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明朝-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赫杨摇了摇头,坐下说到:“不急。我再研究研究宝图。看看能不能找出别的线索!”说完,赫杨便坐了下来,拿着宝图继续观摩……

  赫杨看着宝图,这幅水墨画,自己根本也看不懂。虽说是画,但画里的含义却是或暗指地点,或者暗指些别的什么东西。赫杨也只是分析出来了凤阳二字!赫杨看了一会对着马三保说到:“我们现在离凤阳城多远?”

  马三保想了想,笑着回答到:“赫爷,我们进了凤阳地界后就开始进山寻找。基本上,离凤阳城还很远呢。”

  赫杨听完了马三保的话,不禁感慨到:这凤阳以后就是安徽的一个比较发达的大县。没想到这明朝时硬是因为这里是朱元璋的家乡,朱元璋把它改成了明朝的中都。地域管辖面积大了不少,自己这么找的话得找到什么时候。赫杨想完了后,便和马三保小休了一会,然后继续赶路……

  而就在这几日,京城的朱允炆再也坐不住了。十万大军被破,李景隆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朝廷不敢再派兵增员,燕军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可以好好的扩充兵力、粮草。说不定长久下去的话,等燕军准备充足了,势必再继续南下攻城……

  朱允炆分析着眼前的局势,立刻让近身太监传唤黄子澄、齐泰、方孝儒三人!

  朱允炆在御书房见三人到来后,对着三人说到:“如今我朝廷不出兵北伐,燕军一定会补充军需。倘若让燕军喘息时间过久的话,我怕到时他们准备充分,继续南下,到时我军可能无法应对。三位卿家有什么好建议?”

  黄子澄、齐泰、方孝儒三人听完了朱允炆的话,面面相觑,心里都明白,要阻止燕军南下的话,就必须派兵力去前线,结合前线每座城池原来的兵力抗击燕军。可是朝廷已经无人可以带兵了。前方的守将们多数也是些有名无实之辈,真正有本事的人太少了!

  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黄子澄开口说到:“皇上,恕臣等愚钝。皇上今日召见微臣几人有何事?是想寻求万全之策,还是让我三人寻访良将?”

  还能有什么事?朱允炆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是想让这三人想想办法。可是这三个人竟然直接在这跟自己装傻充愣!朱允炆想了想说:“你们三个人说,朝廷是应该继续派兵去前线,还是坐以待毙,让燕军恢复元气?”

  要说这三个人绝对都是老狐狸,自己要是提议派兵吧,朝中无人领兵,吃了败仗的话,保不齐朱允炆会怪罪。要说不派兵吧,到时真像朱允炆说的那样,燕军恢复了元气怎么办……

  三个人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给出朱允炆的结果是,先派少数部队去前线,但目的不是打仗,而是寻找李景隆的下落,如果找到了李景隆的话,立刻让他临阵挂帅。另一方面,去派人说服耿炳文以国事为重,先不要在家为母守孝。

  朱允炆得知了三人的提议,不免摇了摇头说:“三位卿家的提议太保守了,这样的话,我军太被动了。”说完,朱允炆又立刻单对着齐泰说到:“齐卿家,马上传令,京城就近所有州县内的管辖的兵马,给朕征调三万来京。朕这次要御驾亲征,去前线督战!”

  “皇上万万不可,前线战事凶险,御驾亲征一事还需从长计议!”三人听完了朱允炆的话后,立刻一起上前进言。

  朱允炆看着这三个文官,摆了摆手说到:“朕心意已决。三位卿家无需多言。而且无论找李景隆还是耿老将军,都是不太把握之事。尽快下令便是。”

  朱允炆说完后,立刻打发了三人,自己则回了寝宫,召见了那位当初从昊天塔里出来的手持银枪的神秘人!

  神秘人手持银枪、脸带面具,来到了朱允炆的寝宫后,朱允炆立刻让近身太监去门外严守,不准任何人靠近自己的房间……

  房间内只剩下朱允炆和银枪将军时,朱允炆毕恭毕敬的让银枪将军入了座!

  银枪将军入座后,朱允炆恭敬的说到:“老国公,此次朕想御驾亲征。老国公您以为皇爷爷守塔这么多年,对外也已经声称您病逝,朱家实在是亏待老国公。本来朱允炆想让老国公在京安然度日的,可是四皇叔起兵,我手中无将可用。王将军也失踪了,所以恳求老国公与孙儿一同上前线。”

  孙儿?朱允炆说把他自己称为孙儿。银枪将军听朱允炆这么说,立刻起身说到:“皇上您言重了,老夫何德何能敢让皇上如此称孙。我当年答应过先帝,一心忠于皇室。既然皇上要御驾亲征,老夫必定鞍前马后!”

