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乞活-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有句话叫吃了的早晚要吐出来,到了正德年间,粮长的风光就到头了,这年头江南土地急剧兼并,拥有特权不纳粮的户数也越来越多,直接生产的农民已经不堪重负,开始相继逃亡,这农户能逃,粮长却逃不了,完不了的税负就得他们补交,不少风光了一百多年的大户短短几年间相继破产,也越来越没有人愿意担当粮长了,以至于官府的要求不得不直线下降,最开始中等人家也可以充任,后来下方给里长,最后里长也逃的差不多了,不得不下方给贫农。

    到天启年间,粮长的半官性质已经戛然而止,变得和徭役差不多的一种负担了,李老白就是这样。

    别看水稻长得好,能征收的连一半都不到,而且这一半,还有三分之一需要缴纳租子给城里的地主,剩下这点,要完成一千担的征收,太难。

    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还是李老实还必须负责把粮食押运到应天府,在那儿装槽船运往北方。

    拉这些东西,后世雇两辆长途大货车还得五六千呢,更别说运力低下的现在了,一面割着麦子,一面李老实还在悲催的嘀咕着。

    “但愿今年扬州那些老爷们能早点来,不然的话,又得烂坏了好多!”

    也难怪古人云无奸不商了,有时候囤积居奇的粮商的确可恶,扬州不仅仅是盐商的大本营,同样也是粮商的固有阵地,李老白剩下的唯一一点权利,就是他能组织一个乡里的村民把粮食都卖给某一个粮商,这权利还不是官府给的,而是城镇化中地主大多搬倒城里,他算是唯一去过应天府,有见识的人。

    把粮食卖给扬州的粮商,粮商给他的福利就是赋税粮食可以搭乘粮商的粮船运到应天府,代价却是粮价被压的死死的,北方粮价已经达到担米二两,甚至有的地方斗米十两都买不到,就算江南,差不多也是一两银子一担米,粮商们收粮食却是一担米只给区区五百文,虽然没有盐那样暴利,却也是将近一倍的利润。

    而扬州的粮商,还是以徽商为主,毕竟徽商占着地利。

    虽然可以搭乘徽商的粮船,可是这些奸商却也让李老白咬牙切齿,每年九月份秋收,他们都是十月份,甚至快一十月份了,才下来收粮,生怕粮食霉烂的农人不得不赶紧以极低的价格出售,每年还烂坏不少。

    人都饿死了,发霉的粮食一大部分却这么白白的扔了。

    一面割着,一面李老白还嘴里不断嘀咕着,这时候,泥泞的乡间小道上,一队兵却是扛着旗子远远走来,看的李老白当即心头一哆嗦。

    这年头,大明的兵也烂到根了,有兵下乡,绝没有好事,不是抢粮食,就是粮食银子花姑娘一起抢,不过这秋收年月,也不能扔了地跑,咋咋呼呼喊着乡民们赶紧回村把家里的粮食,鸡鸭还有大姑娘,大小子藏好,他还是不得不悲催的应出来。

    “军爷,咱们这嘎达是穷村子,没啥好抢的,这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求您,别进村了。”

    不得不说,这帮当兵的穿的倒是不错,都是虽然不是全新,但是那身黑色的军服连个补丁都没有,一看就是当年的,外面那套盔甲也显得颇为解结识,利落,背上还挂着一米多的火铳,捧着不到一两碎银子,一面偷瞄着,一面李老白还苦苦求着。

    谁知道那当兵的却是一巴掌把他手里的银子打到了一边,恼火的叫嚷着:“竟敢贿赂乞活军,不想活了吗?”

    嫌少啊?赶紧悲催的把碎银子捡起来,李老白又是点头哈腰的上去鞠着躬。

    “军爷,您,您说个数吧,只要不进村,大家努力给您凑!”

    “少他娘的废话,奉两淮总兵大人之名,你们这块的粮食全被征调为军粮了!要是敢私自卖出去一颗,告诉你们村的粮长,按照军法行大令,全家斩首!”

    这大兵倒是没有进村,又是队列有序的去了下一个村子,看着他们的背影,李老白真恨不得他们进村抢几只鸡,或者调戏调戏良家妇女了,总比要他命强啊!什么两淮总兵以前没听过,可不管那个官,都不是他这个小老百姓能抗衡的,失去了收割粮食的心情,坐在地上,李老白吧嗒吧嗒愁苦的抽着烟。

    尽管如此,粮食还是得割的,不然交租子,还有自己吃的粮食也都没着落,就在李老白一个村子满是愁容的把秋粮打下来之后,那队兵又来了。

    出乎人意料的是,兵后面还跟着商人的马车。

    这一个个操着北方口音的北佬可真难伺候,打下来的稻子里头掺杂了一丁点沙子,他们都能给挑出来,然而照比扬州那些老爷们收粮食的量具,他们的斗明显小了一圈,和粮店里往外卖的斗是一边大的。

    而且,破天荒啊!当兵的居然付钱!还是每担粮食七百文这个天价。

    粮食收到了,这些北佬客商直接给银子,拿着亮晶晶的银子在手里,李老白还不可置信的那牙咬了咬,这可是应天的倾化银,银含量十足,可不是豆规银那种次品。

    种粮食拿银子天经地义,可怜这李老白捧着银子反倒害怕起来,战战兢兢的拿着到了那官军前面,又有点舍不得,又有些担惊受怕的询问道。

    “那个,官爷,不是说把粮食都征收为军粮了吗?怎么,还给银子?”

