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次他受制于太子赵桓的威严,迫不得已之下才出此下策。此事说到底是他的私心,要不是他想爬的更高,得到更多的权力,嫉妒赵构,又畏惧赵桓,只得如此做。

  若是造谣赵构的事情全部怪罪于赵桓说不过去,还有一部分是王黼自身原因。之前赵佶如此问,王黼便顺势而下,推到了赵桓的身上。在他想来,太子赵桓乃是皇上的长子,必定受到宠爱,亦是日后大宋的君主,这是必然的。

  可惜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赵构在赵佶心中的地位居然如此高,王黼不得不承认赵构却是远甚于赵桓。若是再同等的位置上,赵构比赵桓更适合立为太子。即使如此,王黼还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皇上念及赵桓的面子不会真的将自己处死。

  但是,他错了,押错了人。如果是赵构的话,兴许事情还有转机。当时被押了下去,并未立即送往天牢,只是身上的朝服全部扒掉,穿上囚服一直没有离去;后来,皇上单独召见以为还有希望。

  如今,皇上将事情都说清楚了,王黼也知道最后的希望破灭了,自己是必死无疑了。本以为自己对皇上心思揣测有度,把握很好的王黼,这一刻发现皇上隐藏的最深,深不可测;此时,王黼明白了蔡京失魂落魄的贬出京城的心,以及童贯等人临死前的惊讶。

  只是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没有任何机会可以挽回了,更不可能重新来过,只能顺从。

  赵佶不可能再给他任何机会,直接让人拉出去送往天牢;另外,赵佶传旨不允许任何人前去探望。

  三日后,赵佶偕同赵有恭一同进宫拜见自己的生母韦氏,亦是韦氏的生辰。在大宋后宫中只有皇后、太后才有资格庆贺生辰,其他妃子都没有这个权利,甚至有些人在冰冷地后宫中生活早已忘记了生辰。

  若非赵佶提醒,只怕赵构都忘记了母亲的生日。对于他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亦是特别的日子。现如今,韦氏已经从晋升为贤妃,这是赵构剿灭方腊取得战功后,赵佶特别赐予韦氏,也可以说是母凭子贵。

  无论是昔日的赵构或是以前的他都未曾给自己的母亲过生日,因为从未享受天伦之乐。当他长大成人想要孝顺时,却发现身边已经没有亲人了;如今重活一世,双亲健在,却不知道该如何给自己母亲庆贺生日。

  虽然韦氏不是皇后,可她为皇上诞下皇子,就算是没有享受庆贺生辰的待遇。不过,赵构却有这个权利为自己的母亲庆贺,不能大摆宴席,只得与母亲团聚方可。

  韦氏生于农历庚申年七月初一,即元丰三年七月初一。对于母亲的印象还停留在儿时模样,如今是何模样赵构不知。之前赵佶提及过一次,赵构认为局势未定不曾踏入后宫拜见母亲。

  现在,太子赵桓势力除掉了十之**,仅剩下寥寥数人不足为患。并且,王黼等人的死也重重打击了******,那些投靠太子的大臣也想重新站队,却无路可走,寝食难安。

  “九弟,你去拜见母亲,为何喊上我?”赵有恭尴尬的走在一旁,心里说不出的怨气,说实话他也是没有给自己的母亲庆贺生辰,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在母亲的忌日亲自前往墓前悼念。

  如果只是单纯地拜见,赵有恭并不反对;偏偏昨日赵构来到楚王府,穿着便衣拉上他一同上街说是赠送于母亲的生辰礼物。那一刻,赵有恭傻了,心里猛然想起自己的母亲来,怔怔不语,故而现在心里有些别扭。

  赵构理直气壮地说道:“咱们是兄弟,母亲生辰,作为儿子的理应送上礼物,你的那份也不能少!”

  于是,赵有恭莫名其妙的被赵构硬是拉着入宫前往崇德殿。原本这里是韦氏居住的地方,一连串的原因最后演变成韦氏礼佛之地。赵构要来的消息,昨日韦氏便知道了。

  心如水明如镜,心如止水的韦氏听到赵构明日要来见自己,愣是片刻不离身的佛珠从手中掉落,一时间慌了手脚,双眼布满了泪水,红彤彤的眼眸,彻夜难眠,心里想起了儿时的赵构,满是惆怅,询问了身旁的婢女许多问题,就连跟随在身边侍奉多年的婢女在那一刻眼睛也红了,激动不已。  

第二百九十九章 母爱如水

  “小兰,你觉得我现在这副模样可以吗?……构儿就要来了,这样子不行,要梳洗一下!……构儿的口味是否变了,不知现在身体如何了,你去御膳房做几道构儿小时候爱吃的菜色、糕点来……”

