。

  杜词发现,鬼子之前被子弹贯穿了胸膛,还能如此顽强,真是哔了狗了。

  鬼子的战马挺有意思的,围绕着鬼子的尸体不肯离开,杜词立刻揪扯住一匹战马的缰绳。

  三个游击队员战士都冲过来了,又捕捉了一匹马,此时,一匹战马突然受惊,一溜烟儿跑没影了。

  杜词让战士们迅速更换鬼子的服装,虽然被血污浸染,可是,比起游击队员们的小棉袄,这种防寒的军大衣还是相当高档的。

  杜词让一个年纪的队员骑马,其余两人收拾了三个鬼子的枪械弹药,将鬼子就地挖出一个小坑敷土遮掩。

  必须遮掩的,因为游击队员们都是海边渔民,很多赤脚,鞋子有的话也最为破烂的鞋子,这下好了,三个鬼子厚实保暖坚韧的军靴,成全了三个小伙子。

  杜词脚下穿的,本就是鬼子的军靴。

  大家迅速返回,杜词一个人断后。

  等三个队员快进入村庄的时候,杜词发现南边有鬼子骑兵过来,东边等地也有日伪军动向,他一个人站着,安静等待,反正,他身上穿着日式军大衣。

  等鬼子进入600米范围,他立刻朝鬼子骑兵射击,鬼子骑兵好几个,伪军步行的也有十几个,南边来的鬼子可能是敌人的巡逻部队临时集结起来了。

  600米瞄准,在横向风很厉害的情况下,完全是布朗运动,打不准的,但是,杜词还是射击了,反正就那个方向,鬼子影影绰绰,不定碰谁身上呢。

  鬼子也开始射击,杜词马上策马逃跑,向西面逃跑了。

  他要引开鬼子,疯狂逃跑,鬼子在后面追赶,当前面出现一片竹林的时候,杜词跳下战马,拴到竹林里,自己从竹林侧翼绕道,隐蔽起来。

  鬼子骑兵冲过来,在二百多米的时候,鬼子很警惕地对着竹林,分成两支,南边一支日军两名骑兵,带着几名伪军。

  杜词隐蔽好,朝日军骑兵瞄准,因为熟悉了手上的枪械,又熟悉了横向风的风力,叭呴一枪,直接将一个鬼子点名,打在鬼子额头上,鬼子炸了。

  日伪军纷纷还击,杜词有竹林掩护,迅速更换地点,再次射击,又击中了一个鬼子,还是击中心脏的位置,鬼子从马背上摔下来死掉了,伪军一见形势不对,撒腿就跑。

  从北边进攻的鬼子朝杜词射击,又担心竹林里埋伏太多的敌人,边打边撤退了。

  因为鬼子伪军相互掩护,子弹啾啾威胁着,杜词也没有机会再击毙敌人,只是在敌人撤退到四百多米的时候,他两枪干掉了一个鬼子骑兵,鬼子伪军只能隐蔽到一片沟壑里,不敢乱动。

  杜词出来,绕道战马边缘,正要撤退,忽然听到鬼子身后枪声阵阵,用望远镜观察,只见一群游击队员混杂着三名“鬼子”冲过来,兜捕鬼子伪军的后背,原来是鱼叔的游击队赶来增援了。

  四十多个游击队员撒开了攻击,气势汹汹的,鬼子看到形势不对,赶紧撤退。

  杜词一见,马上追杀,现在是上午九点左右,能见度很好,杜词朝日伪军射击,又打倒了一个鬼子。

  游击队员一拥而上,驱逐了敌人,趁机缴获了杜词击毙的四个鬼子的装备,四支步枪,四百多发子弹,两匹战马,还有伪军的一些枪械弹药。

  游击队本身还击毙了一个鬼子,三个伪军,自己有一人中弹牺牲,一人受伤。

  五个鬼子,三个伪军的服装,马上武装了游击队员,现在,游击队不带五姨太的鬼子军装,也有十二个日伪军服装,那装备比游击队员来说,强了太多。

  部队马上转移,转移的时候,分成两支,一支为游击队,一支为日伪军,可以迷惑敌人。

  这时候,听到东面传来密集的枪声炮声,沉闷悠远。

  杜词跳下马,将耳朵贴着地面倾听:“估计在30里到20里左右,不会是小孤岛上的战斗吧?”

