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放牧大唐-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的有人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也不用怕他们会吞了自己那一份。

  土楼这边有留守的护卫们,也有那些早就在广州安家落户的老家人们,石磊又把带过来的大部分动物都留下,和他们一起看家,守住这个老窝问题同样不大。

  既然在这边的所有人事物都有保证,石磊他们也就不用对这边有太多牵挂了。只是玉玲珑姐妹俩,因为在这里生产了各自的第一个孩子,所以肯定会对这里,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而且这里的产业,也会是她们的依托所在,自然就格外的在意一些,也会稍有些不舍。

  不过回去的路程,他们赶的还是比较快的,线路比较熟悉了,而且玉玲珑姐妹俩,还有糖果组合一双儿女,身板都挺结实的。

  俩当妈的恢复的挺快,月子里也没落下什么毛病,有石磊在也不会有这种可能,甚至身材都恢复到了生产以前的标准,只有孩子们的大食堂,规模比之前要大上不少,满足了俩孩子的大胃口的同时,偶尔还能便宜下石磊。

  从小母乳喂养大的糖糖和果果也不用担心,他们都经过了石磊的改造,而且可以说先天上就比较有优势,身板都远超同龄小朋友,小病小灾的同样找不到他们身上。所以哪怕他们都只有一岁,带着他们一起长途奔波,也完全不成问题。

  石磊的回归,肯定受到了以程处月为首的一众长安老家人的热烈欢迎。程处月更是领着小石珝,投入到了石磊的怀抱里喜极而泣。

  “乖,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这下就不用分开了,不哭啊。”石磊忍不住也有点心酸的感觉。

  尤其是看到已经长大了的小石珝,看到自己时那有点怯怯的陌生样子,实在是让石磊这个当爹的,觉得心里有点堵得慌。自己的亲儿子啊,都一年多没见过面了,认不出自己了,自己也快认不出自己的孩子了,实在是心酸的很。

  石磊好好收拾了一下心情,安慰了程处月半天,这才带着重新高兴起来的大家一起回家。

  大概是强悍的记忆能力起了作用,没用太长时间,小石珝就自己走到了石磊身边,怯生生的喊了一声“阿爷”。

  狠狠的答应了一声后,喜不自禁的石磊,抱住还有点怯生生的石珝,朝着他胖嘟嘟的小脸,狠狠的亲了几口。嘴里没口子的夸着自己的大儿子,然后把千里迢迢的从广州那边带过来的当地特色小吃,还有糖果都拿了出来,一股脑的都塞到了小石珝的怀里。

  知道这小子颇为随自己,打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吃货天赋,当然小家伙可没只长粗数不长个头。程处月虽然是个慈母,但也不乏严厉的部分,知道这小家伙以后可是要为家里顶门立柱的,从来就没有娇惯他的时候,溺爱就更是谈不上了。

  倒是管家大叔他们老几位,很有后世的爷爷奶奶的做派,就差把小石珝当小皇帝一样的对待了。哪怕程处月为这事没少说他们,他们还是有点乐此不疲的。

  好在他们也是很有分寸的,不会故意引导小石珝去做些不合时宜的事情,而程处月也把大把的精力,都用在了培养这个小家伙上,所以总的来说,石珝的性情还是挺好的,没有表现出什么恶习,更不会像后世的某些独生子女一样,变成混世小魔王。

  文明礼貌那是一点都不缺的,还有发自内心的善良,这是让石磊非常欣慰的一点。

  他上次走以前就说过,不求家里的产业发展到多大,只求小石珝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大,不要变成纨绔子弟。

  而小石珝见到糖糖和果果两个小家伙时的表现,就让石磊非常的满意,他不仅没有排斥两个小家伙,反而主动的和弟弟妹妹亲近了起来。

  也表现出了一个大哥哥该有的责任感,不仅和弟弟妹妹分享着他刚到手的那些零食,还跑去拿来了不少家里的点心给弟弟妹妹吃,然后还在那细心的照顾着他们。

  那小模样落在石磊眼里,实在是可爱极了,忍不住又夸奖了他几句,同样也少不了夸赞了忙着和玉玲珑姐妹俩聊得火热的程处月两句。

  在家好好过了几天其乐融融的小日子,解解相思之苦,和小石珝以及糖果组合,跑到自家一直被维护的挺好的儿童乐园,去好好玩了玩,石磊还是不得不出门去溜达一圈了。

  他都回来好几天了,总该去老岳程咬金,和那些叔伯们家里去晃悠一圈,感谢一下这段时间他们对家人们的照顾,还有给自己的帮助啊。

  每到一处,石磊无一例外的都受到了热情的招待。他这回到长安周边来了,未来的前途又变得明朗了起来,大家对他肯定又多了几份期许。而且之前石磊帮他们医治伤痛的情分还在呢,哪怕不是很相熟的那些,对石磊的归来也要送上一份祝福的。

