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看袁绍。
  面露微笑、脸色和缓,显然对袁旭之言深为赞同。
  “大军筹措,袁家又怎可给曹操喘息之机?”本就是采用了拖延战术,袁旭却说的好似十分紧迫:“应在筹备之时,调拨少量兵马袭扰曹军。”
  “如何袭扰?”袁绍听的有滋有味,连忙追问。
  “调兵进军黎阳,于黄河北岸修造舟船,以备渡河之用。同时,分派少量精骑袭扰曹军,使之不得安宁。曹军疲于奔命,我军却以逸待劳,待父亲兴起大军,必可一战破之!”
  “妙哉!妙哉!”郭图配合着说道:“若依五公子之计,定可大破曹操!”
  袁旭提的计策,厅内众人大多都是赞同。
  郭图不遗余力的追捧,却让许多人心生反感。
  虽是心中不爽,众人又不便多说,也只得由他。
  “则注以为如何?”看向沮授,袁绍问道。
  “若依此计,当可用兵!”
  “力阻用兵,显歆一番话,却让则注改了主意!”
  “五公子谋略,非常人所及,某心中拜服,绝非虚言。”
  沮授自从投了袁绍,从不服软。
  竟会说出这些话来,袁绍也很是得意。
  虽说镇住沮授的不是他而是袁旭,却终究是袁家之人。
  更重要的,袁旭是他的儿子!
  “依了显歆之言!”袁绍说道:“众人听令。”
  “曹操无德,某欲伐之。发出使者前往许昌,向陛下奏报击破公孙瓒大捷。颜良领军三千,待使者觐见不成,即刻发兵黎阳。文丑率军三千,屯扎延津,筹办舟船,发起骑兵袭扰曹操!”
  “可还有话要说?”下了命令,袁绍向众人问道。
  “父亲!”袁尚说道:“使者人选,孩儿可举荐一人。”
  “何人?”
  “显歆口才了得,智虑非常,可为使者!”
  “决然不可!”袁尚话才说完,当即有人反对。
  反对的正是沮授!
  袁绍在内,所有人全都看向他。
  “正因五公子口才了得、智虑非常,才不可前往许昌。”
  “因何?”袁绍问道。


第188章 还不到赏的时候
  “计出五公子,曹操并非蠢人,岂会不知?”
  看向袁尚,袁绍脸色已是不好。
  “父亲明鉴!”袁尚连忙说道:“孩儿认为显歆智虑过人,定可与曹操周旋,并无他意!”
  “三公子此言欠妥。”沮授打断了他:“使者前往许昌并非为见陛下,只为见不着陛下。五公子前去,倘若浅求辄止,曹操必将起疑。若是力求,曹操或会将计就计,袁公谋划难成。”
  “显甫无心,此事不提,使者另择他人。”见袁尚下不了台,袁绍从中拉了个圆场。
  以往廷议,诸人意见时常不合,吵闹不休,令他烦不胜烦。
  召袁旭参加廷议,反倒进展的很是顺利。
  袁绍也不愿再如往日,闹的不欢而散。
  做出攻伐曹操的决定,袁绍说道:“正南留下,其余人等可先行散去。”
  离开前厅,袁绍与审配一前一后进了后园。
  “昨日公则提议,应予显歆赏赐。某寻思着,待使者自许昌返回再做计较。正南以为如何?”
  “袁公思虑周祥。五公子虽击破张燕,却违拗袁公劫夺甄宓。外人不知,河北僚属却有知晓。此时犒赏确非上佳!”
  袁绍点了点头:“公则近来不知在想些什么,昨日撺掇某赏赐显歆,今日廷议之上也是上蹿下跳,一力讨好……”
  “袁公莫非不知公则?”审配笑道:“智虑虽有,却擅巴结之事。见五公子受宠,他又怎会毫无作为?”
  摇了摇头,袁绍说道:“这个公则,稍留些心思征讨曹操,某也可多给他分派些实务。”
  “公则虽擅钻营拍马,却非一无长处。”审配说道:“对袁公也是忠心不二,若有差事,分些给他并无不妥。”
  “河北僚属,唯汝最为刚正,话也可说到点上!只是太过刚直,非弯则断啊!”袁绍说道:“你这脾性,日后也须改改。”
  “袁公教训的事!”审配应道。
  廷议之上被沮授抢白,袁尚满心羞恼。
  回到住处,他脸色铁青向卫士吩咐道:“请逢公前来!”
  逢纪当时也是在场,袁尚遭抢白时,他并未声援。
  廷议散去,逢纪未招呼袁尚,径直离去。
  吩咐了卫士,袁尚正要坐下,屋外卫士说道:“启禀公子,逢公求见!”
  正要寻他,逢纪便来了!
  袁尚忙说道:“有请!”
  进入屋内,逢纪行了一礼:“敢问公子因何提议五公子前往许昌?”
  “曹操对河北早有觊觎之心,父亲也意图南下讨伐,推举显歆,乃因他去了许昌,曹操必不容他。”
  “显见公子并不了解曹操。”
  “此言何意?”
