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赵构唱出这首歌曲时,那种稚嫩且激动,思念母亲的声音一下子让众人愣住了,赵有恭傻了,小兰呆住了,韦氏则是哭了,她掩住自己脸,慈祥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泪水再一次决堤而出,而她的脸上满是慈爱的笑容。

  与此同时,宋徽宗赵佶不知何时开始便已经伫立在门外听着赵构唱出的歌谣,他也愣住了,沧桑的脸上满是心痛与无奈,还未完整的听完便吩咐身旁的人退了出去,而他心里犹如江水一样汹涌澎湃,喃喃道:“这些年苦了他们母子,就让他们好好地聚聚吧!回去吧!……”

  一首歌谣唱完,赵构忍不住跪下轻声呼喊道:“母亲!孩儿不孝!”

  赵有恭听得入神,泪水不知何时开始流了下来,赵构跪下时也跟着跪下了。若是韦氏与自己没有关系,他不必如此,一想到她是自己的姨母,自己却不知情,一直未曾拜见,心里亦是惭愧。

  “孩子,你们快快起来吧!”韦氏亲自扶起赵有恭、赵构二人,又看看时辰,微笑的说道:“时候不早了,正事要紧,你们便去吧!若是有空再来看我吧,外面的事情你们二人要小心为上,万万不可大意,知道吗?”

  赵构听着母亲的叮嘱,心里一惊,暗想道:“母亲应该是知道了什么……”

  不过,赵构、赵有恭二人还是点头答允下来。接着,他们二人在此地多留了半个时辰,然后便起身告辞,韦氏目送着他们离开,心里不舍也不得不让他们离去。毕竟,宫中与外面不同,他们又是男人不可久留,就算是皇子都不允许。

  “兄长,安插些人在母亲身边,有任何情况立即汇报!”赵构走出宫门,郑重其事地吩咐道。

  赵有恭点点头,他知道赵构的意思,后宫的争斗不必朝中逊色,短暂的相处他看出自己的姨母为人和善,不喜争斗。如果不安排一些人手,只怕真的出了什么事就后悔不已。

  “若是有女子的话,便安排几人再母亲身边侍候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赵构严肃地说道,“我不想让自己后悔,也不愿意遇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事情;待事情完全解决后,到时候再好好的尽孝吧!”

  “子欲养而亲不待!”赵有恭喃喃地想道,此时让他想起了数月未见的父王,又想起母亲的事情,暗暗地决定要去见见自己的父王,询问一下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构剽窃后世的歌曲,作为自己的送给母亲的歌谣,而他脸不红心不跳的说自己创作的。毕竟,没有人知道赵构也心安理得的如此说法,可他没想到的是这首歌谣被他唱出后,居然在短短的数日内整个皇宫都在传唱,就连民间都听闻,这让他有些不好意思了,此事皆是后话暂且不提。  

第三百零三章 父皇,您真狠!

  “九弟,姨母刚才提及的事情,你准备怎么做?”赵有恭想起韦氏临行前的那番话,让他哭笑不得,有些尴尬的说道。

  赵构无奈的苦笑一声:“还能怎么办,只能遵照执行,至于结果如何那就看情况了!”

  赵有恭、赵构二人相识苦笑,只因他们二人都被韦氏催婚了。赵构从未想过自己在大宋会遇到这个事情,被催婚在后世较为常见。那个时候,赵构就被自己身边的兄弟鼓动着尽快完婚,没想到到了大宋还是难逃这样的命运。

  若是在后世说得过去,年纪也将近三十了,是该成家了。现在赵构才十四岁,居然被自己的母亲逼着自己去相亲,还威胁说,要是没有去找,那就让自己的父皇出面指腹为婚,在朝中大臣之中选一个完婚,这把他吓傻了。

  赵有恭更是苦逼,赵构被催婚后,接着就是自己,还说自己的年纪早已过了弱冠,要是再不完婚就对不起自己的双亲,最后他们二人在韦氏软磨硬泡下,逼不得已答应下来。

  若非韦氏催婚,赵有恭、赵构二人兴许还会多呆一会,问题是提及此事后他们二人面露尴尬,而韦氏却眉飞色舞的物色起人选,某某大臣的孙女、女儿等等,只要她知道的全部说与他们二人听,最后实在是受不了只能仓皇而逃了。

  现在想起此事,他们二人后怕不已。对于他们而言,成婚时候不到。并且,赵构根本没想过,他的心思都放在朝中事务,哪有心思想什么儿女私情的事情,赵有恭亦是如此。

  “构儿,你自幼与同龄人不同;如今,又深入官场,操心国事。”韦氏笑眯眯的看着赵构,道:“你是皇子,又身居要职,忧国忧民理所应当,母亲不反对。不过,你是不是该想想自己的人生大事了!”

  “人生大事?”赵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只觉得莫名其妙,木讷道:“母亲,人生大事是何事?孩儿只想尽心尽力的处理分内之事,别的事情还真没有想过,不知母亲您说的是何事?”

