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构点点头,道:“斩了!”

  “他可曾有话说?又或是任何的求饶?”赵佶急忙问道。

  赵构摇摇头道:“并未多言,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他的样子非常的淡定,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更没有丝毫的求饶,像是做好赴死的准备,一心求死似的!”赵构回想起当时方腊受刑时的模样,显得非常淡定而坚决,面带微笑,悍然赴死,像是生无可恋了,故而有些费解,以他来看身为一教之主断然不会如此泰然处之。

  赵佶闻言沉默不语,喃喃自语道:“她死了,心也死了吗?……”

  赵构听见赵佶的话,显得有些诧异,又不敢询问。但是,他可以肯定方腊与自己的父皇定然相识,关系匪浅。纵然心中疑惑不解,赵构也不敢贸然问明缘由,以免惹恼自己的父皇。

  从赵佶流露出伤感的眼神中,赵构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挣扎之意,又看见了他哀伤不已,心里一紧,觉得有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只不过,这些事情都不是他能够参与的。

  赵构之所以猜测方腊与赵佶之间有关联,也是从赵佶让他监斩方腊的时候看出来的。方腊乃是大宋最大的敌人,又犯上作乱,触怒龙颜,是真正的大不敬之罪,就算是凌迟处死也无可厚非。

  但是,赵构看到赵佶脸上的不忍心,还有就是赵佶最后的话。若是按照大宋律例,犯上作乱者理应处以极刑,判以凌迟,受千刀万剐之刑。然后,尸体就被丢进山野之中喂狼,赵佶却让他将方腊的尸首收敛,然后再火葬,这让他有些怀疑,却也不好说什么,还叮嘱这件事不允许告诉任何人。

  正是赵佶的话,让他有些怀疑,没有直接询问,反而深夜前往天牢。只不过,赵构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方腊已经被处死,他也不再纠结此事,也就不再想太多了,安心的回到郡王府。

  赵构离开后,一道黑影出现在赵佶面前,沉声道:“这便是他的骨灰吗?”

  赵佶点点头,道:“这便是构儿交给我的骨灰,断然不会错。十三弟,你将他埋了,至于墓碑就不立了。若是被有心人发现,只怕又要惊起一番风浪,只怕明日早朝便会有人借此发难了。”

  赵似与赵佶两人几十年的兄弟情义,岂能不知赵佶心中所念,郑重地点点头,道:“我知道了,皇兄,我先告辞了!”

  于是,赵似捧着方腊的骨灰转身告辞而去,他便找到一处地方,然后亲手将它埋了起来,立了墓碑,上面却没有写上任何的字。乍看上去,难以发现这会是一座坟墓。

  “当初,我们三人结为异性兄弟;如今,你却与我们天各一方。或许,这便是我们的命,无法改变。有些事情,我们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若不是皇兄与她相遇,你也不至于走上这条路,更不会与我们为敌,试图挑战皇兄的威严。”

  “你可知道皇兄一直不曾追究当年的事情,无非就是念及兄弟情义。纵然你已经忘记,皇兄却没有忘记,我也没有忘记。皇兄一直牵挂着她,却得知她已死,只怕皇兄走的路更加的艰难,会选择一条不归路!”

  “当初,你聚众起义,又挑衅皇兄,他一直忍让,更没有真正的派遣朝廷大军前去,无非是想给予你这个机会。如果大军压境,只怕你那些人根本就不是对手,就算你武功再高,也难以逃脱千军万马。”

  “若不是你做得太过,用情至深,为了她一人与朝廷作对,我们三人还可以把酒言欢,也不至于闹成今日的局面。若非有你,只怕成全不了构儿的威名,这样一来也好,我们也放心了!”

  赵似目不转睛的看着眼前的墓碑,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倾诉。但是,这些话方腊已经听不到了。方腊被处以极刑,赵似也曾在人群中观看,他也知道方腊心中所念,这样的结果不好也不坏,随机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座孤零零却没有字的坟墓。

  赵构回到府中,早已将方腊与自己父皇之间的关系抛诸脑后,接下来才是事情的关键。只因,宋江等人战胜方腊后,官职提升了不少,又分封各地,故而他要面对的就是这些人会离去。

  自从赵构得胜归来,当天晚上大摆宴席与众兄弟开怀畅饮后。次日,宋江等人便接到圣旨,命他们即刻启程前往授封地任职。赵构有时候也看不出端倪,就像是赵佶的态度似的。

  宋江等人接到圣旨后,唯有答应下来,即刻启程,也就是明日众人各奔东西。这天晚上,宋江、卢俊义、吴用、孙立等四人聚集在郡王府,一直等候赵构,看见他们四人前来,有些惊讶,道:“各位哥哥,你们怎么来了?”