  朱允炆见银枪将军同意了,立刻拉着银枪将军重新入座,说到:“老国公言重了,您自幼与皇爷爷一起长大,与皇爷爷又是结拜兄弟。朱允炆为您的孙儿也不为过。”

  朱允炆的话,说的银枪将军心里一暖,想想自己答应了朱元璋做死士,便从洪武十七年开始诈死入塔,从入塔到出塔这十余年里,自己好从来像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人对话过。想想自己也是一位子孙满堂本应尽享天伦的老人……

  而朱允炆,见银枪将军有些动容,心里有也有点不是滋味,必竟如果不是自己的爷爷挑选死士的话,银枪将军也不会在塔内关这么久!可是朱允炆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立刻让银枪将军先回去好好休息,准备随自己出征。

  而银枪将军跪安后,朱允炆立刻唤进来近身太监,草拟了一道圣旨后,交给了近身太监,让他立刻去宣旨!近身太监听完了朱允炆的话,匆匆忙忙的带人出了皇宫……


第九十六章 李景隆的卧薪藏胆

  朱允炆的近身太监拿着圣旨,带着人马出宫后。去了京城里一座相当气派的府邸去宣旨了……

  宣完旨后,那府邸的人出来送朱允炆的近身太监。

  朱允炆的近身太监对着为首的一中年男子说到:“国公大人,皇上也是担心你的安危。让你带同家眷回老家镇守。等皇上到时会另有安排的,而且皇上私下与老奴说了,让国公大人时刻准备着安顿好家小,随时可能调去前线。”

  中年男子听完后,对着朱允炆的近身太监回礼到:“多谢公公提醒,我等连夜就会出城。还请公公替在下向皇上辞行!”中年男子与朱允炆的近身太监互相寒暄了几句,便送走了太监。而后,全家人立刻收拾好了东西,驾着马车出了城……

  朱允炆三日后,调集了三万兵马,在那位银枪将军的陪同之下朝着前线出发了。而与此同时,赫杨与马三保终日在凤阳境内寻找宝藏地点无果,两人便决定先去往凤阳城内再做其它打算……

  到了凤阳城内,赫杨感慨到:“没想到前线还在打仗,这中都还是一片繁华。而且这里的百姓似乎根本不关心战事如何,好像战火打不到这里似的。”

  马三保听完了赫杨的话,在一旁笑着给赫杨解释到:“这凤阳府是先皇的故乡,而且又不在前线阵地范围内。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谁起兵、谁打仗。”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里是先皇故乡。两边都是朱家后人,肯定不会轻易的把战火燃到家乡!所以这里的百姓比其它地方的百姓心里更有底。”赫杨笑着接着马三保的话说到。

  马三保听了赫杨的话,急忙笑着回应到:“赫爷所言极是!”

  两人就这样边聊边走,走到了凤阳府内一家酒楼前,刚想进去吃口饭时,就听见了街上的一个戏班在唱戏。听戏的人把戏台的围得满满的。凤阳唱的,当然是当地的特色,凤阳花鼓。可是赫杨和马三保并不是被戏曲所吸引,而是被唱的内容所吸引。戏里的内容明确指出朱允炆带兵御驾亲征,开始北伐……

  赫杨听完了朱允炆亲征,立刻担心起来,朱允炆不在皇宫了,那么柯木尔呢?到底被他藏在哪里了?如果朱允炆不在宫里了的话,给自己传递的神秘人会不会将柯木尔救出?

  可马三保听完了戏的内容却是担心自己的主子,上次一个李景隆就可带兵十万,这要是朱允炆亲征的话,不一定还要带多少兵马,也许前线有难!马三保急忙去和听戏的人群打听了一下情况……

  “赫爷,从百姓嘴里得知,朱允炆的确带兵出征了。只是带了多少人马,他们也不知道,都是从坊间传闻得知了朱允炆北伐之事。赫爷,咱们回去吧!我怕到时王爷那边应付不了。”马三保打听完了具体的情况后,对着赫杨说到。

  赫杨想了想,宝藏可以不找,但柯木尔不能不救。可是马三保是一定要回去救主的,自己上京的话,也不安全。便对着马三保说到:“好,马上赶回去吧。”赫杨并不是怕死,但衡量了轻重后,还是觉得跟着马三保回去,只有自己安全了,才能有希望救出柯木尔!

  赫杨和马三保决定好之后,立刻动身,赶回了前线……

  朱允炆带领着大军,经过几天马不停蹄的赶路,终于抵达了前线的鲁城……

  朱允炆到了后,所有官员和守城兵将,立刻出来迎接。朱允炆见了守将后,对着其说到:“我们先不进城了。带朕去兵营看看,顺便把大军安置一下。”

  守将听完了朱允炆的话,立刻带着朱允炆和大军朝着城外兵营走去……

  到了兵营后,营內所有士兵听闻皇上亲自到来,立刻下跪迎接。可是有一个身穿士兵服的人却没有下跪……

  “众将士平身,朕此次亲征,还需各位到时奋勇杀敌,与朕共同进退,打破燕军的虎狼之师。”朱允炆刚进营地内就见众人集体跪拜,立刻让众人起身,说到。但他却没注意到远远的有一个人没有下跪!