  韦氏瞪了一眼赵构,见他明知故问,没好气地回道:“人生大事便是你的婚姻!”

  赵构嘴角抽了一下,苦笑道:“母亲,孩儿尚小,婚姻大事不着急!孩儿事务繁忙,哪有那么多时间管这些事情,眼下还是安心地做好分内事便足够了,其他事情暂且不提!”

  “胡扯!”韦氏狠狠地敲打了一下赵构的脑袋,恨铁不成钢地训斥道:“你还小吗?如今已满十四岁,再过两年便是加冠之龄,亦是成年。现在你身居要职,事务繁忙情有可原,可是终身大事还是尽早考虑。”

  “若非你父皇提醒,我都差点忘了。这些年不来探望母亲,我也不怨你,你是为国为民乃是大义,男子汉大丈夫理应如此。公务繁忙,也得赶紧找个媳妇,不说尽早成亲,也得媒妁之言,订下婚约方可。”

  “你倒好,这些年人不见人,就连自己的人生大事都忘记了,你眼里还有我这个母亲吗?你看看那些王孙哪个不是在你这个年龄都成家了,也就你这小子常年在外,不然我早就给你找一个了!”

  “母亲,父皇与您说起这事的?”赵构狐疑的看着韦氏。

  “当然是你父皇与我说的,他说你年岁不小了,是该成家了。”韦氏愠怒地回道,“说起你父皇,你这小子更该骂,你父皇与你说过此事,为何你一直不放在心上!”

  “既已入朝,当以国事为重,无可厚非,难道你忘了自己还是我的孩子吗?还是你父皇的儿子吗?自古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件事没得商量,必须尽快给我一个音讯,要是你不愿意找,那我便请求皇上赐婚,在朝中找到适婚,年纪与你相仿的官宦之女。”

  “母亲,您这不是强人所难嘛!”赵构心里除了苦笑还是苦笑,无助的眼神望着韦氏,而她却不为所动,这件事没得商量。

  赵构心知这件事只得听从母亲的吩咐,这些年他实在是愧疚自己的母亲,让他担心受怕不说,还差点害了母亲性命,哭丧着脸:“没想到这次过来,居然遇到这样的事,真是失策啊!……父皇,您真狠,孩儿佩服!”

  赵构知道此次前来母亲提及婚事,十有**都是自己的父皇怂恿的,也是他从旁提醒才让母亲想起此事。当初,赵佶提出来时,赵构想都没想便以局势未定为借口脱身。

  千算万算还是算错了自己的父皇还有这一招,赵构叹息一声,咬牙切齿地想道:“还是大意了!”

  看见母亲坚定地模样,赵构不愿韦氏失望,僵硬的点点头!现在他只能顺从,还不能反抗。赵有恭见赵构吃瘪,不由得佩服起韦氏来,能让赵构吃瘪的人实在是太少,不禁偷偷地笑了起来。

  “有恭,你也是一样的!”韦氏见赵有恭幸灾乐祸的偷笑,冷不防的看了过去,掷地有声地说道:“你是兄长,都快二十了!既然双亲都不在了,那我便是你的长辈,如同母亲一样。”

  “构儿能尽早完婚更好,不能的话,最低要求便是找到姑娘家与她订下婚约文书;你是兄长,我限你最晚不超过两年内必须完婚,要是晚了休怪我不顾你母亲的面子!”

  “姨母,这……”赵有恭脸上的笑容僵硬了,无奈的看着韦氏坚定地目光,‘不容拒绝,只得遵从!’这是他看到的意思,心里苦笑不已。原本只是谈及赵构的事情,不曾想祸水东引直接惹火烧身,一脸的苦涩,有苦难言。

  “不日便是七夕节,亦是花灯节日,汴京城中未曾婚配的女子势必都会出来,那个时候你们二人必须给我上街。若是没有去,你们二人日后不要再见我,到时候我便亲自出马,给你们二人挑选合适的人选!”

  韦氏直接拍板,也不等赵构、赵有恭二人的反驳声,硬生生的让他们二人接受。并且,赵构、赵有恭二人还不得不答应,那脸上的僵硬,还有苦涩的笑容都显示出他们二人是多么的心不甘情不愿,可惜这些在韦氏面前都没用。

  韦氏也懒得管他们二人脸上的苦涩,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笑容,仿佛又回到之前的温柔娴淑的模样。只是刹那间,犹如两个人,这让赵构、赵有恭二人心里一震,对视一眼,最后悻悻然的离开了。

  

第三百零四章 当年往事(一)

  直到此时,赵构、赵有恭二人想起韦氏脸上的笑容身上就颤抖,只因他们二人都猜到韦氏想到了什么,不然决不会露出那种笑容。若是没有眼前的危机,或许早已完成了韦氏期望的事情,奈何生不逢时。

  “九弟,姨母真的常年礼佛?”赵有恭想起韦氏声色俱厉地模样,问出心中的疑惑。

  赵构苦笑一声,尴尬地回道:“礼佛是人所共知,兴许是涉及到婚姻大事时才会露出强势的一面。”

  韦氏强势中又带点慈祥,并非上位者或是久居高位流露出来的那种强势。即便如此,赵构、赵有恭二人还是被震惊了,尤其是赵构知道历史中的韦氏可没有如此一面,咕哝道:“历史中记载的并非事实,眼见为实才是真!”

