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子说的是!”董正应着,腰也只是稍稍直起丁点。
  袁家公子,怎可能与区区商贾是一家。
  “东方航路开辟如何?”袁旭问道。
  “东海有岛名为东瀛。”董正说道:“土人食古未化,中原之物很得他们欢喜。”
  “此事先放一放。”袁旭说道:“东方航路早开晚开无关紧要。倒是中原、江淮、南越等地须开辟商道。”
  “豪雄众多,并非易事。”
  “正因豪雄众多,才须尽早。货卖采办交汝打理,汝却须知,某要的并非只是钱粮!”
  “公子是要……”
  “掌控天下财货通商!”
  董正愕然!
  仅凭蓬莱财力,往来货卖占据一席之地尚且吃力。
  掌控天下通商谈何容易!
  “某知非一蹴可成。”袁旭说道:“元初尽心经营便可!”
  “此事怕是难以促成……”
  董正虽是商贾出生,为人却老实忠厚。
  他并未一口应承,而是对袁旭说道:“蓬莱财力单薄,天下商贾富可敌国者众多……”
  “经营之事某不如你。”袁旭说道:“某却知道,经商有如打仗,一个快字便可决定生死!”
  “公子所言正是!”
  “往来货卖,元初自做决断,某不干涉。某只做一件事!”
  董正没有插嘴。
  自从他来到蓬莱,财货通商早已交到他的手中。
  无论袁旭还是甄宓,从不插手过问。
  选择采办渠道,以及如何贩卖,都是他做决定。
  与当初在董家主事,董和随时还会过问相比,为蓬莱做事,他更加如鱼得水!
  “某信元初,也望元初信某!”
  “公子言重!”
  “行商须快,某自有计较!”袁旭说道:“某将为汝改进船只、车马,三年之内,希望蓬莱商队遍布天下!”
  “商队遍布天下,也须人手。”
  “招募商队,元初全权处置!”
  袁旭再度放权,董正一愣。
  若他有心背弃,不用三年,只须一年他便可断了蓬莱供给。
  愕然看着袁旭,董正问道:“公子竟是如此信某?”
  “用人不疑!”微微一笑,袁旭说道:“元初人品,某早有耳闻。甄姬特意请你上岛,也非全无道理。她信得过之人,某又怎会见疑?”
  躬身一礼,董正说道:“某将董家老小托付公子,以证忠心!”
  袁旭没再言语。
  他也无须再说什么。
  心甘情愿托付老小,董正不可能再有二心。
  蓬莱商业,已是有专人打理。
  袁旭却觉着此处还缺少许多……
  运筹帷幄之士、能言善辩之士、手艺精巧之士甚至娱乐大众之舞姬……
  董正告辞退下,袁旭也返回住处。
  揣着改进船只、车马的念头,他回到屋内就令卫士寻来纸笔,专注画起图样。
  经过多年改进,蔡侯纸质地已是极好。
  不仅可书写文字,画图也是丝毫不差。
  汉末年间,许多人还习惯使用丝帛、羊皮甚至竹简。
  道理其实很简单,书写习惯尚未完全改变。
  新的事物出现,大众接受需要极其漫长的过程。
  袁旭并不存在以竹简等物书写的习惯。
  蓬莱岛书写用具,也只有蔡侯纸而已!
  整整一个下午,袁旭都在专注的画图。
  每次画出图样,他总会觉着少了些什么。
  添加、修改,不一会便将图样涂抹的不成样子。
  废弃的图样被他揉成团丢弃一旁。
  一个下午过去,他已丢了不知多少揉皱的纸团。
  “公子!”门外传来念儿的轻唤。
  专注画图,袁旭并未听到她的声音。
  念儿进屋点起油灯:“公子废寝忘食,已入黄昏也是不知。”
  “黄昏……”看向门外,见天色果真暗了,袁旭笑道:“某甚专注,竟是未觉。”
  “公子过于专注,当然不知。”念儿说道:“奴婢稍后交代伙房做些羹汤,想必公子也是饿了。”


第231章 衣带诏
  念儿提起羹汤,袁旭也觉得有些饿了。
  “你去吩咐伙房,要他们备些蛏子、蛤喇、海蟹、海虾。”
  “公子是要……”
  “许久未亲手做饭,今晚带你与甄姬去海边吃些新鲜。”
  念儿并未做声。
  “不想知道吃什么?”见她没什么反应,袁旭问道。
  “公子做的自是极好,奴婢怎敢与甄小姐同尝!”
  “要你同去,只管吃便是,理那许多。”袁旭说道:“快些去吧,某也觉着有些饿了。”
  念儿应声离去,袁旭也没再接着作图。
  载运货物的车辆加快行进,除了将牛换成马,要改进的还有车轮、轴承。
  汉末没有橡胶,无法制造充气轮胎,他只能想其他的法子以做弥补。
  只是一时半会很难想到适合的替代材料。
  除此之外还有船只。
  海船好办,改进桅杆、船舵,船身包铜加固,只要无须环球,支持中远程航行应是没什么问题。
  最难办的就是内陆漕船。
  风力不足,桅杆几乎无用。
  加快航行速度只有从船身弧度着手。
  画了许多图,袁旭总觉着船身处理的不够完美。
  急切间不可能找到完善的解决方案,去海边烧烤,清理一下思绪也是必要!
