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乞活-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薅,长长的头发搅在一起,都打了骨朵,最厉害的就是撕衣服了,那指甲夸夸就是挠,一下就是几条血檩子,男人都不敢靠近,有几个打昏头卷入战团的立马被这些彪悍的老娘们挠了个体无完肤,脸上挠的的土豆丝似得,哀嚎着撒腿就跑。

    战场激烈的,看的那些跃跃欲试的战斗喽啰一个个都腿肚子发软了,那些都是自己人,又不能拿刀把女的都砍了吧?要是自己上去,估计衣服和脸皮子也得不保了。

    还以为是外来的想把自己的生产队给赶出去,独霸种下去的冬土豆,可这么看,却的确是两个生产队干起来了,跟着两个村儿的外人,只见也是相互掐的不亦乐乎,这看的宋青书就郁闷了,自己人,至于打这么狠吗?

    这架势,一般的手段估计是拉不开了,没有命令手下第一时间冲进去把人强行驱散,抱着胳膊,宋青书还真是咬着嘴唇迟疑了下,可就在这功夫,一阵难闻的气味忽然传到了鼻孔里,宋青书下意识转过头,不知道谁准备好浇地用的大粪忽然映入眼帘……


………………………………

第一百三十五章。一头烂事

   

    

 

    
    

  

   

    塞北,燕山西脉。

    从东面山海关绵延而起的长城犹如一条巨龙那样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苍劲而有力,这条代表着华夏抗争精神的巨龙历经千年的岁月纷纷扰扰,灰黑色的城砖似乎每一寸都诉说着沧桑,千百多年与草原的争斗给这条巨龙带来了无数的疮疤,不过从来,长城没有这么虚弱过!

    沉重的马蹄剧烈的践踏着北方大地,似乎连城墙都跟着瑟瑟发抖起来,苍狼白鹿的子孙再一次扛着令人恐惧的黑色苏鲁定战旗,驱侧着代表死亡的铁骑袭向中原袭来,而且这一次滚滚来袭的不仅有蒙古人,在苏鲁锭长矛的背后,八面红黄蓝白,颜色鲜艳而张牙舞爪的异样龙旗迎风飘荡。

    一条条恶龙丝毫没有华夏神龙的灵气,反倒是充满了睚眦那股凶神恶煞的气息,却是更加危险。

    如果要是以往,恐怕连成串的烽火台早就冒着滚滚黑烟,向边军汇报入侵的战争了,然而这一次,横行的游牧大军都逼到长城底下了,居然还没有看到一座烽火台的硝烟。

    更出奇的是,盘踞滦河河谷,屏蔽中原数百里,战略位置无比重要的喜峰口长城,此时居然没有一兵一卒宿卫。

    崎岖的山路就算清兵还有蒙古八旗的战士都是气喘吁吁爬了好半天才爬上去,关门洞开,盘登上雄伟的城墙,看着数不清的狼骑在自己脚下鱼贯而入,一个穿着明黄色锦袍,胸口绣着长龙的大胖子忍不住爽朗的哈哈大笑。

    “如此边防怠惰!防守空虚,大明已经堕落到如今了,这江山,不是我们满人的,还能是谁的?哈哈哈哈哈!”

    轻快的笑声伴随着铁骑滚滚向前,这头的骑兵还没有走完,不远处的马兰峪堡,一股浓郁的黑烟已经在惊恐的哭喊中熊熊燃起,伴随着烈烈北风,好似地狱而来的巨大鬼手,招摇不定!

    …………

    北方的硝烟倒是暂时和宋青书无关,不过他需要愁的事儿可不比抵御清军入侵来的少。

    前两天的内讧足足重伤了二十多号,伤的还有一大堆,最后逼急眼了的宋青书命人用大粪泼人,这招还真好使,撕吧的都快打出翔的两村村民立马惊叫着被分了开,尤其是那些撕逼撕的不可开交的妇女们,一个个仿佛遇到洪水猛兽那样惊叫着逃开,有的头发缠在一起的甚至把头发都扯断了,看的宋青书都觉得疼。

    好不容易分开两批人,上前一盘问,两村打的不可开交,居然是为了抢水源!

    这大旱灾已经是第三年了,两个村之间流淌的井水河子早就干涸了,取水全靠两村中间那一眼泉水,如今两村都是开垦种土豆,这日子天气本来就冷土豆不好长,再连水都供应不够,就别想收粮食了,为了这水源,两村已经不止骂过一次了,围着泉水棍棒相加,更是这儿几个月的常态。

    俩生产队队长原本想请伏牛山大当家的,也就是宋青书来裁决的,偏偏这段时间,宋青书拍拍屁股回城了,疤脸是个军人出身,这等屁事他连理会都没理会,直接一个命令一村一半,可一村一半谁都不够用,要知道工分能换到粮食也得是有产出才行,积怨已久的两个生产队干脆今天约下时间划下道来,谁它妈的能把谁打服,以后这泉水就归谁!就有个今天这一幕。

    把两伙撕的衣服都烂了村民生产队赶回他们临时住的村子,听着一个独眼青一个脸上全是爪子印两生产队队长,年纪加起来够五个宋青书的老头子唾沫星子飞溅的叫嚷着这泉水应该是自己村的,宋青书脑袋都大了三分。

    这事儿说起来应该是朝廷的事儿,马克思评价东方农业就是政府建立的大型水利工程集体劳作农业,可如今朝廷连养宗室都快养不起了,水里失修已经几十年了,让宋青书报告商南县过来引点水?下辈子吧!

