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明朝-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景隆依然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小声说到:“已成废墟。西厂里共计七千五百人,无一生还。”

  赫杨听了李景隆的话,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朱允炆是出了名的对人仁慈。一下子死这么多人,难怪他刚才发怒。

  赫杨这时急忙对着朱允炆说到:“皇上,事已经成定局了。李将军可能是一时气盛,我的确让李将军暗中对付刘权。但没想到搞成这样了。不过事也不是无法挽回。皇上你明天下道圣旨,就说西厂刘权密谋造反,李将军带兵围剿,所以才炮轰西厂。但乱党已经全部被剿灭了。这样对公、对京城百姓都可以有个解释。”

  “好了,朕也知道事已至此。你俩先退下吧。朕要静静。”朱允炆听了赫杨的话,立刻挥手让两人先行退下……

  “你爷爷的,我让你暗中绑了刘权,你竟然去拿炮去轰人家。”赫杨出了御书房,立刻对着李景隆连踢带踹的说到。

  李景隆急忙嬉笑着解释到:“那个刘权,我根本接近不了他。带兵去西厂登门被拒。我一生气才去取了火炮。没想到威力这么大!”

  就在这二人一路嬉笑埋怨走出了御书房时,他们根本不知道其实御书房的屏风后面还一直藏着一个人。

  赫杨与李景隆走后,御书房屏风内,出来一个人对着朱允炆说到:“皇上如此心细如尘,布局精心巧妙。这样西厂被炮轰,让所有人都以为老奴死在西厂之内。老奴可以继续为皇上在暗中效力。”

  朱允炆看了那人一名说到:“刘爱卿不用多表忠心。其实一切都是先皇临终弥留之际递给了朕三个蜡丸。我也是依照蜡丸所说行事,你以后就安心留在朕身边吧。只是赫杨与我是好朋友,这样骗他,我实在于心不忍。”

  “皇上宅心仁厚,老奴可以明白。可是先皇曾说,此人也许是唯一可以解开纹绣之谜的人。”与朱允炆对话之人正是西厂督刘权。朱元璋生前最为心腹几人之一。

  天牢内袭击齐王的也正是此人,而这一切都是朱允炆照着朱元璋的指示安排的,这刘权也是朱元璋为朱允炆登基后,留了一个后手。其实朱允炆也知道关于宝藏的秘密,只可是想要破解宝藏还不是时候,因为还有很多关于宝藏的谜题没有解开。关于那个神秘宝藏里,有两件东西。按朱元璋的暗示,只要得到这两件东西,那么便可以永坐天下。朱允炆也只是遵循朱元璋的话,要让朱家的大明江山可以稳固!

  赫杨一路和李景隆打着哈哈出了宫,他现在根本也不知道朱元璋临死还把一切安排妥当了。一心只想着宝藏……


第四十章 大周宝藏

  赫杨回到家后,早就把李景隆那事忘脑后了。李景隆炮轰了西厂,正好自己还不用去查西厂了,可以安心询问刘伯温关于宝藏的事了……

  赫杨第二天想了想,准备和刘伯温长谈一次。便又进宫里让御厨多做些好菜,把自己的那份也带出来,他也准备和刘伯温在酒桌上打开话匣子。御厨做好菜后,自己急忙又赶往昊天塔……

  再次来到塔顶后,赫杨把酒菜摆好,叫醒了刘伯温。

  他也真是挺佩服刘伯温,不管自己什么时候来,这刘伯温一定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睡觉!赫杨叫醒刘伯温,对着刘伯温说到:“刘老前辈,咱们今天边吃边聊。我陪你喝点。”

  “也好,反正也有二十多年没和人对饮过了。来吧。”刘伯温听了赫杨的提议,立刻同意了。

  赫杨一边敬着酒,一边对着刘伯温说到:“前辈,我想询问你一下关于……”

  “宝藏的事。”刘伯温怎么会不知道赫杨心里想什么,急忙打断说到:“也罢,今天老夫有人陪喝酒,就给你讲讲。不过我给你讲的是关于宝藏的故事,而不是为你解答问题。”

  赫杨听了刘伯温的话,心想:这有什么区别么?便笑嘻嘻说:“行,前辈请讲。”

  刘伯温又大口喝了一口酒问到:“你知道张士诚这个人吗?”

  赫杨当然知道了,张士诚,元末义军领袖么。赫杨急忙点头说:“诚王,自立为王后,建国号大周。是个人物。”

  刘伯温见赫杨知道张士诚,便继续说:“张士诚起义时,得到沈万三大力相助。所以家底丰厚。后来建大周后,又收缴了高邮李齐的全部家当。加之沈万三一直鼎力相助。张士诚便也囤积了些财宝。张士诚当时在大周局势已稳。但他为了日后着想,所以把宝藏埋了起来。”

  刘伯温一说完沈万三后,赫杨的眼睛都开始冒光了。这沈万三可是有聚宝盆那个,他资助张士诚的话,那估计这个张士诚宝藏里面的财物加起来一定富可敌国了。赫杨急忙问到:“宝藏在哪?”