  小半个时辰之后,海边燃起一团篝火。
  袁旭与甄宓坐在火堆旁,念儿则在离海岸稍远处捡着枯树枝。
  蹿腾的火苗上架着他令铁匠打造的架子。
  贝壳已烤的滋滋冒油,螃蟹、海虾也是表皮红透。
  翻烤海鲜,袁旭说道:“半日偷闲果真惬意!”
  “公子伤势初愈便忙着督建海船,方才听念儿说,下午又做了许多图样。”
  “内河船只、陆路车马均须改造。蓬莱虽已走上正途,所须置办的却还很多。”
  “公子劳顿,奴家却帮不上什么。”甄宓说道:“每每思之,深觉惶恐。”
  “还要帮什么?”袁旭笑道:“蓬莱已被你治理成人间乐土,青州战事连连,某也不肯前往。”
  甄宓脸颊一红,低下头没再言语。
  “念儿。”袁旭喊了声还在捡树枝的念儿:“此处乐还是邺城乐?”
  “邺城不好。”弯腰捡着树枝,念儿回道:“此处清净!”
  袁旭朝甄宓眨巴了两下眼睛:“念儿都知此处清净。”
  “这丫头,鬼灵精怪的很,公子莫要信他。”甄宓甜甜一笑:“若公子在邺城,她怕是会说此处不好。”
  袁旭当然知道有这可能。
  烤着铁架子上的海鲜,他没言语。
  “蓬莱虽好,只不知公子何日又要离去。”甄宓语气中透着几分苍凉。
  她不舍袁旭离去,却知曹袁大战在即,袁旭早晚还是要离开蓬莱。
  “已入深秋,颜良、文丑两位将军领军出征,曹军也夺了青州数城,战争早已箭在弦上。”袁旭说道:“用不多久,某的逍遥日子便到头了!”
  深秋的许都,不再像夏日那般葱翠。
  路旁的树木干枯了叶儿,金风抖撩动枯叶,将它们拽离枝干。
  翻转飘舞,枯叶落在地上,铺起厚厚一层。
  清扫街道的民夫,打理着满街的落叶。
  城内一座府宅,满园树木的枯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像在诉说着秋的萧瑟。
  后园厢房坐着数人。
  为首之人五旬上下,虽是衣着华贵,却难掩剽悍之气。
  他正是大汉朝廷封赐的车骑将军董承!
  除董承之外,屋内还有五人。
  俩人身穿铠甲,看似英武却少了百战将军特有的杀伐气息。
  四旬出头者名唤吴子兰,官拜昭信将军。
  才过弱冠之年的名为王子服,官拜偏将军。
  除二人之外,另仨人则是身穿官袍,并无甲胄在身。
  与董承年岁相仿的,正是长水校尉种辑。
  坐于他下首的分别是吴硕、王义郎。
  董承环顾众人:“某今日觐见陛下,与在长安相比,陛下消瘦许多。”
  只是一句陛下消受,便惹得吴子兰等人连声嗟叹。
  自刘协入许都,诏书虽出自他手,却都是曹操授意。
  为免生出事端,曹操甚至禁止外臣觐见皇帝。
  董承乃董贵人生父,欲见刘协也须经曹操允准。
  吴子兰等人对汉室忠心耿耿,对此早有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众人正长吁短叹,董承从怀中摸出一条墨色衣带。
  衣带丝质光润,一看便知出自皇家。
  “今日入宫,陛下颇是古怪。”毕恭毕敬的捧着衣带,董承说道:“话了几句家常,便赠某衣带一条。”
  “陛下所赠、所受之物,曹阿瞒必将过问。”吴硕问道:“董公如何将此物带出皇宫?”
  “曹阿瞒正是在场。”董承说道:“他曾亲自检视,才交付于某!”
  “曹阿瞒欺人太甚!”一拳砸在桌面上,王子服说道:“陛下赐予董公之物,他以何为名讨去检视?”
  “我等进宫均须曹阿瞒允准。”董承反倒不以为然:“他要检视,由他便是。”
  王子服还是满脸不忿。
  “陛下赐予衣带时,可有说些什么?”吴硕追问。
  “只说要某回到府中好生把玩。”董承说道:“某总觉着陛下有话未说!”
  “可否借衣带一观?”种辑问道。
  “种公又非外人,当然可以!”
  种辑起身,到了董承面前双手接过衣带,毕恭毕敬的退后。
  包括董承在内,众人都看着他。
  将衣带平展在桌上,种辑仔细的抚摸。
  针脚平整,果真是极好的衣带!