  众人听完了朱允炆的话,立刻起身回应:“我等誓死效忠皇上,效忠大明,保卫大明疆土!”

  而这时,那个刚才没有下跪的人,朝着朱允炆跑了过去!

  “皇上,皇上,臣以为今生再也见不你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已经没了音讯的李景隆,李景隆见到了朱允炆后,立刻扑到了朱允炆的身边大声痛哭的说到。

  原来这李景隆弃城后,就来到了鲁城,一直在就住在这鲁城守将家里。而且他买通了守将,让其封锁了自己的消息。等李景隆得知了朱允炆要来后,立刻告诉守将给自己弄身兵服,来到大营等着朱允炆的到来!

  朱允炆一见是李景隆,急忙拉他起来,说到:“景隆,你怎么这身打扮?这些日子你为什么不回京?朕以为你已经阵亡了呢!”不管怎么样,朱允炆心里还是真心的关心李景隆。

  李景隆听完了朱允炆的话,立刻跪下说到:“回皇上,景隆带兵不力,导致我军十万人马被燕军攻破,实在是亏待圣恩,没脸回去见皇上。景隆来到了鲁城后,正好逢城内征兵,便隐瞒了自己的身份投军了。期待着有机会可以上阵杀敌,立下军功后,再回京见皇上!也算是自己戴罪立功。臣不怕从小兵做起,只要为了皇上,景隆干什么都可以!”李景隆的这一番话,说的差点给朱允炆感动死,活生生的把他自己说成了个可以卧薪藏胆的忠君之士!

  朱允炆听完后,点了点头,对着守将说:“来人啊,赶紧先送李都统回城,洗漱更衣。”

  鲁城守将听完了朱允炆的话,立刻主动请缨,护送李景隆回去。当然了,这个被李景隆收买的守将心里明白,这次李景隆的计划成功了,自然是要重谢一下自己的!所以就想单独和李景隆有独处的机会!

  另一方面,赫杨和马三保此时也是马不停蹄的往回赶,争取早日回到前线……


第九十七章 中山王

  赫杨与马三保赶回了前线后,发现这几日朱棣都是高挂免战牌,决绝出战……

  马三保见状有些不解,便立刻对着道衍和尚问到:“王爷怎么了?为什么不应战?”

  道衍和尚摇了摇头,对着马三保说到:“敌军这次主帅是朱允炆那个小皇帝。而主将是那日我们在昊天塔里见过的那个手持银枪的老者。王爷只是让黑甲将军出去抵抗,但不让黑甲将军反击。”

  而此时的朱棣见到马三保和赫杨回来后,立刻对着两人说到:“你二人回来的正好,赶快回北平府把夫人和二位小世子给我接来。”

  赫杨在一旁听的十分诧异,这前线打仗,按说后方是最安全的。怎么这朱棣还要把老婆孩子接到前线呢?

  马三保刚想回应朱棣时,帐外小兵立刻跑进来通报:“报,王爷,敌军这次开始攻城了。黑甲将军让小的请示王爷我军是继续坚守还是主动出击?”

  “敌方带兵主将是谁?”朱棣听完了后,立刻问到。

  那小兵急忙回答到:“是朝廷的禁军总都统,李景隆!”

  没想到朱棣一听是李景隆带兵,立刻说到:“告诉黑甲,不要伤害李将军,立刻出城杀敌。”说完,朱棣也带着赫杨、马三保、道衍一同去城楼上观战。

  燕军得到了朱棣的指示后,立刻出城把大明的军队杀的溃不成军。而黑甲将军正要生擒住李景隆时,一道银光突然从明军后方冲了出来。直接横在了黑甲将军前面,将李景隆挡在了身后。

  城楼上的朱棣见银枪将军出来后,立刻下令:“鸣金收兵,快!”

  城楼鼓兵听完了朱棣的话,立刻开始击鼓。黑甲将军听到鼓声,急忙调转马头,朝着城池归来!城楼上的弓箭手见后面的银枪将军紧追着黑甲将军,已经举起了弓箭,开始准备放箭了……

  “放下,不许伤害这位银枪将军!”朱棣见弓箭兵的状态,立刻下令呵斥到。

  黑甲将军成功的回到城池后,燕军又高挂免战牌了。而赫杨见朱棣对待银枪将军的态度,加上自己的大胆推测,已经猜出了银枪将军的真正身份!

  朱棣回帐后,对着马三保和赫杨说到:“你俩赶快启程吧,事关重大,本王这几日只能闭门不战,希望等到你俩回来。”

  赫杨和马三保点了点头,便立刻驾马朝着北平府而去……

  路上,马三保有点憋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对着赫杨问到:“赫爷,你说王爷为什么要接王妃和世子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