  韦氏激动不已,絮絮叨叨地自言自语,坐立不安,亦是她首次无心礼佛。多年的修行在多年未见的儿子到来相比,还是儿子重要。如果不是为了儿子,她也不至于在此地礼佛修行。

  “韦贤妃,你真是关心则乱!”小兰也为韦氏高兴,她本是皇后的宫女,后来赵佶见韦氏独自一人,便让她前来侍候,渐渐地二人感情慢慢的深厚,情同姐妹,二人年龄却相差十岁。

  韦氏礼佛以来,足不出户,两耳不闻窗外事,有关于赵构的一切事情都是小兰听闻告之。赵构的威名,就连宫中婢女、侍卫等听闻,有些见到他本人的宫女更是心如鹿乱撞,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侍卫见到赵构都是恭敬有礼,眼里都是尊敬之色。

  虽然赵构从未踏入崇德殿,除了书房外,其它地方都未曾踏足过。但是,他的名声在外,一些见过的他面的侍女更是私下里倾心不已,侍卫也会互相吹嘘渐渐地赵构的名声在皇宫中异常响亮。

  小兰听闻赵构的一切后全部告知韦氏,韦氏多年来哪怕是皇上前来都纹丝不动,眼神从未泛起任何波澜,犹如巨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淡,又有些疏离;渐渐地宫中的婢女、侍卫等都知道她性子冷淡,也慢慢的疏远开来,使得崇德殿异常的冷静。

  宫中流言蜚语甚多,赵构身为人子却从未踏入崇德殿,有些妃子嫉妒韦氏,便悄悄地流传赵构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生母,就连小兰都听闻,甚至于还出口回击,之后被韦氏知道,也是一笑置之,从未放在心里。

  小兰自从得知赵构来此地,喜极而泣,激动不已,忙不迭的赶来告之韦氏。小兰人如其名,蕙质兰心,她知道韦氏十分关注赵构的消息,听闻他的消息后眼神都会变得柔和与慈爱,赵构要来了更是激动万分。

  “郡王明日才来,韦妃您还是先行休息,待养足精神,明日便可以见到郡王了!”小兰热泪盈眶,心里暗暗地为韦氏高兴。

  韦氏一愣,只觉自己真的想的过多了,也就听从小兰的话,先行躺下休息。只是躺在床上,韦氏却翻来覆去,辗转难眠。毕竟,赵构第一次前来探望自己,她的心满是儿时的赵构模样,如今是何模样还真的不曾记得,心里盼望的紧。

  次日,天蒙蒙亮,韦氏便醒来了!昨夜,韦氏迷迷糊糊的睡了一两个时辰,心里迫切的希望早日到来。终于盼到了今天,赵构前来的时间,她特意命小兰准备一下,沐浴更衣,好好地整理一下。

  经过一个时辰的整理,韦氏便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等待,她的目光却一直看着门外;心不在焉的模样就连小兰都看在眼里,忍不住笑出声来:“呵呵!……韦妃,郡王很快便来了,不用再看了!”

  “臭丫头,就知道笑话我,要是再笑话,我便将你赐予构儿做府中丫鬟!”韦氏笑骂一声。

  小兰羞涩地低下头,她知道韦氏是在说笑。毕竟,她身份卑微,以赵构的身份岂能看得上。不过她年仅二十一,正值青春少女怀春的时候,赵构又是人人称道的人物,想到自己要是成为郡王府的丫鬟,暗暗地窃喜,羞红的小脸蛋迅速的低下头,看着脚趾,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想着韦氏说的话。

  韦氏瞧见平日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小兰沉默了,又见她羞红着脸,莞尔一笑。小兰的心思哪里逃得过她的眼睛,不过戏言却也想起了赵构年岁不小了,也该是考虑一下人生大事才行,心里不禁有些忧心了。

  小兰的年纪比之她要小,可是性格活泼,有她陪伴韦氏才不至于非常寂寞;崇德殿也不至于太冷清,只是小兰的身份让她想起自己。如果真的将她赐予赵构,作为府中丫鬟,只怕日后有些难办,故而此话点到即止,不再提及。

  “小兰,你去看看构儿来了没?”

  小兰如梦初醒,猛地想起了正经事,慌忙跑出去。片刻后,她又回来了,欢快不已,惊喜地高喊道:“韦妃,郡王来了,来了!……”

  韦氏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连忙走到房门外,目光凝视着前往,只见前往走来二人,她一眼便看到了赵构。与此同时,赵构也看见了韦氏,那一瞬间赵构愣住了,韦氏热泪盈眶,泪水悄悄的滴落下来。

  纵然赵有恭与赵构二人前来,赵构乃是亲生子,数年未见仍然一眼认出了自己的儿子,只因血脉相连,那种亲情难以割舍掉。毕竟,此时的赵构模样与儿时有些相似,只是多了几分成熟稳重,少了几分稚嫩之气,英姿勃发,器宇轩昂,喜极而泣,喃喃道:“我的构儿长大了,真的长大了!……”

  赵有恭感受到赵构身体有些僵硬,笑容戛然而止,好奇之下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韦氏伫立在门槛处。顿时,赵有恭也愣住了,只因韦氏的模样与自己的母亲有几分相似,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母亲一样,他也傻了。

