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明朝-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棣见义惠侯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一定是他打探到了什么情况,便对着义惠侯说到:“你有话直说便可,你我父子之间还用得着这样遮遮掩掩的吗?”

  义惠侯见朱棣把话说的如此直接,想了好久觉得还是照直说,便对着朱棣说到:“回义父,孩儿此去草原打探到了草原现在新成立了一个叫瓦刺国的小国,在草原北处!而且日前来我军劫人的那个少年名叫张宗周,是瓦刺国的左丞,传闻是张士诚的后人!这个小国现在日夜练兵屯粮,好像是要做战事准备,看样子是想分我中原大地上的一杯羹!”

  其实元朝被推翻后,草原各个部落为了建立新的制度,开始独立成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朱棣是想知道那个黑白双煞和这个瓦刺国有什么关系,便问到:“那为父让你查的那两个怪人和这个瓦刺国有什么关系?”

  义惠侯也不隐瞒朱棣了,便说到:“这个瓦刺国是有草原一个叫帖勘部落成立的。而那两个黑白衣服的怪人,第一个身份是这个瓦刺国的国师。第二个身份也是这个部落里直系长老,可以说是这个瓦刺国的皇族!”

  “好。”朱棣听完了义惠侯的话说到:“这就好办了,既然这个瓦刺国都和那两个人黑白怪人脱不开关系,为父就先发兵灭了这个瓦刺国再南下!”朱棣现在知道朝廷已经是纸老虎了,所以自然也不急于一时,为自己报仇现在才是首要的。而且听义惠侯说,这个小小的瓦刺国竟然开始练兵了,这很明显也是再等着自己大举攻京城时出来坐收渔人之利,所以这个瓦刺国不得不除!

  义惠侯听完了朱棣的话觉得不妥,毕竟现在和朝廷只有一江之隔,如果这个时候朱棣调走兵力去攻打瓦刺国,而朝廷这时万一派人渡江怎么办?这样的话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义惠侯急忙对着朱棣说到:“义父,孩儿觉得此事万万不可行,现在我们主要的是渡江,如果我们兵力调走,朝廷派兵渡江的话,势必会夺回瓜州的。还请义父三思!”

  其实朱棣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听完了义惠侯最先的话,朱棣感觉到这个瓦刺国现在不除的话,以后早晚是个祸害。便点了点头,对着义惠侯说到:“放心,为父心里自有安排。此事我也得从长计议一下才行!”朱棣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但是还需仔细斟酌一下才能,所以才没有对义惠侯直接表明出来!

  就在这时马三保也压着黑白双煞赶回了城中。而且马三保给朱棣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就是李景隆镇守金川门!

  朱棣听完了是李景隆镇守金川门心里更有底先不攻京城而去攻瓦刺了,便对着马三保说到:“马上传书到后方,让曾寿快马赶到瓜州!”徐曾寿投奔了燕军后,朱棣也知道以后面对魏国公时徐曾寿难免会尴尬,所以才让他去后方镇守。但是此时知道了是李景隆在江对岸,而徐曾寿怎么说也是和李景隆是结拜兄弟,他自然要用徐曾寿和李景隆接头了。

  马三保听完了朱棣的话,虽然不知道朱棣心里怎么想的,但是还是传书到了后方……


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的决定

  燕军与朝廷隔江相望,双军主将分别是李景隆和徐曾寿。李景隆和徐曾寿私下互相都通了气,表明了朱棣方面是按兵不动,希望朝廷大军也不要渡江……

  朱允炆在早朝之上对着群臣说到:“现在根本金川门传来的消息,燕军****演练,似乎随时有渡江的准备,众位卿家怎么看待此事?”其实朱允炆根本就不知道李景隆传回来的是假消息,目的只是为了迷惑朱允炆,让朱允炆别轻易的下旨发兵渡江了!

  殿下群臣听完了朱允炆的话都是在私下窃窃私语,无非说的就是燕军要打来了等等方面的事,根本就没有给朱允炆提供出什么有价值线索……

  朱允炆见群臣这样,也知道无奈的摇了摇头,领着赫杨、魏国公、方孝儒去了御书房……

  而燕军方面,徐曾寿这次来前线,同行还有柯木尔和徐妙锦,这两个女人知道了燕军现在只差渡江了,所以也不在后方待着了,想赶紧到前线,赶紧快点见到赫杨!但没想到此时的朱棣心里已经不着急渡江了……

  朱棣得知了徐曾寿已经和李景隆沟通好了,双方先暗自不发兵,便开始计划着先去攻打草原上的那个瓦刺国。其实朱棣的用意并不单单是单纯的为了报仇,也是想为自己消除一个外在的隐患而已!