  因为贴着地面,和不贴的听力效果是一样的。这很异常。

  鱼叔等人都同意这种看法:“对。”

  杜词立刻修改了西撤转移的方案,因为,现在必须配合小孤岛的战斗,削弱敌人的围攻力量,帮助他们撤退出来,或者坚守下去。

  部队立刻朝东面出发,不过,五名日式装备的骑兵在前面单独出击,杜词带领,后面是鱼叔的部队,要主动攻击日伪军。

  杜词在马背上非常灵活,可是,其他四个渔民出身的队员差一些,水面和马背上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那种抗颠簸性居然是出奇的一致,在杜词的教导下,一会儿就适应了。

  

第五百八十六章 犄角阵地的伏击

 ? 前出的时候,必须避开村寨等容易给敌人隐蔽和伏击的地点,杜词派遣尖兵一名骑兵,居前100米侦查,配发望远镜,所以,他们很快就发现了敌人,是伪军部队。

  伪军侦查人员也有两名骑兵,还有步兵,面对这边的鬼子装束的游击部队,伪军竟然先开枪了。

  子弹啾啾,从游击队侦查骑兵身边飞过,证明伪军的步枪质量真的不敢恭维。

  杜词立刻带领人员冲锋,从伪军的侧翼冲过去,伪军发现这边的,马上给转移目标射击,那个游击队侦查骑兵趁机撤退。

  杜词没有觉得伪军的行动有多么奇怪,经过连续战斗,日伪军肯定已经推测出来,对手经常假扮他们的,还制定了一整套的防范鉴别措施吧?

  杜词不觉得自己的做法多失败,他伪装日军在上海滩活动了太久,杀了那么多鬼子,鬼子就是白痴也知道怎么做了。

  冲锋中,射击不准确,杜词边冲锋边让其他人员下马,地面射击,杜词的冲锋就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杜词这么放心大胆地冲锋,是因为距离在400多米,伪军的步枪多数是老套筒和汉阳造,射程能不能有这么远都是问题呢,至于瞄准?嚓,更不要说了!

  看到那边侦查骑兵尖兵成功撤退,杜词立刻跳下战马,匍匐射击。

  杜词的手下也朝伪军射击,他们使用的都是38步枪,这种步枪射程远,后坐力轻,适合新兵使用,能迅速训练成神枪手,这不,对射了一会儿,就打死打伤两名伪军,自己无一伤亡。

  杜词加入战斗以后,实力大增,尽管第一枪属于矫正试射,没有战果,可是,接二连三,杜词都击中了敌人,伪军侦查的两名骑兵被打中,一个可能死了,一个受伤,打马就跑,还有几个步兵,眼看顶不住,突然呼喊一声,一哄而散。

  杜词马上带人冲锋过去,缴获了伪军遗弃的枪械弹药,这些较次的枪械弹药,也是弹药,还是有用处的,将来队伍扩大就有人使用。

  正在逃跑的伪军,被杜词一一点射打死,“去你妈的铁杆汉奸,”

  伪军的尸体散布在200米的直径区域,那个骑兵伪军也别杜词击中了背部,终于摔下来,在地上翻滚,战马逃跑了。

  杜词下令休整,迅速在地上挖掘单兵坑,没有工兵铲就用刺刀,挖掘的泥土铺垫到沟岸上,进一步增加高度。

  后续部队跟上了,杜词下令全部队员都开始挖掘工事,开始是单兵坑,随后是链接起来成为战壕,交通壕,逐渐扩大,江南的冬天冷得有限,地面并未封冻,挖起来还是容易的。

  这边热火朝天修筑工事的时候,杜词紧张跟鱼叔商量,告诉他自己的战术思想,鱼叔还行,连连点头,表示理解了。

  这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地方,稍微有一个河沟,河沟的西面较高,这就是刚才伪军潜伏这里射击的原因。