  赵构身怀武功,视力比之常人要好。他清楚地看见韦氏梳理好的妆容,仍然掩盖不了她脸上的沧桑,眼角纹深了许多,满头黑发却夹杂着银色,格外的醒目,哪怕好好地打扮一下看上去精神许多,仍然看出来她的疲惫与担忧。

  韦氏紧皱地眉头在看到赵构那一刻悄悄地舒展开来,仅仅是一瞬间,赵构还是捕捉到了,他的心那一刻震动了。若非自己一直在外,从未踏入崇德殿,让自己的母亲担心,又怎么会老得如此快,那一刻赵构的心里只有愧疚。

  扑通一声赵构双膝跪地,二人相隔一千米,只是这一千米对于赵构而言比任何的路都要艰难,尤其是看见自己母亲满脸沧桑的模样。赵构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愧疚,唯一能做的便是跪地而行,一步一步的跪着走到韦氏面前。

  韦氏见赵构跪地,心里一痛,强忍着泪水在这一刻还是忍不住夺眶而出,哗啦哗啦的流了下来,泪水悄悄地在脸上划过,眼神里满是慈爱之色。看见英姿勃发的赵构,她觉得这些年的孤独都值得了,只要自己的孩子过得好就足够了,身为母亲子女身体安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不孝之子赵构叩见母亲,让母亲为孩儿忧心乃赵构之过也!”赵构泪流满面的一直跪着行走来到了韦氏面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才抬起头看着满脸慈祥的韦氏。  

第三百章 姨娘?

  韦氏身为贤妃,在后宫的位置仅次于贵妃、皇后、太后。虽然她是奴婢出身,也是知书达礼之人,性子恬静,不愿与人争斗,故而崇德殿是宫中最冷清的地方,也是清静之地。

  赵构泪流满面的跪在地上仰望着母亲,心里感慨万千。自从习武以来便独自一人,自此与自己的母亲分别。此时,看见母亲沧桑的脸庞,慈祥的目光,眼中含泪,这让他心如刀割,自知不孝。

  赵构非常懊悔,为何不早点前来。虽然他考虑的是母亲在宫中的安危,时机不成熟,只是这样一来却让母子二人分别多年未曾见过。如果给他再一次的机会,赵构万万不会不来探望自己的母亲。

  韦氏伫立在门槛处,眼睁睁地看着跪地而来的赵构,心里一痛,泪水止不住的流淌下来。那一刻,韦氏的心都融化了,眼里只有赵构一人,再无其他人。只是她的身份不允许前去迎接赵构,也不能立即搀扶起赵构,韦氏知道这是赵构对自己的孝顺,身为母亲唯有欣然接受。

  母子二人四目相对,韦氏近距离看着赵构,只觉得赵构不仅仅长大了,就连容貌也变了许多,只是身形略显单薄,心里揪着痛;韦氏懊悔自己没有留在赵构身边照看,以至于错过了很多。

  “侄儿有恭见过韦妃!”赵有恭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惊醒眼神中都是赵构的韦氏,他也不愿意惊扰,看到如此感人肺腑的一幕,赵有恭心里除了感动、羡慕外再无其它东西。

  韦氏听闻赵有恭喊自己,方才撇过头看着赵有恭,眼中满是慈爱之色,笑容满面地点点头,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赵构还跪在地上,担忧的让赵构起来。母亲的命令,赵构岂敢不从。

  纵然在朝堂上风光无限,手握大权,在母亲韦氏面前,赵构仍然还是孩子。原本在父母身边无忧无虑的生活的赵构,小小年纪便承担着很多,韦氏知道赵构自幼聪慧,比同龄人成熟很多,不曾想年仅十四岁尚未加冠的赵构居然如此风光,心里除了欣慰也有担忧。

  韦氏深居宫闱,不与人争斗,不代表韦氏是那种闭门造车之人。恰恰相反,韦氏独具慧眼,目光长远,就连赵佶都不曾知道,有些事情藏在心里比说出来或是做出来要好。

  如果可以的话,韦氏不希望赵构小小年纪便进入朝中任职。毕竟,朝中官员尔虞我诈堪比后宫争斗,为了取得皇上宠幸更是不择手段。常年身居在宫中的韦氏,早已见怪不怪,只是恬静的心让她置身于事外,不愿意掺和其中。

  自从赵构离开后,韦氏便一心一意的礼佛,修身养性。名利在她眼中不重要,重要的是赵构能够健康安全,此乃最大的心愿。即使是皇上来了,韦氏眼神也不曾丝毫的波动,唯有赵构才能牵动她的心,只因他是自己的儿子。

  赵构在朝中发生的一切,小兰悉数告之,韦氏只是静静地听着不曾说过什么。但是,韦氏心如明镜,对于朝中的势力多少有些了解,尤其是赵桓被赐封为太子后,以赵构的本事势必成为眼中钉肉中刺。

  韦氏与太子赵桓的母亲乔氏原是郑皇后宫中的普通侍女,结为姊妹,相约其中一人富贵时,不能忘记对方。后来乔氏得到宠幸,封为贵妃,向徽宗推荐韦氏,韦氏因而受到临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