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之超级运输系统-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一个法军军官都脸色绷紧,白红相间,眉宇低垂一言不发。

  圣母他姥姥的,谁会想到这个叫刘永福的玩了个声东击西加调虎离山还有瞒天过海,胆子这么肥,竟然敢打土伦。

  最不可思义的是,他还真打下来了。

  他可没有海军战舰,也没有攻城大炮,格林那小子的确该杀呀?守着土伦都被人家给赶到海里去了。

  最可恶的是,这几个月来人抢到的金银财宝都放在土伦呀?

  去他圣母的,白干活了。

  每个人心里都在滴血,我们劫掠一次容易吗!为什么要来参加远征军,不就是来抢劫吗?

  “如今算来,将军我们只能先夺回土伦在从长计议了,那里可是有我们很多的弹药跟武器,这要是被刘永福都拿出来招兵买马,后果不堪设想。”说话的是维西,土伦失守这对他来说是个喜忧参半的消息。

  忧就不用谈了,菊花被人爆了,谁也高兴不起来,喜的是,因为土伦失守,大军不可能在向对面的萧齐发起进攻,在去打顺化了,必须先夺回吐伦,找到就近的补给点,这样三天攻破新民军阵地之事就作废了,自己不用跟猴子过一辈子了。

  不过在越南国的腹地,没有战舰海船的补给,弹药消耗压力真的很大,如果从南圻走陆路过来,那不等于白送给越南的游击队。

  里戈闻言终于停止了发泄,双眼红得像要吃人的野兽,咆哮着命令:“那就立即,马上,现在就给我夺回土伦。”

  总司令下命令了,法军收拾装备粮草,反身向土伦而去。

  看见法国人离去,萧齐疑惑起来,不多时,就有人来报,这时他才知道刘永福成攻袭取土伦。

  萧齐立即说道:“来呀!去给我通知阮福时,告诉他法国人被我们打退了,土伦也被我们攻占了,叫他把越南的军队带过来,我们要追击法国人,能收复多少被法国人占据的国土,就看他的表现了,对了叫他出发前,先准备几箱黄金,慰劳一下我们受伤的心灵。。”

  “副师长,那要不要让他在送五百个美女过来,听说这家伙有三千佳丽在后宫闲着也是闲着。。兄弟们出国一次不容易,应该不算犯纪律吧。”

  “滚,你们这群流氓牲口。。五百怎么够,至少一千五。。”

138章 曾国藩调将

 137章曾国藩调将

  就在第6师跟法军酣斗之际。

  清广西提督李扬升,带着清军水路并进,大军三万人浩浩荡荡前来,其中一万五千为浔郁平原各地方民团武装,一万五千人从各州府重镇抽调过来的广西清军。

  他们同样携带大炮一百多门,乃是新铸大炮,威力可能不及英法,但是比以前的那些旧炮高了一二个档次,射击距离更远。

  同时柳州的张凯嵩确定新民军是佯攻庆远城,不是打柳州之后,带着大军一万多人南下进攻南宁。

  清广东方面清两广总督毛鸿宾也开始调动广东清军极积支援李扬升与张凯嵩,清广东巡抚湘军大将曾国藩惜日的八大幕僚之一郭嵩焘,也跃跃欲试,恳请带大军入桂支援。

  一时广西战场硝烟又开始弥漫,战斗一触即发。

  而这时远在安庆的曾国藩也在跟帐下幕僚们开会。

  “如今新匪已坐大成势,夺取了天府之国四川,更是趁我等围灭南京粤匪之际,先后又攻占了贵州云南。

  两个总督,一个将军,三省巡抚、提督、布政司、按察司、提学司,盐税司、知府等等大小数百位三品以上大员尽数被杀或是擒获,入川的湘部胡中和战死,何必胜被杀,周达武被擒,刘岳昭盾走越南,至今下落不明。

  现在又攻占广西南宁,欲取两广之地,大家有什么想法。”

  呼!

  气氛很凝重!

  通过介绍众将才明白,这新民军崛起速度比之洪杨还要迅速,占地之广更胜太平天国,杀官俘获官员之众更是干净利落,三省的大小官员全入蛊中,一个没跑掉,唯一逃出来的还下落不明,而且这个人竟然还是湘军。

  丢脸到姥姥家了。

  实在让人骇然跟汗颜,由其是老上司骆秉章跟刘容都被俘虏。

  骆秉章在湖南做过许久的巡抚,主管湖南很长时间,更是湘军的支持者,曾国藩的崛起离不开骆秉章的早期赏识跟大力扶持。

  刘蓉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是从曾国藩的幕僚出来的,是最早追随他的人之一,为他出谋划策献计解难,当年曾国藩投江自杀,还是他拦劝了一把。

  这老头人缘也还不错,跟湘将里的大部分人都关系极好。

  “伯琛,不是在广东吗?想来以他的才智应该可以阻挡新匪攻占两广。”

  “伯琛一人怕是独木难支,两广之军不如我湘勇建儿,怕是挡不了杨东方这贼人的兵锋。”

  曾国藩也是一脸凝重严肃,倾听着下面人发表各种意见,最后总结一点,必须派遣湘军名将前往,但是矛盾点又来了,现在各部都在积极围攻南京,歼灭洪秀全。

  正是紧要关键,抽不出人手。

  就算抽得出现在也没有人愿意走呀!

