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构震惊不已,迅速的接过那人手中的情报,拆开信封,细心看了一遍,皱着眉头,喃喃道:“为何会这样?……没道理啊!……他们都已经被派遣出去,理应不会惹是生非,怎么月余时间便发生这么多事情,莫非是……”

  “你猜的不错,这一切正是他所为!”赵有恭接话说道,要不是赵构觉得事情反常,也不至于让他派人前去追查,“经过数日的调查,果然不出所料,这些事情都是他的手段,目的自然不必多言了!”

  “没想到真的是他所为,看样子李邦彦的事情让他产生了危机感。”赵构得知是那人所为,心里反而不纠结了,看着手中的情报,不由得抿嘴一笑,笑眯眯地说道:“这样才有意思!”

  赵有恭惊疑道:“你不打算出面处理吗?”

  “这些事情还轮不到我亲自出手,要知道他们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些事情只要稍微点拨便清楚敢怎么做。”赵构摇摇头,笃定地说道:“以他们的本事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个事,不必大惊小怪,就随他们去吧!”

  赵有恭没有直接反驳,看着赵构沉声道:“若是这样下去,只怕有些事情出乎意料,真的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我觉得还是需要提个醒,以防他们真的上当受骗了,奸计得逞日后恐有麻烦!”

  赵构想了想,也觉得这件事不能任其发展,要想他们都是吃过亏之人,真的中计了,只怕难以脱身,好不容易将他们收服,最后努力化为泡影,谁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故而他赞成了赵有恭的话,决定亲自写封书信,叮嘱他们小心行事,切不可再冲动了,要冷静处理,待事情确定了一切好办。

  太子赵桓听从王黼地建议,采取‘围魏救赵’计谋,又仔细商议后,将事情的前后分析透彻然后就行动了。并且,赵桓通过了解梁山军的将领性格对症下药,设下圈套,梁山军等人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还是中招了。

  首当其冲的便是宋江、卢俊义,他们二人是前后脚出事了。他们都掉进同样的陷进中,全部都是诬陷,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最后他们二人都被关押起来,脸上都觉得莫名其妙。

  自从跟随在赵构身边,宋江、卢俊义二人早已没有之前的匪劲。况且,他们之前都是朝廷中人,自己被抓时都懵了,满脸的不可思议。那一刻,他们便知道自己被人陷害了,到底是何人却想不出来。

  自从宋江、卢俊义二人被逮捕后,又被莫须有的罪名剥夺军权,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受到他人陷害。此外,那些抓捕他人的官吏,口中振振有词,又不停地嘲讽,差点引发争斗。

  当初,宋江、卢俊义等人被抓时,军师吴用便猜到事情不对劲,冷静下来后仔细分析也猜到事情的大概,故而他写信送往郡王府,将这里发生的事情都一五一十的告之。

  那个时候,赵构不以为然,没有放在心里,直到后面陆续都出现这样的问题,赵构也不能淡定了。与此同时,赵构便吩咐楚王赵有恭派人调查,他觉得这些事情都是太子赵桓搞的鬼,苦无证据不好弹劾,只能叮嘱众人小心为上,也让他们好好地休养一下。

  此次调查的结果证实了赵构猜想,之前还一直不敢确定的事情,现在结果出来了。赵构心中的疑虑被打消了,他知道宋江等人是受到自己牵连才会卷入这件事情当中。

  可他也明白这件事自己还真的不能出面,至少目前的情况不能出面。如果赵构出面了,那么便中了下怀,唯有叮嘱众人暂时忍耐。只要解决了这件事,他们变会安然无恙,切莫中了他人圈套。

  赵构立即修书一封送往各地,为得就是安抚人心。赵构不希望他们再回到原来的路,要真的打回原形,不仅仅让大宋雪上加霜,对自己与他们自身都没有利益,唯有静观其变才行。

  此外,赵构心里也清楚太子赵桓这次反击不会那么简单。并且,赵构看过所有人犯的罪,无一例外没有任何破绽。如此大动作,赵构岂能不明白赵桓的心里所想,渐渐地花开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

  “你还在为这件事考虑?”赵有恭见状,不冷不热地问道。

  赵构点点头,郑重地说道:“正是担心此事,要不是军事巧妙地避开了,只怕我们这次将被他来个措手不及。以我的猜测没有错的话,他们锒铛入狱为的是逼我现身求情。”

  “如果不求情,他必定四处散布谣言中伤我;如果求情,他必定落井下石,这一招棋走得不错,堪称无懈可击。若是再不行动,他的行动或许更大,这样一来会有动静。”

  “偏偏这次出手这么快,有些意外!我已经猜到他们必定反击,决不会束手待毙,没想到事情发展如此快。前些日子扳倒李邦彦,估计是刺激到他们,为得就是给予我重重的打击。”