    按道理来说调解村与村关系还是朝廷的事儿,可别说两个村村民都是逃了保甲的黑户,就算官府愿意管宋青书也不愿意官府管,这不削弱自己威信吗?

    可把这泉水判给水,对方都肯定一肚子怨气,还损失一个村子的收成,怎么判定宋青书还真是头疼万分,心里把扩张农业,现在却躲在一旁看热闹的疤脸骂了个半死。

    不过作为一个派系的领袖,你可以没多少智慧,也可以手无缚鸡之力,但是这果断却是必不可失的,像袁绍那样患得患失早晚的被打个满头包,左右为难了快十分钟,宋青书就拍板了。

    谁都别他娘的用了!

    这次弄来的一百二十匹战马拨来了二十匹,一个村儿十匹,都去十里外的康河子拉水去!两个村劳动力还被宋青书抽调出来一百多号,有劲儿干仗是吧?都来给老子干活吧。

    真是过的比奴隶还苦,每天宋青书抽过来一队战斗喽啰看押下,二百多人连砍带挖就在泉水那儿挖起坑来,这一干就是三天。

    “一二三,拉!”

    两个生产队长一起喊着号子,三十多个壮丁大冷天居然都是累出了一身臭汗,咬着牙的拉扯下,一个高达三米多的木头架子可算是在坑边上立好了,不过这还没完,战斗喽啰驱使下,又是十多个村民被赶到木头架子底下,拼命踩着自行车脚蹬子一样的木板。

    嘎啦嘎啦的声音中,长条架子中间连着的链条开始转动起来,带动着一个个竹筒转到了挖出的大坑底下,再转出来时候,一筒筒浑浊的水迅速注入了旁边的池子里,看到水之间注满,顿时附近围着的上千村民一起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

    缺水?挖个井不就行了。大旱灾导致地下水水位都下降了,最后宋青书又找工匠打了个翻车,在旁边修了个池子。

    两个年纪都活狗身上的老头子生产队长看着水亦是激动的感激涕零,一起到宋青书身前作揖答谢道:“多谢总瓢把子!多谢总瓢把子!”

    其实主要劳动力还是他俩村里出的,要说宋青书啥都没出倒也冤枉他了,他出的鞭子,督促这两村干活,不过这时候可不是谦虚的时候,被折腾的有气无力的宋青书直接脸子一拉面无表情的哼哼着:“谢就不用了,有事归老子管,下次你们两个老不死的再敢约炮私斗,老子抽了你俩老王八的皮,然后把参与干仗的剁了手脚直接扔山沟子里喂狼,听清楚没有?”

    这年头是乱世,宋青书的集团还是个山寨子类似土匪的组织,需要的不是仁义而是个强悍的领袖,宋青书这一凶还挺好使,两个老东西还有附近的村民立马瑟瑟发抖的跪下磕头,就连那些看的宋青书都是后背发凉的悍妇都是如此。

    要是有电脑记录的话,宋青书估计会看到自己威望值又涨一格,解决了一件大事,宋青书还挺自豪的,满意的打发走两村村民回去接着给他干活去,带着小萝卜仉二愣子等几个,宋青书满意的骑着高头大马向回扭转而去。

    可没等走一半呢,宋青书就知道了什么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回是采薇骑着匹小马,在两个土匪婆娘的保护下急急匆匆的赶了过来,见到宋青书,那张漂亮的小脸蛋都要急哭了。

    “哥,出大事了!夏叔和刘宗敏大哥打起来了!”

    宋青书差不点没喷出来,这个节骨眼上,这俩货又给他闹什么幺蛾子啊?

    “采薇别慌!有哥呢,没事!”

    一伸手把采薇从小马上揽到自己身后,猛地一鞭子抽到马屁股上,硬着头皮宋青书拉着马缰绳往回又是狂奔了过去。

    难怪采薇着急,疤脸和刘宗敏似乎玩真的了,疤脸是一杆河北大枪,刘宗敏这货直接一把大铁锤,两人斗得不亦乐乎,那锤子枪尖招招距离身子就一两寸距离了,旁边一个不小心一人就得废了,如今宋青书手里拿得出手就这俩货,这凶险的看的宋青书差不点没从马上掉下来。

    周围一群小喽啰还跟着嘻嘻哈哈的看着热闹,直接勒住马跳下来,宋青书心急火燎的连踢带踹把围观的都打开,挤到了中间,气急了的他直接逃出左轮,对着半空就搂起火来。

    啪啪啪,连着三枪,打的不可开交的俩活宝可算撤手了,锤子往一边一扔,刘宗敏这货却还是一肚子怨气,大步跑到宋青书面前,指着也是一脑门臭汗的疤脸就瓮声瓮气叫嚷起来。

    “瓢把子,别怪俺老刘完不成您老交代的任务了,这个混蛋,他把铁料全给俺老刘挪去了不说,瓢把子您带回来那些上等刀剑,这个败家子居然还要融了!”