  刘伯温看了赫杨一眼,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张士诚埋完宝藏后,没有告诉任何人宝藏的下落,而是把宝藏的地点画在了一副水墨画里。后来水墨画被朱元璋得到,可惜他破解不了就找我来破解。”

  赫杨听到这里应该明白了,这刘伯温应该就看过水墨画,朱元璋怕他泄密或者怕他私自取了宝藏,所以把他软禁在这!赫杨对着刘伯温问到:“那你被关在这里也和宝藏有关?”

  刘伯温点了点头说:“的确如此,宝藏里的财物朱元璋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宝藏里的两样东西。朱元璋自从当了皇帝以后疑心特别重,生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夺走。而那个宝藏里传说有两样东西,得此二物者可得天下!”

  比宝藏还重要的东西?赫杨一听更有兴致了,急忙问到:“什么东西这么牛?那就得了这个东西不就能当皇帝了么?”

  刘伯温看了看赫杨,沉思了一会说到:“没错,宝藏里有洛河玄兵图和诸葛孔明当年的一本行军手记。得此二物者,行军打仗便可犹如如虎添翼,战无不胜!”

  赫杨一听完刘伯温的话后,顿时失望。他对这个东西根本毫无兴趣,立刻没有心情听了。觉得还是宝藏有吸引力,急忙问到:“前辈,咱们还是讲讲财宝的事?你说能有多少宝藏?对了水墨画藏在哪了?你拿出来我帮你看看。到时拿了宝藏我俩平分。”

  刘伯温听了赫杨的话后,也对赫杨来了兴趣。还有人不想得天下,只关心宝藏?刘伯温笑着对赫杨说到:“那副水墨画已经被朱元璋毁了。朱元璋也是为了防止以后江山有变,便让我去找最好的纹绣师把水墨画等分,分别纹于自己的几个儿子后背。太子、秦王、晋王、齐王、宁王。事后他就把画毁了。我知道朱元璋多疑,所以当初留了一个心眼,这几个王爷身上的图加一起还少了一部分。可是后来朱元璋杀死纹绣师。那么朱元璋也就不知道最后一个部位在哪了,所以关着我。因为我知道最后一部分在哪。”

  赫杨听了刘伯温的话,才明白齐王为什么后背皮肤被人切走了。可是赫杨有一点不解,连齐王这种货色都被纹上了藏宝图,怎么燕王没有被纹呢?赫杨对着刘伯温说出了疑问!

  刘伯温笑了笑说:“这个朱棣是个另类,他是最像朱元璋的人,父子俩性格、行事完全一样。可是他母亲的身份却也是令朱元璋顾及的。所以朱元璋没有把水墨图让我弄到朱棣身上。而且朱元璋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朱棣手持长剑斩杀龙子。更对着朱棣有着一种防范的心理。”

  赫杨听明白了起因后果,还是不理解,便继续问:“前辈,你号称天机神算。连你都解不出水墨画的玄机?”

  可能是赫杨说到了刘伯温的痛处,刘伯温听完了赫杨的话,有点面露失落的说:“解不开,就是一副看似很普通的水墨画。也看不出什么玄机和暗示。树、草、河流、庭院。朱元璋曾派兵寻找与画中相同之地,可找遍大江南北也没找到画中之地。”

  刘伯温说完后,又开始沉思起来。最后对着赫杨说到:“大人走吧,你想知道的秘密也都知道了。以后估计这酒菜大人也不会再来送了吧。哈哈!”

  赫杨听了刘伯温的话,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自己的本意的确是为了宝藏。赫杨对着刘伯温恭敬的说到:“刘老前辈,日后晚辈还会每天来给前辈送吃食的。今天时候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赫杨说完,便叫上了杂兵,送自己出塔……

  出塔后,赫杨才明白为什么燕王和宁王都想在打探齐王后背皮肤的事。这两人都是为了宝藏里的洛河玄兵图和诸葛亮的手记而已。可是自己想要的是宝藏啊。怎么才能凑齐那几个人后背的纹绣呢?


第四十一章 燕王交兵权

  赫杨出塔后,就一直在想自己怎么能把众藩王背后的纹绣臧宝图弄到手呢?而且这里有很多地方还值得推敲……

  赫杨满怀心事回到家后,看了一眼柯木尔,突然想起一件事。急忙对着柯木尔问到:“小柯,你以前是秦王的妃子。你有没有见过他后背纹了纹绣?”

  柯木尔与秦王也只是名义上的夫妻,并没有同房过,赫杨这话明显让她脸红了一下,说到:“没有。公子,我一直与那秦王分房而睡,不曾独处过。”

  赫杨听了柯木尔的回答,急忙解释到:“你别误会,那你有没有无意中看过?秦王背后应该很大面积的纹绣?”