  “现在朝廷与我们隔江相望,攻破朝廷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是现在我想调走一些兵力和人员,去打另一个地方你们都什么想说的么?”朱棣决定好了先攻打瓦刺后,便对着马三保和义惠侯、王保保、徐曾寿以及宁王和道衍和尚说到。

  其中义惠侯和马三保都先前听了朱棣的解释,认为这也不是不可行的办法,毕竟假如你在前线打仗,而外围处还有人正在磨刀等着你打完后反扑你一下,这始终不太安全!可能马三保和义惠侯明白朱棣的用心,而徐曾寿也知道朱棣的意思,但不代表别人没有不同的意见!

  朱棣的话刚说完,宁王想了想,对着朱棣说到:“四哥,现在已经到了最后决战关头了,我们应该全力一搏,攻破京城后稳定朝纲,再去想其它的事也不晚啊!”宁王怎么会轻易的让朱棣放弃了近在咫尺的京城呢,此时的他已经开始幻想着朱棣带兵攻破京城后,兑现与自己当初的承诺,把天下一分为二!

  而王保保以军事的角度知道朱棣这样做的确是比先打下京城更稳妥,但是出于某方面的特殊原因,王保保并没有表态……

  朱棣听完了宁王的话,只是淡淡一笑,对着宁王说到:“十七弟你不用急,京城现在其实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一般,我们随时可取。可是草原上新起的那个瓦刺国可不一样,他们正窥视着北方的边界,只要我们大军去攻打了京城,那么这个瓦刺国一定会出兵打击我们的后方,你想想,我们总不能得了芝麻丢了西瓜吧!”其实朱棣心里很清楚宁王心里是怎么想的,但自己说的这个道理也是现在属实存在的情况。

  宁王听完了朱棣的话,开始沉默,并朝着道衍和尚看了看……

  说到底这个道衍和尚到底是一心只忠心宁王的,虽然他也明白宁王现在的心里想法,只想着一心打到京城,但是就算是燕军攻破了京城的话,朱棣真的会和宁王分庭而治吗?道衍和尚想了想,也上前C嘴说到:“先清外患,后除内乱。实在是明智之举!”道衍和尚简单的几句话,看似对着朱棣说的,实则也是暗示了宁王,别再提先攻京城一事了!

  朱棣听完了道衍和尚的话,笑了笑,这很显然,现在这几个人对出兵瓦刺国一事都没有什么异议了!当然了,宁王就算是有什么不满的话,现在也只能憋在心里。便对着几个人说到:“既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新的决定,那么我们应该重新部署一下前线的事情。”

  几个人其实朱棣说什么都不会反驳了,因为朱棣是个说得出做得到的人,他已经决定了,而且是早就心里决定好的事,自然也是没办法改了……

  朱棣想了想,看着徐曾寿说到:“曾寿,这次叫你来的用意其实你也知道,就是因为和李景隆将军的交情匪浅,所以让你到前线和他沟通,所以你就不要参与出兵瓦刺国一事,还是在前线好好的和李将军那边多联系!”朱棣知道徐曾寿是徐达最小的儿子了,日后魏国公很可能和自己为敌,所以也算是看在燕王妃的份上,给徐家男丁留下血脉,所以不让徐曾寿参与危险的事。

  徐曾寿倒是没有想什么,只是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朱棣的安排。随后,朱棣又将目光看向了宁王……

  宁王见朱棣看着自己,也知道一定不会有什么事,便也不问,等待着朱棣开口……

  朱棣看了宁王很久,对着宁王说到:“出兵瓦刺国必须要出精兵精锐,而十七弟的朵颜三卫本身就是草原骑兵,善于在草原上驰骋厮杀,我决定让朵颜三卫出动,外加一万精兵,十七弟你不会有什么想法吧?”朱棣说完后,便死盯着宁王看。

  宁王知道,朱棣这么安排也的确是有些道理的,朵颜三卫对于草原作战的话简直就是无人能敌。可是这朵颜三卫是自己唯一的亲信部队。而且朱棣从起兵开始到现在可以和朝廷隔江相望,朵颜三卫也是功不可没的,朱棣这个时候派出朵颜三卫无疑就是除掉了自己的势力!可是现在宁王也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便笑着对着朱棣说到:“全听四哥安排,臣弟不会不从的!”

  朱棣听完了宁王的答复,点头笑了笑,随后又将目光看向了王保保。对着王保保说到:“王将军,我这次准备让你带兵出征!”朱棣知道,王保保在军事上是个人才,而且武功也不弱,但是自己毕竟还是要留马三保和义惠侯这样的心腹在自己的身边,所以朱棣只能让王保保出征了!

  也许朱棣这次只是一次单纯的安排出兵,可是王保保听完了后,却是面露难色……


第二百一十四章 废猛将

  朱棣见王保保面露难色,而且沉默不语,便对着王保保问到:“怎么,王将军可觉得我这么安排有什么不妥?”

