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明朝-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棣摇了摇头,说到:“不急,三日后你出发就可,这几天你就好好准备准备,朕最信任之人有三,三保出海了。景隆又因为朝事不能走开。如今也就只能辛苦你了。”朱棣这当然只是假意给徐曾寿灌点**汤,目的就是让徐曾寿晚一步走,自己的人先行上岛准备。

  徐曾寿不会知道朱棣这番心意,只是感觉朱棣很重视自己,便点头回去准备了,于三日后出发了……

  徐曾寿带兵去打探沧海之珠的消息。与朱棣安排好的人相遇后,得知了此地埋着朱允炆父子。立刻带兵回京,准备把这个消息封锁告诉朱棣。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消息还是在民间传开了。但是,当然不是徐曾寿的人传播的。只是朱棣又安排人在民间传播的消息……

  沧海之上一处荒岛之中,埋有建文帝的遗骨一事,很快便被乔装成游医郎中在外打探建文帝下落的胡濙得知了。胡濙并没有告诉朱棣。而是决定自己上岛看看情况后,如果属实在回去汇报。于是胡濙便一个人去往了沧海,寻找荒岛……

  胡濙找到了沧海之珠后,立刻上岛寻找。终于发现了一处地宫的入口。胡濙决定冒险一试。历时一年的时间,胡濙差点死在了地宫一层。但还是逃了出来。立刻回京准备告诉朱棣,但也把这处地宫记载到了自己的笔记当中……


第二百六十五章 锁定方位

  赫杨和王珂两个人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从一本胡濙孤本的笔记笔记中得到了一些线索。两个人急忙回家和朱允炆商量此事……

  赫杨回到家后,由于王珂在这里,赫杨只能对着朱允炆称朱专家,说到:“朱专家,我们从胡濙的笔记中得出,建文帝和他大儿子朱文奎的遗骨埋在了一个叫做沧海之珠的荒岛的上。看来这次应该是真的,胡濙记录自己从沧海之珠的墓穴里九死一生,一年才爬出来。”赫杨真是很单纯的认定了胡濙的话应该没有什么毛病,反而忽略了这个到底是不是朱棣的陷阱。因为毕竟胡濙是朱棣派出去寻找朱允炆的。

  朱允炆一听,立刻来了兴趣,急忙问到:“那这个沧海之珠在哪里?”朱允炆当然不可能知道这是谷王在永乐年间起的名字,所以根本就没有听过这个地方。

  朱允炆这一问可把赫杨和王珂问住了,沧海一般就是指的大海。但是这个沧海之珠的话,不可能说只是大海上的一个荒岛,这毕竟要在大海上找个荒岛的话,那可真是大海捞针了,但是胡濙却是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找到了,而且又在那个墓里待了一年爬出了出来回京,这就说明这个地方应该不是很远……

  王珂这时拿着手机又开始了“度娘”,有困难问度娘么……

  王珂查了一会说到:“东三省,联名成立了一个沧海市,作为经济开发的合作区,它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而且这个沧海市成立于一九**年,所以这个信息我们可以排除了。”王珂说完后,自己都笑了,如果当时明朝的人就规划开发沧海市的话,那么估计我们的经济得进步飞快!

  赫杨听完了王珂的话,笑着对着王珂扬了扬下巴,说到:“所以呢?”赫杨知道,这些话朱允炆根本听不懂,一九**年的事,让朱允炆上哪知道去。

  王珂对着赫杨点了点头,继续说到:“所以我分析这里的沧海所指的就是古时曹操的诗中所说的,以观沧海的沧海。”

  “所以说就是渤海,当时曹操是在碣石山附近说的这句话。”赫杨立刻理解了王珂的意思,急忙确认了信息。

  王珂对着赫杨点了点头,自己也是这个意思!

  既然三人都有了明确的目标,便准备出海一次,寻找这个沧海之珠……

  很快,赫杨和王珂在单位忙活完了一阵子前几天弄出的石碑之事后,又再次的申请了经费!

  由于朱允炆这位特聘专家每次出动都会有些不大不小的收获。所以对于这位专家要出动的话,上面的领导还是非常支持的,没有废话,直接给赫杨和王珂批准了经费,并配备了人手。毕竟这次是要出海的……

  一切准备就绪,三个人立刻带着手下出海了……

  海上,王珂对着赫杨问到:“整个渤海海域这么大,我们就在海面上看到岛就上?”毕竟海这么大,自己这些人总不能跟没头苍蝇的瞎找吧。

  朱允炆也是在一旁点头应和着,在古代人眼里,大海就是无边无际的,所以朱允炆也觉得瞎找不是个办法!