  “母亲催婚这件事还没完呢!”赵构笑眯眯地说道,“这件事已然成为定局只得硬着头皮去了,只是不能这样就算了,也该见见这件事的始俑者,顺便有些事情问问他才行。”

  赵有恭附和道:“正有此意!”

  于是,赵构、赵有恭大步流星地走向乾德殿,待他们二人来到殿前却被门外的太监挡住,说是皇上不在。赵构询问之下,太监也不知皇上去了何处,这让他们二人有些奇怪,平日里赵佶都在乾德殿的书房批阅奏章,不知今日去了何处,就连身旁侍奉的太监都不知情。

  “王公公,皇上去了何处真的不知?”赵构再次问道。

  王公公急忙回道:“回郡王,奴婢真不知皇上去了何处。原本陪着皇上去了崇德殿,只是那个时候王爷、郡王都在,皇上不愿多做打扰,便让奴婢先行离去了,不准跟着!”

  赵构大吃一惊道:“皇上到过崇德殿?”

  王公公点点头,赵构惊诧万分,又与赵有恭对视一眼。既然父皇去过崇德殿,为何不愿意露面,这让赵构有些奇怪。他们二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一处地方,故而未作停留,直接转身离去了。

  片刻后,赵构、赵有恭二人来到一处宫殿,此处并无侍卫把守,只因此处已经没有人居住了,此地本来是赵构幼年时住的地方。赵构出宫后,这里一直空着,只是偶尔有人前来打扫。

  另外,此地亦是赵似、赵佶二人秘密相聚的地方,这事情只有寥寥数人知晓,其他人都不知道。再次来到自己住的地方,赵构望着一草一木,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心里一阵感慨。

  “九弟,皇上在那里!”赵构顺着赵有恭指的方向,一眼便瞧见了端坐在石凳上的赵佶,以及数月未见的赵似,赵有恭也是惊讶不已,他不曾想到在此地会见到父王。

  自从赵有恭接管山庄后,赵似几乎不在山庄露面了,就算是山庄的人前去寻找亦是找不到。若非特殊情况,赵似几乎不见赵有恭了;今日不想会在此地遇见父王,这让他有些惊讶。

  赵有恭、赵构二人立即上前去,恭敬地喊了一声。赵佶、赵似二人微笑的点点头,便让他们二人一起坐了下来。赵构、赵有恭二人还未提及,赵似便出声道:“你们二人前来是有事吧!若是没有猜错,只怕这事与皇兄、我二人有关,我猜的可对?”

  赵构咬牙切齿地说道:“父皇,你真是高明啊!”

  “你说的是何事?朕怎么听不懂!”赵佶揣着明白装糊涂,疑惑的看着赵构,仿佛真的与他无关似的。

  “父皇,孩儿不是说了,目前还未到时候,您为何要与母亲说起!”赵构不敢真的发怒,可他心里一肚子的气,最后被自己的父亲耍着团团转,心里非常的不爽。

  “朕心知你的秉性,只是公是公,要公私分明。”赵佶微笑地看着气愤的赵构,心里得意洋洋,要不是韦氏出面说起,只怕赵构根本就不会乖乖听话,这让他做父亲的小小的失落。

  “再过两年便是加冠之龄,须知你不仅仅是臣子,更是皇子。若是再不婚娶,只怕说不过去。此事,朕与你说过,只是你这小子实在是让我失望,一心扑在朝中事务,其他事情一概不上心。”

  既然赵构知道了,赵佶也不再装傻扮糊涂了,恨铁不成钢地教训起赵构,那口吻与韦氏如出一辙,愣是让赵构无话可说,只得默默地听着,“朕知道你忧国忧民,可是你有十四岁了,年纪不小了,是该考虑一下人生大事才行。朕的话你不听,你母亲的话定然会听,朕有这个自信!”

  赵构哭笑不得说道:“父皇,有您这么算计自己儿子的吗?”

  “你这个小子,朕是在为你考虑人生大事,怎么说是算计呢!”赵佶愠怒的瞪了一眼赵构,想起他答应下来,情不自禁地又笑了,得意洋洋地说道:“七夕灯会快到了,到时候你给我好好地游玩一下,要是没有看上的姑娘,朕就亲自给你择选婚配!”

  “还有你这个臭小子,你也甭想逃!”

  赵有恭见赵佶说得好好的,目光又看向了自己,哭丧着脸只得沉默,心里非常郁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