  “但是,他没有料到这件事这么快便被我发现。如果时间在久点,那时候我们想要出面都轮不到我们。”

  赵有恭觉得赵构所言甚为有理,现在是非常时期,要是一味地退让,好不容易聚集的势力顷刻间散去。赵有恭不敢赌,赵构也不想自己的努力化为泡影,岂能善罢甘休。

  赵构笃定,要是太子赵桓真的决定设计好一切,为得就是打击他,让他从朝堂上。赵构嘴角微微翘起,冰冷武器的沉声道:“既然你想玩,那我便好好地陪你!。

  赵有恭看着赵构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除了暴戾还有杀意,他便猜到赵构此时心中早有谋划,又或是太子赵桓等人的行为彻底惹恼了他。赵有恭念及此事,喃喃自语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赵有恭面面相觑,看见赵构像是知道了什么似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问道:“明白了何事?”  

第二百八十七章 静观其变

  赵构笑眯眯地回道:“佛曰:不可说!”赵有恭嘴角一抽,“堂兄,到时候你便知道他们意欲何为了。恰好借此机会,彻底改变一下,唯有如此方能一线生机。”

  赵有恭低头沉思许久,还是没有头绪,也不知道赵构明白了什么事情,唯一确定的便是赵构已经猜到他们的目的了。虽然有些不解,不过赵构不着急,赵有恭也不必心急如焚,到时候事情终究有明朗的一天。

  “堂兄,接下来才是关键,拭目以待吧!”赵构神秘兮兮地笑了笑,微微眯着眼睛,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陡然间冒出光亮,仿佛看见了什么似的让他整个血液都沸腾起来。

  赵构是当事人,亦是赵桓重点对付的对象。宋江、卢俊义等梁山军出身的人悉数吃了官司,有些罪名颇重。赵构心里自有打算,看似严重实则虚妄,只是他没有预料到军中事务他们也能插上手。

  赵构相信宋江等人化险为夷,自由应对之法,只要度过这段时间便不再有事,故而他按兵不动,也不准备上奏求情,作壁上观。但是,赵构还是暗中修书与他们联系,让他们静观其变,不可妄动。

  原本只是小问题,要是真的反抗或是动手,那就演变成违抗军令,要杀头的。那时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只能回到从前一样,那就得不偿失,故而他命令众人冷静处理,必然性命无忧的出来。

  众人接到赵构传递出的信,心里明白自己等人要是反抗或是有任何怨言,便会有人将所有的一切奏报于朝廷,那就真的覆水难收。并且,宋江等人效忠于赵构,势必会牵连到他的安危。

  经过此事,宋江等人也明白赵构在京城已经行动了,这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事情,也就没有反对之声,全部都束手就擒,任由他们发落。至于犯得事情,他们仍然据理力争,凭借的便是他们与赵构关系不一般,要是惹恼了赵构后果不是地方官府担当得起。

  即使受命于太子赵桓等人,地方官吏还是听闻赵构的手段,现在局势未明他们也不敢彻底得罪赵构。如果赵构真的取而代之,到时候第一个收拾的便是他们这些官吏,也就出现了阳奉阴违的现象,这是赵桓等人未曾预料的事情。

  “这些人真是大胆,居然敢违抗本宫的命令,迟迟不作为,真是该死!”太子赵桓恼怒的低吼一声,大手一挥猛地将茶杯摔在地上,发出破碎的声音,仍然难以抑制他此时的怒火。

  高俅、王黼等人齐声劝道:“太子殿下息怒!”

  “息怒?哼!”赵桓涨红着脸,气得两眼直冒火,厉声道:“如何息怒?这群人居然如此大胆,敢阳奉阴违,待本宫得势后,他们这些人一个都逃不了,想要两边都不得罪,岂能让他们如愿!”

  “太子殿下莫急,王大人不是还有一计;现在想想,理应快要见成效了!”高俅劝慰道。

  赵桓目不转睛的看着王黼,冷声道:“王大人,本宫等着看你的计谋成果。这一次就算了,要是有下次,哼哼!……”

  王黼冷汗直流,他也没想到下面的人居然敢阳奉阴违,表面上执行他们的命令,给宋江等人使绊子,暗地里又留有一手,并未真的严惩,以至于‘围魏救赵’的策略还没有实施便中断了,这让他心里有些担心。

  原以为赵构的威名显赫仅限于京城范围内,不曾想他的威名远播,就连地方官吏都知道他的手段。宁可得罪太子赵桓以及他们等人,也不愿意开罪赵构,这样的苦果真的让王黼有些难以下咽。

  如果这次恶意中伤的计谋失败,只怕赵桓毫不犹豫的将他处理掉,王黼心知赵桓的狠辣无情。王黼看着赵桓铁青着脸,浑身一颤,心里一惊,慌忙点头回道:“微臣自当不负太子所托!”