  王保保听完了朱棣的问话,思考了很久对着朱棣说到:“回主子,末将带兵去瓦刺国的确是不妥。虽然末将是降将,但是瓦刺国也是我草原一脉,末将始终是蒙人,怎么可能带兵去屠杀自己的族人?当初归降,先皇曾经答应过我,我只保大明安慰,可不让参与我出征草原的任何事!还有,当初我同意归顺主子时,主子也说过你的理念是天下再无汉人蒙人之分,都和平共处的!”王保保虽是忠心死士,但也不可能去帮着汉人杀害自己的同胞的!

  朱棣等着王保保说完后一愣,有道是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可是这王保保居然公然反驳了自己。而且现在是草原有势力窥视中原,王保保这样一说,不免让朱棣心里起了怀疑,这个王保保是不是想找机会等着瓦刺国做大了再次回到故乡效力?朱棣猜疑心非常重,但表面上却没表现出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对着众人说到:“好吧,此事从长计议,你们先退下吧,三保留下!”

  朱棣说完后,宁王和义惠侯还有道衍和尚、王保保、徐曾寿便相继退下,只留下了马三保……

  人都走了后,朱棣对着马三保问到:“三保,你觉得王保保的说辞是不是证明着他始终还是心里存在他自己的民族?”因为马三保本是云夷人,不牵扯汉族或蒙族,所以朱棣认为询问马三保这个问题最合适不过,而且不管朱棣对别人如何的不信任,他也只听马三保的建议!

  马三保知道朱棣疑心重,但是这次朱棣的部署也不是没有道理,瓦刺国的确是个隐患,而且这次朱棣先是派出了宁王的朵颜三卫就说明了朱棣想在攻京城之前减去一些自己身边的隐患,便对着朱棣说到:“回主子,不管怎么说王将军始终是蒙人,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再劝劝他吧!”

  朱棣见马三保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便也知道此事不能急于一时,所以只能先点了点头,等着明天再去劝劝王保保……

  可以说朱棣再劝说王保保上下足了功夫,但是王保保却一直不肯同意带兵一事,朱棣心里的计划是出强兵,短时间内攻破瓦刺国,然后再继续调头攻京城,可是现在不能再王保保身上拖延太久的时间,这一次朱棣真的发怒了……

  “我再问你一次,你当真不愿出兵?”这日在朱棣房内,只有朱棣和马三保还有王保保三人,朱棣有点动怒的对着王保保说到。

  王保保此时已经看明白了,这朱棣是非要让自己出兵,便说到:“是的,哪怕我现在卸甲归田,也不可能出兵草原的。而且主子,你就不怕假如我出兵了,我带着兵将投奔瓦刺国么?”王保保见现在已经是和朱棣谈不拢了,索性便有些撕破脸的与朱棣交谈!

  王保保不说最后那句话还好些,这一说更是触动到了朱棣的底线让朱棣以为他根本就不是忠心与自己的,便Y沉沉的说到:“别忘了,你的家人和你妹妹还在我手上呢?”这次的朱棣已经露出了杀气!

  王保保听完了朱棣的话轻微摇了摇头,笑着说到:“要是用我一家人的性命,换取草原百姓的安宁,王某人觉得值得了。”起初时,王保保答应为朱棣效力只不过是被朱棣汉蒙平等的理念说服了,可是现在朱棣根本不提一茬了,所以自己也不用再朱棣客气了!

  “三保动手!”朱棣听完了王保保的话,直接对着马三保喊到。

  马三保得了朱棣的指示,立刻趁着王保保不备,直接封住了王保保的几处大X。原来朱棣和马三保已经事先商量好了,只要到必要的关头时,就立刻擒下王保保。

  朱棣见马三保点了王保保的X道,王保保已经动不了了,便对着马三保直接说到:“废了他的武功,让他以后变成废人!”朱棣说这几句话说的是轻描淡写,看样子废王保保武功一事他也是之前早就想好的!

  马三保见朱棣已经发话了,自己也只能执行,便对着这个两朝大将一代军神出手了……

  “主子,怎么处置他?”马三保废完了王保保的武功后,对着朱棣询问下一步怎么办。因为看样子朱棣并不是想直接杀了王保保!

  朱棣看了一眼瘫在地上的王保保对着马三保说到:“把他关进密室里,对外宣称王将军已经先一步去瓦刺打探军情了!”朱棣觉得王保保始终是柯木尔的哥哥,而自己多少也要给赫杨留些面子,所以伤他的性命是不可能的,但是将他扣留的话没准以后还可以以防万一……

  次日,马三保已经把王保保先行去瓦刺国的消息传遍了燕军之中,而其他人则以为王保保真的去了瓦刺,下面就看着谁会带兵出发了……

  朱棣想来想去,觉得出征瓦刺国只能让义惠侯去了,便把几个人叫到了议事厅内,说到:“现在出兵瓦刺国是首要的事,所以我想……”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