  摸了片刻,他眉头一皱。
  “怎了?”看出古怪,董承连忙问道。
  “可否借董公佩剑一用?”种辑问道。
  解下长剑,董承起身递给他。
  接过长剑,种辑拔剑出鞘,将衣带横上剑锋。
  “种公……”董承吃了一惊正要阻拦,种辑已是手起剑落将衣带割开。
  眼看衣带被切开,董承顿时满脸肉疼。
  种辑却从断口中掏出一块卷成筒状的白绢。
  展开白绢浏览其上字迹,种辑面露惊容说道:“董公,此乃衣带诏!”
  屋内众人吃了一惊。
  “诏书说些什么?”董承连忙问道。
  “董公自看!”双手捧着丝绢,种辑递了回去。


第232章 派个人去徐州
  看完诏书,董承愕然。
  “陛下有托老臣,若非种公,竟险些误了大事!”
  说话间,董承老泪潸然而下。
  王子服、吴子兰等人满心茫然。
  吴子兰问道:“董公怎了?”
  董承悲怆的说不出话来,他把写满小字的丝绢递向吴子兰。
  接过丝绢匆匆浏览,吴子兰也是惊愕万分。
  看了诏书,王子服愤然而起:“曹贼欺陛下太甚,我等身为臣子,怎可眼看陛下如此忍辱?”
  “将军噤声!”董承提醒:“谨防隔墙有耳。”
  “此乃董公后宅,又有何妨?”王子服说道:“若连此处也有曹操眼线,大汉朝廷岂不是成了曹家一言堂?”
  “王将军!”种辑说道:“董公言之有理,陛下既下衣带诏,自是希望此事行的隐秘!我等虽心存愤慨,却不可因一时激愤坏了大事!”
  王子服愤懑的坐下。
  “陛下请董公诛杀曹操,此举甚为重大,董公可有计较?”吴子兰问道。
  “陛下仁厚,若非曹操欺君太甚,怎至如此?”董承说道:“我等身为臣子,理当为君解忧!”
  “若行诛杀曹贼之事,末将愿为先锋!”王子服拱手说道。
  “曹贼势大且诡计多端,只可智取不可妄动!”种辑说道:“以二位将军麾下兵马,即便起事也是不敌曹操!”
  “种公有何计较?”董承问道。
  “徐州刘备乃当今皇亲。麾下关羽、张飞均为万人之敌。若诛曹贼,须合刘备!”
  董承点了点头,向众人问道:“何人去徐州走上一遭?”
  无人回应。
  在朝为官,他们怎可随意离开许都?
  正不知应派何人前往徐州,门外传来一个声音:“夫人请问董公,南方新近送来清茶,董公可要泡上一些?”
  听见声音,董承笑道:“前往徐州之人有了!”
  众人茫然看向他。
  “入内说话。”董承向门外吩咐道。
  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仆从走了进来。
  此人二十出头,样貌秀美,浑身都透着股机灵劲儿。
  “庆童,汝跟某多少日子了?”
  “小人十二岁入董家,洛阳、长安跑了不少地方,跟随董公已是十年有一。”
  “诸位看他如何?”董承说道:“此人名唤秦庆童,自幼便跟在某身边,倒是信得过!”
  秦庆童低眉顺眼的立于屋内。
  种辑等人将他上上下下打量许久。
  “事关重大,董公差一奴仆……”吴硕有些迟疑。
  “此人前往徐州,恰合时宜。”种辑说道:“身份低贱,曹操必不留心。”
  种辑觉着可行,吴子兰等人纷纷应和。
  吴硕不便再说,只是心中还有几分担忧。
  “某有一物,须送于徐州刘备。”董承看向秦庆童:“汝可敢前往?”
  “小人乃是董家奴仆,即便董公要小人死,也须去的。”
  将写满字的丝帛塞进衣带,董承将它系起,递向秦庆童。
  双手接过已割开的衣带,秦庆童说道:“小人这便请府中姑娘缝补,再行送往徐州。”
  董承点了点头。
  屋内众人这露出满意的表情。
  秦庆童能想到将衣带缝补送出,吴硕也放了心。
  事关重大,半点纰漏也出不得!
  送出衣带诏,确实须有个心思细腻之人。
  秦庆童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董承差人将衣带诏送至徐州,种辑等人各自归家等候消息。
  数日之后,徐州。
  接过秦庆童递上的衣带,刘备翻来覆去看了几次,并未立刻拆开。
  “好似有人曾拆过此物?”看向秦庆童,刘备问道。
  “使君慧眼,半点痕迹也是欺瞒不过!”秦庆童说道:“董公早先拆开,小人请府中姑娘缝补,才送至此处。”
  “董家姑娘缝补?”刘备淡淡一笑:“针脚粗陋,不像出自女子之手。”
  “走的匆忙,小人催的又紧,姑娘只是草草缝了。”秦庆童满脊梁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