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谭欲保麾下兵马,只怕并非真心投效。”郭嘉说道:“曹公还须早做防备!”
  曹操点头说道:“某已料到他无投效之心,因此欲与之结成亲家,以其女为质。”
  “曹公昔日击破袁家,与之已成世仇。”郭嘉说道:“即便成了儿女亲家,又待如何?”
  面色凝重,曹操沉默不言。
  “袁谭投效曹公,不过缓兵之计。”荀攸说道:“曹公可暂且将之稳住。迎娶其女,曹公也是无有所失。待到击破邺城,河北只余袁谭,定可一举破之。”
  “汝等所料,与某不谋而合!”
  曹操深知袁谭并无投效之心。
  辛评回到住处,正要歇下,门外传来辛毗的声音:“敢问兄长可在?”
  听见是辛毗,辛评心底升起一股无名之火。
  他没好气地说道:“天色已晚,佐治若有他事,还请明日再来。”
  “事出紧要,不可耽搁。”辛毗应道。
  “进来说话!”辛评话中流露出烦闷。
  房门打开,辛毗进入屋内。
  “见过兄长。”他躬身一礼。
  辛评只是拱了拱手,也不请辛毗坐下:“某已乏了,佐治有话还请直言。”
  “敢问兄长,此次来到许都,所为何事?”
  “向曹公借兵。”
  “因何借兵?”
  “刘洵反叛,公子无力进剿。”辛评没好气地说道:“佐治问这些,究竟何意?”
  “长公子不欲发兵进剿,怕是并非无力。”辛毗说道:“只欲存留兵马,日后与曹公决胜!”
  辛评一愣。
  袁谭确有此意。
  被辛毗点明,他还是心中有些不爽。
  拧起眉头看着辛毗,辛评问道:“佐治来此,莫非只为见疑?”
  “非某见疑!”辛毗说道:“只是曹公并非蠢人,麾下幕僚多有能者。某可看出,曹公岂能看不通透?”
  辛评没有言语,脸色却很是不好。
  “兄长回返平原,还请告知长公子,既是投效曹公,切莫再有二心。”辛毗说道:“曹公击破河北,长公子自将承袭。万不可再有反复,方可为袁家留下一支根苗!”
  “佐治已是投了曹公,长公子之事不劳操心。”辛评起身说道:“天色已晚,请回!”
  辛评逐客,辛毗不便再留,告退离去。
  待到辛毗退出房间,辛评脸色越发阴沉。
  向曹操借兵,虽是得了允准,袁谭却须将女儿嫁到许都。
  曹军尚未出兵,辛毗却是先一步来访,将袁谭心思说了个通透!
  曹操向来多疑,袁谭本无心投效,将来行事更多了几分风险!
  想到这些,辛评已是归心似箭!
  第二日一早,辛评起身洗漱。
  才洗了脸,卫士就跑了过来:“启禀辛公,曹公来了!”
  辛评赶忙将湿布丢进盆里,小跑着迎了出去。
  见了曹操,他躬身行礼,曹操则笑着说道:“辛公无须多礼,某来此处,只有一事告知。”
  “还请曹公示下。”
  “袁本初曾封显思为青州刺史,却是未得陛下手谕。”曹操说道:“某今日一早便去觐见陛下,为显思讨得手谕。”
  朝身后一招手,一名卫士捧着手谕上前。
  接过手谕递向辛评,曹操说道:“自今往后,显思便是朝廷委派的青州刺史。”
  双手接了手谕,辛评谢道:“多谢曹公!”
  进了院内,曹操四下看了看:“辛公住于此处,可还适应?”
  “回曹公,一应俱妥。”辛评说道:“某正欲向曹公辞行,回返平原。”
  “昨日方至,怎急着回返?”
  “曹公不仅允了发兵,还与长公子许下儿女亲家,如今又请陛下下了手谕。”辛评说道:“如此恩赏,怎可不令长公子早日知晓?”
  “言之有理!”曹操笑道:“既是如此,某不便强留,不知何时成行?”
  “今日便欲回返!”辛评应道。
  “来人!”曹操向身后吩咐:“取些川资,留待辛公路上取用!”
  “曹公已是恩赏诸多,怎敢讨要川资?”辛评赶忙回绝。
  “辛公不必推辞!”牵起他的手,曹操说道:“显思投效于某,双方将士罢兵休战,少了许多征伐之苦。区区川资,算得什么?”
  “既是如此,某不便推辞,多谢曹公!”辛评再度道谢。
  当日午间,曹操摆宴为辛评送行。
  午后,他领着一众幕僚、将军,把辛评送到许都城外。
  望着辛评远去的背影,郭嘉说道:“辛评此去,袁谭应会消停一些时日。”
  “某要的便是如此!”曹操说道:“传令孙观,统领两千青州军,进击刘洵!”