    “你他娘的哪只耳朵听到征收军粮的,话可不能乱说,否则老子以诽谤官军罪名砍了你!”

    这伙当兵的可真够凶,动不动就杀呀,砍呀的,吓得李老白哆嗦的直缩脖子,赶紧又是溜到了一边。

    粮食征收了一天,这头北佬客商们拉着粮食是笑容满面的向南而去,村子里的农人亦是难得露出了笑容,就跟那戏文里唱的似得,多收了三五斗,可以思量着去个老婆了,拿着银子乐了半天,可旋即,李老白又是脸色悲催了下来。

    同村的是走运了,他把粮食卖给别人,谁还来帮他运粮到应天府啊!这要是交不上公差,他全家还是得坐牢啊!

    也许那兵凶是凶点,但好歹没动手抢,也许真是被逼急了,李老白壮着胆子又是赶紧撵了上去。

    “嗨,军爷?”

    “干嘛?耽误了军令小心你的脑袋!”小心的互送着粮食,那当兵的不耐烦的转过来,又是吓得一哆嗦,李老白可怜兮兮的抱着拳做着揖。

    “军爷,您这粮食是不是运到长江边上,乘船下江啊?”

    “你要干什么?”这年头到处都有土匪,当兵的也怕被抢,立马脸色变得警惕起来,看着这倒霉的粮长赶紧又是一鞠躬。

    “那个,小的没别的意思,小的是本地粮长,要押运粮草到应天府,求军爷开恩,能不能搭个便船?”

    “这个……,老子也做不了主,不过老子能给你问问!”

    “多谢军爷,这点,您笑纳!”

    还没捂热乎的银子,李老白又是肉疼的拿了一两,捧了出来,谁知道那兵又是脸色一边,一巴掌就给呼到一边去了,张口骂道。

    “老子他娘的一年军饷四十多两呢,为了你这一两,害得老子丢了官,老子砍了你,快滚!”

    怎么也没想到看到银子居然还有发怒的官军,吓得直哆嗦,李老白赶紧捡着银子连跑带颠的跑了回去。

    卖了粮食,看着那成堆的赋税,李老白还是犯愁,不过好歹,一村愁如今变成了他一家愁,这两天村里到处都能看到李老白跟祥林嫂似得自言自语嘟囔着没完,这是遇上亲兵了,早知道拿那银子干嘛,还把人给得罪了!

    谁知道又过了几天,那队兵又来了。

    “军爷。”这次可没敢再拿钱贿赂,满腹希望,李老白又是点头哈腰的行着里,兜里还有一块腊肉想给,又怕再次得罪了人家,还好这当兵的足够爽快,直来直去的就嚷嚷起来。

    “老家伙,你交好运了,我们大帅慈悲,单独给你们弄了些船南下。”

    “多谢大帅,多谢大帅!”

    虽然不知道是哪位大帅,但这一刻李老白也恨不得把自己亲闺女嫁给他了,可没等他感恩戴德完,那当兵的语气又是一变。

    “不过搭我家大帅的粮船是有条件的,你们村,剩下交租子的粮食,也得卖给我们!”

    “这……”

    回头看着那冒尖的粮仓,李老白的眼珠子顿时直了……


………………………………

第三百九十三章。垄断,竞争

   

    

 

    
    

  

   

    年年交租子,交的都是实物粮食,可崇祯九年,几乎一大半两淮大地,交上去的都是银子了,毕竟小命要紧,没有几个里长粮长敢守着死规矩,地主也没规定非得交粮食吗!

    每年的粮食几乎都是徽商去收,这一年,江淮的粮食却几乎全都被晋商卷走了,等到扬州的徽商们醒过神来时候,偌大的两淮,就剩下些谷壳给他们了,这些粮食也不是按照往年顺着长江向下,进入长江中下游星罗棋布的市镇,而是逆流到了安庆,在这儿转马车,沿着乞活军在大别山中修的干线直奔河~南新县,从那儿进入了北方市场。

    这里头有几样起了关键因素,首先就是宋青书这总兵,河~南沿线为了防贼,是不允许粮食进入的,可宋青书是官军,就属于看着的,他这一监守自盗,加上晋商们的发力,足足有四五百万担的粮食进入了北方市场。

    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票号!