  宋江回道:“郡王,我们有事前来!”

  赵构也不知是什么事情,便欣然的邀请他们四人一起回府,来到客厅中,他再次询问众人的来意,他们四人都面无表情的看着赵构,开门见山地说道:“郡王,我们四人前来乃是心中有些担忧?”

  “担忧何事?”赵构诧异道。

  宋江回道:“郡王,我们这些与你一起征战的兄弟都接受朝廷的册封,加官进爵。但是,这一次皇上好像是针对郡王似的,将我们所有人全部远离京城,只留下寥寥数人在京。”

  “目前的形势来说,这对郡王大大的不利。这也是我们四人前来的原因,不知皇上是作何打算?”

  军师吴用接话道:“宋江哥哥所想正是我等所思之事,故而相约一起前来。以目前你的处境来说,我们这些人全部都离开了,只怕你身边再无可用之人,朝中的势力你又无法与其他人相提并论,只怕后果有些严重。”

  他们二人说的话中深意,赵构明白了,意思是自己的父皇有意针对自己。宋江等人授封的官职与管辖地都不在一起,京城中又没有任何的势力,要是他们都不在的话,太子赵桓等人势必会趁此机会攻击,达到自己的目的,故而他们都有些担心才会欣然前来。  

第二百零二章 皇叔,你来了!

  赵构感激不尽,他知道宋江等人担心之事,不仅仅是宋江前来,就连师叔孙立也来了。以免树大招风,或是被有心人知晓以此为借口弹劾赵构,故而只有他们四人匆匆前来,就是提醒赵构要小心。

  宋江等人在郡王府中大吃大喝过后,清晨醒来便接到圣旨,让他们不日便离开京城。虽然有些疑惑,却也没有多想,直到军师吴用点醒众人才明白事情有些不对劲。

  宋江等人的离去,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任何损失,官职提升,权力也大了,还都是清一色的武官,尤其是三品、四品官员更是离得京城千里之遥,五品官员也不过是寥寥数人留下。

  众人暗想事情有些不妙,不约而同的来到郡王府。此时,赵构不在府中,正在监斩方腊,他们也没有派人前去催,一直留在府中等候赵构归来。与此同时,他们又私下里商议一番,各自道出心中的想法,才发现几人想的是一样的问题,更是焦急不已。

  宋江等人离去,赵构便独自一人留在朝中,那便是真正的孤立无援,远水救不了近火。他们越想越吃惊,皇上的旨意乃是通过枢密院传达下去,宋江等人猜测是太子赵桓在其中搞鬼,殊不知这是宋徽宗亲自下得旨意,原因不足为外人道也。

  “郡王,只怕这是太子从中作梗!”军师吴用皱着眉头,沉声道。

  赵构回道:“这件事已然成为定局,我们也无法改变。毕竟,这是皇上的旨意,难道真的违抗圣旨,不愿意离开京城?若是那样做了,不就是让他们有借口将我们一网打尽。”

  “再说,兄弟们都与我并肩作战,早已成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兄弟们违抗圣旨,后果就不堪设想。无论怎么说,我们还是臣子,父皇并未真正看不清事实!”

  “退一万步来说,太子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公然假传圣旨,那样做岂不是将自己逼上绝路吗?即使太子一年来有了很大的变化,也不敢如此做。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想必是父皇亲自下旨。”

  众人沉默了,他们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却又不得不承认,这道圣旨是宋徽宗亲自下达的。但是,他们又不敢这样想,只因真的是宋徽宗这样做,那就是将赵构逼上绝路了,以他一人之力如何与太子赵桓如此庞大的势力对抗。

  如果赵构所说的事实,也就直接说明宋徽宗对赵构的宠爱与之前相比天差地远,也可以说将他抛弃了,形势严峻。宋江等人心急如焚,赵构却风轻云淡,看得很开。

  虽然不知道父皇的真正用意,不过赵构相信以帝王权衡之术,必定是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不可能让太子赵桓一家做大,势必会给予他一定的支持。目前为止,赵构不知自己的父皇会给予哪些帮助,却不曾担心。

  “众位兄弟,你们放心,事情不是你们想的那么坏,也不会那么好。”赵构微笑的看着宋江等人,他们诧异不已,又听到他说道:“如果是事情真的到了那个地步,只怕我们此次回来不要说加官进爵了,就连自己的性命都堪忧。既然父皇有圣旨,我们听命行事便可,想必这件事应该是一个开头,后续才是真正精彩的地方。”

  卢俊义眉头紧锁,惊疑道:“当真如此?”

  赵构坚定地点点头,道:“不说十分有把握,少有也有七八分。诸位哥哥不要忘记了,皇上乃是我的父皇,虎毒尚且不食子,父皇宠爱太子那又如何。难道哥哥就没有想过,这件事还是利大于弊!”