  原本一直像个病秧子一般的秦琼大门神,如今又变成了那个虎虎生风的猛将。说话也变得跟打雷一样了,中气十足了吗,好像不是大嗓门的,都不好意思跟其他武将打招呼一样。

  这位也是对石磊最为感激的,前后变化太明显了,想不感激都不行啊。

  尉迟门神和张士贵那里,也是石磊第一批要去拜访的人家。

  和历史上不太一样的一点,原本雅州那边的僚人,甚至连同嘉陵两州的僚人,在近两年时间内都应该会有叛乱发生的。如果按照原本的生活轨迹的话,他们的小日子就太凄惨了点,有这样的行为也不算是很难理解的。

  只是现在有了石磊的到来,有了胤这个新任的大头领在,还有两边倒那层羁绊在,这部分僚人通过贸易等手段,生活水平可是有了极大的改善,起码不会比内地的某些普通农户生活的差了。

  再有胤这个统治力强悍的大头领,不停的在强调着石磊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必要时也不乏强力的手段,别忘了各大部族的武力,大都掌握在石家的特种军营里走出的那些僚人手中,说是受石磊的节制也不为过,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去叛乱了。

  而原本应当出现在平叛前线的张士贵,也就没有遵从历史的轨迹,现在依然干着禁卫军总司令的角色,还见天蹲皇城里呢。这也算是石磊成功改变了大唐的历史的其中一个写照吧。

  忙于应酬的石磊,同时发现了一件大事,最近长安城的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吐谷浑扣边的事情,看来他这个大唐有数的猛将,尤其还是年轻猛将,这一波的功劳,就要着落在这事上了。是时候准备出征了!。

  a



写给各位亲爱的读者们


  首先要给所有的朋友们道个歉,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好好的和大家互动,好像也缺少了通过书来进行交流的这样一个过程,不是作者君变得高冷了,更不是我不像第一本书那么用心,那么在乎大家了。

  其实这本书我用了比第一本书更多的心思,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在第一本书完本以后我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去专心的查资料,翻史料,阅读每一个人物的小传,搞清楚大唐当时的历史风貌,人文风情。只是资治通鉴的大唐卷就翻了三遍,还买了多本相关的实体书看了也不止一遍,也跟一些历史作者借来了很多资料在看,等到我觉得对这一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了才真正开始构思这本书。

  开书伊始呢,虽然成绩没有达到预期,但我也一直在用这是历史文,不是原本的都市类别,所以成绩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来宽慰自己,只是真正上架以后这成绩还是迅速的打破了给自己找的这点遮羞布,毫无疑问的又扑街了。当然开局的局面比上一本能好一些,这也是我还能稍微安慰自己的一点。

  另外也非常欣喜的看到竟然还有一部分老读者在时隔将近一年的时间以后还在支持着我,这样的一份认可真的是对我本人莫大的鼓舞,甚至是让我这个扑街感到非常自豪的一点,所以我默默的下定决心,哪怕就为了这些真正的老读者,我也一定要坚持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做一个有种的男人。

  只是无情的现实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在打击着我,上架后推荐稀少这个可以理解,谁让咱成绩不好,订阅不长好像也能接受,谁让咱写的不好。

  可当我经常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加班归来,甚至都没时间陪闺女玩一会,或者干脆连说个晚安的时间都没有,却依然要熬夜码字的时候,再去看那一直掉一直不停掉的订阅时,我总会忍不住质问自己啊,就像是家人质问我的那样,我这么拼死累活的坚持,到底为的什么呢?

  之所以和大家的互动少了,一方面是确实累,不仅身体累,心也累,累的不想说话,能够搞定更新就快要榨干所有精力的感觉。另一方面好像一开口就忍不住跟大家求订阅,但是大概是我卖惨的方式不对,总是没什么效果,所以想着也就不去用那么多废话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这大概会是我最后一次跟大家求订阅吧。无论如何我会坚持把这本书写完的,只要还有一个人在看这本书,我也给你一个完整的故事。

  最后,送给各位,也用以自勉,不忘初心!。

  a



第四百八十六章 放风造势


  第四百八十六章 放风造势

  和家里人说起这事,几位高参倒是和石磊想的差不多,都觉得这次的吐谷浑扣边,肯定不会简单的结束。。: 。 以大唐目前的情况,以李世民的明君心态,这样的连续挑衅,完全是不可原谅的,不把吐谷浑的嚣张气焰彻底灭掉,怎么能对得起他那个“天可汗”的名头。