  辛评回返平原,曹操派出的信使也赶往泰山。
  不一日,他回到平原城。
  接了辛评,袁谭喜形于色地说道:“正如辛公所料,曹操果真发兵讨伐刘洵。”
  “何止发兵讨伐。”辛评取出手谕,对袁谭说道:“他还向陛下讨了手谕,册封公子为青州刺史。”
  接过手谕,袁谭看了一眼说道:“某早是青州刺史,即便无有手谕,何人敢接管青州?”
  袁谭喜形于色,辛评却欲言又止。
  “辛公好似有话要说?”袁谭问道。
  “曹操欲与公子成就儿女亲家。”辛评说道:“依某看来,他是欲以公子之女为质。”
  得知曹操打算与他结为亲家,袁谭一愣。
  袁旭早派人前来知会,要他暂且投靠曹操,日后俩人南北夹击,将曹操击破。
  反叛只是早晚的事情,若将女儿送到许都,只怕是凶多吉少。
  “辛公如何看待?”袁谭问道。
  “曹阿瞒向来多疑,公子若是不允,他必见疑。”辛评说道:“欲成大事,唯有允他。”
  “也只好如此!”袁谭脸色很是难看的点了点头。


第633章 海西海啸
  袁谭与曹操结了亲家,将女儿送到许都。
  消息当然瞒不过袁旭。
  深知俩人都有谋算,袁旭并未作出任何回应。
  他想做回应也是没有心思。
  已是入秋,沿海却来了一阵台风。
  台风卷起的海浪扑到岸边,损毁无数民宅,还有许多渔民在捕捞时失踪。
  得知灾情,袁旭下令立即打开府库赈灾。
  受灾最严重的是海西一带。
  他亲自带领马飞等人,赶赴灾区查看灾情。
  进入海西地界,放眼望去一片苍茫。
  海潮已经退去,虽然风还是很紧,却不会再伴有海啸。
  走在官道上,顶着风的袁旭背过脸喊道:“到底有多少灾民?”
  陪同的海西县令回道:“海西人口五万,其中多是渔民。沿海房屋尽数损毁,失踪一千余人,无家可归者多达两万。”
  海啸中失踪,多半是没救了。
  袁旭问道:“可有派出船只搜救失踪百姓?”
  “风太紧,船只无法出海。”海西县令说道:“即便大船也是承受不住如此巨浪,小船若是出海,两个浪头便是没了踪影!”
  走在路上,战马都被吹的站不稳当,袁旭当然不会强令船只出海。
  他扯着嗓门喊道:“灾民食宿如何安顿?”
  “沿海搭了许多帐篷,驻防天海营与乡勇正在救灾。”海西县令回道:“风太紧,赈灾很有难度!”
  “某已下令打开府库,用不两日便有粮草被褥运至。”袁旭喊道:“灾区饮水不净,汝当传令,让乡勇前往未有受灾处调拨淡水。失踪的待到风止再行搜救,先要保住活着的。不可令他们饿着、冻着。”
  “公子放心!”说着话,众人继续向前。
  越是靠近海边,台风越是迅猛。
  狂风吹的袁旭睁不开眼睛,从眯着的眼缝中,他看见远处有着许多帐篷。
  帐篷搭建在临海不远的地方。
  看到这一幕,袁旭喊道:“台风不止,难保再有海啸。即刻传令,将灾民迁往更靠近内陆的地方。”
  “迁移灾民耗费颇巨。”海西县令说道:“海潮已是退了,应是无虞!”
  “万一呢?”袁旭问道:“万一再有海啸,将有多少灾民死于海中?”
  被他问的没敢应声,海西县令低下了头。
  “传令下去,将灾民迁移!”袁旭下令:“耗费再多,总比死人好的多!”
  县令应了一声,策马往灾民聚集的地方去了。
  沿海房屋多为木质,也有少量石质。
  海啸过处,木质房屋尽数连根拔起,早没了踪影。
  石质房屋则坍塌倒地,遍处都是断壁残垣。
  一些失去亲人的灾民,还在坍塌的房屋旁扒拉着,期盼他们的亲人还活着。
  骑马走到灾民近前,袁旭低头看着,并没说话。
  断壁残垣下不可能再有活人。
  即便有,也早被潮水淹死。
  灾民期盼奇迹,他当然不能在这种情况下说出不合时宜的话来。
  “传令下去,让人运些生石灰。”袁旭向马飞交代,倒在废墟上。
  生石灰具有强碱性,可以有效杀灭病菌。
  大灾发生,许多事情已是无可挽回。
  避免日后可能蔓延的瘟疫,比搜救失踪者更加重要。
  马飞应了,向一名夜刺转达了袁旭的命令。
  夜刺掉马离去。
  并不认得袁旭,百姓只能从他的穿着看出他身份高贵。
  从许多扒拉着废墟的百姓身旁经过,正往搭建着帐篷的营地走,一个中年妇人从侧旁冲了出来。
  中年妇人冲出,马飞等人赶忙上前,将袁旭护在中年。
  那妇人并未冲到袁旭面前,而是在离他五六步的地方跪了下去。
  她满脸泪痕,一边给袁旭磕着头,一边大声喊着:“求贵人救救我家孩子!”