  众人齐声道:“如何利大于弊?”

  “诸位哥哥离开京城,这样一来对于我来说反而是一种保护!”赵构娓娓道来,“诸位哥哥都是招安入朝,又是武官,要是留在京中,我又没有任何实权,只怕受不住朝廷的规矩;诸位哥哥又嫉恶如仇,要真的看见不平事,十有**忍不住,那样后果更加的严重。”

  众人恍然大悟,他们没有想到这一点。正如赵构所言,他们都是招安入朝,本质上就是草莽出身,有些人之前是朝廷官员,也是看不惯朝廷中有些人的行径才会选择落草为寇,朝中规矩较多,他们也无法耐住性子,只怕又是祸事。

  换个角度去想的话,宋江等人反而觉得宋徽宗不像是遣散赵构麾下的势力,倒像是一种保护,也不像弃之不顾,倒像是帮助与他。

  顿时,众人豁然开朗,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随即便与赵构说了几句,然后便告辞离去。

  待他们离开,赵构纹丝不动,微笑的说道:“皇叔,既然来了,就不必躲躲藏藏,还是现身吧!”

  赵似惊讶道:“你小子,怎知我来了?”

  赵构嘿嘿一笑,道:“皇叔,你是最疼爱我的啦,不可能放任我不管不顾,必定会前来的。再说了,皇叔的轻功虽好,不动声色地出现在我府中,我要是不知道的话,那还得了!”

  “你这小子!”赵似哭笑不得,宠爱的看着赵构。

  赵构道:“皇叔,只怕这次前来是又要事吧!”

  赵似点点头,道:“本来是有要事,不过现在看来说与不说都是一样的。”

  赵构道:“皇叔,你来此应该是父皇的旨意。如此一来,我之前猜测的是正确的?”

  宋江等人在此,赵构便发现赵似悄然而至。但是,他没有言明,待他们离去后才点明,无非就是想要看看自己的十三皇叔来此到底所为何事。但是,赵似的话让他明白了之前自己的猜测与赵似来此的目的,**不离十。

  赵似来此是点醒赵构,也是按照自己皇兄的命令前来,出言点拨一下。赵构的那番话,以及心中所想,大大的出乎意料之外,赵似那一刻觉得赵构真的成长了,仅凭推测便猜中了宋徽宗的心思。

  “真是一对父子,果然心有灵犀!”

  赵构问道:“皇叔,父皇此意我明白,只怕有些人也明白其中道理,要是发现又如何是好?”

  赵似笑道:“这点不是你担心的事情,自有应对之法。你的智谋与皇兄当真是有的一拼,不愧是父子连心。你能懂那真的是太好,有些话不好明说,日后你就会发现了,莫要让我们失望。”

  赵构是聪明人,赵似的来意他也猜出大概,又听闻他所言,心中已然清楚明白了。有些事情不能言明,放在心里比较好!赵构郑重的点点头,道:“皇叔,你就放心吧!我不再是小孩子了,有些事情还是能懂得!”

  赵似欣慰的点点头,慈祥的看着赵构,赞扬道:“老九,你真的成长了!”  

第二百零三章 布局

  “皇叔,那接下来我该如何做?”赵构躬身问道。

  赵似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道:“一切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吧!”

  赵构深深地看了一眼赵似,正声道:“侄儿知晓了!”

  “没事了,我先行而去了!”赵似告辞离去,留下赵构一人沉思不语。

  赵构的问话是询问赵似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太子赵桓,也就是大哥的攻势。赵似的话就是告诉赵构一切随他,也就是代表着宋徽宗的意思,不要有所顾忌,两不相帮,任由他们争夺皇位。

  赵构自始至终没有想过染指皇位,他的心思想着日后金国入侵大宋该如何应对之策,偏偏事与愿违,有些事情还是需要面对。既然父皇的意思让他自己按照方法去做,那么赵构也不再顾忌许多,也要提前准备了。

  “王管家,你去喊李施恩、李施仁两兄弟前来!”赵构沉默许久后,便让王武前来,命他喊上他们两兄弟。

  片刻后,王武带领着李施恩、李施仁两兄弟前来,躬身道:“少主,有何吩咐?”

  “你们三人随我去一个地方!”赵构说完便带领着王武、李施恩、李施仁三人一同离开郡王府,他们没有乘坐马车,徒步而行。

  王武三人一路上没有说出一句话,就这么默默地跟随着赵构来到一处寺庙之中,有些奇怪。只见赵构二话不说,偷偷地从后门翻入其中。片刻后,赵构带领他们三人来到了一处厢房中。

  “何人深夜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