  “曹操虽对河北有觊觎之心,却是爱才如命,怎肯加害五公子?”
  “可是……”
  “莫非公子以为,曹操会因五公子乃袁家之人,便痛下杀手?”
  袁尚点了点头。
  “五公子手无实权,虽有建树,终究只是庶子!曹操素有招贤之心,且送个人情于他。日后若有机缘,或可招揽。”
  锁紧眉头,袁尚没有说话。
  他还是想不明白,袁旭是袁家的人,曹操即使爱才,又怎肯留下祸患?
  “今日廷议,公子如此,袁公已是不快。某若再言,必遭猜疑!而今最紧要的,还是招揽审配。”
  “若杀董晴,父亲一旦知晓,我二人都是吃罪不起!逢公可否思虑周祥?”
  “既是要杀,因何让袁公知晓?”
  “后宅之中,父亲莫非没有眼线?”
  “若与公子无干,袁公又能如何?”
  看着逢纪,袁尚顿觉迷茫。
  “公子莫再理会,此事某自有安排。”逢纪拱了拱手:“某且告退!”
  送逢纪出门,袁尚还是心存忐忑。
  廷议散后,袁旭追上沮授。
  “沮公!”
  沮授停下脚步,回头问道:“五公子有何见教?”
  拱手一礼,袁旭说道:“某有一事,欲向沮公讨教!”
  “公子请讲!”沮授回了一礼。
  “沮公以为与曹操开战,袁家须做多久筹备?”
  “以公子之见,当做多久?”
  “一年!”
  沮授摇了摇头。
  “此处非说话之地,可否请沮公前往鄙舍一叙?”
  迟疑了一下,沮授最终还是说道:“公子相邀,怎敢不从!”
  与沮授返一同回住处的路上,袁旭一直向他讨教用兵之道。
  他在廷议上的表现,已令沮授叹为观止。
  得到袁绍与大多僚属认可,袁旭不仅没有半点浮躁,反倒向他讨教用兵之道。
  对袁旭,他瞬间又多了几分好感。
  袁家诸公子,矛盾浮出水面。
  争权之势已成,沮授并不愿牵连其中。
  袁旭请他时,他还心存顾虑,走没多远,顾虑已是全消。
  “沮公想法,与某竟是不谋而合?”进了小院,袁旭说道:“只是沮公以为应做长久谋算,某却认为可尽速伐之,当有不同。”
  “公子试想。”一路与袁旭讨论征伐曹操,沮授已是放开:“我军夺取黎阳,于黄河岸边修造船只,仅以少量兵马袭扰,对曹操可造成多少困扰?”
  “既是如此,沮公廷议之上因何不说?”
  “公子已是说服袁公,某再说,岂非多此一举?”
  “可是……”
  “以公子之计,至少可拖一年半载。”沮授说道:“倘若依着郭图、逢纪,袁公不日便将兴兵讨伐曹操。”
  “一年半载?”袁旭摇了摇头:“怕是三个月都拖延不到。”
  “此话何解?”
  “父亲新近击破公孙瓒,又收伏张燕,兵势正盛、信心满满,岂会把曹操放在眼中?”
  沮授锁起眉头。
  廷议之时,袁绍向众人询问可否进击曹操,沮授那时便已看出,他早有出兵打算。
  出言阻止,无非认为贸然出兵并无胜算。
  与沮授长谈,袁旭发现许多用兵之法都是他未曾想过,越发觉着击破张燕只是侥幸。
  回到邺城之前,袁旭做了个决定。
  袁绍待他有父子之情,他就不能对袁家将面临的大难充耳不闻。
  官渡战事一旦爆发,他面对的不再是张燕,而是雄才大略的曹操。
  曹操麾下幕僚众多、猛将如云。
  与一代枭雄为敌,他有几成胜算?


第189章 不紧张冒什么汗
  送走沮授,袁旭在墙壁上画了一些线条。
  线条连接成片,形成一幅战略地图。
  赶回邺城的路上,他曾探查过青州地形。
  所经之处,尽在他的脑中。
  袁绍决定发兵,曹操必将做出应对!
  青州,会是曹操对河北形成夹击之势的关键。
  官渡之战成败的决定因素,袁旭并不是不知道,大规模战争尚未爆发,不久之后双方也只是小规模摩擦。
  考虑乌巢等事,实在太早。
  战争前期,掌控青州局势至关重要!
  “公子!”门外传来李疆的声音:“念儿姑娘回来了!”
  袁旭看向门口,念儿、张霜以及祝夫人在李疆的陪同下站在外面。
  “都进来说话。”他离开画着地图的墙壁。
  念儿等人纷纷进屋。
  “受苦了!”向仨人道了声受苦,袁旭对张霜说道:“某回邺城,才去拜见父亲,便得知你将董晴打了。”
  “她挑衅念儿姑娘,又说揭发我等……”
  “揭发?揭发什么?”袁旭打断了她。
  “说我等是公子同谋!”张霜一脸不忿。
  “父亲召某返回邺城,罪责自是消除,何来同谋一说。”袁旭说道:“若公道等人来此,或会将其诛杀以儆效尤。你等只在城内,父亲有心遮掩,必不致牵连,何人敢将此事闹大?”
