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到上古当酋长-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个时代,人们进入了旧石器时期的晚期,以前世的孟然对考古史的了解,他断定手上的这只玉壁,是来自于同时代位于南方嘉兴一带的马家浜文化。
七千多年前,只有生活在马家浜文化的居民们才能做出品质稍好一些的玉壁。
这只玉璧还只是半只,另一半不知道落到何处。
玉璧上有一穿孔,是用来拴绳子的,也是便于携带的。
通过这半只玉璧,风和认为自己所来的时代应该就是七千多年前,这个时代要比以前的历史书上说的时间早两千多年。
这可是第一手史料,是他通过穿越得到的,回去后他一定要把在这里搜集到的实物和实事,写进历史教科书。
伏羲氏政权到夏禹之间的这段历史,不能再胡乱地写进书本,要让后世的子孙都能看到祖先们真实的历史。
把目光收回,他把玉璧放入一块牛皮做成的包里,那个包用粗皮条缝合在一起,显得非常丑陋。
他刚收起玉璧,门外进来一个人,进来后看到现场的惨状,发出了一声尖叫。
风和起身见是象怡,这才放松神情,满不在乎地问道:“你来干什么?”他知道象怡就是被打死也不会出卖自己的。
象怡的胆气还是比较大的,指着让美问:“是你杀死了她?”
风和微微一笑,反问:“不是我那还有谁?”
象怡这才进了草厅,又看到了风娄,指着他道:“他也是你杀的吧?”
风和点点头,又问道:“你怎么到这里来,洪水还没有到吗?”
“噢!我给吓忘了,母亲让我来叫你,说有重要的事要跟你说!”
听到节曲叫他,风和立即收拾了一下地上的物品,他找了个破皮子包在里面就跟着象怡去了帝都。
就在风和去帝都的路上,洪水如期而至。
风和听到山下低洼之处传来了人们的呐喊,然后那些声音很快被洪水肆虐掉。
他加快步伐,兴冲冲地赶赴帝宫。眼看着快到了帝宫门外,前方匆匆过来几个人。
风和一看是石生和陆余他们,惊讶地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石生一笑,道“别忘了,我是专门负责天象的,要是连这点本事没有,还怎么出来混?”
风和听他的话就感觉带有现代人的口语的意味,只是也听不出毛病来,然后就问:“那些猛犸象呢?”
“幸亏我们处理的快,我们把十八只猛犸象赶到就近的山坡之上找来石头和木头围挡起来,又把其他的猎物抬上了高坡,再想下去合力拉上一只死象时,洪水就来了。”
风和道:“那你们是怎么到这里来的?路上的山谷到处都是洪水!”
石生道:“首领!我换了个地方,把咱们的家安在了那条小河的另一边,在一片树木后有一个更高的石头山坡,坡顶是平整的,更适合我们居住。”
风和还是没听明白,石生接着道:“我们在河的这边,这才得已沿着山脉向这边跑,那个地方与帝都都是处于河的一侧。”
陆余擦了擦汗,说道:“首领你是不知道啊!我们这一路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跟洪水赛跑,我们每到一座山谷,就看到山的另一侧的洪水离着不远了,就赶紧向下一个山谷跑,我们沿着山的高处跑,洪水则在底下追!”
风和望着这帮兄弟的脸都被荆棘刺破了,有的鲜血仍在向外流,便关心道:“兄弟们辛苦了,你们来了我也放心了,从现在起就跟着我一起来保卫帝都吧!”
象怡看着有这么多男人在场,自己也不好插话,便在旁边提醒他要去见节曲。
风和抬头看了看天,说道:“咱们这里估计马上也要下雨了,所以动作一定要快!”说完带着石生他们一起进了王宫。
由于节曲在氏族联盟里的口碑不错,风和与节曲的关系又非同一般,石生他们都对节曲的非常尊敬。
石生带着兄弟们行了礼之后,节曲就问这些人是谁。
风和道:“这是我在外面结交的朋友,现在他们听说帝都有难特地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相救!”
节曲听风和如此一说,站起身来来到石生他们面前,道:“那就有劳各位了,帝都还不太要紧,生活在帝都附近的十多个氏族,他们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石生立即回道:“大酋长不用担心,我们与帝都共存亡!”
第二十七章消尸灭迹
节曲见石生很有头脑,判断和分析事物很有理性,危急之时依然临危不惧。
她便深有含义地看了一眼风和,为他结交了这样的朋友而高兴,如果风和能一直这样做下去,那么自己这个帝王之位离交给他也就不远了。
风和见节曲对石生他们很有好感,便笑道:“大酋长不如让他们临时加入到伏羲氏,随我们前去山谷中救人!”