  眼看洪秀全就要完蛋了,正是吃蛋糕,分红利的时候,你要走了,可就没有什么功劳奖赏了。

  换了谁也不愿意去广西呐!

  最会做官,揣摩人心的曾国藩自然明白这一点,他一向的宗旨是谁都不想得罪,所以他才犯愁呢?

  “不如让芗泉去,他可是很神勇,我湘将里的翘楚猛将。”

  蒋益沣三个字跳出来,众人为之一静,眼前一亮,心中一松,暗叫提得好。

  蒋益沣,字芗泉,湖南湘乡人。

  他与李续宾一样,都是罗泽南的门生。

  只不过他素来与李续宾不和,所以当李续宾代罗泽南后,他即被冷落在一旁,郁郁不得志之下,只好回湘乡老家去蹲着。

  后来,因为广西广东各地纷纷起义,几十万义军围攻广州不克,一部退到广西,成立大成国,占据浔州,又攻占除桂林之外的广西全境,两广方面不得不向湖南清巡抚骆秉章请援。

  骆秉章在湘军的宿将都有事在身之下,这才想起了这个蒋益沣,派他出师广西平乱,这也就让他的仕途从此才有点起色。

  后来广西被清军镇压得差不多了,李续宾也死后,跟湘军内部的关系才算缓和,然后把他调到了江南来,浙江湖州一战,那次他对上了太平军的勇将“黄老虎十万大军,大败堵王黄文金,一时名声鹊起。

  成为湘军最猛的湘将之一,直接排上湘军战力榜十名之列。

  然并没有什么卵用,他始终都不受湘军内部喜欢,包括曾国藩。

  所以众人一至同意把他从南边这块蛋糕里摘出来,远赴广西对付新民军也就顺理成章了。

  “好!就调芗泉部在次入桂,再建奇功,荡平新匪。”曾国藩拍板确定了这么一员大将,这真是两害取其轻,得罪谁都面子不好过,只能调蒋益沣了。

  不过沉呤一会他又道:“次青也一并调去剿灭新匪吧,你们谁写封信给他,让他幕勇成军,建立新功。”

  曾国藩说的次青是他原本坐下八大幕僚中的一个,名叫李元度,原本是文官,后来从军变将,立了不少功劳,授浙江盐运使,升按察使。

  后来驰援不立,曾国藩一向爱惜羽翼,为了保全自己,避免被老牌清庭官员弹劾,不得不对亲信下手,亲自弹劾李元度,把李元度开回了老家,之后曾国藩也觉得有点对不起他,所以这才想要复用他。

  现在正值新民军东进之势,所以又想到了他。

  想到李元度曾国藩又不能不想到屡调不听的李士杰。

  “新匪之东进师意有犯我湘湖桑梓,既然隽丞不愿离乡,现在正好有人守土保靖,便无需另派它人回湘了。”

  就这样,从湖南西部到湘西南,广西东,广东西暂时构筑成一条湘军防线,四员大将,众人也觉得暂时挡住新民军东扩还是可以的。

  所以曾国藩便让人献计献策,加快平灭太平军,拿下南京,好回身去围剿新民军。

  直到天黑,众人散去,曾国藩发去送往四省各部的命令,这才转身盯着角落里悠闲喝茶的幕僚赵烈文:“惠甫为何今日不发一言,到有这般闲情逸致。”

  赵烈文放下茶杯笑道:“大帅今天调蒋益沣去广西实是不妥!”