    刘宗敏现在还是个铁匠,看到这么败家,也难怪如此发火。火铳和刀剑也是宋青书的命根子,他手下能打的家伙有五六百,可除了这一百职业土匪,剩下的还都拿着锄头呢!可对疤脸这个元老也不好说什么重话,宋青书不得不无比无奈的对着他一摊手:“我说老夏,这没事儿的你要那么多铁料干嘛啊?那上好的刀啊剑啊!你怎么就忍心融了?”

    谁知道疤脸也是无比无奈的一摊手。

    “宋老大!铁料可不多了,现在咱们屯田,紧缺农具呢,还有一千多把的缺口,有的只能两个村子共用,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刨地瓜了,没有农具,拿手挖啊?”

    这事儿听的宋青书一愣,可旋即疤脸下一句话,又如同一个电炮打在了他脑门上。

    “不光铁料马上就用了了,还有盐巴,您老下令把宋家村收获的地瓜梗洗干净用盐蒸上,现在盐也就剩下几担了,好有棉花也缺,还有……”

    疤脸这呱啦呱啦列出来一大堆来,听的宋青书是眼冒金星。

    尼玛,原来老子这么穷了!


………………………………

第一百三十六章。神奇的矮子

   

    

 

    
    

  

   

    盐和铁可是要命的大事儿,看白毛女就知道,铁也差不多,干活的农具,到防卫用的刀枪,还有宋青书梦寐以求的火铳,以前在西安城时候,这些拿银子买就行了,可是如今,逃难让宋青书不仅丢了城里的财源,更大损失则是丢了那些好不容易搭上的商业线。

    盐还算容易点,这年头私盐贩子横行,陕西虽然管的严一点,而且山西为了防寇,实行对陕西禁运,不过这儿距离汉中不远,心痛的把从太监那儿收刮来的财物拿出去二百两左右拿出去,不论疤脸还是邢老倌都很容易联络上私盐贩子。

    铁则是头疼的多了,以前是利用渠家那马车行的门路从榆林镇买的官铁私卖,现在渠家是不敢再联系了。施天福也是一条门路,临走之前宋青书一定要把香皂配方送给施天福,为的是彼此留个好念想,日后也好相见,不过在秦世子之争尘埃落定之前,他也是不敢联系的,至于其他认识的一些小商人就更加不靠谱了,所以铁还得自己想办法。

    这时候刘宗敏倒是又给宋青书提了个建议,刘宗敏学徒的铁匠村可是世世代代都靠打铁为生的匠户,生活里少不了找矿,所以匠户村倒是认识几个探矿的,商洛山估计也有铁,如果宋青书愿意花钱,他倒是可以帮忙联络。

    还有少半个月伏牛山上的土豆就可以收获了,农具还差快一千把的缺口,疤脸这货都要把刀剑融了打农具了,宋青书这时候就算再不舍得,该花不还是得花?又是肉疼的在存银中拿出五十两交给刘宗敏,反正这货也不愿意打锄头,牵了匹马刘宗敏就奔出了山。

    大约过了三天,刘宗敏还真领回来了一个。

    头戴书生巾,手里还拿着根算命的长幡,上书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口气还挺狂妄的,可这探矿先生的模样实在是不敢恭维,大饼子脸说的就是他,蒜鼻头满脸麻子跟饼上的芝麻似得,身高居然比小萝卜都矮,不过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倒是显得老奸巨猾的。

    这模样可和自己印象中的找矿工程师差远了,看着这货神气的昂这脑袋看着自己下巴壳,宋青书足足绕着他走了三圈,这才扯着刘宗敏到了一旁,小声嘀咕着:“我说,这家伙靠谱吗?”

    大眼睛一翻翻,刘宗敏瓮声瓮气的哼哼道:“你不说要个便宜的吗?这货就要十两银子,其他都要三十两!”

    宋青书听的直翻白眼,还真是便宜没好货啊!

    可就在这时候,那矮子居然傲慢的在大厅里叫嚷了起来:“莫非寨主瞧不起我宋某?哼哼,若不是我宋某科举落魄,无钱回乡,你这区区十两还请不动我宋某人呢!”

    “哎,世人皆是以貌取人之徒,这么样吧,我为你算上一卦,如不灵验,宋某我转身就走!”

    这个矮子居然也姓宋,穿越快两年,同姓者宋青书还就见过这一个,弄得他挺惊奇的,虽然算卦和找矿是两回事,不过看这矮子如此信心满满,宋青书也没推迟,干脆摆手做了个请字,旋即坐到了一旁的太师椅上,伸手搭在了桌面上,等候他来算。

    矮的确是种难以言语的痛,宋青书一屁股就坐好了,这宋矮子却是跳着高才蹦上了对面的椅子,一伸手还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