  “但愿如此!”赵桓板着脸,冷冰冰地说道。

  王黼擦拭冷汗,尴尬地看着赵桓,猛然想起来,心里一惊,暗暗地想道:“真是没想到他的威名居然如此远播,要真的中伤话语传至京城各地,要是找到散播之人是我,只怕不用他亲自动手,就连其他人都不会放过我,还是想个万全之策方可。”

  太子赵桓等人的势力极大,就连军中都有眼线,只可惜他们借用赵构骠骑大将军身份大做文章,却忽视了这个身份本身的含义。当初,赵构可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总揽天下兵马大权;凡是大宋将领都受到他的节制,就算那是应对当时的危机才封的,不过皇上未曾撤回,也就是说这个名义上的大元帅仍在,身为将领可不敢得罪赵构,要不然真的失职了。

  现在,赵构乃是真正的入主朝堂,已然崛起,更是不敢正面作对了,只得迂回作战。赵构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取得战功,不仅仅让他们羡慕,还有敬畏,值得他们尊敬,思前想后还是明哲保身,这才让赵桓措手不及,赵构却是高枕无忧,不必出面求情,反而任由发展。

  接下来,王黼顶着压力迅速地办理此事,为得就是能够在赵桓面前得到褒奖,彰显自己的实力。赵构盛名在外,王黼借由他的盛名以此中伤,为得就是君臣离心。

  纵然是当今皇上宠信的皇子,赵构还是一位将领,功高震主、自立为王等事情太多了,自古有之。大宋王朝之前的大唐王朝乃是最典型的事迹,要不是地方将领权力极大,也不至于分裂,更不会出现五代十国。

  大宋开国君主宋高祖赵匡胤重文抑武便是担心将领权力太大,跟他一样黄袍加身危及大宋王朝的统治,故而大宋王朝战功赫赫仍然得不到朝廷重视。如今的赵构已经算是格外受到恩宠,要是真的借由他的盛名散布谣言,危及帝位的话,就算是赵构也难逃严惩,这是历代皇上忌惮的事情,亦是王黼使出的最毒辣的计谋,要是真的做到了,赵构便真的永无翻身之日。

  王黼的计谋虽然毒辣,却不知道赵构早已洞悉一切,他也没有任何举动,任由事态这样发展。从开始准备与赵桓正面交锋时,赵构便在他们府中安插了眼线,他们的一举一动难逃赵构的眼睛,只是有些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为得就是到时候一网打尽。  

第二百八十八章 我要登基为帝?

  “德之愔兮善澹多心,营基才了又仓基。伯夷位事愚臣忝,青帝于君事分偏。”

  赵构默默地念叨着,看着宣纸上这四句诗,他总觉得有些怪异,却又说不上来,喃喃自语道:“莫不是搞错了?……应该不会弄错,只是怎么看不出这上面的意思?”

  “少主,这首诗到底有什么含义?”王管家皱着眉头,不解的问道。

  这首诗还是他亲自带回来的,赵构命他们盯紧太子府的人,就连高俅等人也都派人盯着,大致猜到他们的举动,想要造谣生事。按照道理理应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而是有理有据才能更好地中伤赵构。

  但是,王管家将这首诗带过来整整半个时辰了,赵构还是瞧不出其中有什么猫腻,只是觉得这首诗不错。即使他来自后世,作诗的确不是他擅长的,对于这些还真是不懂。

  王管家以及郡王府上的人都是一介武夫,虽有文化却也不高,只得大眼瞪小眼一筹莫展的看着这首诗。如今,整个汴京城大街小巷随意一处便可以听到有人吟诵这首诗,还有人在背后议论这首诗关于当今朝中会有人登基的事情,隐隐的指向赵构。

  当初,赵构听到这些人默默地谈论,便笃定心中的想法,这是太子赵桓等人干的好事,为得就是逼迫赵构就范,引起皇上的忌惮,最后罢黜于他,让他彻底的从朝堂上消失。

  于是,赵构便命人将这首诗抄送过来一份,仔细的研读还是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只是感觉上却有些怪异,又说不上来具体是什么。不过赵构猜测,这首诗必定与自己有关,而且关系颇大。

  “你们将这首诗带回来后,可曾打探到有什么消息,仅凭这首诗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猫腻,莫不是我的感觉错了?”赵构低头沉思许久,摇摇头还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这让他心中疑惑更甚。

  王管家紧锁眉头,回道:“我们拿回来时,路上行人说过这首诗关乎朝中有人功高震主,想要登基为帝的事情。并且,还有谣传说是这首诗隐藏着此人的名讳,只要破译便可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