  曾国藩眉头微皱,不是因为赵烈文对他无礼,赵烈文这人嘻哈惯了,他也习以为常,而是赵烈文虽然嬉笑着说,脸色却很严谨。

  “有何不妥。”曾国藩开口问道。

  “日后你自会知道,到不如派席宝田去。”赵烈文并没有直面回答,反出了一个主意,到让曾国藩眼前一亮,默默点头。

  是呀,席宝田这家伙刚刚被杨岳斌弹劾降了官,也可以调过去,这样广西方面就更稳妥了。

  席宝田的精毅营里精兵猛将更多,其中幕僚陈宝箴,被称之为三君子有大才,更有后来坐到一品提督的十个猛将,二品总兵的也有十几个,由其是以苏元春三兄弟都是广西人,均是抗法名将,对那一带熟悉。

  当然精毅营里还有一位最让后人难忘,他就是顶顶大名的辨子军大帅张勋,民国年间的张勋复辟,把溥仪又请上龙椅的张勋同样出自精毅营。

  赵烈文直接站了起来,然后来指外面的院子道:“大帅,你多久没有观天象了。”

  曾国藩跟着赵烈文来到院中,抬头见星,北方一颗帝星愈明,东南一帝星黯淡无光,似有坠入陨灭之危,心中了然,自觉没有不妥。

  所以说道:“我观它,宗庙无忧。”

  “大帅喜欢夜观天象,但是我听古人常说,圣君子都是白天看象比较准,尤其是日月交辉之际,最能显神通。”赵烈文转身望着西方道:“那边升了一颗帝星,看样子大帅还没有发现。”

第138章 夜谈论星象

  第138章夜谈论星象

  曾国藩又皱起了眉头,扭头向西看去,那边什么都没有,只有深遂的夜空,无尽无穷,显然他有些不信。

  “京城中来人说,都城里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经常发生,而市肆里乞丐成群,甚至于妇女也裸身无裤可穿,民穷财尽,我本以为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分剖离析。然而主德隶重,风气未开,若无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异日之祸,必先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赵烈文很感慨的说完,曾国藩心急了,问道:“本朝君德比较正,或者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吧。”

  赵烈文也不顾忌他的身份,讥笑说:“君德正吗?哈哈。。可笑,国势隆盛的时候,士大夫食君之禄报君之恩已经报得差不多了,没有人叛乱,他就该知足了,本朝创业太容易了,就跟捡沙滩上被海水冲上岸的贝壳一样。

  旗人杀戮之气太重,夺取天下太过机巧,均是用吾汉人相杀,屠灭数省,故天道难以愈合,善恶循环掩盖不住,后面的君主不见得就有土德,养不起,养不起。。”

  曾国藩有点愣了,今天赵烈文说话越来越疯癫了,好在自己屏退了左右,不然这话要传出去,麻烦大了。

  所以他的脸色很难看,都紧成了石头,轻声呵斥道:“惠甫,不要在唱戏文了,我就知道你要嬉闹,下次不可。。”

  曾国藩好意提醒,制止赵烈文,但是赵烈文偏偏又说:“当着大帅的面,我才说实话,我虽爱开玩笑,但是大帅真以为我会用这种事来虎骗你吗?如果没有西边那位腾空出世,旗的人江山,真的走不过五十载。”

  曾国藩闻言,蹙额良久,信了三分,最后挡不住好奇问道:“那有了西边那位呢?”

  “不出十载,汉室必兴,见龙在田,紫气东来。”赵烈文铿锵的说完,突然头顶的天空被一片黑云遮掩,平空响起了惊雷。

  他的身体也一颤,一口血水吐出,曾国藩诧异不已,但是赵烈文擦擦嘴角,无奈摇头:“看样子我要折寿了,这个天。。真的不能说真话。”

  曾国藩露出一丝苦笑,他知道赵烈文并不在是开玩笑,眉宇间透着浓浓的愁意,抬头望着迅速消散的黑云。

  “西面那位,的确不可小觑,比之洪杨还要棘手。”曾国藩有些无奈的叹出一声。

  天府之国,新民军得之真是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钱有钱,哪怕是据地而守也足够几十年耗的。

  就跟当年的南明一般,想要拿下四川,怕是又要杀个十室十空。

  赵烈文笑了笑,抚住胸口,他知道曾国藩为什么说这种话,一是曾国藩老了,灭掉洪秀全也没有什么精力在对付杨东方了。

  二是,他没有借口对付杨东方。

  当年练湘军,誓师的时候,他还能用声称太平天国运动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

  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他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这才为湘军的壮大,跟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今天的局面,保住了满清的天下。

  太平天国拜上帝教这一点,开始的确为洪秀全吸纳了不少忠实的追随者,但是万物有阴阳,阴阳是相生相克,所以最后也成为了太平天国的的一个大污点。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来路不正,出师无名,借夷乱华,又毁宗灭儒灭佛灭道,的确让人诟病,意生反感。

  所以跟着湘军的兵也好,将也好,各路围攻太平军的清军也好,就没有舆论跟自我道德的压力,一个个尽情的杀呀杀呀,把对洋人的那种屈辱愤恨跟无奈,发泄到了太平军的头上,就当是杀了洋鬼子一样。

  实在是有点时代大背景下的变态。

  现在四川的杨东方不一样了,他不信太平天国这个教,也没有毁儒灭佛灭道,是信祖宗的,打的旗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