在得到了节曲的首肯后,风和又去向四大议政大臣请示。
他现在嫣然已经把自己当作了伏羲氏的代理酋长,如果有人问起他有什么资格指挥伏羲氏族,他就把玉璧给这个人看看。
氏族族人只认玉璧不认人,这也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如果一个族长或者一个酋长丢失了象征权力的信物,那么他就要被别人唾弃。
新当选的首领就要派人去打制新的信物,用来传给后代。
他本想这时就把玉璧给节曲看的,可他觉得本族的人还没有安抚,不能着急把此事外扬,否则会因小失大。
风和把石生等人的事说与四位议政大臣之后,他们并没有异义,在这个危难之际,帝都正是用人之时。
从帝都出来,风和首先带着兄弟们去了自己的家,回到家中却没有找到风丽。
石生说:“不用着急,说不定他们已经安顿下来了!”
风和只能在心里期盼事实如此,便带着众人来到了伏羲氏族族人们聚居的其他地点。
族人们看到风和不顾个人安危,踩着已经没到膝盖的水,帮着他们转移物品和小孩,都开始对他另眼相看。
以前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在这个时候,也从他身上看到了热心和爱心,他们本来善良纯朴的脸上都写着对他的称赞。
石生看到风和累得满头大汗,说道:“首领!这个位置地势低,水位还在上涨,那边还有很多人没有转移怎么办?”
风和张目四望,看向山势较高之处,这一看却让他看到了让美所在酋长土寨,那里的地势较高,一时洪水还是淹不到那里。
看到土寨,风和就想起了已死的让美和风娄的尸体还在里面,他就在心里盘算着杀他们之前的那个计划。可是问题来了,要如何做才能让人们相信让美是被洪水淹死的呢?
想了一会后,眉头一皱,他就计上心来。
他把石生叫过来,如此如此一说,石生二话没说带着几个人就去了让美的土寨。
石生走后,他又把陆余叫来,又是如此如此一说,然后陆余也没犹豫领着几个人掉头去了人多的地方。
等陆余到了人多的地方后,就开始散布谣言,说让美听说洪水来了之后,不顾大家的安危已经跑向平原地带了。
听到这个谣言,族长们都气坏了,一个个恨不得把让美抓回来喂了野猪。
族内一些年长之辈也都恨极了让美,其中一个年岁大的老女人说道:“让美这孩子可比不上她母亲,她母亲当族长那时,跟随苍芒大帝东征西战,什么苦都能吃,有一年发的洪水比这次的大多了,她二话没说带着人跳下了河里,把数十个小孩子救了上来,她自己的小女儿却淹死了!”
老女人的话一出,更对比出让美的贪生怕死,人们就骂她恨她。
那个年月的人,大多数还没有风娄和让美这样的心机,所以针对这样的事都是心里骂骂,却没有更实际的憎恨行为。
只有当时那些头脑灵活,思想先进的人才对一些不符合时宜的事和人,有了新的想法和看法,然后思考出新的对策和办法来反抗和斗争。
这些人也就是每个时代的王者,只有王者才能领先于其他人走到时代的前列。
陆余感觉把谣言撒的可以了,就带着人回来了。
石生则带着人把让美和风娄抛到了滚滚的洪水之中,转眼间两个人的尸体消失地无影无踪。
看着让美和风娄的尸体消失,风和唏吁不已。这两个人本也可以进入假湖遗址之中的,却这样与命运开了个玩笑,从此尸骨无存。
不过,风和依稀记得有一个墓穴中显示了一些有关让美的信息,如果没记错的话,那个墓穴应该是让美的大女儿的墓。
她的大女儿拆昔,后来当上了让美所在的那个分支的族长,所以在墓穴中的地位很高。拆昔不像她母亲,其为人敦厚诚实,勇敢勤奋。
经过三天的忙碌,人们终于把能够救回的人和物品挽救回来,现在都躲到高高的山坡上休息着。
风和却没有闲着,他开始积极地在氏族内的各个群体和部落内走动,以增强与族人的感情联络。
风和本来在捕猎和种植中的表现就非常出色,在这次洪水中的表现更是有目共睹,因而赢得了全体氏族族员的赞赏,所以他走到那里都受到了热烈地欢迎。
风丽在洪水过去之后,主动地去联络近亲血缘的近族,并向纯伏羲氏血缘的族长推荐了风和。
不过,纯伏羲血缘族长没说要让风和当个什么官职,只是向族人们推荐说他才能过人,品德高尚,适合到氏族里担任要职。
消息传到帝都,节曲派帮手来到伏羲氏族,代表帝都颂扬了风和在这场洪水之斗中的表现。
然后石生和陆余又带着傩师和风雨师,在伏羲氏临时驻地祭拜天地。