  而且还有一个因素,也会促使着李世民做出全面出击吐谷浑的决定。因为现在吐谷浑的老大,仍然是伏允可汗,这位可是在隋朝时期就没少侵略中原了,但是最后却被隋朝给狠狠打了回去,成了丧家之犬,甚至一度要寄人篱下,才能苟延残喘,不得不做起了缩头乌龟。

  结果现在到了我大唐朝了,这位又开始蹦跶的欢实了,在李世民头上抖起来了,这绝对不能忍啊。

  李世民可是立志要成为“千古一帝”的人物,更是想让大唐的各个方面都要全面超越隋朝,以证明大唐取隋而代之的历史必然‘性’,这要是让前朝的手下败将继续作威作福,他这脸还往哪搁啊。因此感觉被打了脸的李世民,肯定不会让吐谷浑上下好过的。

  当然这也不是单纯的意气之争,为受到欺负的手下百姓讨回公道,本就是应有之义,更何况其中还牵扯到了巨大的利益。

  突厥那边已经被打下了很长时间了,经过这么几年的消化吸收后,草原上的利益基本已经落袋为安了。大唐现在有这个能力和兵力,也确实有这个必要,找一个新的外敌厉兵秣马了。

  也算是为大唐培养新一批的敢战和能战之士,毕竟开国时期转战天下的那批‘精’锐士卒,甚至包括将领们,都已经过了‘春’秋鼎盛时期了,有点个壮士暮年的意思。

  大唐是时候多培养一些他们的接班人,才能继续保证大唐的强盛,继续巩固大唐内部的安定团结。同时通过肃清这样一个强大的外敌,也进一步对外宣扬一下大唐的武力,让万国之心的地位,更加凛然不可侵。

  而且吐谷浑那边,也是出了名的牧马地,他们悉心培育的青海骢,也是世上有数的名马种,融合了多种马种优点的青海骢,也最是适合作为战马来用。大唐显然也不太满足只能通过贸易的方式,以极高的价格,来获得这些良种战马。

  把这里整个打下来,让吐谷浑的所有部族都变成自家的牧奴,让他们的土地,完全变成自家的养马地,显然更符合大唐的利益。

  而现在他们更是把开战的理由,都主动送到了大唐君臣们手边,不打都对不起他们的一番心意啊。

  只是具体怎么打,派谁去打以及打到什么程度,才是需要好好考虑的事情。另外也需要看看先期的战斗结果,来评判一下双方的战力状况,才能更好的制定战斗计划。

  这从首战的用人方面,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率军出击的是段志玄这位在李唐起家时,就跟随在身边的老人,给的兵力却不到灭国之战的地步,算是比较稳妥的一种试探方式。

  既然大家的意见都是很肯定的,这吐谷浑打是一定要打的,但是为什么要派石磊上,怎么才能确保石磊能赶上这‘波’战斗,才是石磊他们需要好好考虑的事情。

  最后几位高参帮忙一琢磨,干脆的,先想法表明心迹吧。

  虽然大家之前都有猜测,觉得李世民很有可能会启用石磊这个年轻一辈的第一猛将,既然是有为大唐锻炼新队伍的意思,放着石磊这么一号有数的猛将不用,就太‘浪’费了点吧。

  而且选在这么一个时间,把石磊调回到身边来,应该就是在释放一个信号了。

  另外站在石磊这边的角度来考虑下,李世民总要给石磊更多的立功机会,才比较合情合理啊,之前石磊送上的好处可是不少,李世民还没给石磊足够的回报呢。

  只不过也像管家大叔那边说的,李世民不可能明白的告诉石磊,“你麻溜的滚去蹭战功,回来我就给你升职加薪,让你走上人生巅峰。”

  他哪怕真的有这个意思,也要矜持一点,婉转的表达一下。但是真正的机会,还是要靠石磊去争取的。

  你自己都不去请命参战,人家李世民怎么知道你到底想不想去啊。说不定你嫌前线艰苦不想去呢,又或者想在家多享受几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呢。

  他李世民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的,手下真的有这样的需求,他也要尽量的考虑到不是,难不成还能指望他这个当皇帝的,屁颠屁颠的来请他石磊出战不成。

  大唐可从来不缺猛将,只不过像石磊这么猛的少见点也就是了。但他的重要‘性’,肯定还是不如李靖这种完全可以作为胜利保障的公认的战神吧,还不到需要皇帝上杆子来请的地步。

  那么石磊就很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来表明自己参战的决心,还有他不畏艰险,一定要战而胜之的信心。

  但这里还有个顾虑,他自己直接跑去找李世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