  “我等又不知晓公子回返。”张霜撇了撇嘴。
  “邺城纷繁复杂,你等不可久留。”袁旭吩咐李疆:“明日一早,护送她们前往蓬莱。”
  李疆迟疑着说道:“长公子之前是要我与孟泰……”
  “孟泰在此,你无须担心。”
  “公子要赶奴婢走?”念儿杏眼睁的溜圆,惶恐不安地说道:“奴婢不给公子惹事,留在公子身边,也可缝缝补补端茶送水!”
  “邺城还能缺了仆从?”袁旭打断她:“某有要事,你在此处只会掣肘。不许胡闹,明日便赶往蓬莱!”
  念儿眼圈儿一红,却没敢哭出来。
  她印象中的袁旭,从未这样凶过。
  为了赶他走,甚至说出不缺仆从这样的话来。
  袁家伙房。
  几个伙夫抬着成筐的蔬果、生肉,进入后院。
  他们进去不久,袁康负着手走了进来。
  “四公子!”见他来了,伙房的人纷纷行礼,却并不见得有多恭谨。
  袁康也是庶子,在袁家身份并不显赫。
  他已习惯袁家上下的态度,倒也不太在意。
  “都是送给谁的啊?”看着灶台上摆放的餐桶,他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这些是送给袁公的,这些是夫人的……”伙房管事一一给他介绍。
  虽是庶子,毕竟是袁绍的儿子,管事也不愿得罪他。
  袁康漫不经心的点着头。
  “这些是送给董夫人的。”
  管事介绍到仅摆着两只陶罐的餐桶,袁康眼睛一亮问道:“哪个董夫人?”
  “二公子的妾室。”
  揭开陶罐盖子,扑鼻的香味迎面而来。
  罐子里的粥熬的稀烂,闻着香味,就让人胃口顿开。
  “妾室也吃这么好?董夫人比我家母亲伙食还胜些。”
  “四公子或许不知,董夫人不知犯了什么过错,被夫人禁足,伙食却置办的不差。”
  “某途经此处,只是过来看看!”盖起盖子,袁康说道:“听闻进了些西域瓜果,稍后给某置办些!”
  “四公子放心,晚些就给送去。”
  “不耽搁你等做事,某且走了!”
  “公子慢走!”
  送袁康出了门,目送他背影走远,管事撇了撇嘴。
  “选些残了的瓜果,晚些给四公子送去。”进入伙房,他向仆妇们吩咐道:“将各宅餐食也都送了去。”
  十数名仆妇各自提着餐桶离开伙房。
  给董晴送饭的仆妇,走到半路停了下来。
  她左右看了看,见路上没人,迅速钻进一旁树丛,揭开陶罐盖子,往里面撒了些什么。
  做完这些,她提着餐桶又走了出来。
  心理素质稍差或首次做见不得人的事,大多会显现出紧张。
  提着餐桶,仆妇走路比先前匆忙了许多。
  “站住!”正走着,两个卫士拦住了她。
  “做什么去?”打量着有些紧张的仆妇,一个卫士问道。
  “给董夫人送餐。”
  “送的什么?”
  “山菇肉糜、鸡脯米羹。”
  “打开看看。”
  仆妇迟疑着没有动手。
  卫士上前抢过餐桶,瞪了她一眼打开盖子。
  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卫士深深嗅了嗅。
  盖上盖子,他嘀咕道:“二公子小妾吃的都是如此之好!”
  “走吧!”觉着没什么,另一个卫士摆了下手。
  仆妇应了一声,抬脚就要走。
  “等下。”揭开盖子的卫士唤住了她。
  停了下来,仆妇动也不敢动。
  绕着她走了两圈,卫士问道:“你很热?”
  额头上冷汗涔涔,仆妇说道:“在伙房做事,定是热的。”
  “在伙房出汗倒也罢了。天也不甚热,出来见了风,汗应是干了吧?”
  “奴婢体虚……”
  “怕是心虚!”卫士眼睛一瞪:“说!究竟做了甚事?因何冷汗直流?”
  “没!真没做甚!”额头冷汗更密,仆妇极力辩解。
  “容某搜上一搜!”拦住她的卫士并没打算就此作罢。
  “罢了,罢了!”另一个卫士上前打着圆场:“和一仆妇计较什么?又非给袁公、夫人送饭。容她过去便是,难不成还会有人害二公子小妾?”
  警觉的卫士想了想,同伴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董晴只是袁熙小妾,谁闲的没事去害她?
  又打量了一遍仆妇,卫士摆了摆手:“去吧!”
  仆妇谦恭的向两名卫士道了几声谢,提起餐桶往前去了。
  打圆场的卫士说道:“此妇生的丑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