    徽商收粮食故意拖延,压低粮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确也需要时间筹措资金,毕竟扬州商人有钱,钱却是在生意里滚着,抽出来需要时间,一兜子人民币尚且死沉死沉的,更别说贵金属的银子了。

    可晋商票号里却有钱,因为宋青书咬死了贷款必须要抵押,票号库里的银子可积存了不少没贷出去,银行可不止靠放贷赚钱,他们也做投资的,这比银子正好投资在了两淮粮食市场,一来一起,收获的利润至少不下二三百万,甚至可能更多。

    这些往年都是徽商的菜,晋商仅仅能闻个味,今年,轮到徽商渣都没捡到了。

    不过银子不是那么好赚的,蛋糕又被宋青书吃掉一块,扬州的大商们可真叫发了疯,弹劾宋青书囤积居奇的奏折几乎摆满了半个内阁,然而有弹劾的,就有挺宋青书的,北方的御史亦是仿佛纸不要钱一般拼命的上书,去弹劾南方那帮家伙,而且这一次,朝中一个很有力的大佬帮宋青书说话了。

    兵部尚书杨嗣昌!

    虽然对宋青书打着他名号招摇撞骗,还把他手稿给偷了恨得牙根直痒痒,可政治就是这么一回事,北方有粮,明年杨嗣昌要展开的军事计划无疑如虎添翼,而且二十万两屯垦银,二十万担各色屯垦粮,九月份也随着漕运的大船运往京师,这些钱粮将成为主要的军粮,所以杨嗣昌不少地方还得倚仗着宋青书。

    而且得到宋青书囤积居奇的消息,崇祯皇帝更是一笑置之,贪财,好色,胸无大志,还得罪了南方士林,这样人不好控制,还什么样的人好控制,让人放心?

    崇祯九年这粮食事件影响还不止于此,这一年,运到江南的粮食减少了,江南的粮价顿时上升了一大截,的确江南百姓跟着倒霉了,同样跟着倒霉的,还有不少江南的大世家。

    城镇化发展,不少地方做不到自给自足,粮食必须要购买,说来好笑,发现新大陆的西班牙,葡萄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因为他们把新大陆的财富全花在奢侈品上,转移到了英法等国家,给他们完成了资本积累,西,葡是花钱大手大脚没成事,大明反倒是因为太抠了,没完成资产积累,一直到后世,中国人的消费观念都和国外大相径庭,中国人好存钱,外国人连明天的钱都恨不得花了。

    分享了新大陆的财富,很大一部分银子却是被世家大族埋起来了,囤积在银窖中,并没有到市面上流通,所以美洲输入的银两一减少,原本发展庞大的江南丝织业立马就萎靡了,银子有,国内却没有足够的内需来满足,一旦出口不利,自然就饿死了。

    很悲惨,这些外国人巴巴运进来的银两,历史上又在鸦片战争等一系列战争悲惨的条约中被外国人拿回去了,尤其是甲午战争的赔款,居然极大刺激了日本的发展,老祖先埋起来的银子反倒养了这个喂不饱的仇敌。

    不过从这次江南粮食事件开始,这部分存银开始被宋青书一点点掏出来了,毕竟地方上世家人口绝对不少,为了买粮食,只能把银子纷纷掏出来。

    而且这次事件的教训,给一贯懒散,靠着官商特权缺乏经营意识的徽商们也是敲响了一记警钟,他们同样把埋起来的银子挖了出来,开始投入到市场中,至少九月份粮食惨败,崇祯九年十一月份,徽商的第一家票号也开业了。

    “哼哼,泰日天票号,他怎么就不叫王老吉呢?”

    楼上,拿着手下抄写来的情报,宋青书是颇为懒洋洋的嘀咕着,听的旁边的大掌柜的渠伯涛却是老橘子脸一抽搐,悲催的说道。

    “东家,您老还有心思开心呢!人家生意已经抢到咱们头上来了!这头扬州泰日天总号一开,那头洛阳,开封,甚至太原,西安的分号也跟着铺开了,而且人家没咱们这么多说道,只要名望够,就可以给贷款,这一个月,北方放款的生意又冷淡了不少,张家,王家,曹家那些大股东都等着您给拿主意呢!”

    “拿主意?拿什么主意?”

    “洛阳等地是咱们一亩三分地啊!您老一声令下,大家伙一起上折子,怎么也能把他们赶出去!”

    “然后让他们故技重施,把咱们在江南的票号也赶出去?”

    宋青书一反问,顿时问的渠伯涛哑口无言,两大商帮实力上说实话是差不多,北方是晋商的大本营,南方又何尝不是徽商的大本营,要是真这么靠着官府势力拼下去,双方血拼银子,到头来谁都赚不到钱,平白拿银子养了贪官。

    “那,那总不能看着那帮子徽州佬抢生意吧!”好一会,渠伯涛方才悲催的叫嚷道,听的宋青书却是正色起来。

    “你回去传信给咱们的股东,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