  赫杨看着海面图,又看了看王珂和朱允炆,这两个人简直就是把自己当成万能的了,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赫杨看了很久,对着王珂和朱允炆说到:“有了,以观沧海时,曹操是东临碣石么,那么就是我们假设一下,以碣石山为界。碣石山位于昌黎县北城四公里。而且和北戴河相距约三十公里。所以它东距渤海才仅仅是十五公里远。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曹操说的沧海其实就是碣石山东处的渤海海域,我们应该沿着那边去找寻。这样我们的目标范围就缩小了。”赫杨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也算是一个大胆的推测,锁定了大致的方位。

  王珂觉得如果按古人的思想理解的话,赫杨说的很合情理。而朱允炆本身在他的印象里,沧海也就是差不多和赫杨说的一个意思。所以三个人再次以赫杨为首,决定朝着碣石山东处而去……

  船在行驶的途中,赫杨再次把渤海海面上所有岛屿的分布图拿了出来,继续观看……

  看了一会,赫杨对着王珂和朱允炆说到:“现在我们可以排除一些已经被开发成旅游区的岛。已经驻军的岛,那么我们想要找的沧海之珠目标范围又可以缩小了。”赫杨知道,现在只能这样了,毕竟开发了的岛,如果当初发现了什么古墓的话,一定有备案的,不可能轻易开发。而驻军的岛,自己这些人暂时没有批文的话是不可以上去的,所以先只能从荒岛入手。

  赫杨再次发挥了超长的分析。王珂和朱允炆又再一次的选择了相信赫杨。当然了,他们不相信也没有办法,自己根本也给不出什么结论来。所以游船便先朝着附近的一个荒岛开去……

  到了第一个荒岛后,王珂立刻命令人拿出仪器开始探测,但是毫无收获。一行人便开始去往下一个荒岛!

  足足在海上排查了六个荒岛,一整天的时间过去了,依然还是没有收获,众人只能先去往第七个荒岛,打算在岛上过夜后,明天继续前行……

  “还好,算这个的话,我们还有三个岛没有走了。”到了七个荒岛时,赫杨看着海岛分布图,说到。

  王珂没有想赫杨那样,到了岛上先放松了心情。而是先让人拿出仪器直接测一下这个岛……

  “赫队、王队、朱专家,这回有反应了。磁场强烈。看来我们要找的墓就应该在这个岛上。”一名队员测出了结果后,立刻告诉赫杨等人。

  赫杨听完了后,点了点头。不管怎么样也是找到位置了,倒不如先安心的在这过一夜,明天一早就立刻探测入口。毕竟这才是赫杨以前的做事风格,劳逸结合么。便大声的说到:“好了,既然有目标了,那就不急了。今晚先喝,明天再说。”说完,赫杨立刻开始张罗起来吃饭的事。

  而此时的王珂却在观察着探测仪器的指针……


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口处的字

  王珂看着探测仪器上的指针不停的快速转动,立刻把赫杨和朱允炆叫了过来……

  王珂对着两人说到:“根据探测,这里的磷化物量非常高。说明这个岛上的地下某一个地方的确是有东西,而且还有大量的人类或者动物埋在了下面,尸骨已经被磷化了。不过很奇怪了。这次不会又是个假的吧?建文帝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为他陪葬呢?”王珂知道上次出土的衣冠冢是梅家军为朱允炆设了一个墓,因为朱允炆当时已经不是皇帝了,那些梅家军只是忠心的行为。可是他们绝对不会连续两次都设计衣冠冢的。

  赫杨听完了王珂的话,立刻就知道她想表达什么。可是根据胡濙的记载,这个墓就算不是朱允炆的。那也应该和朱允炆有些关系。不然当时不会把胡濙这样的人都吸引过去。可惜胡濙只是下了一层,还没有走到最后就出来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墓应该是很有考研的价值。赫杨想了想,对着王珂说到:“别想太多,反正地下有东西就行,不管是谁的,总之没有白来。吃饭。”赫杨说完,便直接上去把探测仪关了,拉着王珂便回到了游船上,准备吃饭。

  众人吃过了饭后,便开始了休息,准备养足精神,明天直接找到入口在哪,好下墓……

  第二天一早,众人分成了两队。赫杨领一队,王珂领一队。开始在这个荒岛上寻找地下墓穴的入口……

  这个岛说大不大,说小也确实不小。两队人要是想把这个分头走遍,怎么说也得一天多的时间……

  赫杨的计划是,自己和朱允炆带着人从左侧环岛往岛中间走。王珂则是带人从右侧往岛中心移动。这样两队就可以在中心处汇合。

  还没有等到汇合。王珂那边就已经发现了情况。急忙呼叫了赫杨。让他赶紧带人过来……

  赫杨和朱允炆带人赶到后。王珂指着一个山洞说到:“入口就在山洞里。”