  柯木尔开始仔细回忆起一些当年的细节,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说:“没有见过。不过秦王死后,整理衣冠时我在场了。我不知道他身上有没有纹绣,但当时我清楚记得秦王的后背皮肤被人剥皮了。”

  又是被人剥皮了?赫杨听了柯木尔的话,不禁暗想:当年的太子朱标死的早,可能朱元璋会把他的纹绣切下来。秦王的也没准是朱元璋切的。那么刚刚死不久的晋王后背是不是也被人切了?还有袭击齐王的是谁?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宁王和燕王都没有对齐王下手,那么就说还有一路人知道众藩王背后纹绣的事!赫杨想来想去越发觉得头疼,索性不想了,便回房睡去……

  “皇上,草原余孽屡滋扰我大明边境。实在猖狂。而且这帮草原余孽熟知地形,善打游击。我军边境将士时有损伤。臣觉得应该出兵北伐了,以免这些草原余孽修养生息之后,再犯我中原大地。所以此次北伐不但是要杀尽余孽,更要打到草原深部,歼灭各部落。”早朝之上,齐泰立刻把边关情况上奏了。

  朱允炆自登基以来,改革树新风,削了大势藩王两个,其余小势藩王见状也主动交出了兵权。朝纲刚稳,却又传来边境被犯,着实也很头疼。可惜能带兵打仗的齐王被自己废了,宁王又被软削了。手下无可带兵之人。

  对了,燕王,燕王他目前还没有被削兵权。朱允炆想到了朱棣后,立刻对着近身太监说:“马上传燕王火速进京,商讨边关局势。”

  朱允炆的话刚说完后,赫杨就观察到黄子澄、齐泰、方孝儒这三个主张削藩派的脸上明显出现了不悦。其他藩王已经削了,可唯独这个最有影响力还没有被削。而赫杨却在底下回想一下历史,好像也没有记载说朱允炆登基后发生过什么战事的记录了,除了他被灭了那次……

  朱允炆安排好后,开口说到:“赫杨、黄子澄、齐泰、方孝儒、李景隆。随朕到御书房!其余人退朝。”

  赫杨一听朱允炆叫的这几个人,就心里又是一愁。这不又是要商议大事么?每回都这样。浪费自己时间……

  “朕这次重启用燕王,会不会惹的其他藩王不满?毕竟现在燕王还没有交出兵权。”朱允炆来到御书房后,对着这几个心腹说到。

  几人听完了朱允炆的话都沉默了一阵后,最后全把目光看向了赫杨!

  赫杨见状,笑了笑说:“好尴尬呀。”又对着方孝儒说:“这回不用看我,行军打仗不归锦衣卫管了。你不用再找理由让我去了。而且皇上用谁,我也管不着。”赫杨怕方孝儒这个老不死的又给自己下套,所以急忙先把话说明白。

  方孝儒听了赫杨的话,也是一脸尴尬的不知如何事好,最后竟然把目光转向了李景隆……

  李景隆这个草包看着方孝儒的这张老脸立刻明白了他想干什么,急忙对着朱允炆说到:“皇上,臣认为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既然已经传燕王回京,还不如先看看燕王什么意思。如果燕王不愿领兵出征的话。臣认为皇上可以御驾亲征,扬我国威。到时景隆愿为帐下先锋,奋勇杀敌。”

  赫杨一听李景隆的话,心里一乐。这小子反应到是挺快的,如果朱允炆亲征的话,一定是大举派兵。首先阵势上就有底气了,再一个就是打了败仗也和自己无关了,自己这个禁军总都统还能继续混下去。赫杨不由自主的对着李景隆做了高的手势。

  李景隆看着赫杨的手势立刻也回应了个!

  朱允炆见黄子澄等人都没有发言,也就同意了李景隆的办法,先等燕王进京再说吧……

  朱棣接到了圣旨后,立刻赶往京城议事……

  “四皇叔,此次我军边境被犯。朕想让你出兵北伐,踏平草原各部落,扬我国威。你意下如何?”朱棣进京后,早朝之上朱允炆立刻对着朱棣说出了招他回来的本意。

  “北伐?”朱棣听了朱允炆的话,有点皱眉的说到:“皇上刚稳定朝纲,如果此时大举兴兵的话,臣认为不是明智之举。必定会大损国体,臣认为只守边境就可。而且如果北伐的话,一旦战争燃起,受苦的只会是我大明百姓和草原的百姓。”

  “有道是,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如今草原余孽很明显窥视我国土。燕王这时却不主张北伐,用意何为?难道王爷手下众兵已无战力?那我军是否要另寻贤明来接管王爷手中兵权?”黄子澄在一旁听了朱棣的话,立刻反驳到。

  赫杨听完了黄子澄的话才明白过来,这个老不死的是在挑唆。如果朱棣出兵的话,可以损耗手中兵力,就会大大降低自己本身实力。如果不出的话,黄子澄等主张削藩派立刻会就坡下驴把燕王手中兵权为朱允炆夺过来。这读书人怎么一肚子坏水呢!其实朱棣刚刚的话也挺有道理的。

  连赫杨都能看明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