他们利用这种方式在人群中宣扬,风和就是新一任酋长的合适人选,这是上苍预示的结果。
风和的呼声很高,支持率也出奇的高,这是数百年来在伏羲氏氏族内部少有的事件。
从几何时起,伏羲氏氏族无论兴衰,上任酋长的支持率都没有风和这么高。
伏羲氏的傩师和风雨师,与风和的关系尚好,又对他佩服有加,根本不会揭穿石生他们的把戏。
节曲很满意,她觉得风和总算是给她争了口气。她也劝说四大议政大臣支持风和,可是阴康氏的吉贞却不同意,她说政权不能再交给男性。
她的言论惹来骊连氏的过龙和公工氏的叔融的不满,因为他们就是男性。
第二十八章迁移
就在帝都也为风和的事议论不停之时,有一个人一直默不作声,她就是节穷。
栗陆氏的节穷虽是女性,却是位非常开通之人,她不反对男性当权,也不提倡女性当政,她的观点是唯能者上。
这个观点基本上与节曲一致,只是节曲虽为女性却更偏向于男性,这也是伏羲时代的一个奇葩的奇女子。
在节穷的开导下,吉贞最终放弃了反对的意见,也采取了中立的态度。
可是帝都和伏羲氏上层,还是迫于风和的资历尝浅,又考虑到女娲氏等氏族的反对,只能令风和暂时当上纯血缘伏羲氏的代理族长。
原本的族长嘎妫则被推举为临时酋长,当然他也不得不为临时的,他没有象征着伏羲氏氏族权杖的玉壁,玉壁现在握在风和的手里。
风和不想这么早就把玉壁拿出来,他也想着继续巩固一下自己的根基,直到自己有万全的把握能当上酋长之时,他才动用这块玉壁来验证自己的身份。
这块玉壁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令那些反对者闭嘴,至于风和是如何得到这块玉壁的,他当然会对氏族的族人一个说法。
他不急于当这个酋长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风和也明白自己这个代理之职,真实的权力堪比嘎妫的代理酋长。
因为自帝都到伏羲氏本部,每个人都清楚风和此时风声水起,那里是老迈混花的嘎妫可比。
果然,三天后,刚当上了代理酋长的嘎妫,主动前来寻求风和意见,他清楚自己的政令,在氏族内部只是摆设没人会听。
其实这个意见,还是三天前风和曾经在族人面前说过的话,当时风和力劝族人迁移氏族驻地。
风和自己提的建议那有不同意的道理,氏族迁移的方案和具体部署都是他一手策划的。
迁移在那个时代再正常不过了,可是帝都也要随之迁移,这又惹来吉贞的满。
节曲私下里又是劝说了吉贞很多次,吉贞才平息了心中的怨气。
吉贞同意了迁移后,风和找到了石生和陆余,让他们前往象邑以东的山间平地寻找一处地垫较高之地。
石生和陆余带上华氏的族人走了,走的时候,风和看到华氏氏族现在的人口激增,内心也是有点小激动。
他在畅想着以后华氏氏族,会不会也发展到伏羲氏氏族这样的规模。如果能够做到,那么自己也可以成为先祖第二。
他的意思是,如果自己也能从伏羲氏族成立分支,然后走出伏羲氏族,在外面扎根,那么这个业绩与第一代伏羲大帝一样。
第一代伏羲氏就是从燧人氏的后裔中走出来的,然后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氏族部落。
石生走了,风和又立即去见节曲。他来到了象邑,走进了那座令他羡慕的王宫。
他知道在这个时代,只有这座王宫看起来还像回事,算是一个正常人居住的地方。可是他也明白,为了建造这座帝宫,以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可是耗尽了人力和物力。
他的这种看法,是戴着八千年后的眼镜看的,可是在当时的人类眼里,能有个地窖居住的都是氏族的中上层管理者。
当时无数的平民都是居住于一个简易的地坑里,有的甚至是直接在平地上搭个草棚,刮风下雨时与露天无异。
节曲见风和来了,脸上立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风和见到节曲,心里也是一暖,笑道:“大帝!我知道迁都给你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你受到了什么委曲,我让你在联盟内部难堪了,风和愿意接受你的惩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