  赫杨看着眼前,这个山洞好像是天然形成的,不是人工挖掘的。不由得心里产生的疑惑。墓这种东西应该都是弄的入口隐蔽才对,这怎么可能直接从山洞就是入口?这不是给人提示么?赫杨就这样带着疑惑,领着众人朝着山洞里走去……

  王珂跟在赫杨说到:“刚才我进来过了,发现了有人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而且这个山洞不是真正的入口,应该是人后来从这里挖掘的盗洞。”说完,王珂走在了前面,把赫杨和朱允炆引到最里面的一处。

  到了最里面后,王珂指着墙壁上的字说到:“这个是小篆体。是胡濙留下的。之后不排除有人或者现代人上来过荒岛,甚至在这里过夜。因为洞内留有啤酒罐。但是估计就是什么驴友之类的,他们应该是看不懂这个字体。所以没有动这个地方。”王珂知道,现在的人,能看懂正宗篆体字的人,一定能理解字的意思。字里已经说明了这里有个挖洞,可以进到下地。但是封口处完全没有被破坏。

  赫杨点了点头,说到:“没错,这字是胡濙留下的。他在入口处标明了一些事。”赫杨说完后,继续看着墙壁。

  而对于朱允炆而言,这种字他当然是可以看懂的,便也仔细看了起来……

  墙壁上记载:这里的封口是胡濙爬出来后,自己封住的。打开封口下去,顺着他自己挖的通道走,可以进到墓室的一层,但是一层里机关重重。胡濙已经破坏了多处机关,但是,他还是没有能完全的走下去,因为还有大量的机关自己没有破解。但当时自己已经身受重伤,只能拖着受伤的身子,强行爬了出来……

  众人看着入口处的字,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胡濙从里面爬出来都是九死一生,要知道胡濙是谁。那可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而且是听说还身怀武功的人物,这样的人在里面都是爬着出来的,自己这帮人下去的话,指不定怎么回事呢……

  赫杨看了看众人的表情,知道了这些人在担心什么,便说到:“没事,你们不用担心,在上面接应我就行。我和朱专家先下去看看。毕竟胡濙不是说他已经破坏了一些机关么,我看看怎么回事。”赫杨知道,这些人下去不下去反正最后的功劳都是算在朱允炆这位特聘专家的身上。还不如自己和朱允炆直接下去探路呢!

  “我也下去。”王珂听完了赫杨的话,立刻跟着说到。毕竟这次万一真是建文帝的墓呢,趁着人少下去,自己好可以在墓里好好的找找线索。

  赫杨对着王珂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墙壁上胡濙留的字,最后说到:“那我们三个人先下去。其他人待命。”说完,赫杨和王珂还有朱允炆,立刻穿戴上装备,搬开了封口。朝着里面走去……

  路上,王珂对着赫杨和朱允炆说到:“凭着我的经验和直觉,这个应该不是建文帝的墓。或许最大的可能就是上次我们在福建挖出的朱棣引诱建文帝去挖的那个朱文奎的骸骨,所以朱棣才修建这么个九死一生的墓。不过也不可能啊。如果这是样的话,那就没有道理连胡濙都不知道这是朱棣挖的陷阱。”王珂从进入到这个甬道里就感觉到这个事好像是很矛盾,这时不由得说出了心里的疑虑。

  王珂的话一下子就提醒了赫杨,没错。这似乎真的很矛盾。可是这里究竟埋的是谁呢?胡濙能找到这里也不可能是没有原因的!赫杨想了想,对着王珂和朱允炆说到:“是有些矛盾,一会我们要是进了墓室的话,都小心点吧。看到不妙赶紧撤出来。”

  王珂和朱允炆听完了赫杨的话。都点了点头。三人便继续朝着里面走去……

  终于到了墓室一层,三人立刻开始小心起来。想起了胡濙留在入口处墙壁上的字,这里机关重重!

  赫杨等人并没有着急进去,而是静静的先观看着墓室内的情况。


第二百六十七章 冒险一试

  赫杨看了看第一层墓室内的情况,摇了摇头,对着王珂和朱允炆说到:“胡濙破坏的只是外围的一些机关。还有一些弩机,这些弩机本身就是用兽筋做拉动机关的,所以这些都比较好容易被破坏。”赫杨看着墓室一层的情况,把这里当时的情形分析了一下。

  王珂听完了赫杨的分析,也点了点头说到:“那么照这么说的话,我们想过去看来还是凶险重重的。毕竟胡濙当时就是把外围的机关破坏了就几乎是在这里研究了一年,我们想要下去的话估计是没有太多的把握。至少短期内不可能。”王珂知道,胡濙是破解了机关后,又继续前行才受伤的,那就说明里面的机关连胡濙研究了一年都没有破开,自己现在三个人虽然装备和护具比胡濙那时先进,但也不可能轻易的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