  杜词部队的主要工作,是断开南北两侧的河沟,堵塞起来,形成环形工事,不过面积稍大一些。

  “将军,发现了敌人!”有队员向杜词汇报。

  现在,每一个队员都喊杜词为将军,因为他的最高军职是南京保卫战的副司令。

  杜词用望远镜观察,那是敌人的侦察部队,主力尚未出动,可能是因为敌人兵力过于分散,警戒线太长的缘故。

  这是阵地游击战,杜词当然也担心鬼子从西面出动快速机动部队抄袭自己的屁股,那可不得了。

  留下鱼叔一个班级十三个人守卫环形工事,注意分散隐蔽,防止敌人炮击杀伤,剩余的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撤退到西面500米的地方,再次挖掘工事,建立据点,一部分拉开距离,隐蔽到附近的竹园里。

  这是一个排三个班级的主力步兵,被最大程度地分散了。

  当然不能握成拳头打击敌人,但是,能最大限度地分散,避免被鬼子优势火力轰击杀伤,更重要的是,杜词虚张声势,惊扰敌人,让敌人不知道他们有多少实力,不敢轻易进攻,处处都是游击队,会让吸引敌人更多的兵力来,为小孤岛的战斗创造条件。

  不仅如此,杜词的五名骑兵游击队,还保持着快速机动,隐蔽起来以后,他让大家要么休息,要么训练,迅速提升战斗能力,也交流经验,比如,如何骑马,如何掌控,如何马上射击,如何马上测距。

  二十分钟以后,日伪军出动了大批兵力开始围攻鱼叔所在的班级阵地,东面有鬼子一个班级,伪军大约一个排,南面有鬼子一个小队,伪军若干,北面宾利不详,看起来较少,此时,从北面的村庄里,钻出来一股日伪军,快速朝西面兜捕包抄过来,想截断鱼叔部队的后路。

  日军很谨慎,首先进行了炮击,南面的鬼子有两门迫击炮,朝着鱼叔的阵地轰炸了十几发炮弹,炮弹轰得很准确,炸得灰尘硝烟乱飞。

  杜词不是太担心,伤亡肯定有,但是,生存率也很高,因为他早有交代,一旦敌人轰击,士兵必须躲避到单兵坑中,战壕虽然衔接,但是是衔接在边缘的,单兵坑的大半还存在,士兵蹲守在坑道中,除非鬼子的炮弹直接命中单兵坑,士兵一般不会遭殃。

  还有,一旦鬼子轰炸过了的弹坑,附近的士兵要迅速攀爬进入弹坑,因为鬼子的小部队不可能携带那么多的榴弹,不会饱和轰炸,也不可能瞄准一点儿猛轰,弹坑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鱼叔的一个班级突兀在阵地上,就是吸引敌人的火力,属于炮火性质,然后呢,其余的部队,都在外线,可都是捅刀子的攻击部队了。

  西线的游击部队一动不动,等鬼子伪军西面包抄的人员进入以后,相距一百多米,鬼子伪军虽然谨慎,因为军情紧急,也只派遣了几个士兵监视罢了。

  杜词等待着机会,等敌人进一步进入中间,他立刻大喝一声,“打!”

  他和四名骑兵战士一起采用卧倒姿势射击,五支崭新精锐的三八步枪朝着日伪军的队伍中射击,几乎是排枪的威力,主要攻击督战和领头的鬼子兵。

  叭…………呴,叭………呴,叭…………呴!

  三个鬼子兵猝然摇晃了下,倒下了。

  一个伪军被击中,脸上绽放出血花。

  

第五百八十七章 迎头痛击

 ? 射击的时候,只有杜词骑兵小分队射击,这是之前商量好了的。

  射击的时候,杜词五个人用最快速度朝敌人射击,38步枪这种落后的单发步枪,真是太不给力了,让杜词非常非常气愤,马的,如果有五支突击步枪,这些鬼子伪军三十多个,估计瞬间能扫光了。

  但是,四名其他队员还很高兴呢。

  优越的弹道,后坐力元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