  袁旭跳下马背,搀扶起夫妇人,向她问道:“大嫂,你家孩子何在?”
  “就在不远!”袁旭发问,妇人赶忙引着他往营地走。
  袁旭跟在她身后,马飞等人也是跳下马背快步跟上。
  进了营地,在众多灾民茫然的目光中,妇人带着袁旭钻进一顶帐篷。
  才入帐篷,袁旭就皱了皱眉头。
  灾是救了,在狂风中飘摇的帐篷,却根本遮挡不住雨水和溅起的海浪。
  帐内铺盖很是潮湿,铺盖上并排躺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
  大点的孩子七八岁左右,小点的则只有三四岁。
  紧紧闭着眼睛,两个孩子一动不动。
  “公子……”袁旭正要上前,马飞拦住了他。
  将马飞拨到一旁,袁旭蹲在两个孩子身旁。
  摸了摸他们的额头,烫的吓人。
  他向妇人问道:“孩子发热多久?”
  “昨夜发热!”妇人再次给袁旭跪了下去,哭着说道:“孩子父亲出海打渔生死未知,家里只有我们娘儿仨……他俩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小妇人可怎么活……”
  “取湿布,为孩子敷在额头上。”袁旭向卫士吩咐:“快将医者请来!”
  卫士应声离去。
  妇人见状,不住的给袁旭磕着头:“贵人救命之恩,小妇人无以为报。纵使做牛做马,也要报答贵人!”
  “大嫂不必如此!”将妇人搀起,袁旭说道:“若有所需,只管告知于某!”
  正与妇人说着话,海西县令掀开帐帘走了进来。
  躬身行礼,他对袁旭说道:“公子果真在此,一应已是筹备妥当,今日便可搬迁。”
  “此处有多少病患。”见到两个病重的孩子,袁旭生怕瘟疫蔓延,向县令问道。
  “数不胜数!”县令说道:“医者已是看顾不来!”
  “重金招募医者,务必保得灾民无失!”
  吩咐了县令,卫士取来湿布。
  袁旭接过,亲手为两个孩子敷在额头上。
  妇人不认得袁旭,海西县令赈灾多日她却是认得。
  待医者来到,袁旭向众人吩咐:“我等出外查看!”
  海西县令正要跟出,妇人上前问道:“敢问县令,这位贵人乃是何人?”
  “他便是袁家五公子,整个徐州都须听他号令。”县令小声回了,跟着袁旭等人出了帐篷。
  追到帐篷外,脸上满是泪痕的妇人望着袁旭背影。
  堂堂袁家五公子,竟随她来到帐篷,亲手为孩子在额头敷了湿布……


第634章 人心总是贪婪的
  袁旭得到海啸发生的消息已是很晚。
  来到海西,路途上又耽搁了些时日。
  赈灾正在进行,却有许多事情并未妥善处置。
  被海浪卷走的失踪人口待到天晴可派出船只搜救。
  能否搜到,也只能是尽人事而知天命。
  真正给灾民造成困扰的,正是压在废墟下的死者。
  尸体腐烂、病菌滋生,不少灾民已被感染。
  坐在帐内,袁旭脸色铁青的听着海西县令呈禀救灾事宜。
  “医者来了多少?”他向海西县令问道。
  “回公子,只有十多人……”
  “两万多灾民,染病者少说也有千人。”袁旭说道:“竟只来了十多名医者?”
  “虽是出了高价,医者却是多不肯来。”海西县令说道:“他们惧怕染上瘟疫。”
  “医者父母心,所行之事正是面对病患为人解忧。”袁旭说道:“惧怕染上瘟疫,应是多为庸医。既不肯来,可见医德、医品、医术均不怎样。传令下去,凡是寻到他而不肯前来者,一律削去医籍,终生不得行医!”
  海西县令一愣:“如此行事,可否妥当?”
  “有何不妥?”袁旭说道:“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本是医者之职,不肯救人,即便行医,又能救得谁来?”
  海西县令还想说话,马飞朝他使了个眼色。
  见了马飞的颜色,他没敢多说,应声退下。
  袁旭命令传达各地,许多不肯来到灾区的医者,不得不带上药箱,跟随乡勇赶来。
  越来越多的医者进驻,使得灾区医疗条件改善不少。
  狂风卷着暴雨,落在帐篷上。
  豆大的雨点敲击着帐篷,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
  风卷起帐帘灌入帐篷,油灯的火光被刮的剧烈摇晃。
  远处传来海浪震天的轰鸣。
  袁旭坐在帐内,翻看着海西县令送来的赈灾记录。
  帐帘突然被人掀开,马飞气喘吁吁的撞了进来:“公子,不好了!”
  “怎了?”见马飞如此慌张,袁旭赶忙问道。
  “海啸!又发生了海啸!”
  “多大浪头,可有伤亡?”袁旭猛然站起。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